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B到A的逆袭之路

《雅安日报》 (2025年04月23日 第02版)

(紧接1版)目前,完成第一期职业化定制培训班结业及第二期职业化定制培训班开班,完成第二批次后备干部报名选拔工作。“医院外派年轻干部9名,其中后备干部8名,首次选派优秀年轻后备人才至艰苦边远地区,援疆1人、援藏3人、驻村帮扶4人。”陈心足说,全年完成12人轮岗工作安排。

打造专科集群

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学科建设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市人民医院全面推进“重点学科、专科集群、诊疗中心、病种联盟”内涵建设,建立目标考核与赛道激励机制,着力打造临床重点专科集群。“我们卒中中心和胸痛中心先后进入国家级中心行列。”市人民医院院长张远国说。

2024年,医院成功获批省级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成为医院的第二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新增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并组织核医学科、麻醉科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近年来,市人民医院持续深化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内涵式建设,推进区域胸痛联盟建设及推广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启动分子病理实验室(一期)、精准医学中心(二期)、核医学诊疗一体化平台建设,提高医院精准医疗技术。

市人民医院癫痫中心顺利通过“国家二级癫痫中心”评审并获授牌,检验科顺利通过医学实验室ISO15189评审认证。此外,医院还持续推动高原临床医学中心、创伤中心、房颤中心、泛肿瘤诊疗中心、泛血管诊疗中心、泛重症等学科集群建设,构建符合本地及高原患者就医需求的诊疗服务体系。

“我们与重庆、成都和市内12个医疗机构新建18个专科、7个专病联盟,建立雅安市第一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科联盟,成功加入中国罕见病联盟,加入省神经纤维瘤病专科联盟。”张远国说,通过深化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领办合作,进一步提升医院的学科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保持发展动力

医教研协同创新驱动未来

医院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科研创新和医学教育的支撑。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市人民医院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获批雅安市专家工作站建设、雅安市高原医学重点实验室及雅安核医学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完成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建设和验收。

先后与四川大学、陆军军医大学、西藏大学、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等10余所高校、院所在教学及科研方面进行合作。“去年,我们发表143篇论文,其中核心期刊28篇、SCI 37篇,SCI论文数同比增加54%。”2024年,市人民医院还获雅安市科技成果转化奖优秀奖1项,获四川省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获四川省医学会宣传普及三等奖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成果转化4项,转化金额17万元。

“2024年试点基地为全科基地和神经内科基地。”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通关率达92.4%、理论首考通过率达80%;住培结业实践技能考试、理论考试首考通过率达100%。圆满完成2024年4390名考生国家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工作。“我们还举办首届‘仁德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竞赛。”张远国介绍,市人民医院大力推动“学习型”医院建设,举办大型培训会议5场,举办国、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0项和市、院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98项。

在各类医学技能竞赛中,医院也屡获佳绩,组队参加四川省第九届“天府成医杯”临床技能大赛获得外科组特等奖(全省第一名),组织参加西南医科大学实习生技能大赛,获西南医科大学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雅安市人民医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首位博士后顺利出站。

从B到A,市人民医院用实力书写了逆袭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