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经县云峰山古桢楠群落 任钰鑫 摄
雅安红豆树
□本报记者 鲁妮娜
绿色,是大自然赋予雅安的天然禀赋,也是雅安不可或缺的城市底色。
在这连绵的绿色之中,成群连片的古树名木犹如历经百年沧桑的老者,生生不息,润泽万物,守护着一方风土人情。
根据市林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我市已登记在册古树名木16920株。为了让每一棵古树“老有所依”,2022年,雅安率先出台全省首个古树名木公园建设管理认定办法,我市建成9个古树公园,其中千年古树公园7个。
3月15日,《古树名木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也意味着,雅安古树名木将得到更加全方位的呵护。
千年古树绿意盎然
走进荥经县云峰山,便来到了“中国最美桢楠林”所在地,中国·荥经桢楠王公园。
这片桢楠林占地80余亩,是中国最大的古桢楠群落,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桢楠124株、千年以上的古桢楠14株,有2株树龄约1700年的古桢楠被誉为“中国桢楠王”。
历经千年的古树群依旧绽放着生命的力量,而这离不开人们对它的爱护。
我市林业部门对云峰山古树名木进行全覆盖普查,对199株古树名木建立“一树一档”信息库,制定“一树一策”养护方案,落实“一树一人”责任制,制定古树复壮方案及日常养护方案,完成“智慧消防”建设,构建“智慧古树”管理系统,实现古树名木建档化、科学化、数字化、精细化管护。
依托古树,中国·荥经桢楠王公园有了更加广阔的规划:以古桢楠群落为“核心区”,精细打造白虎岗、青龙坡为“认养区”,红云路沿线等周边区域为“普栽区”,让更多的桢楠树在这片山林中成长起来。同时,当地还以“一路向楠”为主题,建设桢楠广场、房车营地、露营地,打造集桢楠康养、文化滋养于一体的游客集散地,助推林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人们对古树的呵护,让古树也向人们释放出最大的绿色善意。
古树诉说历史沧桑
百年古木参天,如同绿色的“活化石”、会呼吸的“编年史”,镌刻着光阴的年轮,亦是一代又一代人嬉笑打闹、纳凉闲聊的“避风港”,承载着独特的乡愁与人情味。
雨城区碧峰峡镇后盐村,四川树龄最大的古树雅安红豆树生长于此。“雅安红豆古树公园”的石碑立于入口处,沿着道路徒步向前,雅安红豆树很快出现在眼前——古朴的树根蜿蜒盘旋,苍劲的树干直冲云霄,茂密的枝丫撑起了一片遮天蔽日的浓荫。
红砂石材质的围栏将古树围起来,却又恰到好处开出一片空地展示着虬枝盘曲的树根。“四川树王红豆古树保护温馨提示”的石碑位于石板阶梯一侧。而树前的“雅安红豆简介”石碑则标明了古树的名称、级别、编号、科属、树龄等信息。牌子的右上角则印有二维码,使用手机扫码,即可进入雅安市林业局的官方网站,这里不但有树木的简介,还有雅安红豆树开花结果时的照片。
雨城区林业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将古树更好地保护起来,雨城区将雅安红豆古树公园建设与后盐村新农村、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古树公园的建设,也花了不少巧妙的心思。例如拆除原有护栏,并对古树周围的护栏和大门进行了优化提升。“这样做之后,围栏比起以前更高,但又展示出大树最好看的根部。”雨城区林业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与此同时,为了让古树资源得到充分保护,护林员定期前往公园巡查,如果发现树干腐烂、破裂或是病虫害等情况,及时向林业部门反馈,邀请相关专家或者技术人员指导修补和防治。
雅安红豆树遒劲的树枝和斑驳的树皮,依旧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在这片绿意盎然的环境中,枝叶随风摇曳,蝉鸣声声入耳,村民们在树下拿着蒲扇乘凉,唠唠家常,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画卷油然而生。
守护古树留住乡愁
古树虽寿,其命维新。
目前我市已登记在册古树名木16920株,隶属于77科154属299种,其中:一级古树199株、二级古树255株、三级古树16464株、名木2株。
古树焕发生机的背后,离不开用心的保护。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林长制作用,将古树名木保护利用纳入林长制常态化考核内容,强化科学养护,实施“一树一档”“一树一策”,推进濒危、衰弱古树抢救性复壮,开展认捐认养等活动,增强全社会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让每一棵古树都“老有所依”。
为了让古树成为雅安“看得见、摸得到的乡愁”,我市编印了全省首个《雅安市古树名木公园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现已建成雨城区雅安红豆古树公园、芦山县大川镇三棵树古树公园等9个古树名木公园。
古树的保护,在雅安已经不仅仅是林业部门的工作。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利用的通知》,市绿化委员会联合市林业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印发了《雅安市古树名木保护三年行动方案》;我市公安部门建立依法严厉打击整治破坏古树名木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专项整治小组;我市还积极组建本地古树名木专家库,并聘请省内科研院校生态类相关专家作为保障团队,为我市古树名木保护利用提供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持。
一张古树名木的守护网在雅安越织越密的同时,古树文化的宣传也在雅州大地铺开。“雅安古树名木优秀摄影作品展览”“大美雅安·年龄印记”古树名木摄影作品展,《雅安古树》画册和《走近雅安古树名木》科普读物相继出现在大众眼前。全国绿化委员会评选的“全国2023年七夕古树下的告白活动”最具代表性的7株古树,雅安红豆树成为其中之一……
今年1月,我国出台《古树名木保护条例》,3月15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填补了古树名木保护领域国家层面的法规空白。从此,雅安古树名木将会得到更加全方位的呵护。
“古树名木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寄托着广大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感,延续着优质的生物基因。”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未来,雅安依旧会把古树名木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中之重。
“一方面,我们将持续推进齐抓共管联动机制、保护利用融合机制、多渠道投入保障机制更加健全,落实常态化巡护管护责任,细化深化‘一树一档’‘一树一策’,做实古树名木抗衰老、抗病虫、复壮等技术支撑,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在古树名木保护中的实践应用。”上述负责人说,“同时,会持续深入挖掘古树名木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积极探索‘古树+’‘林业+’‘生态+’等融合发展模式,将林业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本,助推全市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现代化雅安生态文明建设。”
俯瞰雅州大地,绿色“家底”丰厚,接下来,雅安将认真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古树公园建设,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树名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