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6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扎根乡村助脱贫
真情付出见实效

——记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顾博翰

顾博翰(左三)和村民商谈产业后续发展

顾博翰(左三)和村民商谈产业后续发展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也是五年过渡期的第一年。5月17日,汉源县河南乡平等村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顾博翰又挨家挨户走访了一次脱贫户,了解他们还有哪些新的实际困难,以及新的发展愿望。

“荣誉也是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所有脱贫户的。”提及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荣誉,顾博翰说,如果没有大家的齐心协力,就没有今天的脱贫成果。

2018年3月至今,顾博翰先是在汉源县唐家镇新场村(非贫困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并兼任唐家镇联合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后又来到河南乡原大湾村(现平等村)任驻村工作队队员、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3年多来,顾博翰在任职的3个村中共计帮助210余户村民走出了贫困。

他把自己当村里人

“新场村不是贫困村,而是党建工作‘后进村’。”顾博翰说,2018年3月,基于该村在全县基层党建工作中排名靠后的实际,时任汉源县委组织部干部人事档案中心主任的他前往该村工作。“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直接决定着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入村第一天,顾博翰就召集村“两委”和全体村组干部坐在一起,让大家“红红脸、出出汗”,找出问题症结。

“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等靠要思想较重、自身能力存在短板,造成党委政府惠民政策落地不及时、不充分,群众意见较大……”翻开顾博翰入村时携带的一本记事本,上面的字迹还清晰可见。

每周一次的党课,成为破解问题核心之一。讲课内容不拘一格,既有对党章的系统性学习,对各级党委政府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的学习贯彻,也有结合该村发展实际进行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不定期走访村中普通党员、老党员和普通村民,听取他们对村里工作的意见或产业发展的建议,同样成为顾博翰的日常固定工作。“作为一名党员,把自己的心和基层群众连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经过大家努力,村里的党建工作逐渐开始重现活力。截至当年底,汉源县再次开展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排名,村民对新场村村“两委”和村干部的好评率大幅提升,新场村也一举摘掉基层党建工作“后进村”的帽子。

同年9月,顾博翰再次临危受命,兼任唐家镇建档立卡贫困村联合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联合村是该镇最偏远的村落,当年虽已成功脱贫摘帽,但全村产业结构单一,仅有面积约1000亩的花椒种植面积,发展后劲明显不足。随后,顾博翰通过入组入户调查谈心的方式,宣传产业扶贫奖补政策,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果林种植。

截至去年2月,顾博翰前往另一脱贫村任职时,联合村已有了更多新变化:通过技术改良和新的种植方式,有效发展大樱桃800余亩、脆红李700余亩;在脱贫初实现通村、通组公路全硬化基础上,实现入户路、产业路、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全覆盖。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叫曹正品的脱贫户,他家仅大樱桃就种了20亩!”近日,顾博翰给曹正品打了个电话,告诉他已投产的果树,按今年市场行情,预计能收入约12万元。

他把村里当成了家

对顾博翰来说,驻村扶贫不仅要1个月才能回家一次,也意味着存在不可预知的困难。

2020年9月,已任职汉源县河南乡原大湾村驻村第一书记的顾博翰,在前往村里汛期水毁公路重建工地时遇到险情——因弯急路陡,加上路面被泥石流冲刷得坑洼不平,他连人带摩托车摔倒在路上。

“等回过神来才发现,身旁不到1米处就是十多米深的陡坡,而受伤的右手也直到今年2月才完全恢复。“来到大湾村后,相似的情况共有4次,那次是第三次。”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顾博翰依然感到有些后怕。

相比此前任职过的新场村、联合村,河南乡原大湾村算得上汉源县最偏远的行政村之一。该村地处汉源、甘洛、石棉三县交界处,即便在脱贫攻坚中修通并硬化了公路,开车前往县城也需要近2个小时。

偏远给这个只有100余户村民的小山村带来的最大问题,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该村53户脱贫户中,除了有10户靠政策兜底脱贫、有6户实现产业脱贫外,其余37户全部靠外出务工脱贫。

依靠本地常住村民连片承包发展中药材、花椒,原大湾村在2020年初时基本实现应种尽种,但外出务工村民仍主要以无技能务工为主。“许多村民干的都是没技术含量的粗活儿,月收入2000元至3000元不等。”顾博翰说。

面对挑战,顾博翰借力就业扶贫政策,积极联系县级相关部门,在村里开设电焊、工程机械驾驶、钢筋工、家政服务等各种培训班。“去年参加村里组织的培训后,我在广州一家企业当上了装载机驾驶员,每月至少有7000元收入,年底还能拿到奖金!”谈起今日生活的变化,24岁的彝族同胞杨拉提子在电话里为顾博翰点赞。

顾博翰的付出,村民们早已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对此,顾博翰却说:“城里也好、村里也罢,只要能为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都是值得的!”

就在前几日,顾博翰结合再次进行的走访,完善了村里产业振兴发展的思路:做强已有1000余亩中药材产业,帮助更多村民就近就地务工,并配套发展壮大以药蜜为主的养蜂产业;立足当前村民发展意愿较强的肉牛养殖,引入配套养殖技术培训,帮助村民少走弯路、早日增收致富。

本报记者 孙振宇

汉源县唐家镇联合村村民正在采摘大樱桃

汉源县唐家镇联合村村民正在采摘大樱桃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5, PREBM=005, NUM=5, GUID=1394701073392795648, BMS=[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DETAIL={BC=006,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1/05/19/006/1394701073392795648.html, DOCPUBTIME=2021-05-19 02:00:07, DOCAUTHOR=孙振宇, CLEAR_CONTENT=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也是五年过渡期的第一年。5月17日,汉源县河南乡平等村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顾博翰又挨家挨户走访了一次脱贫户,了解他们还有哪些新的实际困难,以及新的发展愿望。 “荣誉也是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所有脱贫户的。”提及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荣誉,顾博翰说,如果没有大家的齐心协力,就没有今天的脱贫成果。 2018年3月至今,顾博翰先是在汉源县唐家镇新场村(非贫困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并兼任唐家镇联合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后又来到河南乡原大湾村(现平等村)任驻村工作队队员、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3年多来,顾博翰在任职的3个村中共计帮助210余户村民走出了贫困。 他把自己当村里人 “新场村不是贫困村,而是党建工作‘后进村’。”顾博翰说,2018年3月,基于该村在全县基层党建工作中排名靠后的实际,时任汉源县委组织部干部人事档案中心主任的他前往该村工作。“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直接决定着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入村第一天,顾博翰就召集村“两委”和全体村组干部坐在一起,让大家“红红脸、出出汗”,找出问题症结。 “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等靠要思想较重、自身能力存在短板,造成党委政府惠民政策落地不及时、不充分,群众意见较大……”翻开顾博翰入村时携带的一本记事本,上面的字迹还清晰可见。 每周一次的党课,成为破解问题核心之一。讲课内容不拘一格,既有对党章的系统性学习,对各级党委政府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的学习贯彻,也有结合该村发展实际进行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不定期走访村中普通党员、老党员和普通村民,听取他们对村里工作的意见或产业发展的建议,同样成为顾博翰的日常固定工作。“作为一名党员,把自己的心和基层群众连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经过大家努力,村里的党建工作逐渐开始重现活力。截至当年底,汉源县再次开展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排名,村民对新场村村“两委”和村干部的好评率大幅提升,新场村也一举摘掉基层党建工作“后进村”的帽子。 同年9月,顾博翰再次临危受命,兼任唐家镇建档立卡贫困村联合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联合村是该镇最偏远的村落,当年虽已成功脱贫摘帽,但全村产业结构单一,仅有面积约1000亩的花椒种植面积,发展后劲明显不足。随后,顾博翰通过入组入户调查谈心的方式,宣传产业扶贫奖补政策,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果林种植。 截至去年2月,顾博翰前往另一脱贫村任职时,联合村已有了更多新变化:通过技术改良和新的种植方式,有效发展大樱桃800余亩、脆红李700余亩;在脱贫初实现通村、通组公路全硬化基础上,实现入户路、产业路、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全覆盖。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叫曹正品的脱贫户,他家仅大樱桃就种了20亩!”近日,顾博翰给曹正品打了个电话,告诉他已投产的果树,按今年市场行情,预计能收入约12万元。 他把村里当成了家 对顾博翰来说,驻村扶贫不仅要1个月才能回家一次,也意味着存在不可预知的困难。 2020年9月,已任职汉源县河南乡原大湾村驻村第一书记的顾博翰,在前往村里汛期水毁公路重建工地时遇到险情——因弯急路陡,加上路面被泥石流冲刷得坑洼不平,他连人带摩托车摔倒在路上。 “等回过神来才发现,身旁不到1米处就是十多米深的陡坡,而受伤的右手也直到今年2月才完全恢复。“来到大湾村后,相似的情况共有4次,那次是第三次。”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顾博翰依然感到有些后怕。 相比此前任职过的新场村、联合村,河南乡原大湾村算得上汉源县最偏远的行政村之一。该村地处汉源、甘洛、石棉三县交界处,即便在脱贫攻坚中修通并硬化了公路,开车前往县城也需要近2个小时。 偏远给这个只有100余户村民的小山村带来的最大问题,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该村53户脱贫户中,除了有10户靠政策兜底脱贫、有6户实现产业脱贫外,其余37户全部靠外出务工脱贫。 依靠本地常住村民连片承包发展中药材、花椒,原大湾村在2020年初时基本实现应种尽种,但外出务工村民仍主要以无技能务工为主。“许多村民干的都是没技术含量的粗活儿,月收入2000元至3000元不等。”顾博翰说。 面对挑战,顾博翰借力就业扶贫政策,积极联系县级相关部门,在村里开设电焊、工程机械驾驶、钢筋工、家政服务等各种培训班。“去年参加村里组织的培训后,我在广州一家企业当上了装载机驾驶员,每月至少有7000元收入,年底还能拿到奖金!”谈起今日生活的变化,24岁的彝族同胞杨拉提子在电话里为顾博翰点赞。 顾博翰的付出,村民们早已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对此,顾博翰却说:“城里也好、村里也罢,只要能为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都是值得的!” 就在前几日,顾博翰结合再次进行的走访,完善了村里产业振兴发展的思路:做强已有1000余亩中药材产业,帮助更多村民就近就地务工,并配套发展壮大以药蜜为主的养蜂产业;立足当前村民发展意愿较强的肉牛养殖,引入配套养殖技术培训,帮助村民少走弯路、早日增收致富。 本报记者 孙振宇, BM=006版, type=0, ZB_DROP=0, TXS=2171, NODEID=null, DOCTITLE=扎根乡村助脱贫
真情付出见实效,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1, CONTENT=
顾博翰(左三)和村民商谈产业后续发展

顾博翰(左三)和村民商谈产业后续发展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也是五年过渡期的第一年。5月17日,汉源县河南乡平等村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顾博翰又挨家挨户走访了一次脱贫户,了解他们还有哪些新的实际困难,以及新的发展愿望。

“荣誉也是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所有脱贫户的。”提及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荣誉,顾博翰说,如果没有大家的齐心协力,就没有今天的脱贫成果。

2018年3月至今,顾博翰先是在汉源县唐家镇新场村(非贫困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并兼任唐家镇联合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后又来到河南乡原大湾村(现平等村)任驻村工作队队员、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3年多来,顾博翰在任职的3个村中共计帮助210余户村民走出了贫困。

他把自己当村里人

“新场村不是贫困村,而是党建工作‘后进村’。”顾博翰说,2018年3月,基于该村在全县基层党建工作中排名靠后的实际,时任汉源县委组织部干部人事档案中心主任的他前往该村工作。“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直接决定着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入村第一天,顾博翰就召集村“两委”和全体村组干部坐在一起,让大家“红红脸、出出汗”,找出问题症结。

“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等靠要思想较重、自身能力存在短板,造成党委政府惠民政策落地不及时、不充分,群众意见较大……”翻开顾博翰入村时携带的一本记事本,上面的字迹还清晰可见。

每周一次的党课,成为破解问题核心之一。讲课内容不拘一格,既有对党章的系统性学习,对各级党委政府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的学习贯彻,也有结合该村发展实际进行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不定期走访村中普通党员、老党员和普通村民,听取他们对村里工作的意见或产业发展的建议,同样成为顾博翰的日常固定工作。“作为一名党员,把自己的心和基层群众连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经过大家努力,村里的党建工作逐渐开始重现活力。截至当年底,汉源县再次开展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排名,村民对新场村村“两委”和村干部的好评率大幅提升,新场村也一举摘掉基层党建工作“后进村”的帽子。

同年9月,顾博翰再次临危受命,兼任唐家镇建档立卡贫困村联合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联合村是该镇最偏远的村落,当年虽已成功脱贫摘帽,但全村产业结构单一,仅有面积约1000亩的花椒种植面积,发展后劲明显不足。随后,顾博翰通过入组入户调查谈心的方式,宣传产业扶贫奖补政策,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果林种植。

截至去年2月,顾博翰前往另一脱贫村任职时,联合村已有了更多新变化:通过技术改良和新的种植方式,有效发展大樱桃800余亩、脆红李700余亩;在脱贫初实现通村、通组公路全硬化基础上,实现入户路、产业路、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全覆盖。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叫曹正品的脱贫户,他家仅大樱桃就种了20亩!”近日,顾博翰给曹正品打了个电话,告诉他已投产的果树,按今年市场行情,预计能收入约12万元。

他把村里当成了家

对顾博翰来说,驻村扶贫不仅要1个月才能回家一次,也意味着存在不可预知的困难。

2020年9月,已任职汉源县河南乡原大湾村驻村第一书记的顾博翰,在前往村里汛期水毁公路重建工地时遇到险情——因弯急路陡,加上路面被泥石流冲刷得坑洼不平,他连人带摩托车摔倒在路上。

“等回过神来才发现,身旁不到1米处就是十多米深的陡坡,而受伤的右手也直到今年2月才完全恢复。“来到大湾村后,相似的情况共有4次,那次是第三次。”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顾博翰依然感到有些后怕。

相比此前任职过的新场村、联合村,河南乡原大湾村算得上汉源县最偏远的行政村之一。该村地处汉源、甘洛、石棉三县交界处,即便在脱贫攻坚中修通并硬化了公路,开车前往县城也需要近2个小时。

偏远给这个只有100余户村民的小山村带来的最大问题,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该村53户脱贫户中,除了有10户靠政策兜底脱贫、有6户实现产业脱贫外,其余37户全部靠外出务工脱贫。

依靠本地常住村民连片承包发展中药材、花椒,原大湾村在2020年初时基本实现应种尽种,但外出务工村民仍主要以无技能务工为主。“许多村民干的都是没技术含量的粗活儿,月收入2000元至3000元不等。”顾博翰说。

面对挑战,顾博翰借力就业扶贫政策,积极联系县级相关部门,在村里开设电焊、工程机械驾驶、钢筋工、家政服务等各种培训班。“去年参加村里组织的培训后,我在广州一家企业当上了装载机驾驶员,每月至少有7000元收入,年底还能拿到奖金!”谈起今日生活的变化,24岁的彝族同胞杨拉提子在电话里为顾博翰点赞。

顾博翰的付出,村民们早已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对此,顾博翰却说:“城里也好、村里也罢,只要能为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都是值得的!”

就在前几日,顾博翰结合再次进行的走访,完善了村里产业振兴发展的思路:做强已有1000余亩中药材产业,帮助更多村民就近就地务工,并配套发展壮大以药蜜为主的养蜂产业;立足当前村民发展意愿较强的肉牛养殖,引入配套养殖技术培训,帮助村民少走弯路、早日增收致富。

本报记者 孙振宇

汉源县唐家镇联合村村民正在采摘大樱桃

汉源县唐家镇联合村村民正在采摘大樱桃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394701073392795648, IR_CONTENT=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也是五年过渡期的第一年。5月17日,汉源县河南乡平等村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顾博翰又挨家挨户走访了一次脱贫户,了解他们还有哪些新的实际困难,以及新的发展愿望。 “荣誉也是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所有脱贫户的。”提及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荣誉,顾博翰说,如果没有大家的齐心协力,就没有今天的脱贫成果。 2018年3月至今,顾博翰先是在汉源县唐家镇新场村(非贫困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并兼任唐家镇联合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后又来到河南乡原大湾村(现平等村)任驻村工作队队员、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3年多来,顾博翰在任职的3个村中共计帮助210余户村民走出了贫困。 他把自己当村里人 “新场村不是贫困村,而是党建工作‘后进村’。”顾博翰说,2018年3月,基于该村在全县基层党建工作中排名靠后的实际,时任汉源县委组织部干部人事档案中心主任的他前往该村工作。“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直接决定着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入村第一天,顾博翰就召集村“两委”和全体村组干部坐在一起,让大家“红红脸、出出汗”,找出问题症结。 “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等靠要思想较重、自身能力存在短板,造成党委政府惠民政策落地不及时、不充分,群众意见较大……”翻开顾博翰入村时携带的一本记事本,上面的字迹还清晰可见。 每周一次的党课,成为破解问题核心之一。讲课内容不拘一格,既有对党章的系统性学习,对各级党委政府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的学习贯彻,也有结合该村发展实际进行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不定期走访村中普通党员、老党员和普通村民,听取他们对村里工作的意见或产业发展的建议,同样成为顾博翰的日常固定工作。“作为一名党员,把自己的心和基层群众连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经过大家努力,村里的党建工作逐渐开始重现活力。截至当年底,汉源县再次开展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排名,村民对新场村村“两委”和村干部的好评率大幅提升,新场村也一举摘掉基层党建工作“后进村”的帽子。 同年9月,顾博翰再次临危受命,兼任唐家镇建档立卡贫困村联合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联合村是该镇最偏远的村落,当年虽已成功脱贫摘帽,但全村产业结构单一,仅有面积约1000亩的花椒种植面积,发展后劲明显不足。随后,顾博翰通过入组入户调查谈心的方式,宣传产业扶贫奖补政策,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果林种植。 截至去年2月,顾博翰前往另一脱贫村任职时,联合村已有了更多新变化:通过技术改良和新的种植方式,有效发展大樱桃800余亩、脆红李700余亩;在脱贫初实现通村、通组公路全硬化基础上,实现入户路、产业路、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全覆盖。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叫曹正品的脱贫户,他家仅大樱桃就种了20亩!”近日,顾博翰给曹正品打了个电话,告诉他已投产的果树,按今年市场行情,预计能收入约12万元。 他把村里当成了家 对顾博翰来说,驻村扶贫不仅要1个月才能回家一次,也意味着存在不可预知的困难。 2020年9月,已任职汉源县河南乡原大湾村驻村第一书记的顾博翰,在前往村里汛期水毁公路重建工地时遇到险情——因弯急路陡,加上路面被泥石流冲刷得坑洼不平,他连人带摩托车摔倒在路上。 “等回过神来才发现,身旁不到1米处就是十多米深的陡坡,而受伤的右手也直到今年2月才完全恢复。“来到大湾村后,相似的情况共有4次,那次是第三次。”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顾博翰依然感到有些后怕。 相比此前任职过的新场村、联合村,河南乡原大湾村算得上汉源县最偏远的行政村之一。该村地处汉源、甘洛、石棉三县交界处,即便在脱贫攻坚中修通并硬化了公路,开车前往县城也需要近2个小时。 偏远给这个只有100余户村民的小山村带来的最大问题,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该村53户脱贫户中,除了有10户靠政策兜底脱贫、有6户实现产业脱贫外,其余37户全部靠外出务工脱贫。 依靠本地常住村民连片承包发展中药材、花椒,原大湾村在2020年初时基本实现应种尽种,但外出务工村民仍主要以无技能务工为主。“许多村民干的都是没技术含量的粗活儿,月收入2000元至3000元不等。”顾博翰说。 面对挑战,顾博翰借力就业扶贫政策,积极联系县级相关部门,在村里开设电焊、工程机械驾驶、钢筋工、家政服务等各种培训班。“去年参加村里组织的培训后,我在广州一家企业当上了装载机驾驶员,每月至少有7000元收入,年底还能拿到奖金!”谈起今日生活的变化,24岁的彝族同胞杨拉提子在电话里为顾博翰点赞。 顾博翰的付出,村民们早已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对此,顾博翰却说:“城里也好、村里也罢,只要能为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都是值得的!” 就在前几日,顾博翰结合再次进行的走访,完善了村里产业振兴发展的思路:做强已有1000余亩中药材产业,帮助更多村民就近就地务工,并配套发展壮大以药蜜为主的养蜂产业;立足当前村民发展意愿较强的肉牛养殖,引入配套养殖技术培训,帮助村民少走弯路、早日增收致富。 本报记者 孙振宇,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10519006.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1/M00/C6/9A/wKhuumCkAaaAUmbIAJctEorZLZ4179.png, ZB_AREA_LIST=, FB=

——记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顾博翰

, TS=顾博翰(左三)和村民商谈产业后续发展&&汉源县唐家镇联合村村民正在采摘大樱桃},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7, CODE=200, CURBM=006, YEAR=2021, PAPERDATE=2021/05/19, DAY=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