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无迹,奋斗有痕;春华秋实,硕果累累。
2024年,全市组织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组织工作“三大职能定位”,始终以“排头兵”姿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扎实推进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引才聚才、强基固本各方面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雅安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高举旗帜,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旗帜引领方向,思想凝聚力量。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最突出位置,教育引导全市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
——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计划。聚焦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健全“四个以学”长效机制,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开春第一班”“培训第一课”等制度,完善学习成效跟踪评估、理论测试、实践检验3项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统筹抓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以及市委五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学习培训,专题举办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读书班,引导全市上下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市委常委班子带头,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方式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示范带动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学习研讨等2.5万余场次。分级分层举办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创新“线上+线下”“课堂+基地”“集中+分散”直播培训方式破解基层党员学习难问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着眼常态长效抓实党规党纪教育培训,将党纪法规作为新入职干部和党校学员重点测试内容,促进党员干部把党的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
——启动新一轮干部教育培训。召开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制发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做好系统谋划,健全对账销号、点名调训等工作机制抓细抓实基本培训,紧扣市委中心大局精心举办新型工业化、招商引资、区域协调发展等专题培训班,着力提升干部履职能力。统筹推进市委党校提档升级、县级党校分类建设,市委党校新校园建成投用,新开发一批“好教材、好课程、好案例”,干部教育培训供给更加优化。
选贤任能,着力锻造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雅安,干部是决定性因素。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紧扣市委“一区一地引领、两轴三圈联动、县域重点突破、全域协同共兴”战略部署,统筹抓好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锻造堪当雅安现代化建设重任的执政骨干。
——选优配强领导班子。集中3个月时间开展市管领导班子运行情况调研,“一班子一报告”精准画像各县(区)、经开区和市级部门领导班子,为选优配强打好基础。突出“看一时”与“重一贯”相结合,严把干部政治关、政绩关、廉洁关,紧扣市委发展战略调整补充市管干部239人次,及时为27个市级部门(单位)、5个县(区)补充急需专业性干部48名,推动领导班子结构、功能实现整体优化。
——加强干部梯队建设。深入实施年轻干部红色薪火工程,市县联动分级建好优秀年轻干部“蓄水池”,因人施策分类开辟成长“赛道”。拓宽干部实践锻炼平台,统筹选派199名干部到省级机关、先进地区、基层一线历练成长,推动干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升本领。抓实干部队伍源头建设,新录用公务员622名,其中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57名。探索在公务员遴选中开展实干实绩评价,为市级部门补充优秀干部69名。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出台“10条措施”激励干部抓项目兴产业促发展,注重在重大任务一线发现识别和使用干部,及时提拔重用125名实绩突出干部、晋升职级118人,7名曾受处理处分影响期满、工作表现优秀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大力选树先进典型,对在承办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防汛减灾救灾等工作中贡献突出的248名个人、126个集体给予专项奖励或表扬,推荐1人获评全国“最美公务员”,以榜样示范带动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强化干部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不适宜担任现职40种“下”的情形,对24名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逗硬采取“下”的措施。完成省委巡视及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对24个单位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着眼长效分级完善制度机制51项。持续深化“8小时外”干部监督“家内助”工程,统筹用好干部监督联席会议、个人事项查核、信访举报核查、经济责任审计等方式,进一步织密干部监督网络。(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