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六大目标 聚焦五大重点任务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上接1版)

聚焦优化产业结构

抓项目促投资

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工业产业建圈强链、第三产业深度融合。

农业领域,聚焦茶叶、鱼子酱、花椒等特色产业,落地省级产业强镇项目5个、国家产业强镇项目1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藏茶产业全链条融合发展项目1个;工业领域,推动太时生物中药提取物、赋比兴精酿啤酒果酒等20个重点项目新开工,确保西南铜业二期、吉地机械等20个项目按时竣工投产;第三产业方面,开展“潮购金秋”“悦享暖冬”等促消费活动,推进川藏物流(商贸)产业园、雨城区绿色分拣中心建设,加快1869中国大熊猫生态世界、世外乡村·海子山国际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等项目,构建“1+5”文旅目的地矩阵。

聚焦全生命周期管理

抓项目促投资

夯实项目谋划储备、提升跑项争资质效、精准重大项目调度。

项目谋划储备上,建立行业归口储备机制,确保常态化储备项目2000个以上、总投资1.5万亿元以上,梯次优选成熟项目保障前期工作经费;跑项争资方面,建立“周跑省、勤进京”机制,县(区)及市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对接,强化跟踪问效;项目调度上,2025年内建成“雅安项目通”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平台,每年6月、12月开展全域重点项目“拉练”,每个县(区)展示3个新落地产业项目并量化评比。

聚焦优服务强保障

抓项目促投资

加强项目用地保障、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做好项目服务指导。

用地保障上,建立重大项目用地台账,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实现“拿地即开工”;审批流程上,推行“两步审批法”,项目立项前5个工作日内提交初步方案、10个工作日内提交具体建设方案,确保审批高效办结;服务指导方面,建立亿元以上拟入统项目台账,定期开展“一对一”指导,推动实物工作量转化为有效投资。

聚焦促开放激活力

抓项目促投资

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创新模式精准招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加快建设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加速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围绕装备制造、大数据、先进材料、文旅康养等领域谋划项目;创新招商模式,在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驻成都办事处设立招商服务机构,开展基金招商,引导国有投资平台参与重大项目投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按月开展政企“面对面”协商,推介优质项目,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同时,《方案》还进一步明确了逗硬奖惩和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