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仁康医院采用ERCP技术成功救治一位化脓性胆管炎患者

九旬老人病情危重 微创手术除石解危

高志明(右)紧紧握着熊刚医生的手表示感谢

近日,我市天全县一位92岁高龄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来到雅安仁康医院(雅安结石病医院)(以下简称:雅安仁康医院)进行治疗。医生为其进行手术后,患者病痛很快得以解除,恢复良好。6月24日,患者高兴地办理出院手续。

这看似轻松的一幕,背后的过程却是曲折和危险的。

□本报记者  彭艳霞

保守治疗  病情加重

患者高志明(化名)家住天全县始阳镇,6月17日,腹部突然疼痛厉害,于是前往当地一家医院检查,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考虑到患者已是92岁高龄,开刀或者腹腔镜手术均存在很大风险,医生选择为他进行保守治疗,输液消炎缓解疼痛。

经过2天的保守治疗,患者自感疼痛毫无缓解,且痛得越来越厉害。“我当时痛得双手发抖,实在无法忍受,家人于是给雅安仁康医院的熊主任打了电话。”

随后,家人将高志明转到雅安仁康医院接受治疗。

6月19日14时许,高志明在家人陪同下来到雅安仁康医院。当天下午,高志明出现发热症状,诊断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脓毒血症,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当天,医生做好手术前一切准备工作后,仅用四十多分钟就为高志明完成了手术。手术第二天,高志明觉得不痛了,身体恢复良好。

危急重症  及时手术

高志明的主治医生是雅安仁康医院外科主任熊刚。

“当时患者来的时候出现黄疸症状,全身皮肤和眼睛黄得就像菜籽花花一样,还发着高烧,病情比较严重。”熊刚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绝大多数是由结石梗阻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造成胆管压力过高,胆汁化脓引起的,常并发感染性休克,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死亡。

高志明入院后,医生立即为他进行了相关检查,全方位评估手术的可行性。尽管如此,面对如此高龄的患者,手术风险依然较高。

“我们采用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取石术,需要将内窥镜经由口腔、胃、十二指肠抵达胆总管开口处,取出结石,让结石进入肠道自行排出体外。”熊刚说,这一手术过程几乎无创伤,对患者来说如同做一次胃镜,但需要有特殊设备,对医生技术要求比较高。此外,虽然是微创手术,但是患者已是92岁高龄,本身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加上术中需要麻醉等,手术仍存在较大风险。

如果患者不做手术,病情感染难以控制,进一步并发感染休克,老人将面临生命危险。经过综合考虑和充分沟通,家属及患者充分信任雅安仁康医院,接受手术方案。

先进技术  对症取石

6月23日,出院前一天,在雅安仁康医院病房内,高志明已经能自行下床活动。虽然上了年纪,听力不太好,但说起话来中气十足。

“这个技术是真的好,手术第二天我就不痛了,治疗疾病就是要治早、治小、治了,千万不能拖。”高志明笑着和熊刚握手,不断说着感谢的话。

熊刚介绍,ERCP是一项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内镜操作,操作医生的经验对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影响。

记者了解到,雅安仁康医院于2021年引进ERCP胆总管取石技术,是雅安及周边地区为数不多的已开展该项技术的几家医院之一。

该技术是一种微创手术,用于胆总管结石和胰胆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目前胆总管结石首选治疗方式。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ERCP取石具有明显优势:首先是微创,它不需要开刀,也不用打孔,仅通过自然腔道(消化道)进行操作,体表无伤口;其次是恢复快,患者通常在术后当天或次日即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通常1-3天);痛苦小,手术后疼痛轻微;同时,该手术安全性高,整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手术(但并非没有风险);此外,该手术还具有可重复性,如果患者结石复发,可再次进行ERCP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