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
●提前分析研判本地区、本行业安全生产形势
●针对节日特点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
●加强各类灾害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坚决防范重特大灾害事故发生
本报讯 2月8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元宵节前后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经开区、市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全面做好元宵节前后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度过平安祥和的节日。
《通知》要求,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牢固树立风险意识,深刻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切实增强抓好安全防范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提前分析研判本地区、本行业安全生产形势,针对节日特点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加强各类灾害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坚决防范重特大灾害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通知》强调,要抓好企业复工复产安全,严格落实复工复产期间安全责任,认真研判节后安全生产的规律和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全力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紧盯“三违”强化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严禁设备“带病”、人员违章违规复工复产。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复工复产“七个一”工作要求,按要求落实整治防控措施,坚决杜绝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擅自复工复产。根据复工复产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类别和危害特点,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要强化烟花爆竹安全管控,压实责任、强化监管和执法,落实烟花爆竹运输、储存、经营、燃放各环节主体责任,坚决防范各类事故发生。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重点排查城乡接合部、废弃厂房等场所,对超标违禁产品实施“一案双查”,切断非法生产销售链条,重点打击无证经营、非法夹带违禁品等行为。要深入开展烟花爆竹“禁放、限放、安全燃放”知识宣传,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要筑牢森林防灭火安全底线,及时修订完善火灾应急预案,扎实开展防火巡查,全面消除森林火险隐患,严密防范、及时处置各类森林火情。完善预警监测联动机制,针对民俗活动增多的实际,严格卡点值守,增派巡护力量,坚决守住山口、村口、路口。深入开展森林防火宣传,严格野外火源管控,严禁在森林防火区内违规用火,农林牧生产等用火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优化完善源头治理、风险管控的工作体系,建立隐患台账及责任清单,实行销号整治。
要持续保障交通运输安全,紧盯复工复产、开学返校等时间安排,综合研判春运返程客流需求,科学制定工作方案,统筹做好综合运输资源配置等工作,全力提升保障能力。重点围绕桥梁、特长隧道、易发雨雾等恶劣天气路段、易积雪结冰背阴路段等部位,全力做好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做好粮油、蔬菜等民生物资产供销运和春耕物资运输保障,加强务工人员返岗和离校学生返校情况摸排,提升人员返岗返校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对道路通行情况的实时分析,切实引导群众合理规划出行路线,防止“小拥堵”变“大隐患”。
要加强公共聚集场所安全管理,加强对灯会、庙会、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严格审批大型群众性活动,强化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的安全管理,落实人流监测、疏导和应急预案,严防拥挤踩踏、火灾等事故。加大对旅游景区特种设备、消防设施等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突出抓好违规用火用电整治以及独居老人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管理,严防“小火亡人”,坚决杜绝群死群伤。加强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监测预警,及时果断转移并妥善安置受威胁地区人员,避免造成人员伤亡。
另外,《通知》明确,要强化值班值守信息报送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外出报备等制度。要加强值班力量配置,充实一线值班力量,畅通信息报送和联络渠道,第一时间掌握重点行业领域和人员密集场所有关动态。
本报记者 郑雨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