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5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他把父亲的话落到实处

——记国网汉源县供电分公司九襄供电所所长胡勇

胡勇(左)与同事正在工作现场忙碌

胡勇(左)与同事正在工作现场忙碌

做勤劳节约的奋斗者

从胡勇记事起,家里就决不允许浪费一点粮食,这个习惯还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小时候自己比较调皮,在田坎上走路时,喜欢拿竹棍挥打别人家的菜芽,有一回被父亲发现后狠狠教育了一顿,从那以后,自己就改掉了这个坏毛病。”胡勇说,父亲出生于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小时候生活非常艰辛,久而久之,自己也从父亲那里学会了勤俭节约的品质。

1950年12月,胡树林主动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952年4月,他作为一名机枪手,跟随部队进入朝鲜,先后参加多次战斗,并英勇负伤,因为在战斗中表现突出,还曾荣立三等功。后来,胡树林复员后本可被安排到城里工作,但他考虑到年迈双亲需要照顾,便毅然放弃了进城当工人的机会,选择回家乡务农。而父亲胡树林身上这些坚毅、孝顺的品质,也一直影响着胡勇,并对他日后的电力工作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父亲胡树林影响下,胡勇在 17岁那年也踏入军营,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在部队,艰苦的训练磨炼了胡勇的意志,退伍后,胡勇成了一名电力工人。面对辛苦的技术工作,以及每天的日晒雨淋、风餐露宿,胡勇却毫无怨言。

“虽然在基层工作,每天面对各种复杂的事情,但这样的生活很充实,而且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在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胡勇说,如果能通过自身努力,让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并能亲自见证和参与其中,这就已是一种极大的幸运。

做无怨无悔的“老黄牛”

在胡勇心中,父亲胡树林一直都是自己的榜样。

当年,为了解决农田浇灌问题,汉源县决定修建一条叫“东大堰”的水渠,因为胡树林当过兵,又会熟练运用多种技术,上级便任命胡树林担任当时的民兵突击连指导员。随后,胡树林带领200余人夜以继日搞突击,用三个月时间圆满完成了任务。后来,胡树林被选调到一个乡镇农机站担任领导职务,但农机站当时还没有建起来,胡树林就连续4个月吃住在建设工地,硬是把农机站建成了。

“几十年来,父亲胡树林总是任劳任怨,不管肩上担子多重,都会咬紧牙关将事情办好,且不求回报。”在多年耳濡目染中,胡勇也渐渐养成了“老黄牛”的品性,面对电力工作,他也常常义无反顾冲在前。

1999年,胡勇接到了第一批农网改造的任务。当时,工作环境比较恶劣,不仅人员少,工作量颇大,还几乎没有机械化设备。为了完成当日工作,胡勇每天清晨就得出门。由于交通不便,他除了需要携带登杆设备,还要自己背运改造材料,如横担、绝缘子、针瓶等。每日到了目的地时,胡勇就已满身大汗,但往往来不及休息,就得抓紧时间作业。那时候,胡勇既干技术活,又干体力活,一番操作后虽然已饿得不行,却只能简单吃点干粮,每日回家时已是天黑。这样的工作,胡勇一干就是几年,却从未抱怨过。

在2020年的用电秩序整治工作中,胡勇负责施工点位前期栽电杆工作,这又是一份“苦差事”。不仅要亲自选点位、设计方案,还要和群众磨嘴皮子,说服群众同意栽电杆,为此胡勇没少受委屈。那段时间,胡勇每日清晨6点出门,却深夜才能回家,而他满脑子想的,却是如何让群众支持工作,并将工作做扎实。在胡勇努力下,上级安排给他的任务都得到了圆满完成,工作进度稳步推进。

做廉洁奉公的清白人

“父亲告诉我,做人要清清白白、坦坦荡荡,不能占公家一点便宜,不能收取他人一点好处,只有做个廉洁奉公的清白人,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心中的那杆秤。”胡勇说,自从参加工作起,就按照父亲的话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正直坦荡的人。

胡勇介绍,当年父亲胡树林曾负责保管和分发食堂饭票,因为生活困难,其爷爷、奶奶吃不饱,父亲宁愿饿肚子,也要省下自己的那一份给父母,却从不在自己保管的饭票里多拿一张贴补家用。“父亲胡树林后来被派往重庆、上海等地采购物资,即便有差旅费,但他却依然省吃俭用。”胡勇说,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了父亲的影响,也常常以父亲为标杆来要求自己。

胡勇说,自己在供电所所长的位置上,每天需要与许多人打交道,不时也会面对各种诱惑。然而,越是面对这些诱惑,就越要坚定共产党员的初心,坚持自己的做事原则,敢于同歪风邪气做斗争。

回望过去,在20余年的工作中,胡勇对得起自己的工作,对得起父亲对他的期望,也对得起胸前的那一枚党徽。

朱玉东 本报记者 杨宇龙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5, PREBM=004, NUM=4, GUID=1397598657296138244, BMS=[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DETAIL={BC=005,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1/05/27/005/1397598657296138244.html, DOCPUBTIME=2021-05-27 02:00:07, DOCAUTHOR=杨宇龙, CLEAR_CONTENT= 做勤劳节约的奋斗者 从胡勇记事起,家里就决不允许浪费一点粮食,这个习惯还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小时候自己比较调皮,在田坎上走路时,喜欢拿竹棍挥打别人家的菜芽,有一回被父亲发现后狠狠教育了一顿,从那以后,自己就改掉了这个坏毛病。”胡勇说,父亲出生于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小时候生活非常艰辛,久而久之,自己也从父亲那里学会了勤俭节约的品质。 1950年12月,胡树林主动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952年4月,他作为一名机枪手,跟随部队进入朝鲜,先后参加多次战斗,并英勇负伤,因为在战斗中表现突出,还曾荣立三等功。后来,胡树林复员后本可被安排到城里工作,但他考虑到年迈双亲需要照顾,便毅然放弃了进城当工人的机会,选择回家乡务农。而父亲胡树林身上这些坚毅、孝顺的品质,也一直影响着胡勇,并对他日后的电力工作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父亲胡树林影响下,胡勇在 17岁那年也踏入军营,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在部队,艰苦的训练磨炼了胡勇的意志,退伍后,胡勇成了一名电力工人。面对辛苦的技术工作,以及每天的日晒雨淋、风餐露宿,胡勇却毫无怨言。 “虽然在基层工作,每天面对各种复杂的事情,但这样的生活很充实,而且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在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胡勇说,如果能通过自身努力,让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并能亲自见证和参与其中,这就已是一种极大的幸运。 做无怨无悔的“老黄牛” 在胡勇心中,父亲胡树林一直都是自己的榜样。 当年,为了解决农田浇灌问题,汉源县决定修建一条叫“东大堰”的水渠,因为胡树林当过兵,又会熟练运用多种技术,上级便任命胡树林担任当时的民兵突击连指导员。随后,胡树林带领200余人夜以继日搞突击,用三个月时间圆满完成了任务。后来,胡树林被选调到一个乡镇农机站担任领导职务,但农机站当时还没有建起来,胡树林就连续4个月吃住在建设工地,硬是把农机站建成了。 “几十年来,父亲胡树林总是任劳任怨,不管肩上担子多重,都会咬紧牙关将事情办好,且不求回报。”在多年耳濡目染中,胡勇也渐渐养成了“老黄牛”的品性,面对电力工作,他也常常义无反顾冲在前。 1999年,胡勇接到了第一批农网改造的任务。当时,工作环境比较恶劣,不仅人员少,工作量颇大,还几乎没有机械化设备。为了完成当日工作,胡勇每天清晨就得出门。由于交通不便,他除了需要携带登杆设备,还要自己背运改造材料,如横担、绝缘子、针瓶等。每日到了目的地时,胡勇就已满身大汗,但往往来不及休息,就得抓紧时间作业。那时候,胡勇既干技术活,又干体力活,一番操作后虽然已饿得不行,却只能简单吃点干粮,每日回家时已是天黑。这样的工作,胡勇一干就是几年,却从未抱怨过。 在2020年的用电秩序整治工作中,胡勇负责施工点位前期栽电杆工作,这又是一份“苦差事”。不仅要亲自选点位、设计方案,还要和群众磨嘴皮子,说服群众同意栽电杆,为此胡勇没少受委屈。那段时间,胡勇每日清晨6点出门,却深夜才能回家,而他满脑子想的,却是如何让群众支持工作,并将工作做扎实。在胡勇努力下,上级安排给他的任务都得到了圆满完成,工作进度稳步推进。 做廉洁奉公的清白人 “父亲告诉我,做人要清清白白、坦坦荡荡,不能占公家一点便宜,不能收取他人一点好处,只有做个廉洁奉公的清白人,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心中的那杆秤。”胡勇说,自从参加工作起,就按照父亲的话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正直坦荡的人。 胡勇介绍,当年父亲胡树林曾负责保管和分发食堂饭票,因为生活困难,其爷爷、奶奶吃不饱,父亲宁愿饿肚子,也要省下自己的那一份给父母,却从不在自己保管的饭票里多拿一张贴补家用。“父亲胡树林后来被派往重庆、上海等地采购物资,即便有差旅费,但他却依然省吃俭用。”胡勇说,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了父亲的影响,也常常以父亲为标杆来要求自己。 胡勇说,自己在供电所所长的位置上,每天需要与许多人打交道,不时也会面对各种诱惑。然而,越是面对这些诱惑,就越要坚定共产党员的初心,坚持自己的做事原则,敢于同歪风邪气做斗争。 回望过去,在20余年的工作中,胡勇对得起自己的工作,对得起父亲对他的期望,也对得起胸前的那一枚党徽。 朱玉东 本报记者 杨宇龙, BM=005版, type=0, ZB_DROP=0, TXS=1806, NODEID=null, DOCTITLE=他把父亲的话落到实处,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1, CONTENT=
胡勇(左)与同事正在工作现场忙碌

胡勇(左)与同事正在工作现场忙碌

做勤劳节约的奋斗者

从胡勇记事起,家里就决不允许浪费一点粮食,这个习惯还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小时候自己比较调皮,在田坎上走路时,喜欢拿竹棍挥打别人家的菜芽,有一回被父亲发现后狠狠教育了一顿,从那以后,自己就改掉了这个坏毛病。”胡勇说,父亲出生于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小时候生活非常艰辛,久而久之,自己也从父亲那里学会了勤俭节约的品质。

1950年12月,胡树林主动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952年4月,他作为一名机枪手,跟随部队进入朝鲜,先后参加多次战斗,并英勇负伤,因为在战斗中表现突出,还曾荣立三等功。后来,胡树林复员后本可被安排到城里工作,但他考虑到年迈双亲需要照顾,便毅然放弃了进城当工人的机会,选择回家乡务农。而父亲胡树林身上这些坚毅、孝顺的品质,也一直影响着胡勇,并对他日后的电力工作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父亲胡树林影响下,胡勇在 17岁那年也踏入军营,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在部队,艰苦的训练磨炼了胡勇的意志,退伍后,胡勇成了一名电力工人。面对辛苦的技术工作,以及每天的日晒雨淋、风餐露宿,胡勇却毫无怨言。

“虽然在基层工作,每天面对各种复杂的事情,但这样的生活很充实,而且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在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胡勇说,如果能通过自身努力,让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并能亲自见证和参与其中,这就已是一种极大的幸运。

做无怨无悔的“老黄牛”

在胡勇心中,父亲胡树林一直都是自己的榜样。

当年,为了解决农田浇灌问题,汉源县决定修建一条叫“东大堰”的水渠,因为胡树林当过兵,又会熟练运用多种技术,上级便任命胡树林担任当时的民兵突击连指导员。随后,胡树林带领200余人夜以继日搞突击,用三个月时间圆满完成了任务。后来,胡树林被选调到一个乡镇农机站担任领导职务,但农机站当时还没有建起来,胡树林就连续4个月吃住在建设工地,硬是把农机站建成了。

“几十年来,父亲胡树林总是任劳任怨,不管肩上担子多重,都会咬紧牙关将事情办好,且不求回报。”在多年耳濡目染中,胡勇也渐渐养成了“老黄牛”的品性,面对电力工作,他也常常义无反顾冲在前。

1999年,胡勇接到了第一批农网改造的任务。当时,工作环境比较恶劣,不仅人员少,工作量颇大,还几乎没有机械化设备。为了完成当日工作,胡勇每天清晨就得出门。由于交通不便,他除了需要携带登杆设备,还要自己背运改造材料,如横担、绝缘子、针瓶等。每日到了目的地时,胡勇就已满身大汗,但往往来不及休息,就得抓紧时间作业。那时候,胡勇既干技术活,又干体力活,一番操作后虽然已饿得不行,却只能简单吃点干粮,每日回家时已是天黑。这样的工作,胡勇一干就是几年,却从未抱怨过。

在2020年的用电秩序整治工作中,胡勇负责施工点位前期栽电杆工作,这又是一份“苦差事”。不仅要亲自选点位、设计方案,还要和群众磨嘴皮子,说服群众同意栽电杆,为此胡勇没少受委屈。那段时间,胡勇每日清晨6点出门,却深夜才能回家,而他满脑子想的,却是如何让群众支持工作,并将工作做扎实。在胡勇努力下,上级安排给他的任务都得到了圆满完成,工作进度稳步推进。

做廉洁奉公的清白人

“父亲告诉我,做人要清清白白、坦坦荡荡,不能占公家一点便宜,不能收取他人一点好处,只有做个廉洁奉公的清白人,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心中的那杆秤。”胡勇说,自从参加工作起,就按照父亲的话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正直坦荡的人。

胡勇介绍,当年父亲胡树林曾负责保管和分发食堂饭票,因为生活困难,其爷爷、奶奶吃不饱,父亲宁愿饿肚子,也要省下自己的那一份给父母,却从不在自己保管的饭票里多拿一张贴补家用。“父亲胡树林后来被派往重庆、上海等地采购物资,即便有差旅费,但他却依然省吃俭用。”胡勇说,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了父亲的影响,也常常以父亲为标杆来要求自己。

胡勇说,自己在供电所所长的位置上,每天需要与许多人打交道,不时也会面对各种诱惑。然而,越是面对这些诱惑,就越要坚定共产党员的初心,坚持自己的做事原则,敢于同歪风邪气做斗争。

回望过去,在20余年的工作中,胡勇对得起自己的工作,对得起父亲对他的期望,也对得起胸前的那一枚党徽。

朱玉东 本报记者 杨宇龙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397598657296138244, IR_CONTENT= 做勤劳节约的奋斗者 从胡勇记事起,家里就决不允许浪费一点粮食,这个习惯还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小时候自己比较调皮,在田坎上走路时,喜欢拿竹棍挥打别人家的菜芽,有一回被父亲发现后狠狠教育了一顿,从那以后,自己就改掉了这个坏毛病。”胡勇说,父亲出生于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小时候生活非常艰辛,久而久之,自己也从父亲那里学会了勤俭节约的品质。 1950年12月,胡树林主动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952年4月,他作为一名机枪手,跟随部队进入朝鲜,先后参加多次战斗,并英勇负伤,因为在战斗中表现突出,还曾荣立三等功。后来,胡树林复员后本可被安排到城里工作,但他考虑到年迈双亲需要照顾,便毅然放弃了进城当工人的机会,选择回家乡务农。而父亲胡树林身上这些坚毅、孝顺的品质,也一直影响着胡勇,并对他日后的电力工作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父亲胡树林影响下,胡勇在 17岁那年也踏入军营,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在部队,艰苦的训练磨炼了胡勇的意志,退伍后,胡勇成了一名电力工人。面对辛苦的技术工作,以及每天的日晒雨淋、风餐露宿,胡勇却毫无怨言。 “虽然在基层工作,每天面对各种复杂的事情,但这样的生活很充实,而且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在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胡勇说,如果能通过自身努力,让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并能亲自见证和参与其中,这就已是一种极大的幸运。 做无怨无悔的“老黄牛” 在胡勇心中,父亲胡树林一直都是自己的榜样。 当年,为了解决农田浇灌问题,汉源县决定修建一条叫“东大堰”的水渠,因为胡树林当过兵,又会熟练运用多种技术,上级便任命胡树林担任当时的民兵突击连指导员。随后,胡树林带领200余人夜以继日搞突击,用三个月时间圆满完成了任务。后来,胡树林被选调到一个乡镇农机站担任领导职务,但农机站当时还没有建起来,胡树林就连续4个月吃住在建设工地,硬是把农机站建成了。 “几十年来,父亲胡树林总是任劳任怨,不管肩上担子多重,都会咬紧牙关将事情办好,且不求回报。”在多年耳濡目染中,胡勇也渐渐养成了“老黄牛”的品性,面对电力工作,他也常常义无反顾冲在前。 1999年,胡勇接到了第一批农网改造的任务。当时,工作环境比较恶劣,不仅人员少,工作量颇大,还几乎没有机械化设备。为了完成当日工作,胡勇每天清晨就得出门。由于交通不便,他除了需要携带登杆设备,还要自己背运改造材料,如横担、绝缘子、针瓶等。每日到了目的地时,胡勇就已满身大汗,但往往来不及休息,就得抓紧时间作业。那时候,胡勇既干技术活,又干体力活,一番操作后虽然已饿得不行,却只能简单吃点干粮,每日回家时已是天黑。这样的工作,胡勇一干就是几年,却从未抱怨过。 在2020年的用电秩序整治工作中,胡勇负责施工点位前期栽电杆工作,这又是一份“苦差事”。不仅要亲自选点位、设计方案,还要和群众磨嘴皮子,说服群众同意栽电杆,为此胡勇没少受委屈。那段时间,胡勇每日清晨6点出门,却深夜才能回家,而他满脑子想的,却是如何让群众支持工作,并将工作做扎实。在胡勇努力下,上级安排给他的任务都得到了圆满完成,工作进度稳步推进。 做廉洁奉公的清白人 “父亲告诉我,做人要清清白白、坦坦荡荡,不能占公家一点便宜,不能收取他人一点好处,只有做个廉洁奉公的清白人,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心中的那杆秤。”胡勇说,自从参加工作起,就按照父亲的话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正直坦荡的人。 胡勇介绍,当年父亲胡树林曾负责保管和分发食堂饭票,因为生活困难,其爷爷、奶奶吃不饱,父亲宁愿饿肚子,也要省下自己的那一份给父母,却从不在自己保管的饭票里多拿一张贴补家用。“父亲胡树林后来被派往重庆、上海等地采购物资,即便有差旅费,但他却依然省吃俭用。”胡勇说,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了父亲的影响,也常常以父亲为标杆来要求自己。 胡勇说,自己在供电所所长的位置上,每天需要与许多人打交道,不时也会面对各种诱惑。然而,越是面对这些诱惑,就越要坚定共产党员的初心,坚持自己的做事原则,敢于同歪风邪气做斗争。 回望过去,在20余年的工作中,胡勇对得起自己的工作,对得起父亲对他的期望,也对得起胸前的那一枚党徽。 朱玉东 本报记者 杨宇龙,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10527005.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1/M00/C6/A3/wKhuumCuja2ATXnbAGq6IVU4iXc705.png, ZB_AREA_LIST=, FB=

——记国网汉源县供电分公司九襄供电所所长胡勇

, TS=胡勇(左)与同事正在工作现场忙碌},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6, CODE=200, CURBM=005, YEAR=2021, PAPERDATE=2021/05/27, DAY=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