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检考”瘦身记

(上接1版)

月预告,是雅安结合专项工作探索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措施。

为了更好解决面向基层“督检考”数量多、频次高、扎堆重复的问题,雅安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扎实推进为基层减负各项重点任务,建立了“计划管理、动态监测、每月预告、合理统筹”机制,每月市、县(区)两级均制发“督检考”事项预告,统筹和严控每月到县(区)、乡镇实地督查检查次数。同时,大幅精简指标、革新考核方式,实现“下发一次通知、统筹组建一支队伍、一次性完成考核”的集约效应。

去年以来,全市查处通报了12个“督检考”领域形式主义问题,计划外开展“督检考”、违规排名通报、过度留痕等问题得到有效纠治。

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半年综合督查组在前往县(区)前,不仅提前进行了报备,还向市级各部门征求了意见建议,全面梳理年度目标、重大项目、重要事项,统筹确定督查内容和人员,实现“一支队伍、一次督完”。

“部分部门也会围绕民生实事项目、经济指标等主题开展督查,通过沟通和研判,我们决定‘合并’同类项,根据县(区)和经开区督查重点的不同,让市级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同我们一起到基层督查,最大限度减少对基层正常工作的打扰。”市委副秘书长、目标绩效办主任袁萍说,督查形式除了项目现场走访、与基层部门座谈,还前往部分乡镇和部门暗访,确保查实情。

难题共解

基层问题现场办

督查成果促提升

督查不仅是检查,更重要的是推动问题解决。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最后一年,聚焦部分县(区)工作难点,市农业科学研究与产业融合发展中心综合科科长、监测帮扶科负责人潘群英随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半年综合督查组下沉,针对部分县(区)存在的监测帮扶机制待优化、脱贫劳动力就业难等痛点堵点,现场把脉开方,与基层共商解决之策。

“督查组不是来挑刺的,而是实打实帮我们解难题的。”不少基层干部的由衷感慨,道出了督查的导向。

雨城区大兴街道顺路社区党总支书记曾婷深有感触,督查组下沉社区时,不再是简单地查台账、要材料、给清单,而是通过跟踪销号,帮助社区理清基层治理的难点堵点,形成了督查的闭环管理。

袁萍表示,为基层减负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一直的事”。雅安将持续统筹规范“督检考”,让基层干部真正从迎督迎检迎考的工作压力和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在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主战场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