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上接1版)

“十四五”期间,我国加快布局建设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努力让群众就近享受到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截至今年3月,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中西部等医疗资源薄弱地区累计建设重点专科240多个,引入医疗新技术1200余项,专科疑难重症诊疗能力持续提升。

同时,多地支持中医医院牵头组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发展中医药特色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服务,加强中西医协作。国家中医药局医政司副司长邢超说,这种新型医联体通过建立中医优势专科联盟、技术骨干下沉、绿色转诊通道等方式,推动了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旗舰”科室等各类中医“医学高地”也在加快建设,带动多地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扬优势,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对于健康中国建设至关重要。

遴选确定1158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以提升临床疗效为核心,提高专科诊疗能力;择优选择138家中医医院开展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以名科、名医、名药带动医院特色发展;在1493家县级中医医院开展“两专科一中心”项目建设,提升中医特色优势专科服务能力、急诊急救能力和基层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能力……“十四五”期间,我国多措并举进一步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

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要让中医医院“姓中”。国家中医药局引导公立中医医院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持续加强中医药人员配备,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最新数据显示,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出院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出院患者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比例、住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比例分别升至76.29%、88.33%和96.00%。

加强中医医院儿科、老年病科、康复科建设;推动妇幼保健机构提供中医药服务;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中医药干预试点……我国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持续为重点人群健康保驾护航。

邢超表示,国家中医药局将坚持以中医药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提升中医临床疗效为核心,持续优化中医药资源供给,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努力打好“十四五”收官战。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