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卡业务 发力多元消费场景

□本报记者 蒋阳阳

今年“6·18”购物节,各大银行紧抓消费热潮,加码信用卡业务。相较往年,今年各大银行以一系列创新举措打破传统营销边界,不仅推出升级满减折扣、分期免息等惠民活动,更紧扣“以旧换新”“国补”政策,推出专属福利。同时,打通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将金融服务无缝嵌入多元消费场景。

当下,信用卡作为消费金融与零售业务的关键载体,正以更精准的服务对接政府促消费政策,通过金融工具放大政策红利效应。此外,银行机构也推动信用卡业务向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场景化深度转型,重塑客户服务体验与运营模式。

在大力提振消费的背景下,今年“6·18”购物节已成为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力的关键节点。对此,各大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不仅携手京东、淘宝、天猫、支付宝等主流电商及支付平台推出多种福利活动,更在营销模式、服务场景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以金融之力助力消费市场焕发新动能。

据了解,随机立减、支付满减、分期免息等营销手段已成为银行信用卡参与购物狂欢的“标准配置”。其中,一家国有银行的信用卡围绕积分、分期、消费返现等维度,打造覆盖线上线下的优惠矩阵。从支付环节的分期免息,到购物后的积分兑换,再到还款时的抽奖福利,多重优惠贯穿信用卡使用全流程,实现线上线下消费场景的无缝衔接。

在基础优惠升级的同时,多家银行紧扣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将金融服务深度嵌入消费场景。不仅聚焦家电、数码等耐用消费品领域,为参与“以旧换新”的客户提供专项补贴,助力消费市场提质扩容,还推出“以旧换新,优惠加码”活动。持卡人可先申领最高2000元的政府补贴,叠加使用银联信用卡支付,还能享受专属优惠,通过政策红利与金融福利的双重叠加,有效刺激消费升级。

线下消费场景同样成为发力重点。多家银行围绕消费者日常生活需求,对相关活动进行全面优化升级,围绕“食、住、行、娱、购”等日常生活场景,构建多元化消费生态。

作为消费市场与商户生态之间的重要纽带,银行信用卡长期以来都是推动消费升级的关键力量。我市银行业内人士认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信用卡业务提质增效带来了新机遇,但资产质量承压、互联网信用支付产品分流等问题也不容忽视。银行机构应以金融创新为突破口,通过优化服务模式、拓展消费场景,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的同时,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打造特色化增值服务体系,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