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3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吉俄拉且的房子

□刘乾能

清晨,当村子里响起公鸡的打鸣声,吉俄拉且便会和往常一样,一下子从床上翻身起来。他打开大门,湿润的风扑面而来,空气中有淡淡的桂花香味。就在头一天,他看到院墙边的几棵金桂上挂着密密的花蕾,没想到,一夜之间,它们全都开了。吉俄拉且的鼻子使劲嗅了嗅,闭上眼睛,静静地享受着这沁人心脾的浓浓香气,也享受着一天里难得的短暂闲暇。天一放亮,他就要和几个老乡一起上山挖电线杆窝子。村里正在进行农网改造,作为天全县兴业乡高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被安排进了工程队,每天有一百三四十元的收入。

吉俄拉且的家在高桥村八组,三间木房坐北向南一字排开,东西两侧,还竖向加盖了一间厢房。东侧的厢房向前延伸,刚好多出一间来。拉且把这一间隔成两个房间,一间用于洗漱,一间安装了抽水马桶,还装上了电热水器。忙碌一天的吉俄拉且回家,可以在那里冲一个痛快的热水澡。水泥打好的院坝,平整,干净。院坝的南侧,火砖镂空堆砌出八十厘米高的院墙,院墙外的空地,是吉俄拉且背土铺成的菜地。栽什么种什么,全是妻子在打理。到了成熟的季节,辣椒挂满了枝头,茄苗上吊着酱紫的茄子,翠绿的香葱顶着细小的露珠,绿的嫩绿,红的火红。

吉俄拉且拿起扫把,开始打扫院子。“唰唰——”扫把在水泥地上均匀划过。除了几片夜里被风刮下的叶子,水泥地面上什么也没有。但拉且依然很认真地清扫,这是他每天必修的功课。

吉俄拉且不是高桥本地人,他的老家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则祖乡三家寨村。他十五岁时开始学木匠活,学徒期满就开始做家具挣钱。赚钱结婚成家,两个孩子相继出生,家里的土房子显得越发逼仄。有一年夏季,暴雨如注,泥石流冲毁了他家的半边土房,幸好当时妻儿住在岳母家。目睹辛辛苦苦垒起来的房子变成“废墟”,吉俄拉且的心都碎了。从此,能拥有一套牢固安全的房子,成了他的梦想。当然,他很清楚,单靠自己做木匠的微薄收入,根本无法在高山上建起牢固的房子。毕竟,一块砖运上山,马驮的成本是砖本身的三倍还多。无奈之下,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举家搬迁。

踏着同乡的足迹,吉俄拉且拖家带口,来到高桥村,举债买下了一所旧房子。安置好妻子儿女,便外出务工。从成都到甘孜,从福建到新疆,一年四季,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东奔西跑。三年后,他终于还清了所有的欠账。但那所旧房子久未修葺的现状,依旧让他放不下心。有一天,拉且发现,村子里多了几个陌生人。只见他们拿着一卷厚厚的图纸,一户户走到和他一样的自主搬迁户家中,一边用卷尺量,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还不时和村干部讨论着什么。慢慢地,吉俄拉且听出来了他们的意思,原来是要对这里的房屋进行改造。

第二天,天全县扶贫开发局的帮扶干部亲自上门找到他,问他家愿不愿意参加旧房改造时,吉俄拉且意识到,这样的好事真的有自己一份。

“愿意愿意!”吉俄拉且激动地告诉来人。

“愿意的话,乡上将统一对贫困户的房屋进行改造,只是,你自己也得准备点钱哦。”拉且使劲点头。但当拉且回到家,把这番话告诉妻子,妻子却不无忧虑地说:“政府已经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还能再给我们出多少钱修房子呢?需要我们自己出的那部分,家里能凑出来吗?”吉俄拉且听了,心里又空落落的没了底。

吉俄拉且和妻子没有想到,乡上组织的施工队第二天就到家了。放线,打桩,备料,开工,一切都在井然有序中推进。看着不断变化的房屋,拉且心里像是灌了蜜。看着施工员手中的图纸,拉且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这里是厨房,这里将新修一间洗漱室,这间是你们的卫生间,这间是客厅,这间是卧室,楼上的房屋,是孩子们的住处……”施工人员的一番解释,说得吉俄拉且热泪盈眶:自己竟然能够住上这样考究的房子!

一个月后,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楼上的栏杆立起来了,房屋墙底的瓷砖贴好了,屋檐下的排水沟修好了,就连院坝边的围墙,也全都垒砌好了。而完工后的详细账单,更是让拉且原本皱紧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来。“政府补助了三万多元,我家总共才出了一万多点。”看着眼前整修一新的房子,吉俄拉且笑得合不拢嘴。

搬家那天,吉俄拉且把自己亲手打制的电视柜摆在堂屋正中间。电视柜的正面木板上,拉且用黄白相间的颜色,勾勒出线条简洁的几何图案。

问他,那些图案是什么意思。

他说,那是他永远不会忘记的大凉山。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5, PREBM=002, NUM=2, GUID=1398323346784059393, BMS=[001, 002, 003, 004], DETAIL={BC=003,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1/05/29/003/1398323346784059393.html, DOCPUBTIME=2021-05-29 02:00:07, DOCAUTHOR=刘乾能, CLEAR_CONTENT=□刘乾能 清晨,当村子里响起公鸡的打鸣声,吉俄拉且便会和往常一样,一下子从床上翻身起来。他打开大门,湿润的风扑面而来,空气中有淡淡的桂花香味。就在头一天,他看到院墙边的几棵金桂上挂着密密的花蕾,没想到,一夜之间,它们全都开了。吉俄拉且的鼻子使劲嗅了嗅,闭上眼睛,静静地享受着这沁人心脾的浓浓香气,也享受着一天里难得的短暂闲暇。天一放亮,他就要和几个老乡一起上山挖电线杆窝子。村里正在进行农网改造,作为天全县兴业乡高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被安排进了工程队,每天有一百三四十元的收入。 吉俄拉且的家在高桥村八组,三间木房坐北向南一字排开,东西两侧,还竖向加盖了一间厢房。东侧的厢房向前延伸,刚好多出一间来。拉且把这一间隔成两个房间,一间用于洗漱,一间安装了抽水马桶,还装上了电热水器。忙碌一天的吉俄拉且回家,可以在那里冲一个痛快的热水澡。水泥打好的院坝,平整,干净。院坝的南侧,火砖镂空堆砌出八十厘米高的院墙,院墙外的空地,是吉俄拉且背土铺成的菜地。栽什么种什么,全是妻子在打理。到了成熟的季节,辣椒挂满了枝头,茄苗上吊着酱紫的茄子,翠绿的香葱顶着细小的露珠,绿的嫩绿,红的火红。 吉俄拉且拿起扫把,开始打扫院子。“唰唰——”扫把在水泥地上均匀划过。除了几片夜里被风刮下的叶子,水泥地面上什么也没有。但拉且依然很认真地清扫,这是他每天必修的功课。 吉俄拉且不是高桥本地人,他的老家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则祖乡三家寨村。他十五岁时开始学木匠活,学徒期满就开始做家具挣钱。赚钱结婚成家,两个孩子相继出生,家里的土房子显得越发逼仄。有一年夏季,暴雨如注,泥石流冲毁了他家的半边土房,幸好当时妻儿住在岳母家。目睹辛辛苦苦垒起来的房子变成“废墟”,吉俄拉且的心都碎了。从此,能拥有一套牢固安全的房子,成了他的梦想。当然,他很清楚,单靠自己做木匠的微薄收入,根本无法在高山上建起牢固的房子。毕竟,一块砖运上山,马驮的成本是砖本身的三倍还多。无奈之下,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举家搬迁。 踏着同乡的足迹,吉俄拉且拖家带口,来到高桥村,举债买下了一所旧房子。安置好妻子儿女,便外出务工。从成都到甘孜,从福建到新疆,一年四季,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东奔西跑。三年后,他终于还清了所有的欠账。但那所旧房子久未修葺的现状,依旧让他放不下心。有一天,拉且发现,村子里多了几个陌生人。只见他们拿着一卷厚厚的图纸,一户户走到和他一样的自主搬迁户家中,一边用卷尺量,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还不时和村干部讨论着什么。慢慢地,吉俄拉且听出来了他们的意思,原来是要对这里的房屋进行改造。 第二天,天全县扶贫开发局的帮扶干部亲自上门找到他,问他家愿不愿意参加旧房改造时,吉俄拉且意识到,这样的好事真的有自己一份。 “愿意愿意!”吉俄拉且激动地告诉来人。 “愿意的话,乡上将统一对贫困户的房屋进行改造,只是,你自己也得准备点钱哦。”拉且使劲点头。但当拉且回到家,把这番话告诉妻子,妻子却不无忧虑地说:“政府已经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还能再给我们出多少钱修房子呢?需要我们自己出的那部分,家里能凑出来吗?”吉俄拉且听了,心里又空落落的没了底。 吉俄拉且和妻子没有想到,乡上组织的施工队第二天就到家了。放线,打桩,备料,开工,一切都在井然有序中推进。看着不断变化的房屋,拉且心里像是灌了蜜。看着施工员手中的图纸,拉且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这里是厨房,这里将新修一间洗漱室,这间是你们的卫生间,这间是客厅,这间是卧室,楼上的房屋,是孩子们的住处……”施工人员的一番解释,说得吉俄拉且热泪盈眶:自己竟然能够住上这样考究的房子! 一个月后,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楼上的栏杆立起来了,房屋墙底的瓷砖贴好了,屋檐下的排水沟修好了,就连院坝边的围墙,也全都垒砌好了。而完工后的详细账单,更是让拉且原本皱紧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来。“政府补助了三万多元,我家总共才出了一万多点。”看着眼前整修一新的房子,吉俄拉且笑得合不拢嘴。 搬家那天,吉俄拉且把自己亲手打制的电视柜摆在堂屋正中间。电视柜的正面木板上,拉且用黄白相间的颜色,勾勒出线条简洁的几何图案。 问他,那些图案是什么意思。 他说,那是他永远不会忘记的大凉山。, BM=003版, type=0, ZB_DROP=0, TXS=1788, NODEID=null, DOCTITLE=吉俄拉且的房子,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0, CONTENT=
□刘乾能

清晨,当村子里响起公鸡的打鸣声,吉俄拉且便会和往常一样,一下子从床上翻身起来。他打开大门,湿润的风扑面而来,空气中有淡淡的桂花香味。就在头一天,他看到院墙边的几棵金桂上挂着密密的花蕾,没想到,一夜之间,它们全都开了。吉俄拉且的鼻子使劲嗅了嗅,闭上眼睛,静静地享受着这沁人心脾的浓浓香气,也享受着一天里难得的短暂闲暇。天一放亮,他就要和几个老乡一起上山挖电线杆窝子。村里正在进行农网改造,作为天全县兴业乡高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被安排进了工程队,每天有一百三四十元的收入。

吉俄拉且的家在高桥村八组,三间木房坐北向南一字排开,东西两侧,还竖向加盖了一间厢房。东侧的厢房向前延伸,刚好多出一间来。拉且把这一间隔成两个房间,一间用于洗漱,一间安装了抽水马桶,还装上了电热水器。忙碌一天的吉俄拉且回家,可以在那里冲一个痛快的热水澡。水泥打好的院坝,平整,干净。院坝的南侧,火砖镂空堆砌出八十厘米高的院墙,院墙外的空地,是吉俄拉且背土铺成的菜地。栽什么种什么,全是妻子在打理。到了成熟的季节,辣椒挂满了枝头,茄苗上吊着酱紫的茄子,翠绿的香葱顶着细小的露珠,绿的嫩绿,红的火红。

吉俄拉且拿起扫把,开始打扫院子。“唰唰——”扫把在水泥地上均匀划过。除了几片夜里被风刮下的叶子,水泥地面上什么也没有。但拉且依然很认真地清扫,这是他每天必修的功课。

吉俄拉且不是高桥本地人,他的老家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则祖乡三家寨村。他十五岁时开始学木匠活,学徒期满就开始做家具挣钱。赚钱结婚成家,两个孩子相继出生,家里的土房子显得越发逼仄。有一年夏季,暴雨如注,泥石流冲毁了他家的半边土房,幸好当时妻儿住在岳母家。目睹辛辛苦苦垒起来的房子变成“废墟”,吉俄拉且的心都碎了。从此,能拥有一套牢固安全的房子,成了他的梦想。当然,他很清楚,单靠自己做木匠的微薄收入,根本无法在高山上建起牢固的房子。毕竟,一块砖运上山,马驮的成本是砖本身的三倍还多。无奈之下,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举家搬迁。

踏着同乡的足迹,吉俄拉且拖家带口,来到高桥村,举债买下了一所旧房子。安置好妻子儿女,便外出务工。从成都到甘孜,从福建到新疆,一年四季,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东奔西跑。三年后,他终于还清了所有的欠账。但那所旧房子久未修葺的现状,依旧让他放不下心。有一天,拉且发现,村子里多了几个陌生人。只见他们拿着一卷厚厚的图纸,一户户走到和他一样的自主搬迁户家中,一边用卷尺量,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还不时和村干部讨论着什么。慢慢地,吉俄拉且听出来了他们的意思,原来是要对这里的房屋进行改造。

第二天,天全县扶贫开发局的帮扶干部亲自上门找到他,问他家愿不愿意参加旧房改造时,吉俄拉且意识到,这样的好事真的有自己一份。

“愿意愿意!”吉俄拉且激动地告诉来人。

“愿意的话,乡上将统一对贫困户的房屋进行改造,只是,你自己也得准备点钱哦。”拉且使劲点头。但当拉且回到家,把这番话告诉妻子,妻子却不无忧虑地说:“政府已经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还能再给我们出多少钱修房子呢?需要我们自己出的那部分,家里能凑出来吗?”吉俄拉且听了,心里又空落落的没了底。

吉俄拉且和妻子没有想到,乡上组织的施工队第二天就到家了。放线,打桩,备料,开工,一切都在井然有序中推进。看着不断变化的房屋,拉且心里像是灌了蜜。看着施工员手中的图纸,拉且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这里是厨房,这里将新修一间洗漱室,这间是你们的卫生间,这间是客厅,这间是卧室,楼上的房屋,是孩子们的住处……”施工人员的一番解释,说得吉俄拉且热泪盈眶:自己竟然能够住上这样考究的房子!

一个月后,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楼上的栏杆立起来了,房屋墙底的瓷砖贴好了,屋檐下的排水沟修好了,就连院坝边的围墙,也全都垒砌好了。而完工后的详细账单,更是让拉且原本皱紧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来。“政府补助了三万多元,我家总共才出了一万多点。”看着眼前整修一新的房子,吉俄拉且笑得合不拢嘴。

搬家那天,吉俄拉且把自己亲手打制的电视柜摆在堂屋正中间。电视柜的正面木板上,拉且用黄白相间的颜色,勾勒出线条简洁的几何图案。

问他,那些图案是什么意思。

他说,那是他永远不会忘记的大凉山。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398323346784059393, IR_CONTENT=□刘乾能 清晨,当村子里响起公鸡的打鸣声,吉俄拉且便会和往常一样,一下子从床上翻身起来。他打开大门,湿润的风扑面而来,空气中有淡淡的桂花香味。就在头一天,他看到院墙边的几棵金桂上挂着密密的花蕾,没想到,一夜之间,它们全都开了。吉俄拉且的鼻子使劲嗅了嗅,闭上眼睛,静静地享受着这沁人心脾的浓浓香气,也享受着一天里难得的短暂闲暇。天一放亮,他就要和几个老乡一起上山挖电线杆窝子。村里正在进行农网改造,作为天全县兴业乡高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被安排进了工程队,每天有一百三四十元的收入。 吉俄拉且的家在高桥村八组,三间木房坐北向南一字排开,东西两侧,还竖向加盖了一间厢房。东侧的厢房向前延伸,刚好多出一间来。拉且把这一间隔成两个房间,一间用于洗漱,一间安装了抽水马桶,还装上了电热水器。忙碌一天的吉俄拉且回家,可以在那里冲一个痛快的热水澡。水泥打好的院坝,平整,干净。院坝的南侧,火砖镂空堆砌出八十厘米高的院墙,院墙外的空地,是吉俄拉且背土铺成的菜地。栽什么种什么,全是妻子在打理。到了成熟的季节,辣椒挂满了枝头,茄苗上吊着酱紫的茄子,翠绿的香葱顶着细小的露珠,绿的嫩绿,红的火红。 吉俄拉且拿起扫把,开始打扫院子。“唰唰——”扫把在水泥地上均匀划过。除了几片夜里被风刮下的叶子,水泥地面上什么也没有。但拉且依然很认真地清扫,这是他每天必修的功课。 吉俄拉且不是高桥本地人,他的老家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则祖乡三家寨村。他十五岁时开始学木匠活,学徒期满就开始做家具挣钱。赚钱结婚成家,两个孩子相继出生,家里的土房子显得越发逼仄。有一年夏季,暴雨如注,泥石流冲毁了他家的半边土房,幸好当时妻儿住在岳母家。目睹辛辛苦苦垒起来的房子变成“废墟”,吉俄拉且的心都碎了。从此,能拥有一套牢固安全的房子,成了他的梦想。当然,他很清楚,单靠自己做木匠的微薄收入,根本无法在高山上建起牢固的房子。毕竟,一块砖运上山,马驮的成本是砖本身的三倍还多。无奈之下,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举家搬迁。 踏着同乡的足迹,吉俄拉且拖家带口,来到高桥村,举债买下了一所旧房子。安置好妻子儿女,便外出务工。从成都到甘孜,从福建到新疆,一年四季,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东奔西跑。三年后,他终于还清了所有的欠账。但那所旧房子久未修葺的现状,依旧让他放不下心。有一天,拉且发现,村子里多了几个陌生人。只见他们拿着一卷厚厚的图纸,一户户走到和他一样的自主搬迁户家中,一边用卷尺量,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还不时和村干部讨论着什么。慢慢地,吉俄拉且听出来了他们的意思,原来是要对这里的房屋进行改造。 第二天,天全县扶贫开发局的帮扶干部亲自上门找到他,问他家愿不愿意参加旧房改造时,吉俄拉且意识到,这样的好事真的有自己一份。 “愿意愿意!”吉俄拉且激动地告诉来人。 “愿意的话,乡上将统一对贫困户的房屋进行改造,只是,你自己也得准备点钱哦。”拉且使劲点头。但当拉且回到家,把这番话告诉妻子,妻子却不无忧虑地说:“政府已经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还能再给我们出多少钱修房子呢?需要我们自己出的那部分,家里能凑出来吗?”吉俄拉且听了,心里又空落落的没了底。 吉俄拉且和妻子没有想到,乡上组织的施工队第二天就到家了。放线,打桩,备料,开工,一切都在井然有序中推进。看着不断变化的房屋,拉且心里像是灌了蜜。看着施工员手中的图纸,拉且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这里是厨房,这里将新修一间洗漱室,这间是你们的卫生间,这间是客厅,这间是卧室,楼上的房屋,是孩子们的住处……”施工人员的一番解释,说得吉俄拉且热泪盈眶:自己竟然能够住上这样考究的房子! 一个月后,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楼上的栏杆立起来了,房屋墙底的瓷砖贴好了,屋檐下的排水沟修好了,就连院坝边的围墙,也全都垒砌好了。而完工后的详细账单,更是让拉且原本皱紧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来。“政府补助了三万多元,我家总共才出了一万多点。”看着眼前整修一新的房子,吉俄拉且笑得合不拢嘴。 搬家那天,吉俄拉且把自己亲手打制的电视柜摆在堂屋正中间。电视柜的正面木板上,拉且用黄白相间的颜色,勾勒出线条简洁的几何图案。 问他,那些图案是什么意思。 他说,那是他永远不会忘记的大凉山。,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10529003.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1/M00/C6/A5/wKhuumCxMKeADMFnAII02fZtIyQ219.png, ZB_AREA_LIST=, FB=

, TS=},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4, CODE=200, CURBM=003, YEAR=2021, PAPERDATE=2021/05/29, DAY=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