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看上好中医

——“十四五”我国中医药服务体系再优化

□新华社记者 田晓航 马晓媛

最新统计显示,202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总诊疗人次数达到16.6亿。庞大的数字背后,少不了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的支撑。

“十四五”时期,我国基本建成覆盖城乡,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特色优势日益彰显,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看上了好中医。

强基层,“织密”中医药服务网

夏秋之交的京城湿热交蒸,彩虹城第二社区内,一场“一站式”巡诊活动吸引了不少居民前来问诊。“您血压有点偏高,伏天要少熬夜,饮食别太咸,多吃冬瓜、绿豆汤这类清热的食物……”到此巡诊的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医生蔡元元为居民李阿姨详解三伏养生要点,叮嘱健康注意事项。

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关乎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康。“十四五”以来,我国持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不断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群众看中医越来越方便。

国家中医药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年底,全国已有约4.2万个中医馆,覆盖超9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超过99%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约96%的县设有县办中医医疗机构;约91%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置了中医临床科室。

此外,在国家中医药局鼓励支持下,943个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构建起县乡村一体化的医疗服务网络。

从城市到乡村,中医药服务网越织越密,满足百姓寻医问药之需。

建高地,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成立介入中心和重症医学科;引进新技术、新项目156项;多个专科获评国家级或省级中医优势专科……经过四年多的探索,依托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建设的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西医院,交出一张亮眼的成绩单。

(下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