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李雪 罗晨 本报记者 吴丹
在石棉县美罗镇山泉村,驻村第一书记石小勇长期扎根中高山地区,以解决民生难题、推动乡村振兴为己任,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项目,显著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赢得群众广泛赞誉。
9月9日清晨,石小勇沿着山泉村新硬化的机耕道查看农作物长势。这条长700余米、宽3.5米的道路,原本是一条泥泞土路,如今已成为村民农耕出行的便民路。作为石棉县5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之一,山泉村地处中高山,区域面积广、海拔落差大,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是制约发展的关键难题。自驻村以来,石小勇积极争取资金、落实项目,截至目前,已推动落实各类资金300余万元,完成道路硬化、堰渠修缮、安全饮水提升、污水处理和路灯安装等多项民生工程。
村民刘起来感慨地说:“以前没修路时,水果全靠人工背,一身都是泥。现在车能直接开到地里,方便多了。”更令人期待的是,山泉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即将完工。该项目融合农文旅元素,涵盖鱼塘、荷花景观、玫瑰花廊、摄影专区、茶叶采摘体验和特色农产品展销等功能,未来将为乡村旅游和特色种植提供新平台,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石小勇坚信,驻村不仅要修“路”,更要暖“心”。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常态化走访农户,细致记录每家的困难和需求。2024年3月,脱贫户胡泽辉家中因电路失火房屋尽毁,石小勇和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送去米、油等应急物资,并协助其申请4万元防贫保险和3.5万元重建资金,解了燃眉之急。
此外,驻村工作队还整合多方资源,开展多项暖心行动:为考上大学的学生发放每人1000元的奖励,走访101户脱贫户和监测户并送去生活物资,上门慰问60岁以上党员和80岁以上老人,倾听需求、解决实际困难。
村民彭小兰说:“石书记来了以后,有啥困难找他,他都会尽力帮我们。”一桩桩实事、一次次真情互动,不断拉近干群关系。如今的山泉村,路平了、水清了、灯亮了,村民笑容更多了。
石小勇表示:“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深刻体会到‘群众事无小事’。只有心里装着老百姓,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信任,才能不负使命,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石小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的责任与担当。他就像一颗火种,点燃了山泉村乡村振兴的希望之火,让这个曾经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的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