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4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竹丝“绣花” “竹”够美丽

——乡村振兴“达人秀”之竹编达人孙新勇

孙新勇正在制作平面竹编画

孙新勇正在制作平面竹编画

唐代诗人李贺在诗作《竹》中赞美竹的妙用:“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在雨城区周公山镇新荣村龙河新竹编合作社,新荣村村委会副主任、周公山镇人大代表孙新勇带着126名社员,将一根竹子编织出各式各样的竹制品和工艺品,同时也“编织”出了属于新荣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绝活

篾条当丝线

指尖有才艺

把不足5毫米厚的竹片,分成18层竹篾条,再选取其中最有韧性的一条,就是孙新勇制作竹编工艺品的原料。

5月21日,记者沿着翠竹起伏的周公河而上,在距“西蜀第一汤”周公山温泉不远的龙河新竹编合作社工作间里,3名当地妇女正坐在工作台前聚精会神捻动指尖,篾丝随手指交错,仿若织布,又如绣花。

合作社展厅中,一幅幅画作、一尊尊器皿或挂于墙上或静置展台,有山水、花鸟、罗汉、熊猫、骏马和诗词字帖等,皆为竹丝编织而成。

“墙上挂的是竹编平面画,这样一幅画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制作完成。”孙新勇指着一幅长约1.6米、宽约1米,名为《中华国宝图》的画作说。画面上,三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在山野中玩耍,翠竹傍身,十分生动。

最近,孙新勇正在编织一幅尚未完成的熊猫画,这是非常需要耐心、毅力以及稳定性的精细活,靠手指和简单的工具,操控细如发丝的竹丝,让它们按竹编者的意图排列组合,一旦出错整个作品就将废掉,同时损失的是大量时间、精力和价格不菲的竹丝原料。

竹编平面画,需要事先将底图打印在一张纸上,然后用两种同样厚薄、同样宽窄、不同颜色的竹丝进行编织,两种颜色的交织,便构成了惟妙惟肖的竹编平面画。而工艺类似的瓷胎竹编,则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图案以竹编方式,附着在瓷器、砂器或玻璃制品上,对一些特定器物进行二次艺术加工,增加其艺术美感和艺术价值。

一幅竹编平面画,价格数百元、数千元甚至数万元不等,看其工艺复杂程度和尺寸大小而定,且因其小众化,合作社一般按订单生产。市场需求更大的瓷胎竹编和精装藏茶包,则是合作社社员赚钱的主要渠道。“熟手一天能编6至10个瓷胎,一个瓷胎价格在45元左右。”孙新勇说,工艺更为简单的藏茶包,一个则在几元至十几元不等,熟练工一天能编几十个。

当前,该合作社有社员126人,其中多为留守在家的中老年妇女,她们依托合作社的订单和销路,从事竹编工艺品赚取收入,既能顾家又能赚钱。为此,市妇联还特意将“雅安市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竹编培训基地”设置于此。

该合作社制作的竹编艺术品,对内销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欢迎;对外销往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销售金额达400余万元。

创新

潜心搞钻研

篾匠也文艺

周公山镇滋润多雨的气候条件,适宜竹子生长,而新荣村就藏在数十万亩翠竹海洋之中。

在我市林竹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篾匠”“竹匠”自古有之,桌椅板凳、撮箕扫帚等常见生产生活用品用具,也都出自他们之手。对于在竹林中生活的人来说,从不缺乏耐心和细心,但艺术审美和创作想象力却不是天生就有。

自从孙新勇记事起,他的父亲和村中不少年纪相仿的人,便一直延续着祖辈从事的职业——篾匠。

每当看着篾条在父亲手中翻飞,一个个器具逐步成型,孙新勇就感到十分敬佩。但父亲却严厉禁止他摸篾条,为此,少年孙新勇只能偷学偷练。在12岁那年的寒暑假,孙新勇被父亲送去学砌砖,随后近30年里,他便一直与水泥砖头打交道,并靠做工程赚钱养家,直到2010年,41岁的他被村民选为当地村干部。

成为村干部后,孙新勇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村务管理上。后来,他索性专门搞起了竹编,眼界更宽阔的他,此时也有更远大的抱负:把儿时爱好和村里的发展结合起来。

十几年的“包工头”经历,让孙新勇学会了分析和研判市场。经过考察,他发现了竹编增收的第一条路——编织藏茶包。“当时,市场上一年有300万个藏茶包的需求量。”孙新勇说。

2014年,龙河新竹编合作社正式成立。孙新勇联合同样怀揣竹编梦的陈升焕和何松颖,从3个人起步,开始教大家编精品藏茶包,社员编好后合作社再回收统一销售,一年销售量六七十万个。

随后,孙新勇等人渐渐不满足于做藏茶包,他们觉得,竹子还能玩得很文艺。经考察,他们发现,竹子还可以制作高端产品。

通过潜心学习、研究、创新,目前该合作社的竹编产品,包含了平面竹编、立体竹编和瓷胎竹编三大系列。平面竹编包括平面竹画、隐形竹画、竹字等工艺品,立体竹编包括常见生活用品和藏茶包、灯笼等,瓷胎竹编包括茶具、竹瓶等日常用品和工艺品。而这也实现了竹编产品由“簸箕、背篓”等粗加工,向“竹画、工艺品”等精深加工不断提升。

振兴

升华传统技艺

挖掘绿色财富

随着竹编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以及市场的不断打开,来学习竹编的人也不断增加。在此,孙新勇三人的分工也逐步明确起来,孙新勇负责销售,陈升焕负责产品创新和专职竹编教学,何松颖负责产品制作。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孙新勇常在全国各地跑,一边借鉴先进经验,一边推销合作社产品。陈升焕也在全国各地跑,参加各种文旅活动和研讨交流,不断提升周公山竹编的知名度;何松颖也没闲着,从藏茶包到竹编平面画,他都要进行严格质量把关。

在增收路上,竹编确实帮了新荣村人一个大忙;在振兴的路上,竹编依旧有无限的可能性。

孙新勇算了这样一笔账:一吨原竹做成藏茶包,可带来4000元收入;做成瓷胎可创造4万余元;若做成平面画,效益将无限放大,甚至100万元也只是一个起步价。

但价格越高的艺术品,对竹子的要求就越高,对工艺的要求也越高,一株竹并非全身都能做成平面画和瓷胎,那如何让剩余部分也产生价值和效益呢?

“解题思路就是创办竹加工厂,通过加工厂制作拉丝、制片、制作竹家具等,将竹全身都利用起来,进一步扩大竹子的附加值。”孙新勇说。

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以合作社的名义,新荣村新建了一个竹加工厂,作为新荣村的集体经济来源之一。孙新勇仔细考量过,竹加工厂一天可消耗20吨竹子,经加工处理,一吨卖价在1200元左右,除去人工、电力等成本,一吨竹子至少能带来60元的纯利润。一天就是1200元,一年就能为集体经济增收40余万元。“满山的竹子都是新荣村的绿色财富。”孙新勇说。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把河山装成锦绣,把林竹绘成丹青。这是孙新勇的终极理想,也是竹编艺人们眼中新荣村的振兴之路。

王树奎 本报记者 王金贵 胡月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5, PREBM=003, NUM=3, GUID=1397960958903255044, BMS=[001, 002, 003, 004], DETAIL={BC=004,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1/05/28/004/1397960958903255044.html, DOCPUBTIME=2021-05-28 02:00:07, DOCAUTHOR=胡月, CLEAR_CONTENT= 唐代诗人李贺在诗作《竹》中赞美竹的妙用:“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在雨城区周公山镇新荣村龙河新竹编合作社,新荣村村委会副主任、周公山镇人大代表孙新勇带着126名社员,将一根竹子编织出各式各样的竹制品和工艺品,同时也“编织”出了属于新荣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秀 绝活 篾条当丝线 指尖有才艺 把不足5毫米厚的竹片,分成18层竹篾条,再选取其中最有韧性的一条,就是孙新勇制作竹编工艺品的原料。 5月21日,记者沿着翠竹起伏的周公河而上,在距“西蜀第一汤”周公山温泉不远的龙河新竹编合作社工作间里,3名当地妇女正坐在工作台前聚精会神捻动指尖,篾丝随手指交错,仿若织布,又如绣花。 合作社展厅中,一幅幅画作、一尊尊器皿或挂于墙上或静置展台,有山水、花鸟、罗汉、熊猫、骏马和诗词字帖等,皆为竹丝编织而成。 “墙上挂的是竹编平面画,这样一幅画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制作完成。”孙新勇指着一幅长约1.6米、宽约1米,名为《中华国宝图》的画作说。画面上,三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在山野中玩耍,翠竹傍身,十分生动。 最近,孙新勇正在编织一幅尚未完成的熊猫画,这是非常需要耐心、毅力以及稳定性的精细活,靠手指和简单的工具,操控细如发丝的竹丝,让它们按竹编者的意图排列组合,一旦出错整个作品就将废掉,同时损失的是大量时间、精力和价格不菲的竹丝原料。 竹编平面画,需要事先将底图打印在一张纸上,然后用两种同样厚薄、同样宽窄、不同颜色的竹丝进行编织,两种颜色的交织,便构成了惟妙惟肖的竹编平面画。而工艺类似的瓷胎竹编,则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图案以竹编方式,附着在瓷器、砂器或玻璃制品上,对一些特定器物进行二次艺术加工,增加其艺术美感和艺术价值。 一幅竹编平面画,价格数百元、数千元甚至数万元不等,看其工艺复杂程度和尺寸大小而定,且因其小众化,合作社一般按订单生产。市场需求更大的瓷胎竹编和精装藏茶包,则是合作社社员赚钱的主要渠道。“熟手一天能编6至10个瓷胎,一个瓷胎价格在45元左右。”孙新勇说,工艺更为简单的藏茶包,一个则在几元至十几元不等,熟练工一天能编几十个。 当前,该合作社有社员126人,其中多为留守在家的中老年妇女,她们依托合作社的订单和销路,从事竹编工艺品赚取收入,既能顾家又能赚钱。为此,市妇联还特意将“雅安市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竹编培训基地”设置于此。 该合作社制作的竹编艺术品,对内销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欢迎;对外销往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销售金额达400余万元。 谋 创新 潜心搞钻研 篾匠也文艺 周公山镇滋润多雨的气候条件,适宜竹子生长,而新荣村就藏在数十万亩翠竹海洋之中。 在我市林竹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篾匠”“竹匠”自古有之,桌椅板凳、撮箕扫帚等常见生产生活用品用具,也都出自他们之手。对于在竹林中生活的人来说,从不缺乏耐心和细心,但艺术审美和创作想象力却不是天生就有。 自从孙新勇记事起,他的父亲和村中不少年纪相仿的人,便一直延续着祖辈从事的职业——篾匠。 每当看着篾条在父亲手中翻飞,一个个器具逐步成型,孙新勇就感到十分敬佩。但父亲却严厉禁止他摸篾条,为此,少年孙新勇只能偷学偷练。在12岁那年的寒暑假,孙新勇被父亲送去学砌砖,随后近30年里,他便一直与水泥砖头打交道,并靠做工程赚钱养家,直到2010年,41岁的他被村民选为当地村干部。 成为村干部后,孙新勇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村务管理上。后来,他索性专门搞起了竹编,眼界更宽阔的他,此时也有更远大的抱负:把儿时爱好和村里的发展结合起来。 十几年的“包工头”经历,让孙新勇学会了分析和研判市场。经过考察,他发现了竹编增收的第一条路——编织藏茶包。“当时,市场上一年有300万个藏茶包的需求量。”孙新勇说。 2014年,龙河新竹编合作社正式成立。孙新勇联合同样怀揣竹编梦的陈升焕和何松颖,从3个人起步,开始教大家编精品藏茶包,社员编好后合作社再回收统一销售,一年销售量六七十万个。 随后,孙新勇等人渐渐不满足于做藏茶包,他们觉得,竹子还能玩得很文艺。经考察,他们发现,竹子还可以制作高端产品。 通过潜心学习、研究、创新,目前该合作社的竹编产品,包含了平面竹编、立体竹编和瓷胎竹编三大系列。平面竹编包括平面竹画、隐形竹画、竹字等工艺品,立体竹编包括常见生活用品和藏茶包、灯笼等,瓷胎竹编包括茶具、竹瓶等日常用品和工艺品。而这也实现了竹编产品由“簸箕、背篓”等粗加工,向“竹画、工艺品”等精深加工不断提升。 话 振兴 升华传统技艺 挖掘绿色财富 随着竹编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以及市场的不断打开,来学习竹编的人也不断增加。在此,孙新勇三人的分工也逐步明确起来,孙新勇负责销售,陈升焕负责产品创新和专职竹编教学,何松颖负责产品制作。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孙新勇常在全国各地跑,一边借鉴先进经验,一边推销合作社产品。陈升焕也在全国各地跑,参加各种文旅活动和研讨交流,不断提升周公山竹编的知名度;何松颖也没闲着,从藏茶包到竹编平面画,他都要进行严格质量把关。 在增收路上,竹编确实帮了新荣村人一个大忙;在振兴的路上,竹编依旧有无限的可能性。 孙新勇算了这样一笔账:一吨原竹做成藏茶包,可带来4000元收入;做成瓷胎可创造4万余元;若做成平面画,效益将无限放大,甚至100万元也只是一个起步价。 但价格越高的艺术品,对竹子的要求就越高,对工艺的要求也越高,一株竹并非全身都能做成平面画和瓷胎,那如何让剩余部分也产生价值和效益呢? “解题思路就是创办竹加工厂,通过加工厂制作拉丝、制片、制作竹家具等,将竹全身都利用起来,进一步扩大竹子的附加值。”孙新勇说。 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以合作社的名义,新荣村新建了一个竹加工厂,作为新荣村的集体经济来源之一。孙新勇仔细考量过,竹加工厂一天可消耗20吨竹子,经加工处理,一吨卖价在1200元左右,除去人工、电力等成本,一吨竹子至少能带来60元的纯利润。一天就是1200元,一年就能为集体经济增收40余万元。“满山的竹子都是新荣村的绿色财富。”孙新勇说。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把河山装成锦绣,把林竹绘成丹青。这是孙新勇的终极理想,也是竹编艺人们眼中新荣村的振兴之路。 王树奎 本报记者 王金贵 胡月, BM=004版, type=0, ZB_DROP=0, TXS=2836, NODEID=null, DOCTITLE=竹丝“绣花” “竹”够美丽,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1, CONTENT=
孙新勇正在制作平面竹编画

孙新勇正在制作平面竹编画

唐代诗人李贺在诗作《竹》中赞美竹的妙用:“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在雨城区周公山镇新荣村龙河新竹编合作社,新荣村村委会副主任、周公山镇人大代表孙新勇带着126名社员,将一根竹子编织出各式各样的竹制品和工艺品,同时也“编织”出了属于新荣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绝活

篾条当丝线

指尖有才艺

把不足5毫米厚的竹片,分成18层竹篾条,再选取其中最有韧性的一条,就是孙新勇制作竹编工艺品的原料。

5月21日,记者沿着翠竹起伏的周公河而上,在距“西蜀第一汤”周公山温泉不远的龙河新竹编合作社工作间里,3名当地妇女正坐在工作台前聚精会神捻动指尖,篾丝随手指交错,仿若织布,又如绣花。

合作社展厅中,一幅幅画作、一尊尊器皿或挂于墙上或静置展台,有山水、花鸟、罗汉、熊猫、骏马和诗词字帖等,皆为竹丝编织而成。

“墙上挂的是竹编平面画,这样一幅画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制作完成。”孙新勇指着一幅长约1.6米、宽约1米,名为《中华国宝图》的画作说。画面上,三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在山野中玩耍,翠竹傍身,十分生动。

最近,孙新勇正在编织一幅尚未完成的熊猫画,这是非常需要耐心、毅力以及稳定性的精细活,靠手指和简单的工具,操控细如发丝的竹丝,让它们按竹编者的意图排列组合,一旦出错整个作品就将废掉,同时损失的是大量时间、精力和价格不菲的竹丝原料。

竹编平面画,需要事先将底图打印在一张纸上,然后用两种同样厚薄、同样宽窄、不同颜色的竹丝进行编织,两种颜色的交织,便构成了惟妙惟肖的竹编平面画。而工艺类似的瓷胎竹编,则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图案以竹编方式,附着在瓷器、砂器或玻璃制品上,对一些特定器物进行二次艺术加工,增加其艺术美感和艺术价值。

一幅竹编平面画,价格数百元、数千元甚至数万元不等,看其工艺复杂程度和尺寸大小而定,且因其小众化,合作社一般按订单生产。市场需求更大的瓷胎竹编和精装藏茶包,则是合作社社员赚钱的主要渠道。“熟手一天能编6至10个瓷胎,一个瓷胎价格在45元左右。”孙新勇说,工艺更为简单的藏茶包,一个则在几元至十几元不等,熟练工一天能编几十个。

当前,该合作社有社员126人,其中多为留守在家的中老年妇女,她们依托合作社的订单和销路,从事竹编工艺品赚取收入,既能顾家又能赚钱。为此,市妇联还特意将“雅安市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竹编培训基地”设置于此。

该合作社制作的竹编艺术品,对内销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欢迎;对外销往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销售金额达400余万元。

创新

潜心搞钻研

篾匠也文艺

周公山镇滋润多雨的气候条件,适宜竹子生长,而新荣村就藏在数十万亩翠竹海洋之中。

在我市林竹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篾匠”“竹匠”自古有之,桌椅板凳、撮箕扫帚等常见生产生活用品用具,也都出自他们之手。对于在竹林中生活的人来说,从不缺乏耐心和细心,但艺术审美和创作想象力却不是天生就有。

自从孙新勇记事起,他的父亲和村中不少年纪相仿的人,便一直延续着祖辈从事的职业——篾匠。

每当看着篾条在父亲手中翻飞,一个个器具逐步成型,孙新勇就感到十分敬佩。但父亲却严厉禁止他摸篾条,为此,少年孙新勇只能偷学偷练。在12岁那年的寒暑假,孙新勇被父亲送去学砌砖,随后近30年里,他便一直与水泥砖头打交道,并靠做工程赚钱养家,直到2010年,41岁的他被村民选为当地村干部。

成为村干部后,孙新勇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村务管理上。后来,他索性专门搞起了竹编,眼界更宽阔的他,此时也有更远大的抱负:把儿时爱好和村里的发展结合起来。

十几年的“包工头”经历,让孙新勇学会了分析和研判市场。经过考察,他发现了竹编增收的第一条路——编织藏茶包。“当时,市场上一年有300万个藏茶包的需求量。”孙新勇说。

2014年,龙河新竹编合作社正式成立。孙新勇联合同样怀揣竹编梦的陈升焕和何松颖,从3个人起步,开始教大家编精品藏茶包,社员编好后合作社再回收统一销售,一年销售量六七十万个。

随后,孙新勇等人渐渐不满足于做藏茶包,他们觉得,竹子还能玩得很文艺。经考察,他们发现,竹子还可以制作高端产品。

通过潜心学习、研究、创新,目前该合作社的竹编产品,包含了平面竹编、立体竹编和瓷胎竹编三大系列。平面竹编包括平面竹画、隐形竹画、竹字等工艺品,立体竹编包括常见生活用品和藏茶包、灯笼等,瓷胎竹编包括茶具、竹瓶等日常用品和工艺品。而这也实现了竹编产品由“簸箕、背篓”等粗加工,向“竹画、工艺品”等精深加工不断提升。

振兴

升华传统技艺

挖掘绿色财富

随着竹编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以及市场的不断打开,来学习竹编的人也不断增加。在此,孙新勇三人的分工也逐步明确起来,孙新勇负责销售,陈升焕负责产品创新和专职竹编教学,何松颖负责产品制作。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孙新勇常在全国各地跑,一边借鉴先进经验,一边推销合作社产品。陈升焕也在全国各地跑,参加各种文旅活动和研讨交流,不断提升周公山竹编的知名度;何松颖也没闲着,从藏茶包到竹编平面画,他都要进行严格质量把关。

在增收路上,竹编确实帮了新荣村人一个大忙;在振兴的路上,竹编依旧有无限的可能性。

孙新勇算了这样一笔账:一吨原竹做成藏茶包,可带来4000元收入;做成瓷胎可创造4万余元;若做成平面画,效益将无限放大,甚至100万元也只是一个起步价。

但价格越高的艺术品,对竹子的要求就越高,对工艺的要求也越高,一株竹并非全身都能做成平面画和瓷胎,那如何让剩余部分也产生价值和效益呢?

“解题思路就是创办竹加工厂,通过加工厂制作拉丝、制片、制作竹家具等,将竹全身都利用起来,进一步扩大竹子的附加值。”孙新勇说。

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以合作社的名义,新荣村新建了一个竹加工厂,作为新荣村的集体经济来源之一。孙新勇仔细考量过,竹加工厂一天可消耗20吨竹子,经加工处理,一吨卖价在1200元左右,除去人工、电力等成本,一吨竹子至少能带来60元的纯利润。一天就是1200元,一年就能为集体经济增收40余万元。“满山的竹子都是新荣村的绿色财富。”孙新勇说。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把河山装成锦绣,把林竹绘成丹青。这是孙新勇的终极理想,也是竹编艺人们眼中新荣村的振兴之路。

王树奎 本报记者 王金贵 胡月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397960958903255044, IR_CONTENT= 唐代诗人李贺在诗作《竹》中赞美竹的妙用:“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在雨城区周公山镇新荣村龙河新竹编合作社,新荣村村委会副主任、周公山镇人大代表孙新勇带着126名社员,将一根竹子编织出各式各样的竹制品和工艺品,同时也“编织”出了属于新荣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秀 绝活 篾条当丝线 指尖有才艺 把不足5毫米厚的竹片,分成18层竹篾条,再选取其中最有韧性的一条,就是孙新勇制作竹编工艺品的原料。 5月21日,记者沿着翠竹起伏的周公河而上,在距“西蜀第一汤”周公山温泉不远的龙河新竹编合作社工作间里,3名当地妇女正坐在工作台前聚精会神捻动指尖,篾丝随手指交错,仿若织布,又如绣花。 合作社展厅中,一幅幅画作、一尊尊器皿或挂于墙上或静置展台,有山水、花鸟、罗汉、熊猫、骏马和诗词字帖等,皆为竹丝编织而成。 “墙上挂的是竹编平面画,这样一幅画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制作完成。”孙新勇指着一幅长约1.6米、宽约1米,名为《中华国宝图》的画作说。画面上,三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在山野中玩耍,翠竹傍身,十分生动。 最近,孙新勇正在编织一幅尚未完成的熊猫画,这是非常需要耐心、毅力以及稳定性的精细活,靠手指和简单的工具,操控细如发丝的竹丝,让它们按竹编者的意图排列组合,一旦出错整个作品就将废掉,同时损失的是大量时间、精力和价格不菲的竹丝原料。 竹编平面画,需要事先将底图打印在一张纸上,然后用两种同样厚薄、同样宽窄、不同颜色的竹丝进行编织,两种颜色的交织,便构成了惟妙惟肖的竹编平面画。而工艺类似的瓷胎竹编,则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图案以竹编方式,附着在瓷器、砂器或玻璃制品上,对一些特定器物进行二次艺术加工,增加其艺术美感和艺术价值。 一幅竹编平面画,价格数百元、数千元甚至数万元不等,看其工艺复杂程度和尺寸大小而定,且因其小众化,合作社一般按订单生产。市场需求更大的瓷胎竹编和精装藏茶包,则是合作社社员赚钱的主要渠道。“熟手一天能编6至10个瓷胎,一个瓷胎价格在45元左右。”孙新勇说,工艺更为简单的藏茶包,一个则在几元至十几元不等,熟练工一天能编几十个。 当前,该合作社有社员126人,其中多为留守在家的中老年妇女,她们依托合作社的订单和销路,从事竹编工艺品赚取收入,既能顾家又能赚钱。为此,市妇联还特意将“雅安市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竹编培训基地”设置于此。 该合作社制作的竹编艺术品,对内销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欢迎;对外销往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销售金额达400余万元。 谋 创新 潜心搞钻研 篾匠也文艺 周公山镇滋润多雨的气候条件,适宜竹子生长,而新荣村就藏在数十万亩翠竹海洋之中。 在我市林竹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篾匠”“竹匠”自古有之,桌椅板凳、撮箕扫帚等常见生产生活用品用具,也都出自他们之手。对于在竹林中生活的人来说,从不缺乏耐心和细心,但艺术审美和创作想象力却不是天生就有。 自从孙新勇记事起,他的父亲和村中不少年纪相仿的人,便一直延续着祖辈从事的职业——篾匠。 每当看着篾条在父亲手中翻飞,一个个器具逐步成型,孙新勇就感到十分敬佩。但父亲却严厉禁止他摸篾条,为此,少年孙新勇只能偷学偷练。在12岁那年的寒暑假,孙新勇被父亲送去学砌砖,随后近30年里,他便一直与水泥砖头打交道,并靠做工程赚钱养家,直到2010年,41岁的他被村民选为当地村干部。 成为村干部后,孙新勇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村务管理上。后来,他索性专门搞起了竹编,眼界更宽阔的他,此时也有更远大的抱负:把儿时爱好和村里的发展结合起来。 十几年的“包工头”经历,让孙新勇学会了分析和研判市场。经过考察,他发现了竹编增收的第一条路——编织藏茶包。“当时,市场上一年有300万个藏茶包的需求量。”孙新勇说。 2014年,龙河新竹编合作社正式成立。孙新勇联合同样怀揣竹编梦的陈升焕和何松颖,从3个人起步,开始教大家编精品藏茶包,社员编好后合作社再回收统一销售,一年销售量六七十万个。 随后,孙新勇等人渐渐不满足于做藏茶包,他们觉得,竹子还能玩得很文艺。经考察,他们发现,竹子还可以制作高端产品。 通过潜心学习、研究、创新,目前该合作社的竹编产品,包含了平面竹编、立体竹编和瓷胎竹编三大系列。平面竹编包括平面竹画、隐形竹画、竹字等工艺品,立体竹编包括常见生活用品和藏茶包、灯笼等,瓷胎竹编包括茶具、竹瓶等日常用品和工艺品。而这也实现了竹编产品由“簸箕、背篓”等粗加工,向“竹画、工艺品”等精深加工不断提升。 话 振兴 升华传统技艺 挖掘绿色财富 随着竹编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以及市场的不断打开,来学习竹编的人也不断增加。在此,孙新勇三人的分工也逐步明确起来,孙新勇负责销售,陈升焕负责产品创新和专职竹编教学,何松颖负责产品制作。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孙新勇常在全国各地跑,一边借鉴先进经验,一边推销合作社产品。陈升焕也在全国各地跑,参加各种文旅活动和研讨交流,不断提升周公山竹编的知名度;何松颖也没闲着,从藏茶包到竹编平面画,他都要进行严格质量把关。 在增收路上,竹编确实帮了新荣村人一个大忙;在振兴的路上,竹编依旧有无限的可能性。 孙新勇算了这样一笔账:一吨原竹做成藏茶包,可带来4000元收入;做成瓷胎可创造4万余元;若做成平面画,效益将无限放大,甚至100万元也只是一个起步价。 但价格越高的艺术品,对竹子的要求就越高,对工艺的要求也越高,一株竹并非全身都能做成平面画和瓷胎,那如何让剩余部分也产生价值和效益呢? “解题思路就是创办竹加工厂,通过加工厂制作拉丝、制片、制作竹家具等,将竹全身都利用起来,进一步扩大竹子的附加值。”孙新勇说。 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以合作社的名义,新荣村新建了一个竹加工厂,作为新荣村的集体经济来源之一。孙新勇仔细考量过,竹加工厂一天可消耗20吨竹子,经加工处理,一吨卖价在1200元左右,除去人工、电力等成本,一吨竹子至少能带来60元的纯利润。一天就是1200元,一年就能为集体经济增收40余万元。“满山的竹子都是新荣村的绿色财富。”孙新勇说。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把河山装成锦绣,把林竹绘成丹青。这是孙新勇的终极理想,也是竹编艺人们眼中新荣村的振兴之路。 王树奎 本报记者 王金贵 胡月,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10528004.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1/M00/C6/A4/wKhuumCv3ymALr5oAIeggE2Ghwg518.png, ZB_AREA_LIST=, FB=

——乡村振兴“达人秀”之竹编达人孙新勇

, TS=孙新勇正在制作平面竹编画},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4, CODE=200, CURBM=004, YEAR=2021, PAPERDATE=2021/05/28, DAY=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