□ 杨庆珍
旧年悠悠远去,新春悄然而至。每至年前,惯例的聚会便纷至沓来。酒意微醺之际,每个人的面孔都被酒精映得泛红,言语也似被打磨过一般,愈发灵动。满桌佳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众人围坐,容光焕发,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妙语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悦耳。
然而,在这欢乐的氛围中,却突然有人幽幽地叹了口气。不知是谁提及,2025年被称作AI元年,这一话题瞬间引发了众人的讨论。有人嬉笑打趣道,以后做家务再也不用发愁了;还有人跟着凑趣,说找个AI恋人也不错。的确,AI的高速发展无疑将重新定义人机交互模式,它为人类带来便捷与希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惊悚与担忧。比如可能出现的失业问题,又比如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疏离。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焕然一新,朝着未知的方向急速前行。
新年本应大吉大利,或许我不该有这般忧虑。只是近年来,愈发感觉时间如同飞速旋转的陀螺,快得让人有些跟不上节奏。时间太快了,快到生活方式被不断改写,快到肉身好似都跟不上灵魂的脚步,只能被拖拽得踉踉跄跄。真是光阴似箭啊,时光如同滔滔江河,一去不复返。我们究竟能抓住些什么呢?又能否挽留住时光匆匆的影子呢?
那么,如何才能让时间慢下来,甚至停驻呢?
回归自然,或许是一条通往时间深处的路径,引领我们走向菊花诗酒的悠然之境,走向那空旷寂静的远方。认真地凝视一朵花,看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感受生命的律动;专注地品尝一杯茶,让茶香在舌尖缓缓散开,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忘却时间的流逝,仿佛自己也融入了这茶香,化为了虚无。耐心地守望花开,瞧那栀子花从翠绿的螺旋体渐渐膨胀,花瓣一点点展开,露出娇嫩的花蕊;看阿拉伯婆婆纳和鸭拓草绽放出幽蓝的花朵,每一朵都像是神秘的宫殿,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观察水杉、银杏、梧桐,它们在四季的轮回里绿了又枯、枯了又荣,这是时间施展的奇妙魔术,充满了无尽的深意,让人惊叹,也让人对大自然心生敬畏。
说到花朵,我尤为喜爱白色和蓝色的花。它们如同冰雪般纯粹,又似深渊般神秘,仿佛藏着无尽的梦境,让人不由自主地坠入安静之乡。它们所拥有的素朴与纯度,恰似简单生活的另一种折射。而我,正是“新简单主义”的忠实信徒。除了日常的工作与休息,我最喜欢的事情便是徒步走进山林。漫步在山林间,用相机记录下花草的美丽瞬间,采摘鲜嫩的野菜,回家后烹煮一道低盐低油的鲜翠美食。顺时而食,因地而食,如此便能与季节和土地建立起一种隐秘的连接,汲取到大自然的鲜活之气。我始终相信,借助自然的力量来维护身心健康,这一古老的理念永远都不会过时。
其实,无论世界如何变幻,钟情于山野、倾心于植物的人依然不在少数。2024年底,成都时代出版社推出了我的两本草木主题散文集——《人间草木有深情》《山间四季皆滋味》。书中笔触涉及乡野植物,我试图用带着绿意的文字,在这高速运转的生活中构建一个宁静的缓冲地带。说实话,在书籍付印之前,我的心里满是惶恐。在纸媒日渐式微的时代,这两本书究竟能遇到多少读者呢?然而,令我惊喜的是,喜欢它们的读者竟然相当多,我收到了许多热情的反馈,这些温暖的回应让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
温江的周萍说:“作者以笔为舟,载我们穿梭于万千草木之间,感受生命的共鸣与治愈。”
眉山的雨余天也评价道:“作者把植物当成‘我’或‘我’的影子倾诉,俯下身子,让笔触倒影于斯,述着写着,恍恍惚惚,‘我’和它们,揉在一起了,彼此分不清了,怦然心动了,呓语呢喃、芬芳四溅……”
更有学界大咖给予我鼓励。川大博导、博学儒雅的唐小林教授点赞说:“草木之书以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和不露锋芒的锐利,在身体感知、生命律动和情感波澜中,表达了自我及人类与草木之‘间性’关系,为恢复人与万物的原初链接,重建物感诗学,提供了新的散文经验。”
何为物感诗学?我认为,它便是“物”与“心”的道交感应,正如《礼记·乐记》所云:“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因此,我一向钟情于及物的、脚踩泥土的写作,对那些高蹈、凌空的写作方式则保持谨慎的态度。阅读博物学的作品时,即便文字简洁、叙述平实,却依然能让我感受到其中流淌的诗意。最近翻开蒋蓝老师的《西南风物笔记》,便获得了绝佳的阅读体验。这本书由二十余篇非虚构作品组成,从高原雪豹到藏地金雕,从桐花凤到桑堆红草,每一篇都写得扎实而生动,情节峰回路转、趣味层峦叠嶂,充分彰显了作家丰厚驳杂的学养,堪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远行和大地书写。
世间所有的大地风物,山川草木、飞禽走兽,都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血肉相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与自然本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我们与自然同在,便不会感到孤独,不会流离失所,不会像秋风吹散的落叶般,仓皇无措。
展望2025年,我打算拟定一个计划,与二十四节气相约。从立春开始,每半月便去山野一次。去认识每一株乡野植物,探寻蒲公英、鱼腥草的奥秘;去探望山中的每一棵古树,聆听老银杏、古红豆杉、千年香果树的故事,感受它们纯净且充沛的生命能量。对于这些植物而言,按照自己的生长规律努力生长,便是生命的全部意义,世界也因此变得简单而丰盛。自然万物都有着自己的节奏,从古至今,从未改变,这与AI无关,只关乎生命最本真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