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阳阳
近期,两名瑞士游客来到雅安后发现,其银行卡不慎遗落在乐山市,随即便来到农行雅安分行求助。了解到该情况后,该行立即联动农行乐山分行进行跨行核查,次日便将银行卡交还到客户手中。
“没想到银行卡这么快就能找回来!这不仅是一张银行卡,更是我们在雅安感受到的温暖。”两名瑞士游客接过银行卡后,用不太熟练的中文说道。在这暖心一幕背后,不仅是我市优化支付服务高效协同的缩影,也是我市持续优化外籍人士支付便利化工作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支付服务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指导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协同合作、多维发力,持续完善银行卡受理环境,充分发挥现金兜底作用,提升账户服务水平,做好外币兑换服务,有效提升境外人士在雅消费体验,为我市打造“四个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支付服务。
“点”上突破
重点场景“外卡友好”零障碍体验
近年来,人民银行雅安市分行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学”八大场景,以“盘活存量、推动增量”的方式,推动银行卡受理设备改造,加速提升外卡受理覆盖率。目前,全市4A级以上景区五公里范围内的重点商户、三星级以上酒店、三甲医院实现外卡受理全覆盖,可受理外卡POS机具达1039台,较2024年年初激增1080.20%。
银行网点服务也在同步优化。针对外籍客户开户流程复杂的痛点,我市银行机构在营业网点设立“绿色通道”,境外人士凭护照等有效证件即可快捷开户,全市274个银行网点实现境外人士简易开户服务全覆盖。
部分银行还提供外语版开户服务指南、开户申请书等相关材料,配备翻译器或外语人员,支持境外人员开户电子填单、电子签约等无纸化服务。
“线”上贯通
全渠道畅通支付服务的“暖心链条”
“嘀……”近日,在我市某挞挞面馆内,瑞士游客马丁用绑定外卡的支付宝完成支付,一键开启“本地生活模式”。
“我们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移动支付聚合码布放,大力推广‘外卡内绑’‘外包内用’模式,外籍人士可通过云闪付、微信、支付宝等直接绑定境外卡或电子钱包,无障碍享受本地支付服务。”人民银行雅安市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为进一步畅通外籍人士在雅支付服务渠道,我市构建起“人工网点+自助机具+外币兑换点”服务体系,支持兑换币种十余种,畅通外币兑换渠道,重点场景、重点区域已实现全覆盖。2024年以来,全市累计兑换外币364.77万美元(约2626.34万元人民币)。全辖区银行网点均提供“零钱包”兑换,在景区售票处等重点零售商户和出租车等场景广泛推广运用“零钱包”,累计兑付“零钱包”5067个、金额434.75万元 。
“圈”上示范
精品商圈树立提升支付便利度标杆
在市区正黄·时代天街省级支付便利化精品商圈,“熊猫PAY·蜀易付”标识随处可见,外卡刷卡、数字人民币、现金支付全渠道畅通,电子屏实时滚动外卡使用指南,让外籍消费者“一看就懂、一用就会”。
面对商户接受外卡支付意愿不强、银行拓展外卡商户盈利点较低等问题,人民银行雅安市分行积极指导商户对新增或升级外卡POS机设备和外卡刷卡手续费申请财政资金补贴,切实降低外卡受理成本,提升商户接受外卡刷卡意愿和辖区内收单机构参与积极性。
“面”上延伸
多维触达式宣传构建长效机制
为提升服务触达率,我市发布双语《外籍来雅人员支付指南》,在高铁站、景区等场所开展定向宣传。在重点商户做好外卡刷卡、ATM外卡取现、本外币兑换等标识张贴,并通过媒体矩阵普及外卡使用知识,帮助外籍来雅人员充分了解辖区内各类支付服务,宣传展示我市优化支付服务政策等信息。
从“跨城寻卡”的效率到“零钱包”的细节,从商圈示范到全域覆盖,如今,我市正以支付便利化的“小切口”,推动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大提升”。“川西明珠”雅安的开放与温度,也随着每一次支付服务的“滴、滴”声进行着悄然传递。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涉外支付服务,持续发力、乘势而上,深化雅安支付服务场景建设,以方便快捷的支付基础设施、丰富多样的支付渠道选择、温暖包容的支付服务理念,持续推动构建高质量、可持续的支付环境。”人民银行雅安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