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4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亲情的微光

——读《我们仨》有感

□ 白兰裳

每拿到一本书,我都喜欢先看封面和封底,初看到“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没有感觉,但当读完《我们仨》再看这句简单的话语时已心压重石一般,似乎懂得了生离死别,似乎洞悉了亲情奥秘。我想杨绛先生任由思念一遍遍将曾经的美好拉近,用笔墨将昨日重现,肯定是痛的,也一定是温暖的。剩下的人深沉地思念,温暖的回忆可以驱散些许风烛残年的孤独和寂寞。

读到《我们仨》中杨绛先生剪掉虾脚和须时,虾直抽抽,她便把虾扔了,跑出厨房,跟钱钟书先生说以后不吃虾了。钱钟书先生说虾不会像我们这样痛,他还是要吃的。钱先生要吃,杨先生自然会做。想想这画面都是溢满笑容的幸福。夫妻之间,这样的画面很美,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文化大革命”时期,钱瑗先贴出大字报和父母“划清界限”,然后一言不发,依偎在母亲身边,给妈妈做睡衣,给爸爸剥爱吃的夹心糖,把糖一颗颗剥去糖纸,装进瓶里,再把糖纸整整齐齐叠在一起,藏在书包里。看这一段时,我的眼睛湿润了,父母子女团聚该是自然而然,而在那特殊的年月里,爱都无法好好给予。而今,行天伦之乐那么容易,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老了、病了,而儿女不在身边呢?我的心被什么刺痛,父母在尚知来处,行孝当趁早,因为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会先来临。

在那艰苦的年月里,钱钟书和杨绛要么租住在国外,要么蜗居在公婆家,要么跻身在拥挤的办公楼,前半生韶华已逝,方搬入三里河寓所。然而1997年春,钱瑗去世。1998年岁末,钱钟书去世。以前当作“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现在好多年轻人没有房是不肯结婚的,其实房子不是家,我有些担忧,嫁给冷冰冰房子的女孩子们,幸福吗?我宁愿有人陪我立黄昏,有人问我粥可温。嫁给爱情吧,希望越来越多的女子可以勇敢地说,面包我有,给我爱情就好。

杨绛先生说她的一生最大的成就是钱瑗,我从《我们仨》的字里行间看到了,说女儿识字、看书、工作都是那么欢喜,可是天妒英才,钱瑗去世时不到60岁。至亲永别,剩下的时光那么漫长,漫长得只能用回忆一点点填满。如今,他们一家在天堂重聚了。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与死之间的那段距离我们能做些什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我天生愚笨,活了30多岁,相逢则喜悦,离别则神伤,但是,幸好至亲犹在,我还可以拂去一身疲惫安然依偎。洗碗、扫地、打理花花草草,彼此陪伴散步,尽量一起共进一日三餐。我能安然入睡,醒来他们还在身边。偶尔邀三朋四友郊游,约同伴读书、写文,是不是刚刚好呢?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3, PREBM=003, NUM=3, GUID=1372956279739449344, BMS=[001, 002, 003, 004], DETAIL={BC=004, DOCPUBTIME=2021-03-20 21:00:07, DOCAUTHOR=, CLEAR_CONTENT= 每拿到一本书,我都喜欢先看封面和封底,初看到“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没有感觉,但当读完《我们仨》再看这句简单的话语时已心压重石一般,似乎懂得了生离死别,似乎洞悉了亲情奥秘。我想杨绛先生任由思念一遍遍将曾经的美好拉近,用笔墨将昨日重现,肯定是痛的,也一定是温暖的。剩下的人深沉地思念,温暖的回忆可以驱散些许风烛残年的孤独和寂寞。 读到《我们仨》中杨绛先生剪掉虾脚和须时,虾直抽抽,她便把虾扔了,跑出厨房,跟钱钟书先生说以后不吃虾了。钱钟书先生说虾不会像我们这样痛,他还是要吃的。钱先生要吃,杨先生自然会做。想想这画面都是溢满笑容的幸福。夫妻之间,这样的画面很美,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文化大革命”时期,钱瑗先贴出大字报和父母“划清界限”,然后一言不发,依偎在母亲身边,给妈妈做睡衣,给爸爸剥爱吃的夹心糖,把糖一颗颗剥去糖纸,装进瓶里,再把糖纸整整齐齐叠在一起,藏在书包里。看这一段时,我的眼睛湿润了,父母子女团聚该是自然而然,而在那特殊的年月里,爱都无法好好给予。而今,行天伦之乐那么容易,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老了、病了,而儿女不在身边呢?我的心被什么刺痛,父母在尚知来处,行孝当趁早,因为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会先来临。 在那艰苦的年月里,钱钟书和杨绛要么租住在国外,要么蜗居在公婆家,要么跻身在拥挤的办公楼,前半生韶华已逝,方搬入三里河寓所。然而1997年春,钱瑗去世。1998年岁末,钱钟书去世。以前当作“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现在好多年轻人没有房是不肯结婚的,其实房子不是家,我有些担忧,嫁给冷冰冰房子的女孩子们,幸福吗?我宁愿有人陪我立黄昏,有人问我粥可温。嫁给爱情吧,希望越来越多的女子可以勇敢地说,面包我有,给我爱情就好。 杨绛先生说她的一生最大的成就是钱瑗,我从《我们仨》的字里行间看到了,说女儿识字、看书、工作都是那么欢喜,可是天妒英才,钱瑗去世时不到60岁。至亲永别,剩下的时光那么漫长,漫长得只能用回忆一点点填满。如今,他们一家在天堂重聚了。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与死之间的那段距离我们能做些什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我天生愚笨,活了30多岁,相逢则喜悦,离别则神伤,但是,幸好至亲犹在,我还可以拂去一身疲惫安然依偎。洗碗、扫地、打理花花草草,彼此陪伴散步,尽量一起共进一日三餐。我能安然入睡,醒来他们还在身边。偶尔邀三朋四友郊游,约同伴读书、写文,是不是刚刚好呢?, BM=004版, type=0, ZB_DROP=0, TXS=1042, NODEID=null, DOCTITLE=——读《我们仨》有感,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亲情的微光, ZB_ORIGINAL=0, CONTENT=
每拿到一本书,我都喜欢先看封面和封底,初看到“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没有感觉,但当读完《我们仨》再看这句简单的话语时已心压重石一般,似乎懂得了生离死别,似乎洞悉了亲情奥秘。我想杨绛先生任由思念一遍遍将曾经的美好拉近,用笔墨将昨日重现,肯定是痛的,也一定是温暖的。剩下的人深沉地思念,温暖的回忆可以驱散些许风烛残年的孤独和寂寞。

读到《我们仨》中杨绛先生剪掉虾脚和须时,虾直抽抽,她便把虾扔了,跑出厨房,跟钱钟书先生说以后不吃虾了。钱钟书先生说虾不会像我们这样痛,他还是要吃的。钱先生要吃,杨先生自然会做。想想这画面都是溢满笑容的幸福。夫妻之间,这样的画面很美,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文化大革命”时期,钱瑗先贴出大字报和父母“划清界限”,然后一言不发,依偎在母亲身边,给妈妈做睡衣,给爸爸剥爱吃的夹心糖,把糖一颗颗剥去糖纸,装进瓶里,再把糖纸整整齐齐叠在一起,藏在书包里。看这一段时,我的眼睛湿润了,父母子女团聚该是自然而然,而在那特殊的年月里,爱都无法好好给予。而今,行天伦之乐那么容易,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老了、病了,而儿女不在身边呢?我的心被什么刺痛,父母在尚知来处,行孝当趁早,因为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会先来临。

在那艰苦的年月里,钱钟书和杨绛要么租住在国外,要么蜗居在公婆家,要么跻身在拥挤的办公楼,前半生韶华已逝,方搬入三里河寓所。然而1997年春,钱瑗去世。1998年岁末,钱钟书去世。以前当作“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现在好多年轻人没有房是不肯结婚的,其实房子不是家,我有些担忧,嫁给冷冰冰房子的女孩子们,幸福吗?我宁愿有人陪我立黄昏,有人问我粥可温。嫁给爱情吧,希望越来越多的女子可以勇敢地说,面包我有,给我爱情就好。

杨绛先生说她的一生最大的成就是钱瑗,我从《我们仨》的字里行间看到了,说女儿识字、看书、工作都是那么欢喜,可是天妒英才,钱瑗去世时不到60岁。至亲永别,剩下的时光那么漫长,漫长得只能用回忆一点点填满。如今,他们一家在天堂重聚了。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与死之间的那段距离我们能做些什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我天生愚笨,活了30多岁,相逢则喜悦,离别则神伤,但是,幸好至亲犹在,我还可以拂去一身疲惫安然依偎。洗碗、扫地、打理花花草草,彼此陪伴散步,尽量一起共进一日三餐。我能安然入睡,醒来他们还在身边。偶尔邀三朋四友郊游,约同伴读书、写文,是不是刚刚好呢?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372956279739449344, IR_CONTENT= 每拿到一本书,我都喜欢先看封面和封底,初看到“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没有感觉,但当读完《我们仨》再看这句简单的话语时已心压重石一般,似乎懂得了生离死别,似乎洞悉了亲情奥秘。我想杨绛先生任由思念一遍遍将曾经的美好拉近,用笔墨将昨日重现,肯定是痛的,也一定是温暖的。剩下的人深沉地思念,温暖的回忆可以驱散些许风烛残年的孤独和寂寞。 读到《我们仨》中杨绛先生剪掉虾脚和须时,虾直抽抽,她便把虾扔了,跑出厨房,跟钱钟书先生说以后不吃虾了。钱钟书先生说虾不会像我们这样痛,他还是要吃的。钱先生要吃,杨先生自然会做。想想这画面都是溢满笑容的幸福。夫妻之间,这样的画面很美,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文化大革命”时期,钱瑗先贴出大字报和父母“划清界限”,然后一言不发,依偎在母亲身边,给妈妈做睡衣,给爸爸剥爱吃的夹心糖,把糖一颗颗剥去糖纸,装进瓶里,再把糖纸整整齐齐叠在一起,藏在书包里。看这一段时,我的眼睛湿润了,父母子女团聚该是自然而然,而在那特殊的年月里,爱都无法好好给予。而今,行天伦之乐那么容易,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老了、病了,而儿女不在身边呢?我的心被什么刺痛,父母在尚知来处,行孝当趁早,因为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会先来临。 在那艰苦的年月里,钱钟书和杨绛要么租住在国外,要么蜗居在公婆家,要么跻身在拥挤的办公楼,前半生韶华已逝,方搬入三里河寓所。然而1997年春,钱瑗去世。1998年岁末,钱钟书去世。以前当作“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现在好多年轻人没有房是不肯结婚的,其实房子不是家,我有些担忧,嫁给冷冰冰房子的女孩子们,幸福吗?我宁愿有人陪我立黄昏,有人问我粥可温。嫁给爱情吧,希望越来越多的女子可以勇敢地说,面包我有,给我爱情就好。 杨绛先生说她的一生最大的成就是钱瑗,我从《我们仨》的字里行间看到了,说女儿识字、看书、工作都是那么欢喜,可是天妒英才,钱瑗去世时不到60岁。至亲永别,剩下的时光那么漫长,漫长得只能用回忆一点点填满。如今,他们一家在天堂重聚了。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与死之间的那段距离我们能做些什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我天生愚笨,活了30多岁,相逢则喜悦,离别则神伤,但是,幸好至亲犹在,我还可以拂去一身疲惫安然依偎。洗碗、扫地、打理花花草草,彼此陪伴散步,尽量一起共进一日三餐。我能安然入睡,醒来他们还在身边。偶尔邀三朋四友郊游,约同伴读书、写文,是不是刚刚好呢?,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10320004.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1/M00/C6/64/wKhuumBd21mARHHnAFNvp-ph_o0890.png, ZB_AREA_LIST=, FB=

□ 白兰裳

, TS=},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4, CODE=200, CURBM=004, YEAR=2021, PAPERDATE=2021/03/20, DAY=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