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7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践行“三行”文化 达成“三好”目标

——名山区实验小学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背后的故事

学生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活动中签名

学生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活动中签名

2020年,名山区实验小学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荣誉背后,是名山区实验小学广大教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名山区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现有两个校区,五年内,该校由约1500名学生发展成72个教学班、学生共计3686人,在职教职工197人。其中,市级骨干教师20人,省级特级教师1人。

近年来,名山区实验小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紧围绕“创建文明校园六个好”工作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科学规划、创新管理,努力实现“教育生活化、教学兴趣化、学生个性化”的特色发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该校秉持“小学大爱,以德育人”办学思想,倡导“教育即生活”的办学理念,以践行“行孝、行善、行礼”三行文化,达成“习惯好、身体好、学习好”三好目标为办学特色,常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如今,“三行”“三好”已成为该校的特色教育,也是该校在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中始终坚持的理念。

促进学生

个性化发展

名山区实验小学有两间特殊的小屋,一个小屋内摆放着众多陶器成品,而另一个小屋内,则常有30余位孩子在老师指导下“玩泥巴”。

这是该校结合名山区本地茶文化,专为孩子们设立的“茶瓷对话工作坊”。该校以该工作坊为平台,带领孩子们在此学习制作茶具,从而让学校文化和蒙顶山茶文化深度融合,打造极具本地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也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名山区当地文化。

在工作坊内,一块块泥土在孩子们不断揉捻、捶打、塑形中,变成了一个个茶杯;在工作坊外,学生们手持铜壶,在教师指导下,正不断做着各种姿势……

“除了陶艺和茶技外,学校还开展了众多适合学生发展的兴趣小组。”名山区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说,该校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挖掘教师资源,并外聘部分专业人员,弥补学校短板,常态化开展茶艺、茶技、陶艺、戏曲、武术、书法、剪纸、人工智能与编程、足球、经典诵读等几十项兴趣活动,以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校园文化是师生学在其中的文化,更是师生乐在其中的文化。

名山区实验小学结合“三行”文化,开发了三行课程《礼仪年华》《环保年华》《茶艺年华》;结合“三好”目标,开设了三好课程《书法课程》《武术课程》《阅读课程》。该校从课程入手,让全校师生对校园文化有了深刻理解,在课程实施中,师生获得了未来发展所必需的素养,从而有效引领学校健康发展。名山区实验小学致力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以少年宫建设为载体,创设了30余个兴趣小组,如茶道兴趣小组、陶艺兴趣小组等,诸多兴趣活动也丰富着学生的校园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名山区实验小学还利用闲置车库,于2018年建成蒙顶山茶文化艺术实践工作坊,采用“1坊+1室+1课题”的课程模式,进行“艺术+科技+科研”的综合探究;在四川省第九届师生艺术节展演中,该工作坊荣获二等奖。

让文明理念

深入人心

在送孩子上学期间,许多家长发现,名山区实验小学校门口占道经营现象消失了,校门口道路通畅,地面也十分干净整洁。而这一变化,都得益于该校在进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中所取得的成效。

“学校不能阻止商贩占道经营,但我们可以教育孩子们不去购买商品,一旦没有买卖,商贩只能离开。”名山区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该校在学生和家长中开展“拒绝占道经营商品,争做实小文明公民”“家长护学岗”等活动,广泛发动学生和家长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在校园周边联合开展整治行动,并对校园周边环境脏乱差现象进行治理。

经多方努力,该校治理效果显著。名山区实验小学被邀请到雅安电视台“周末话雅安”栏目中进行经验推广;在四川省第十四届校园影视教育成果展示交流中,该校校园影视剧《没有买卖就没有市场》还获得综合类三等奖。

“我校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环保行动人人参与!”名山区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说,该校还打造了“三园·两地·一空间”,三园即“花园、菜园、果园”,两地即“生活实践园地”和“环保教育基地”,一空间则是指在“创客空间”实现教育生活化。

“三园·两地·一空间”是名山区实验小学打造的校园实践基地,现已成为学生和老师的乐园。孩子们在“三园”和“两地”学会种植、栽培、烹饪、编程、制陶工艺、垃圾分类等;在“创客空间”开展科学探究、创意编程、人工智能科普活动、电脑制作、小发明、小创意设计等活动。

“三园·两地·一空间”实现了教育与生活的深度融合,拓宽了学生视野,挖掘了学生潜能,激发学生不断超越自我。而“三园·两地·一空间”也是该校践行“三行”文化、达成“三好”目标的生动体现。

“三行”“三好”的核心内容是:蕴含在师生身上的人文底蕴与目标追求,这是一种更具活力的文化,也是一种经得起历史检验、社会考验的文化,更是一种能在社会上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的文化。长期以来,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都坚持将重心放在“人”字上,放在影响人、感化人、成就人上面。

教育永远在路上。在未来,名山区实验小学将继续努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本报记者 黄伟

受访单位供图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陶器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陶器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2, PREBM=006, NUM=6, GUID=1364983749391876096, BMS=[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DETAIL={BC=007,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1/02/26/007/1364983749391876096.html, DOCPUBTIME=2021-02-26 02:01:07, DOCAUTHOR=黄伟, CLEAR_CONTENT= 2020年,名山区实验小学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荣誉背后,是名山区实验小学广大教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名山区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现有两个校区,五年内,该校由约1500名学生发展成72个教学班、学生共计3686人,在职教职工197人。其中,市级骨干教师20人,省级特级教师1人。 近年来,名山区实验小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紧围绕“创建文明校园六个好”工作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科学规划、创新管理,努力实现“教育生活化、教学兴趣化、学生个性化”的特色发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该校秉持“小学大爱,以德育人”办学思想,倡导“教育即生活”的办学理念,以践行“行孝、行善、行礼”三行文化,达成“习惯好、身体好、学习好”三好目标为办学特色,常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如今,“三行”“三好”已成为该校的特色教育,也是该校在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中始终坚持的理念。 兴 趣 引 领 促进学生 个性化发展 名山区实验小学有两间特殊的小屋,一个小屋内摆放着众多陶器成品,而另一个小屋内,则常有30余位孩子在老师指导下“玩泥巴”。 这是该校结合名山区本地茶文化,专为孩子们设立的“茶瓷对话工作坊”。该校以该工作坊为平台,带领孩子们在此学习制作茶具,从而让学校文化和蒙顶山茶文化深度融合,打造极具本地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也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名山区当地文化。 在工作坊内,一块块泥土在孩子们不断揉捻、捶打、塑形中,变成了一个个茶杯;在工作坊外,学生们手持铜壶,在教师指导下,正不断做着各种姿势…… “除了陶艺和茶技外,学校还开展了众多适合学生发展的兴趣小组。”名山区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说,该校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挖掘教师资源,并外聘部分专业人员,弥补学校短板,常态化开展茶艺、茶技、陶艺、戏曲、武术、书法、剪纸、人工智能与编程、足球、经典诵读等几十项兴趣活动,以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校园文化是师生学在其中的文化,更是师生乐在其中的文化。 名山区实验小学结合“三行”文化,开发了三行课程《礼仪年华》《环保年华》《茶艺年华》;结合“三好”目标,开设了三好课程《书法课程》《武术课程》《阅读课程》。该校从课程入手,让全校师生对校园文化有了深刻理解,在课程实施中,师生获得了未来发展所必需的素养,从而有效引领学校健康发展。名山区实验小学致力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以少年宫建设为载体,创设了30余个兴趣小组,如茶道兴趣小组、陶艺兴趣小组等,诸多兴趣活动也丰富着学生的校园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名山区实验小学还利用闲置车库,于2018年建成蒙顶山茶文化艺术实践工作坊,采用“1坊+1室+1课题”的课程模式,进行“艺术+科技+科研”的综合探究;在四川省第九届师生艺术节展演中,该工作坊荣获二等奖。 知 行 合 一 让文明理念 深入人心 在送孩子上学期间,许多家长发现,名山区实验小学校门口占道经营现象消失了,校门口道路通畅,地面也十分干净整洁。而这一变化,都得益于该校在进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中所取得的成效。 “学校不能阻止商贩占道经营,但我们可以教育孩子们不去购买商品,一旦没有买卖,商贩只能离开。”名山区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该校在学生和家长中开展“拒绝占道经营商品,争做实小文明公民”“家长护学岗”等活动,广泛发动学生和家长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在校园周边联合开展整治行动,并对校园周边环境脏乱差现象进行治理。 经多方努力,该校治理效果显著。名山区实验小学被邀请到雅安电视台“周末话雅安”栏目中进行经验推广;在四川省第十四届校园影视教育成果展示交流中,该校校园影视剧《没有买卖就没有市场》还获得综合类三等奖。 “我校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环保行动人人参与!”名山区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说,该校还打造了“三园·两地·一空间”,三园即“花园、菜园、果园”,两地即“生活实践园地”和“环保教育基地”,一空间则是指在“创客空间”实现教育生活化。 “三园·两地·一空间”是名山区实验小学打造的校园实践基地,现已成为学生和老师的乐园。孩子们在“三园”和“两地”学会种植、栽培、烹饪、编程、制陶工艺、垃圾分类等;在“创客空间”开展科学探究、创意编程、人工智能科普活动、电脑制作、小发明、小创意设计等活动。 “三园·两地·一空间”实现了教育与生活的深度融合,拓宽了学生视野,挖掘了学生潜能,激发学生不断超越自我。而“三园·两地·一空间”也是该校践行“三行”文化、达成“三好”目标的生动体现。 “三行”“三好”的核心内容是:蕴含在师生身上的人文底蕴与目标追求,这是一种更具活力的文化,也是一种经得起历史检验、社会考验的文化,更是一种能在社会上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的文化。长期以来,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都坚持将重心放在“人”字上,放在影响人、感化人、成就人上面。 教育永远在路上。在未来,名山区实验小学将继续努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本报记者 黄伟 受访单位供图, BM=007版, type=0, ZB_DROP=0, TXS=2235, NODEID=null, DOCTITLE=践行“三行”文化 达成“三好”目标,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1, CONTENT=
学生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活动中签名

学生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活动中签名

2020年,名山区实验小学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荣誉背后,是名山区实验小学广大教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名山区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现有两个校区,五年内,该校由约1500名学生发展成72个教学班、学生共计3686人,在职教职工197人。其中,市级骨干教师20人,省级特级教师1人。

近年来,名山区实验小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紧围绕“创建文明校园六个好”工作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科学规划、创新管理,努力实现“教育生活化、教学兴趣化、学生个性化”的特色发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该校秉持“小学大爱,以德育人”办学思想,倡导“教育即生活”的办学理念,以践行“行孝、行善、行礼”三行文化,达成“习惯好、身体好、学习好”三好目标为办学特色,常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如今,“三行”“三好”已成为该校的特色教育,也是该校在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中始终坚持的理念。

促进学生

个性化发展

名山区实验小学有两间特殊的小屋,一个小屋内摆放着众多陶器成品,而另一个小屋内,则常有30余位孩子在老师指导下“玩泥巴”。

这是该校结合名山区本地茶文化,专为孩子们设立的“茶瓷对话工作坊”。该校以该工作坊为平台,带领孩子们在此学习制作茶具,从而让学校文化和蒙顶山茶文化深度融合,打造极具本地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也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名山区当地文化。

在工作坊内,一块块泥土在孩子们不断揉捻、捶打、塑形中,变成了一个个茶杯;在工作坊外,学生们手持铜壶,在教师指导下,正不断做着各种姿势……

“除了陶艺和茶技外,学校还开展了众多适合学生发展的兴趣小组。”名山区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说,该校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挖掘教师资源,并外聘部分专业人员,弥补学校短板,常态化开展茶艺、茶技、陶艺、戏曲、武术、书法、剪纸、人工智能与编程、足球、经典诵读等几十项兴趣活动,以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校园文化是师生学在其中的文化,更是师生乐在其中的文化。

名山区实验小学结合“三行”文化,开发了三行课程《礼仪年华》《环保年华》《茶艺年华》;结合“三好”目标,开设了三好课程《书法课程》《武术课程》《阅读课程》。该校从课程入手,让全校师生对校园文化有了深刻理解,在课程实施中,师生获得了未来发展所必需的素养,从而有效引领学校健康发展。名山区实验小学致力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以少年宫建设为载体,创设了30余个兴趣小组,如茶道兴趣小组、陶艺兴趣小组等,诸多兴趣活动也丰富着学生的校园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名山区实验小学还利用闲置车库,于2018年建成蒙顶山茶文化艺术实践工作坊,采用“1坊+1室+1课题”的课程模式,进行“艺术+科技+科研”的综合探究;在四川省第九届师生艺术节展演中,该工作坊荣获二等奖。

让文明理念

深入人心

在送孩子上学期间,许多家长发现,名山区实验小学校门口占道经营现象消失了,校门口道路通畅,地面也十分干净整洁。而这一变化,都得益于该校在进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中所取得的成效。

“学校不能阻止商贩占道经营,但我们可以教育孩子们不去购买商品,一旦没有买卖,商贩只能离开。”名山区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该校在学生和家长中开展“拒绝占道经营商品,争做实小文明公民”“家长护学岗”等活动,广泛发动学生和家长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在校园周边联合开展整治行动,并对校园周边环境脏乱差现象进行治理。

经多方努力,该校治理效果显著。名山区实验小学被邀请到雅安电视台“周末话雅安”栏目中进行经验推广;在四川省第十四届校园影视教育成果展示交流中,该校校园影视剧《没有买卖就没有市场》还获得综合类三等奖。

“我校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环保行动人人参与!”名山区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说,该校还打造了“三园·两地·一空间”,三园即“花园、菜园、果园”,两地即“生活实践园地”和“环保教育基地”,一空间则是指在“创客空间”实现教育生活化。

“三园·两地·一空间”是名山区实验小学打造的校园实践基地,现已成为学生和老师的乐园。孩子们在“三园”和“两地”学会种植、栽培、烹饪、编程、制陶工艺、垃圾分类等;在“创客空间”开展科学探究、创意编程、人工智能科普活动、电脑制作、小发明、小创意设计等活动。

“三园·两地·一空间”实现了教育与生活的深度融合,拓宽了学生视野,挖掘了学生潜能,激发学生不断超越自我。而“三园·两地·一空间”也是该校践行“三行”文化、达成“三好”目标的生动体现。

“三行”“三好”的核心内容是:蕴含在师生身上的人文底蕴与目标追求,这是一种更具活力的文化,也是一种经得起历史检验、社会考验的文化,更是一种能在社会上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的文化。长期以来,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都坚持将重心放在“人”字上,放在影响人、感化人、成就人上面。

教育永远在路上。在未来,名山区实验小学将继续努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本报记者 黄伟

受访单位供图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陶器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陶器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364983749391876096, IR_CONTENT= 2020年,名山区实验小学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荣誉背后,是名山区实验小学广大教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名山区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现有两个校区,五年内,该校由约1500名学生发展成72个教学班、学生共计3686人,在职教职工197人。其中,市级骨干教师20人,省级特级教师1人。 近年来,名山区实验小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紧围绕“创建文明校园六个好”工作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科学规划、创新管理,努力实现“教育生活化、教学兴趣化、学生个性化”的特色发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该校秉持“小学大爱,以德育人”办学思想,倡导“教育即生活”的办学理念,以践行“行孝、行善、行礼”三行文化,达成“习惯好、身体好、学习好”三好目标为办学特色,常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如今,“三行”“三好”已成为该校的特色教育,也是该校在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中始终坚持的理念。 兴 趣 引 领 促进学生 个性化发展 名山区实验小学有两间特殊的小屋,一个小屋内摆放着众多陶器成品,而另一个小屋内,则常有30余位孩子在老师指导下“玩泥巴”。 这是该校结合名山区本地茶文化,专为孩子们设立的“茶瓷对话工作坊”。该校以该工作坊为平台,带领孩子们在此学习制作茶具,从而让学校文化和蒙顶山茶文化深度融合,打造极具本地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也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名山区当地文化。 在工作坊内,一块块泥土在孩子们不断揉捻、捶打、塑形中,变成了一个个茶杯;在工作坊外,学生们手持铜壶,在教师指导下,正不断做着各种姿势…… “除了陶艺和茶技外,学校还开展了众多适合学生发展的兴趣小组。”名山区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说,该校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挖掘教师资源,并外聘部分专业人员,弥补学校短板,常态化开展茶艺、茶技、陶艺、戏曲、武术、书法、剪纸、人工智能与编程、足球、经典诵读等几十项兴趣活动,以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校园文化是师生学在其中的文化,更是师生乐在其中的文化。 名山区实验小学结合“三行”文化,开发了三行课程《礼仪年华》《环保年华》《茶艺年华》;结合“三好”目标,开设了三好课程《书法课程》《武术课程》《阅读课程》。该校从课程入手,让全校师生对校园文化有了深刻理解,在课程实施中,师生获得了未来发展所必需的素养,从而有效引领学校健康发展。名山区实验小学致力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以少年宫建设为载体,创设了30余个兴趣小组,如茶道兴趣小组、陶艺兴趣小组等,诸多兴趣活动也丰富着学生的校园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名山区实验小学还利用闲置车库,于2018年建成蒙顶山茶文化艺术实践工作坊,采用“1坊+1室+1课题”的课程模式,进行“艺术+科技+科研”的综合探究;在四川省第九届师生艺术节展演中,该工作坊荣获二等奖。 知 行 合 一 让文明理念 深入人心 在送孩子上学期间,许多家长发现,名山区实验小学校门口占道经营现象消失了,校门口道路通畅,地面也十分干净整洁。而这一变化,都得益于该校在进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中所取得的成效。 “学校不能阻止商贩占道经营,但我们可以教育孩子们不去购买商品,一旦没有买卖,商贩只能离开。”名山区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该校在学生和家长中开展“拒绝占道经营商品,争做实小文明公民”“家长护学岗”等活动,广泛发动学生和家长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在校园周边联合开展整治行动,并对校园周边环境脏乱差现象进行治理。 经多方努力,该校治理效果显著。名山区实验小学被邀请到雅安电视台“周末话雅安”栏目中进行经验推广;在四川省第十四届校园影视教育成果展示交流中,该校校园影视剧《没有买卖就没有市场》还获得综合类三等奖。 “我校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环保行动人人参与!”名山区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说,该校还打造了“三园·两地·一空间”,三园即“花园、菜园、果园”,两地即“生活实践园地”和“环保教育基地”,一空间则是指在“创客空间”实现教育生活化。 “三园·两地·一空间”是名山区实验小学打造的校园实践基地,现已成为学生和老师的乐园。孩子们在“三园”和“两地”学会种植、栽培、烹饪、编程、制陶工艺、垃圾分类等;在“创客空间”开展科学探究、创意编程、人工智能科普活动、电脑制作、小发明、小创意设计等活动。 “三园·两地·一空间”实现了教育与生活的深度融合,拓宽了学生视野,挖掘了学生潜能,激发学生不断超越自我。而“三园·两地·一空间”也是该校践行“三行”文化、达成“三好”目标的生动体现。 “三行”“三好”的核心内容是:蕴含在师生身上的人文底蕴与目标追求,这是一种更具活力的文化,也是一种经得起历史检验、社会考验的文化,更是一种能在社会上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的文化。长期以来,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都坚持将重心放在“人”字上,放在影响人、感化人、成就人上面。 教育永远在路上。在未来,名山区实验小学将继续努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本报记者 黄伟 受访单位供图,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10226007.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1/M00/C6/3E/wKhuumA35gSADqsWAJD8_FUyYi0750.png, ZB_AREA_LIST=, FB=

——名山区实验小学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背后的故事

, TS=学生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活动中签名&&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陶器},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9, CODE=200, CURBM=007, YEAR=2021, PAPERDATE=2021/02/26, DAY=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