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2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精准扶贫夺全胜 靶向发力谋振兴

(上接1版)

雅茶、雅竹、雅果、雅药、雅鱼,由此成为以生态资源禀赋扩量提质,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夯实脱贫基础、巩固奔康成果的最佳结合点。

汉源县,我市百公里百万亩乡村振兴果蔬产业带的重要一环。受益于该环线的打造,昔日靠天吃饭的九襄镇申沟村,如今已成为有着8000余亩果林的优质水果基地。

五月,大樱桃丰收季。果农李勇军采摘着颗颗红润饱满的果实,当天上午他连着接了几单,得赶着给顾客寄去。

三条百公里百万亩茶叶、果蔬、果药乡村振兴产业带,串起的特色产业基地有487万亩,覆盖的贫困村有151个,辐射带动80%农村贫困人口(现已脱贫)发展增收。

在此基础上,变单一经营为融合发展,也成为我市协调生态保护、生产发展的生动实践。

依托三条乡村振兴产业带,三条市级精品旅游线应运而生,各县(区)推出N条县级旅游线路,优势互补。如名山区百丈镇银木村的月亮湖,就借力“中国至美茶园绿道”形成茶旅融合示范片,成为万千游客“打卡”点。

建成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16个,乡村旅游景区104个,生态农庄(场)、星级农家乐(特色民宿)765个。如雨城区草坝镇塘坝村,通过旧宅改造建起“厚山民宿”“茶隐乡居”等特色农家乐,让农户闲置资产变租金、变增收新业。

建立“政府+企业+脱贫户”“合作社+基地+脱贫户”等现代经营模式,推动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如荥经县严道街道虎岗村,以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户参与方式,实现集体得增收、农户得分红得就业。

今年初,虎岗村再次以集体名义与企业签新约:前五年(首年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递增1万元,后五年每年10万元;村民原有权益不变。

振兴发展

巩固拓展“双衔接”

进入“十四五”,全国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总结脱贫攻坚所得,雅安底气足。

这份底气,来自于收入水平大提高。5.8万人以产业就业实现脱贫,占贫困人口的65.9%,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80.3%;农村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由2940元增加到9908元,年均增幅22.5%。

这份底气,来自于基础设施大提升。2016年至2020年底,累计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300公里;贫困村电网完成升级改造,光纤、4G、宽带实现全覆盖。

这份底气,来自于发展后劲再增强。2016年至2020年底,全市脱贫村累计新发展茶叶3.5万亩、水果1.6万亩、中药材1.6万亩;全市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去年达到891.5万元;17个脱贫村创建为省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25个脱贫村建成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展望乡村振兴,雅安思路清。

今年3月19日,市委农村工作会召开。会议指出,必须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并将其作为整个“十四五”时期农村工作最重要的任务抓紧抓好。

存在的短板问题同样看得很清楚。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农产品加工营销能力较弱、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民持续增收缺乏新支撑、防贫减贫工作压力依然较大。

如何逐步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推动政策体系有效衔接、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和动态帮扶机制、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成为重点发力方向。

如今,《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抓紧制定,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的常态化监测;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以壮大特色产业、稳岗就业增收、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进行集中支持,着力推动更多脱贫村向乡村振兴示范村转变等,更多工作正有序推进。

5月9日,宝兴县蜂桶寨乡民治村外郎坪特色产业基地苗圃内,繁忙依旧,一筐筐绿化用花苗相继装进车后货箱。

今年春节后,该村脱贫攻坚造林合作社走向市场,正式涉足城市景观绿化。“仅3月签的合同就有40余万元。”合作社负责人张华说,受益于宝兴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示范区,他们已向该县矿山企业出售5000余株连香树,实现毛收入2.5万余元。“按种植间距算,这些树约可恢复植被60余亩。”(相关报道见4版)

市扶贫开发局供图

本报记者 孙振宇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5, PREBM=001, NUM=1, GUID=1392525140611497984, BMS=[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DETAIL={BC=002,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1/05/13/002/1392525140611497984.html, DOCPUBTIME=2021-05-13 02:00:07, DOCAUTHOR=孙振宇, CLEAR_CONTENT= (上接1版) 雅茶、雅竹、雅果、雅药、雅鱼,由此成为以生态资源禀赋扩量提质,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夯实脱贫基础、巩固奔康成果的最佳结合点。 汉源县,我市百公里百万亩乡村振兴果蔬产业带的重要一环。受益于该环线的打造,昔日靠天吃饭的九襄镇申沟村,如今已成为有着8000余亩果林的优质水果基地。 五月,大樱桃丰收季。果农李勇军采摘着颗颗红润饱满的果实,当天上午他连着接了几单,得赶着给顾客寄去。 三条百公里百万亩茶叶、果蔬、果药乡村振兴产业带,串起的特色产业基地有487万亩,覆盖的贫困村有151个,辐射带动80%农村贫困人口(现已脱贫)发展增收。 在此基础上,变单一经营为融合发展,也成为我市协调生态保护、生产发展的生动实践。 依托三条乡村振兴产业带,三条市级精品旅游线应运而生,各县(区)推出N条县级旅游线路,优势互补。如名山区百丈镇银木村的月亮湖,就借力“中国至美茶园绿道”形成茶旅融合示范片,成为万千游客“打卡”点。 建成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16个,乡村旅游景区104个,生态农庄(场)、星级农家乐(特色民宿)765个。如雨城区草坝镇塘坝村,通过旧宅改造建起“厚山民宿”“茶隐乡居”等特色农家乐,让农户闲置资产变租金、变增收新业。 建立“政府+企业+脱贫户”“合作社+基地+脱贫户”等现代经营模式,推动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如荥经县严道街道虎岗村,以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户参与方式,实现集体得增收、农户得分红得就业。 今年初,虎岗村再次以集体名义与企业签新约:前五年(首年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递增1万元,后五年每年10万元;村民原有权益不变。 振兴发展 巩固拓展“双衔接” 进入“十四五”,全国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总结脱贫攻坚所得,雅安底气足。 这份底气,来自于收入水平大提高。5.8万人以产业就业实现脱贫,占贫困人口的65.9%,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80.3%;农村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由2940元增加到9908元,年均增幅22.5%。 这份底气,来自于基础设施大提升。2016年至2020年底,累计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300公里;贫困村电网完成升级改造,光纤、4G、宽带实现全覆盖。 这份底气,来自于发展后劲再增强。2016年至2020年底,全市脱贫村累计新发展茶叶3.5万亩、水果1.6万亩、中药材1.6万亩;全市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去年达到891.5万元;17个脱贫村创建为省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25个脱贫村建成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展望乡村振兴,雅安思路清。 今年3月19日,市委农村工作会召开。会议指出,必须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并将其作为整个“十四五”时期农村工作最重要的任务抓紧抓好。 存在的短板问题同样看得很清楚。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农产品加工营销能力较弱、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民持续增收缺乏新支撑、防贫减贫工作压力依然较大。 如何逐步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推动政策体系有效衔接、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和动态帮扶机制、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成为重点发力方向。 如今,《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抓紧制定,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的常态化监测;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以壮大特色产业、稳岗就业增收、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进行集中支持,着力推动更多脱贫村向乡村振兴示范村转变等,更多工作正有序推进。 5月9日,宝兴县蜂桶寨乡民治村外郎坪特色产业基地苗圃内,繁忙依旧,一筐筐绿化用花苗相继装进车后货箱。 今年春节后,该村脱贫攻坚造林合作社走向市场,正式涉足城市景观绿化。“仅3月签的合同就有40余万元。”合作社负责人张华说,受益于宝兴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示范区,他们已向该县矿山企业出售5000余株连香树,实现毛收入2.5万余元。“按种植间距算,这些树约可恢复植被60余亩。”(相关报道见4版) 市扶贫开发局供图 本报记者 孙振宇, BM=002版, type=0, ZB_DROP=0, TXS=1828, NODEID=null, DOCTITLE=精准扶贫夺全胜 靶向发力谋振兴,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1, CONTENT=
(上接1版)

雅茶、雅竹、雅果、雅药、雅鱼,由此成为以生态资源禀赋扩量提质,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夯实脱贫基础、巩固奔康成果的最佳结合点。

汉源县,我市百公里百万亩乡村振兴果蔬产业带的重要一环。受益于该环线的打造,昔日靠天吃饭的九襄镇申沟村,如今已成为有着8000余亩果林的优质水果基地。

五月,大樱桃丰收季。果农李勇军采摘着颗颗红润饱满的果实,当天上午他连着接了几单,得赶着给顾客寄去。

三条百公里百万亩茶叶、果蔬、果药乡村振兴产业带,串起的特色产业基地有487万亩,覆盖的贫困村有151个,辐射带动80%农村贫困人口(现已脱贫)发展增收。

在此基础上,变单一经营为融合发展,也成为我市协调生态保护、生产发展的生动实践。

依托三条乡村振兴产业带,三条市级精品旅游线应运而生,各县(区)推出N条县级旅游线路,优势互补。如名山区百丈镇银木村的月亮湖,就借力“中国至美茶园绿道”形成茶旅融合示范片,成为万千游客“打卡”点。

建成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16个,乡村旅游景区104个,生态农庄(场)、星级农家乐(特色民宿)765个。如雨城区草坝镇塘坝村,通过旧宅改造建起“厚山民宿”“茶隐乡居”等特色农家乐,让农户闲置资产变租金、变增收新业。

建立“政府+企业+脱贫户”“合作社+基地+脱贫户”等现代经营模式,推动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如荥经县严道街道虎岗村,以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户参与方式,实现集体得增收、农户得分红得就业。

今年初,虎岗村再次以集体名义与企业签新约:前五年(首年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递增1万元,后五年每年10万元;村民原有权益不变。

振兴发展

巩固拓展“双衔接”

进入“十四五”,全国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总结脱贫攻坚所得,雅安底气足。

这份底气,来自于收入水平大提高。5.8万人以产业就业实现脱贫,占贫困人口的65.9%,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80.3%;农村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由2940元增加到9908元,年均增幅22.5%。

这份底气,来自于基础设施大提升。2016年至2020年底,累计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300公里;贫困村电网完成升级改造,光纤、4G、宽带实现全覆盖。

这份底气,来自于发展后劲再增强。2016年至2020年底,全市脱贫村累计新发展茶叶3.5万亩、水果1.6万亩、中药材1.6万亩;全市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去年达到891.5万元;17个脱贫村创建为省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25个脱贫村建成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展望乡村振兴,雅安思路清。

今年3月19日,市委农村工作会召开。会议指出,必须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并将其作为整个“十四五”时期农村工作最重要的任务抓紧抓好。

存在的短板问题同样看得很清楚。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农产品加工营销能力较弱、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民持续增收缺乏新支撑、防贫减贫工作压力依然较大。

如何逐步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推动政策体系有效衔接、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和动态帮扶机制、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成为重点发力方向。

如今,《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抓紧制定,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的常态化监测;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以壮大特色产业、稳岗就业增收、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进行集中支持,着力推动更多脱贫村向乡村振兴示范村转变等,更多工作正有序推进。

5月9日,宝兴县蜂桶寨乡民治村外郎坪特色产业基地苗圃内,繁忙依旧,一筐筐绿化用花苗相继装进车后货箱。

今年春节后,该村脱贫攻坚造林合作社走向市场,正式涉足城市景观绿化。“仅3月签的合同就有40余万元。”合作社负责人张华说,受益于宝兴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示范区,他们已向该县矿山企业出售5000余株连香树,实现毛收入2.5万余元。“按种植间距算,这些树约可恢复植被60余亩。”(相关报道见4版)

市扶贫开发局供图

本报记者 孙振宇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392525140611497984, IR_CONTENT= (上接1版) 雅茶、雅竹、雅果、雅药、雅鱼,由此成为以生态资源禀赋扩量提质,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夯实脱贫基础、巩固奔康成果的最佳结合点。 汉源县,我市百公里百万亩乡村振兴果蔬产业带的重要一环。受益于该环线的打造,昔日靠天吃饭的九襄镇申沟村,如今已成为有着8000余亩果林的优质水果基地。 五月,大樱桃丰收季。果农李勇军采摘着颗颗红润饱满的果实,当天上午他连着接了几单,得赶着给顾客寄去。 三条百公里百万亩茶叶、果蔬、果药乡村振兴产业带,串起的特色产业基地有487万亩,覆盖的贫困村有151个,辐射带动80%农村贫困人口(现已脱贫)发展增收。 在此基础上,变单一经营为融合发展,也成为我市协调生态保护、生产发展的生动实践。 依托三条乡村振兴产业带,三条市级精品旅游线应运而生,各县(区)推出N条县级旅游线路,优势互补。如名山区百丈镇银木村的月亮湖,就借力“中国至美茶园绿道”形成茶旅融合示范片,成为万千游客“打卡”点。 建成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16个,乡村旅游景区104个,生态农庄(场)、星级农家乐(特色民宿)765个。如雨城区草坝镇塘坝村,通过旧宅改造建起“厚山民宿”“茶隐乡居”等特色农家乐,让农户闲置资产变租金、变增收新业。 建立“政府+企业+脱贫户”“合作社+基地+脱贫户”等现代经营模式,推动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如荥经县严道街道虎岗村,以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户参与方式,实现集体得增收、农户得分红得就业。 今年初,虎岗村再次以集体名义与企业签新约:前五年(首年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递增1万元,后五年每年10万元;村民原有权益不变。 振兴发展 巩固拓展“双衔接” 进入“十四五”,全国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总结脱贫攻坚所得,雅安底气足。 这份底气,来自于收入水平大提高。5.8万人以产业就业实现脱贫,占贫困人口的65.9%,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80.3%;农村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由2940元增加到9908元,年均增幅22.5%。 这份底气,来自于基础设施大提升。2016年至2020年底,累计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300公里;贫困村电网完成升级改造,光纤、4G、宽带实现全覆盖。 这份底气,来自于发展后劲再增强。2016年至2020年底,全市脱贫村累计新发展茶叶3.5万亩、水果1.6万亩、中药材1.6万亩;全市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去年达到891.5万元;17个脱贫村创建为省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25个脱贫村建成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展望乡村振兴,雅安思路清。 今年3月19日,市委农村工作会召开。会议指出,必须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并将其作为整个“十四五”时期农村工作最重要的任务抓紧抓好。 存在的短板问题同样看得很清楚。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农产品加工营销能力较弱、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民持续增收缺乏新支撑、防贫减贫工作压力依然较大。 如何逐步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推动政策体系有效衔接、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和动态帮扶机制、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成为重点发力方向。 如今,《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抓紧制定,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的常态化监测;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以壮大特色产业、稳岗就业增收、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进行集中支持,着力推动更多脱贫村向乡村振兴示范村转变等,更多工作正有序推进。 5月9日,宝兴县蜂桶寨乡民治村外郎坪特色产业基地苗圃内,繁忙依旧,一筐筐绿化用花苗相继装进车后货箱。 今年春节后,该村脱贫攻坚造林合作社走向市场,正式涉足城市景观绿化。“仅3月签的合同就有40余万元。”合作社负责人张华说,受益于宝兴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示范区,他们已向该县矿山企业出售5000余株连香树,实现毛收入2.5万余元。“按种植间距算,这些树约可恢复植被60余亩。”(相关报道见4版) 市扶贫开发局供图 本报记者 孙振宇,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10513002.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1/M00/C6/94/wKhuumCcGIqAOx70AHCxZAlln1o832.png, ZB_AREA_LIST=, FB=

, TS=},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3, CODE=200, CURBM=002, YEAR=2021, PAPERDATE=2021/05/13, DAY=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