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区人民检察院2025年度第九期“茶德·博法”研学堂开讲

聚焦难点 以案释法 提升办案质量

本报讯(徐梣浠 记者 李晓明) “医保骗保案件主体多元、手段隐蔽、链条复杂,在实践中如何准确认定?”9月8日,名山区人民检察院2025年度第九期“茶德·博法”研学堂气氛热烈。该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吴玉梅走上讲台,结合多个真实案例,为全院检察官及助理带来一场聚焦医保骗保办案难点的实务研学。

课堂上,吴玉梅围绕《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办理医保骗保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特别是其中针对不同主体、多个环节的认定与处罚标准,作了系统梳理和深入解读。她不仅从条文出发,更结合本院办理的医保骗保类案件,剖析办案实践中常见的争议焦点和证据采信难点。

“比如,非参保人员与定点医药机构勾结骗保,如何确定共犯责任?”“虚假诊疗、分解报销等行为在法律上应如何界定?”随着讲解深入,她不断抛出实际办案中的典型问题,引导大家思考和讨论。为进一步增强理解,现场还集中学习了最高法、最高检发布的8起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通过比对类似判例,为检察官厘清办案思路、统一裁判尺度提供参照。

参研人员全程专注,不时低头记录。“很多之前在办案中模糊不清的地方,这次讲透了。”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研学,有效疏通了平时办理医保骗保案件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为提高刑事案件办理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茶德·博法”研学堂是名山区人民检察院打造的特色学习品牌,旨在大力推进检察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该课堂持续聚焦检察业务中的前沿与难点问题,已成为干警能力提升的“实战场”。此次研学,为进一步依法精准打击医保骗保犯罪、维护基金安全提供了坚实的实务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