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2月6日,春节后第二个工作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如期召开。总结经验,分析问题,部署工作,为新一年雅安“三农”工作指明方向和路径。
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创新……会上传出的声音,奏响了全市扎实推进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的乡村振兴“最强音”。
凝聚奋进共识
推动雅安“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农”稳,则大局稳。
2024年,是雅安“三农”工作乘势而上、持续发力的一年。
农业经济稳中向好,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60.7亿元,同比增长3.2%,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第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5%、高于城镇居民1.9个百分点。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打造粮油千亩高产展示片2个、百亩高产展示片10个,粮食产量达36.7万吨、亩均单产352.9公斤,超额完成省下目标任务。
脱贫成果持续巩固,监测对象全部落实帮扶措施,风险消除率从2023年底33%提高到75%;预计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7536元、同比增长19.6%。
……
会场上,一组组铿锵有力的数据,展示了过去一年雅安农业农村领域取得的喜人成绩,也见证着全市“三农”战线干部群众全力以赴、奋力向前的辛勤付出。一年来,雅安乡村变化显著,基础建设日益完善,产业发展蒸蒸日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效,美丽乡村更加宜居宜业。
春节刚过,大地回春,正值抢抓农时春耕备耕的特殊时段,这场针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部署会议,意义重大而深远。
“节后上班第二天,市委召开的第一个全市性工作会议就是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重农强农的鲜明态度,让我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宋洪虎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同时,大力推动农业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持续壮大“蒙顶山茶”“雅安藏茶”“雅鱼”等“雅字号”品牌,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确保今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5%,力争农业各项指标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新春伊始,市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释放了市委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鲜明导向和信号。”汉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勇说,汉源县将认真传达本次会议精神,聚焦乡村全面振兴,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持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巩固脱贫成果,促进农民增收,强化民生保障,进一步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路径,推动汉源“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会议的召开,也吹响了全市上下迅速从“节日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确保全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力争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的奋进号角。
“接下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将以农产品精深加工提质增效为核心,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全产业链智能化、绿色化提升。”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黄勇刚表示,该局将通过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大产业集聚集约、优化产业发展要素等举措,持续提升全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力争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产值达到32.8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5户以上,培育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个。
“全市林业系统将以全域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级试点为牵引,以‘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为发展导向,力争到2027年,全市森林面积达1582万亩,森林固土能力超过2000万吨,森林蓄水量达60亿立方米;森林粮库经营面积达420万亩,年产‘林粮’110万吨;林业综合产值达380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超过4500元;森林储碳量达1.2亿吨……”市林业局局长陈强说,全市林业系统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链条完整、效益明显的森林“四库”示范典型,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
聚焦重点攻坚
开创雅安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
会议指出,雅安“三农”工作已经站在新的起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守牢底线、优化提升、城乡融合、深化改革的思路,全力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这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从雅安现有基础条件和资源优势出发的现实考量。
紧锣密鼓的会议带给与会者满满的收获,大家在认真聆听中启迪思路、明晰方向,在深入思考中探寻路径、推动落实。
会议提出,要推动冷水鱼产业提档升级,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天府鱼子酱产业集群建设,打造全球最大的鱼子酱生产加工基地。
“天全县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锚定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级天府鱼子酱产业集群建设目标,着力从扩规模、塑品牌、强带农三个方面下功夫,推动全县冷水鱼产业再上新台阶。”天全县委书记余力说,在具体工作中,天全县将加快推进天府鱼子酱产业集群项目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年加工300吨鱼子酱和2000吨鱼肉的现代化加工厂建设,力争到2026年鱼子酱产量突破100吨,全球占比达16%;积极开展天全自主商品鱼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和引导企业依法组建行业协会,推动协会成员共建、共用、共护行业品牌,进一步提升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持续深化探索“三三模式”建设“共享鱼池”,鼓励支持农户和村集体与企业开展代养合作,发展庭院式鲟鱼养殖,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前不久,省人民政府网站公布了2024年度四川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名单,雨城区云台山藏茶现代农业园区被评定为四川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持续筑牢粮食安全防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做优藏茶、生猪等特色产业,做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上精准发力,持续提升产业附加值,拓宽农民群众增收渠道。”雨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万雅平表示,立足农村,雨城区农业农村局还将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切实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努力提升广大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雅安作为全省茶叶主产区,茶产业不仅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关键。
“这次会议让我深深感受到市委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茶产业的关注。”此次会议的召开,让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波更加坚定了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将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智改数转’,加速茶产业智能化升级,推动茶园标准化建设,打造绿色、有机茶园,提升茶叶品质和生产效率。”张波说,公司将结合雅安生态优势,发展茶文化旅游,打造茶旅融合示范区,建设茶文化体验中心,提升雅安茶叶品牌影响力。同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带动更多茶农参与产业发展,共享收益。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全市上下将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为新起点,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部署上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实干为笔、以创新为墨,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努力谱写雅安“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报记者 李丽 郑雨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