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荥经县泗坪乡官家山“森林药材”现代产业园区
本报讯(李航 廖晨露 杨依兰 市融媒体中心 曹莉雪)初秋时节,走进荥经县泗坪乡官家山“森林药材”现代产业园区,青山环抱间满是生机,黄柏、当归、芍药等中药材长势喜人,连片的绿色铺满林地,浓郁的药香在空气中弥漫。
这片占地面积达3000亩的产业园区,不仅是荥经县“森林药材”产业的核心载体,更成为当地百姓眼中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活力。
“我们乡好多村子都是耕地少、林地多的情况,搞‘森林药材’这个产业,就是想把地里的‘草疙瘩’变成真金白银。”泗坪乡断机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尤林锦介绍。
为让“绿色银行”持续盈利,泗坪乡巧妙运用“三个一”妙招,推动“森林药材”产业持续发展。先以“一棵草”为起点,挑选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的中药材品种,让林地既能保护生态,又能创造经济价值。
同时,泗坪乡通过“一条链”为支撑,搭建起“企业+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联手省级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社一起打造药材粗加工厂房。此外,还拓展了产学研合作、原料加工、药旅融合等多元业态,形成一条从种植到加工、从产业到文旅的完整链条。
产业园中,村民们正忙着照料中药材。“现在年龄大了,出去打工也不方便,在家门口的药材地里挣钱,既能照顾家里,又能增加收入。”村民张大妈说。
为了让产业收益更好地惠及村民,泗坪乡还以“一角钱”为纽带,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尤林锦说:“我们确保产业收益反哺村集体、惠及农户,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在产业推进过程中,泗坪乡既注重“规模扩张”,更聚焦“质量提升”。
目前,园区已实现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并通过引入粗加工环节,减少原料损耗,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积极对接科研院所,计划通过技术合作优化种植品种、改良种植技术,进一步提升中药材品质与产量。
尤林锦介绍:“除此之外,还打算利用园区的生态优势,探索打造集观光、采摘、科普于一体的特色文旅项目,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森林药材’产业从‘单一种植’向‘多元业态’升级。”
如今,一株株茁壮成长的中药材,正将泗坪乡的生态优势实实在在转化为“金山银山”,让“绿水青山药香溢”的图景,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下一步,泗坪乡将围绕“提质”与“扩面”两大核心任务,持续深化“森林药材”产业布局,一方面,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完善粗加工体系,推动产品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带动更多村庄参与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