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馨仪 刘佩雯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鼓励和引导成熟人才服务乡村,健全评聘激励机制”。雅安市在积极破除制约乡村全面振兴壁垒,探索创新乡土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不断探寻新发展路径。
“引才育留”多维聚力激活乡村人才池
引才有方,政策激励织就人才网络。近年来,雅安市相继出台并公布了多项关于人才引进与激励保障的政策文件,涵盖了人才的引进、认定评价、激励措施、使用策略以及服务管理等多个方面,例如《雅安市激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支持政策》《雅安市加快集聚人才创新创业十条措施》《雅安市企业引才专项奖励实施细则》《雅安市柔性引才实施细则》《雅安市高层次人才激励支持办法》《雅安市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岗位管理支持办法》《雅安市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专项支持实施细则》等专项政策。同时,通过实施“雅州百千英才计划”以及其他一系列的人才引进计划,开展高校巡回引才、“双招双引”等活动,积极从国内外引进乡村地区紧缺的人才资源,以满足乡村全面振兴的需要。
育才固本,强化培训育强新农精英。以“5+3”农业现代化为导向,立足农民理念知识技能需求,雅安市坚持数量型向质量型、供给型向需求型、技能型向复合型转变,通过打造人才培养全链条,积极培育农业经理人等专业生产型和从事生产经营性服务的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一方面,雅安市充分整合和优化培训资源,推动培训模式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针对乡土人才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培训内容,确保他们能够学到实用、易掌握且能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技能。另一方面,支持乡村文艺社团、鼓励传统技艺人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创办乡村振兴特色企业,重点培育蒙顶山手工茶、荥经砂器、芦山根雕、宝兴汉白玉雕刻、天全竹编等品牌,带动特色产业发展。
留才无忧,服务提质厚植人才沃土。为实现人才的有效吸引与留存,必须将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作为关键切入点,系统性地增强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等措施。雅安市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出台了《雅安市“家在雅州”人才安居保障实施细则》《雅安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支持政策(试行)》等政策,推出“雅州英才安居计划”等一系列计划,涵盖住房、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等多个方面,包括在雅安的各类人才可享受户籍和出入境管理、子女入(转)学、家属就业、安居补助、人才房保障、公积金支持、贷款贴息支持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以“硬环境改善+软服务升级”双轮驱动,切实消解人才扎根乡村的后顾之忧,孕育“近悦远来”的人才沃土。
聚焦“三个维度”激活人才“源头活水”
在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雅安市以“引育留”多维聚力为轴心,通过政策创新与资源整合,已初步构建起乡村人才振兴的“四梁八柱”。但,当前仍面临“引而难育”“留而难用”等结构性矛盾。基于此,本文推出“政策赋能2.0”计划,从环境优化、资金保障、产教融合三个维度精准发力,促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
优环境,多措并举激活人才动能。营造人才文化环境、服务环境、用人环境,激发人才入乡的内生动力。一是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人才入乡。通过市融媒体中心等主流媒体平台大力宣传乡村人才文化,重点报道在农业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事迹,展现他们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卓越成就。通过深入挖掘和广泛传播先进典型事迹,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积极引导社会大众正确认识和充分尊重现代农业人才,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二是提高人才激励保障政策针对性。结合雅安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通过分层分类精准施策以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一方面,必须遵循人才发展的内在规律,构建以“品德、能力、业绩”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反映人才的价值与贡献。另一方面,在制定服务保障政策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分层分类的管理策略,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人才,实施差异化的待遇和服务。
强支撑,资金活水浇灌创业沃土。在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人才支撑体系建设中,必须建立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增加涉农财政资金。一是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优化投入结构,构建以绿色生态为指导原则的农业补贴体系,对于满足生态标准的绿色产能产业实施强化补贴政策,以增强农业补贴的针对性和精确性。二是加大扶持政策倾斜力度。构建针对农民开展多样化培训的优惠政策体系与项目支持机制,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产业科技水平的提升,激发农民的内在创新潜能。三是构建涉农资金投入机制。在物质与精神层面待遇上,给予农业科技从业人员一定倾斜。设立专项专家服务基金和农业科研人员创业基金,实施贷款等实质性优惠政策与补偿措施,确保农业科研人才能够安心从事农业创新与创业活动,进而深入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更饱满的热情和专注力投身于乡村全面振兴事业。
提素质,产教融合锻造现代农匠。产教融合作为锻造高素质乡土人才的重要途径,对推动雅安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关键意义。一是加强乡村人才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综合素质。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以产教融合为切入点,依托四川农业大学、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雅安开放大学等教育资源,构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和农村社区教育深度融合的教育体系。重点围绕生产技能、经营管理、科技运用等方面,对农民开展系统化、精准化的培训指导。二是推动人才培育项目高质高效落地实施,从而培养出更多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农业优秀人才。应积极推动四川省第二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培育项目——“雅安现代农业(茶)产教联合体”和四川省产教深度融合改革试点项目——“面向医药健康产业药物制剂数智化转型产教融合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撑,加快乡土人才素质提升,为雅安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者单位系中共雅安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