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芦山县某医院周某案,因涉及专业领域,牵扯多家供货商,时间跨度长、涉案金额大,驻县卫健局纪检监察组查办案件推进较为困难。为破解难题,县纪委监委统筹“室组”力量,各纪检监察组分工协作,在“室组”联动下,该案仅用时三个多月就顺利结案,时间比同类案件减少近一半。
芦山县纪委监委统筹“室组”联动处置的这起案件,在雅安市并非孤例。去年以来,雅安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秉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有效整合监督力量,创新监督制度机制,推动监督力量下沉,更大范围、更加有效整合基层监督力量,推动基层监督融合叠加、一体发力,释放更大治理效能。
健全监督体系
深化改革彰显成效
“村上带人把水管换好了,水沟也掏了一遍,我们这片田用水没有再出现问题。”此前,收到南罗坝村群众反映引水管道破损导致118亩高标准农田用水困难的问题后,荥经县纪委监委指定第二“室组”片区协作组具体负责,及时督促县农业农村局更换破损管道,化解了群众关心的农田用水难题。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中,荥经县纪委监委以“室组”片区协作组为作战单元,深挖彻查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行业病”,发现项目工程质量差、后期管护不到位等问题23个,立案5人,处理处分5人,切实以纪检监察工作方式守护粮食安全。
专项治理的快速推进,得益于荥经县纪委监委深化运用“室组”片区协作机制。
为破解基层监督点多线长面广、监督力量分散的难题,雅安市纪委监委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探索片区协作模式,创新“委领导+室统筹+组融合+地协作”工作机制,推动基层监督质效提升,全市共建立44个“室组”“室地”协作片区,以更大力度有效整合基层监督力量。
强化“委领导”是执行决策一贯到底的重要保障。市、县两级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分别包保联系县、乡,每月调度工作进展,对重点案件实行提级办理,“带案”下沉督导,领导班子成员直插县乡一线、同题共答,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双重领导、上下一体的组织优势,一体贯通抓落实、强执行。
实行同向发力、协同作战,以更大力度整合监督力量。实化“室统筹”,推行“协作统筹、线索统管、案件统办”。深化“组融合”,实现县级派驻机构全部到县(区)纪委监委机关集中办公,做到有活集中安排、有事集中会商、有案集中查办。优化“地协作”,按照“专项监督协同办、日常监督自己干”的原则,实现互帮互促、协同联动。“室组”协作片区开展学校“校园餐”、高标准农田建设、殡葬行业突出问题靶向扫描监督,新增问题线索484件,立案204件。依托“室地”协作片区组建专班,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靶向扫描监督,新增问题线索812件,立案320件。
通过“委领导+室统筹+组融合+地协作”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县级监督力量,县乡两级立案数占全市集中整治立案总量的90.5%,县级“主战场”作用充分彰显。2024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处置问题线索3800件,立案1508人,处分1607人,移送检察机关65人,制度优势持续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基层监督网进一步织牢织密。
监督力量下沉
村级监督有形有效
“村集体资金有笔2.5万元的借款,记录上并未显示归还记录,需要尽快核实。”2024年5月,天全县纪委监委选派到城厢镇军城社区兼职纪检委员杨毅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时,发现了这一“猫腻”。县纪委监委收到问题后立即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并于6月追回了借款。(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