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9月18日鸣放防空警报

铭记历史 警钟长鸣

本报讯(记者 郑雨莎 市融媒体中心 张天幸)“呜——呜——呜——”9月18日10时00分,低沉肃穆的防空警报准时划破雅安上空。从雨城区到名山区,从天全县到汉源县,全市多个县(区)城市辖区同步响起警报声,在15分钟的时间里,“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依次鸣响,提醒着每一位市民铭记历史、警钟长鸣。

此次防空警报试鸣严格遵循规范流程:预先警报信号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持续3分钟;空袭警报信号鸣6秒、停6秒,反复十五遍,同样持续3分钟;解除警报信号则连续鸣响3分钟。

与警报试鸣同步开展的,还有覆盖学校、机关的人员疏散演练。在雅安中学大兴校区,学生们在老师引导下迅速有序撤离至防空地下室;雨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区内,人防办工作人员高效组织人员疏散至地下停车场人防工程。通过实战化模拟,参与者直观掌握防空掩蔽技能,提升了应急应变能力。

“今年全市新增防空警报器41台,进一步扩大了警报覆盖范围。”市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副主任刘海山介绍,此次试鸣活动兼具多重意义:既让全民铭记九一八的历史伤痛,也通过实战化测试检验防空警报系统性能,强化全民国防观念,提升应对战争与灾害的应急能力。

除警报试鸣与疏散演练外,全市各县(区)国动办还围绕国防动员(人民防空)主题,深入开展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进企业、进公共场所的“七进”系列活动。工作人员走进基层一线,向机关干部、社区居民、企业员工等群体普及国防动员与人民防空常识,推动国防教育融入日常。

“铭记九一八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听见历史、记住责任。”雅安中学老师舒渝桃在组织完学生疏散演练后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真正理解“家国”二字的分量。

对于参与活动的学生来说,这次警报试鸣是一次生动的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雅安中学高一二班学生任浩睿感受深刻:“这次防空警报警示我们现在的安稳生活来之不易,铭记历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更要付诸实际行动,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从警报声中的历史回望,到疏散演练中的技能学习,再到“七进”活动中的知识普及,雅安通过沉浸式国防教育活动,使九一八成为全民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国防意识的重要节点,为筑牢国防(人防)安全防线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