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老年型社区治理难题?

“芝麻小事”当成“心头大事”来办

□雅组轩 本报记者 张婧

9月5日,雅安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雨城区西城街道中大街社区党委书记钟晓玲赶往环山路,逐户提醒商户防范暴雨:“离店前请关好门窗,清理地面堆放物,避免财产受损。”她语气急促却耐心,商户纷纷点头回应。

在中大街社区10000余名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20%。“老年居民多,意味着‘芝麻小事’多 ,可能是忘缴水电费,可能是家里漏水,也可能是家电故障。”钟晓玲认为,要把老年型社区治理好,关键是要把老年居民的这些“芝麻小事”当成社区干部的“心头大事”。

把“记不住”的事办得“心有数”

“我想转党组织关系,年龄大了,记不清楚流程……”近日,社区一位居民前来咨询党组织关系转接流程,还没等他说完,社区工作人员就热情地递来一杯热茶,随后拿出一张《党组织关系转接流程图》,逐字逐句慢慢念给他听。

怕老人回家后又忘记,工作人员又找来一张便笺纸,用加粗的笔写下关键信息,特意在纸上画了个小电话,标注社区联系电话并提醒:“您要是记不住,就给我们打电话。”

这样的“贴心操作”,在中大街社区已成常态。钟晓玲表示,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只有坚持小事不小看、小事要实办,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中大街社区党委坚持需求导向,通过网格走访、线上收集等方式,常态收集群众诉求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式、丰富服务供给,针对老年居民记性差、行动不便的特点,社区不仅积极优化政务服务流程,精心设计办事指南,还推出水电气费代缴、出入院代办、维修人员代找等便民服务,最大程度让居民少跑腿、少受累。

把“不放心”的事办得“很安心”

社区的贴心服务赢得了居民点赞。近五年来,社区收到了居民送来的10面锦旗。每一面背后,都藏着一个暖心故事。“为民服务暖人心、排忧解难似亲人”——这面红底黄字的锦旗,来自中大街145号小区80多岁的独居老人饶克琼。

今年7月24日,在收到网格员关于饶克琼因屋顶漏水,接连两天睡不安稳,情绪十分焦虑的报告后,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带上专业检修人员前往实地勘察,在确认漏水是楼上装修所致,且了解到老人听力不好后,社区干部主动帮助多方协调、反复沟通,当天就解决了问题。五天后,饶克琼亲自将锦旗送到了社区,连连道谢。

“独居老人是儿女的牵挂,也是社区的牵挂。”钟晓玲说,只有把这些老人服务好,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尽力消除年轻人在外打拼的后顾之忧,社区才能真正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社区党委不仅安排网格员、志愿者结对联系困难老人,还用好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联动“联包帮”单位、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常态开展义诊义剪、住院慰问、卫生清扫、健康知识讲座、防诈骗宣传等活动,积极守护老人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近三年来,辖区未发生一起老年人被诈骗、老年人参与非法集资的案件。为了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社区党委不仅推动成立了舞蹈队、二胡队等老年文艺队伍5支,利用社区闲置阵地打造排练室,供老人免费使用,每年还举办各种老人喜闻乐见的活动10余次,通过社区搭平台、老人唱主角,让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让“老小区”实现“逆生长”

“你看现在的院子,道路平整,还安装了健身器材、种了花草,比以前安逸多了!”9月2日,提起县前街69号大院的变化,该大院自管委成员贺顺康打开了话匣子。而在一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路面破损、杂物乱堆,下雨天积水内涝,居民意见很大。

中大街社区共有73个老旧小区(院落),基础设施陈旧、居住环境差,是居民们的“共同烦恼”。

为了抓住老旧小区改造机遇,中大街社区党委发动“联包帮”单位、辖区党员、志愿者等,落实“一小区一队伍”收集意见、宣讲政策。钟晓玲还积极用好雨城区人大代表身份,多次邀请四川农业大学专家、雨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走进小区开“院坝会”,最终推动辖区73个老旧小区纳入改造。

老旧小区改造难,主要难在回应居民多元利益诉求上。2023年9月,县前街81号小区改造中途,因部分居民对大门位置和样式有新的意见,一度出现阻挠施工情况。“社区没有回避矛盾,积极组织网格员、‘楼栋长’再次收集全体业主意见,邀请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项目施工单位、小区业委会及部分意见较大业主召开院坝会,反复沟通协商,最终拿出了折中方案。”钟晓玲说。一个月后,小区大门顺利安装完毕,业委会代表全体居民送来锦旗,上面写着“芳香浸古道、公德留小区”10个金灿灿的大字。

截至今年7月,中大街社区纳入改造计划的老旧小区(院落)已全部完成改造:坑坑洼洼的路面变得平整,斑驳的墙面画上了文明宣传画,闲置空间改造成了“口袋花园”……8500多名居民住进了“新家园”。居民的笑容,成了社区工作最好的 “奖状”。

“老年型社区治理没有捷径,就是要有爱心耐心细心,把老年人的每一件事,哪怕芝麻小事都尽力用心用情去办好。”钟晓玲说,未来,社区还将继续优化服务,让辖区居民在社区住得安心、过得舒心,让老社区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