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4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加强公共卫生事件预防
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 付洪涛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村)防控阵地。新冠肺炎疫情成为检验城市社区治理能力一次最直接、最严峻的“大考”。城市社区一直以来被界定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与农村社区相比,具有人群规模大、密度高、异质性较强的特点,在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居民群众、搞好城市管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城市社会群体结构的变化,给城市社区精细化管理带来了重大挑战,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使该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影响城市社区精细化管理、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存在哪些短板,引起了广泛关注。

地方政府主导

为城市社区治理做好顶层设计

在重大疫情防控中,需要强大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从这个层面来说,需要政府做好制度保障和顶层设计。一是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领导职能,构建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四级联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互动,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城市基层治理组织体系,为城市社区治理做好制度保障。在此次疫情中,反映出物业、社区、街道权责不明显,不同程度存在指挥不畅等问题。须高度重视物业管理在城市社区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将物业管理纳入属地疫情联防联控体系,研究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对物业管理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增加的额外支出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扶持。二是政府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做好物资保障。如在基础设施保障方面,可以通过整合学校、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源或新建配套,加大活动阵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通过争取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等方式,进一步完善部分社区楼栋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做好制度建设,建立多方主体协同参与机制。如完善基层应急工作制度,健全基层党组织等,推进基层公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市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形成一套全面、实用、可操作、易落地的应急工作制度;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总结此次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储备经验,建立健全以市级政府应急物资储备为核心、县(区)政府储备为支撑、生产企业实物和产能储备为基础、社会捐助捐赠和家庭储备为补充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并随着情况变化及时修订,同时加强各类应急预案演练,确保一旦有灾情和突发事件发生,能及时启动预案,发挥预案作用,为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积蓄力量。

社区管理行政化

制定基本职能职责清单

不少居民没有“社区”或“居委会”的概念,他们认可“办事处”,认为社区可有可无。70%的居民并没有意识到“社区”是法定群众性自治组织,能够代表社区居民行使自治权利,实现自我管理。在他们眼里,社区主要是“政府部门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代理人,从事居民基本信息调查、办理低保、医保、医疗救助等工作”。

在日益复杂化、不确定性特征突出的城市社会中,精细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划定城市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关(街道)、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及物业管理委员会之间的职能边界,使之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从而更好地理顺政府、社会、市场和社区之间的关系。要厘清城市社区的基本职能职责,科学制定城市社区权责清单,重点从社区事务准入清单、社区履行职责清单和社区公共服务清单入手,将社区责任事项、主体、边界、问究等内容以清单的形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利用清晰的清单事项来划定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的法定责任,有利于理顺街道、社区、小区的关系,有利于规范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的权力边界和运行方式,提高城市社区治理的效率,实现城市社区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在工作经费保障方面,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切实落实好部门业务向社区下移相关工作经费的措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一步拓展基层社区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激发社会组织积极性

提高城市社区治理参与度

截至2020年2月,全市共组建疫情防控青年应急志愿服务队24支,700余名青年志愿者和200余个社会组织深入到社区开展防疫宣传、人员排查、便民服务、心理疏导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虽然社会组织和青年志愿者数量众多,但存在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缺乏、资金来源不稳定、缺乏活动场所等问题,面对突发的疫情,工作开展情况也良莠不齐。如专门从事防灾、救灾、减灾的专业组织较少。为调动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和青年志愿者的积极性,可考虑以项目为依托,支持行业协会、社区服务组织、公益类组织等重点领域的社会组织加快发展,通过市场化运营,孵化培育社会组织的同时,提高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加强专业培训

构建提升应急能力的长效机制

城市社区工作人员还存在综合能力不足等问题。日常培训对公共卫生、应急知识等业务培训较少,虽在疫情初期对医疗救治、疾病防控等进行了紧急培训,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不足。一是要依托当地医疗教育资源,开展社区工作人员相关应急能力培训。可依托当地医疗教育资源,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常态化培训,以备不时之需;可由高校牵头,成立社区学院,打造科普基地,整合医疗卫生资源,采用“线上+线下”的授课方式,开展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及服务,让教师进社区、居民进校区,培养居民的健康意识、疾病预防、护理保健及应急处置能力。二是要加强社区网格化建设,提升疫情防控信息获得、决策、执行能力。将“大数据+网格化”与社区综合治理、疫情防控工作紧密结合,畅通信息渠道,有利于城市社区实现“网格指导员+网格监督员+网格责任人+网格信息员+网格楼栋长+网格志愿者”的社区六级疫情管理防控体系的顺利运行。三是要通过建章立制把依法防疫贯彻到重大疫情的预防、应急响应、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等基础环节,明确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处理流程、分类措施、责任要求、日常培训、善后处理、事后评估等内容。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6, PREBM=003, NUM=3, GUID=1400135370099326976, BMS=[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DETAIL={BC=004,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1/06/03/004/1400135370099326976.html, DOCPUBTIME=2021-06-03 02:00:07, DOCAUTHOR=, CLEAR_CONTENT=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村)防控阵地。新冠肺炎疫情成为检验城市社区治理能力一次最直接、最严峻的“大考”。城市社区一直以来被界定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与农村社区相比,具有人群规模大、密度高、异质性较强的特点,在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居民群众、搞好城市管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城市社会群体结构的变化,给城市社区精细化管理带来了重大挑战,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使该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影响城市社区精细化管理、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存在哪些短板,引起了广泛关注。 地方政府主导 为城市社区治理做好顶层设计 在重大疫情防控中,需要强大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从这个层面来说,需要政府做好制度保障和顶层设计。一是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领导职能,构建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四级联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互动,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城市基层治理组织体系,为城市社区治理做好制度保障。在此次疫情中,反映出物业、社区、街道权责不明显,不同程度存在指挥不畅等问题。须高度重视物业管理在城市社区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将物业管理纳入属地疫情联防联控体系,研究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对物业管理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增加的额外支出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扶持。二是政府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做好物资保障。如在基础设施保障方面,可以通过整合学校、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源或新建配套,加大活动阵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通过争取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等方式,进一步完善部分社区楼栋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做好制度建设,建立多方主体协同参与机制。如完善基层应急工作制度,健全基层党组织等,推进基层公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市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形成一套全面、实用、可操作、易落地的应急工作制度;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总结此次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储备经验,建立健全以市级政府应急物资储备为核心、县(区)政府储备为支撑、生产企业实物和产能储备为基础、社会捐助捐赠和家庭储备为补充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并随着情况变化及时修订,同时加强各类应急预案演练,确保一旦有灾情和突发事件发生,能及时启动预案,发挥预案作用,为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积蓄力量。 社区管理行政化 制定基本职能职责清单 不少居民没有“社区”或“居委会”的概念,他们认可“办事处”,认为社区可有可无。70%的居民并没有意识到“社区”是法定群众性自治组织,能够代表社区居民行使自治权利,实现自我管理。在他们眼里,社区主要是“政府部门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代理人,从事居民基本信息调查、办理低保、医保、医疗救助等工作”。 在日益复杂化、不确定性特征突出的城市社会中,精细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划定城市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关(街道)、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及物业管理委员会之间的职能边界,使之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从而更好地理顺政府、社会、市场和社区之间的关系。要厘清城市社区的基本职能职责,科学制定城市社区权责清单,重点从社区事务准入清单、社区履行职责清单和社区公共服务清单入手,将社区责任事项、主体、边界、问究等内容以清单的形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利用清晰的清单事项来划定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的法定责任,有利于理顺街道、社区、小区的关系,有利于规范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的权力边界和运行方式,提高城市社区治理的效率,实现城市社区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在工作经费保障方面,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切实落实好部门业务向社区下移相关工作经费的措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一步拓展基层社区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激发社会组织积极性 提高城市社区治理参与度 截至2020年2月,全市共组建疫情防控青年应急志愿服务队24支,700余名青年志愿者和200余个社会组织深入到社区开展防疫宣传、人员排查、便民服务、心理疏导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虽然社会组织和青年志愿者数量众多,但存在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缺乏、资金来源不稳定、缺乏活动场所等问题,面对突发的疫情,工作开展情况也良莠不齐。如专门从事防灾、救灾、减灾的专业组织较少。为调动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和青年志愿者的积极性,可考虑以项目为依托,支持行业协会、社区服务组织、公益类组织等重点领域的社会组织加快发展,通过市场化运营,孵化培育社会组织的同时,提高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加强专业培训 构建提升应急能力的长效机制 城市社区工作人员还存在综合能力不足等问题。日常培训对公共卫生、应急知识等业务培训较少,虽在疫情初期对医疗救治、疾病防控等进行了紧急培训,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不足。一是要依托当地医疗教育资源,开展社区工作人员相关应急能力培训。可依托当地医疗教育资源,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常态化培训,以备不时之需;可由高校牵头,成立社区学院,打造科普基地,整合医疗卫生资源,采用“线上+线下”的授课方式,开展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及服务,让教师进社区、居民进校区,培养居民的健康意识、疾病预防、护理保健及应急处置能力。二是要加强社区网格化建设,提升疫情防控信息获得、决策、执行能力。将“大数据+网格化”与社区综合治理、疫情防控工作紧密结合,畅通信息渠道,有利于城市社区实现“网格指导员+网格监督员+网格责任人+网格信息员+网格楼栋长+网格志愿者”的社区六级疫情管理防控体系的顺利运行。三是要通过建章立制把依法防疫贯彻到重大疫情的预防、应急响应、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等基础环节,明确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处理流程、分类措施、责任要求、日常培训、善后处理、事后评估等内容。, BM=004版, type=0, ZB_DROP=0, TXS=2509, NODEID=null, DOCTITLE=加强公共卫生事件预防
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0, CONTENT=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村)防控阵地。新冠肺炎疫情成为检验城市社区治理能力一次最直接、最严峻的“大考”。城市社区一直以来被界定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与农村社区相比,具有人群规模大、密度高、异质性较强的特点,在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居民群众、搞好城市管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城市社会群体结构的变化,给城市社区精细化管理带来了重大挑战,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使该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影响城市社区精细化管理、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存在哪些短板,引起了广泛关注。

地方政府主导

为城市社区治理做好顶层设计

在重大疫情防控中,需要强大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从这个层面来说,需要政府做好制度保障和顶层设计。一是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领导职能,构建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四级联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互动,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城市基层治理组织体系,为城市社区治理做好制度保障。在此次疫情中,反映出物业、社区、街道权责不明显,不同程度存在指挥不畅等问题。须高度重视物业管理在城市社区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将物业管理纳入属地疫情联防联控体系,研究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对物业管理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增加的额外支出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扶持。二是政府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做好物资保障。如在基础设施保障方面,可以通过整合学校、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源或新建配套,加大活动阵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通过争取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等方式,进一步完善部分社区楼栋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做好制度建设,建立多方主体协同参与机制。如完善基层应急工作制度,健全基层党组织等,推进基层公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市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形成一套全面、实用、可操作、易落地的应急工作制度;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总结此次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储备经验,建立健全以市级政府应急物资储备为核心、县(区)政府储备为支撑、生产企业实物和产能储备为基础、社会捐助捐赠和家庭储备为补充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并随着情况变化及时修订,同时加强各类应急预案演练,确保一旦有灾情和突发事件发生,能及时启动预案,发挥预案作用,为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积蓄力量。

社区管理行政化

制定基本职能职责清单

不少居民没有“社区”或“居委会”的概念,他们认可“办事处”,认为社区可有可无。70%的居民并没有意识到“社区”是法定群众性自治组织,能够代表社区居民行使自治权利,实现自我管理。在他们眼里,社区主要是“政府部门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代理人,从事居民基本信息调查、办理低保、医保、医疗救助等工作”。

在日益复杂化、不确定性特征突出的城市社会中,精细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划定城市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关(街道)、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及物业管理委员会之间的职能边界,使之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从而更好地理顺政府、社会、市场和社区之间的关系。要厘清城市社区的基本职能职责,科学制定城市社区权责清单,重点从社区事务准入清单、社区履行职责清单和社区公共服务清单入手,将社区责任事项、主体、边界、问究等内容以清单的形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利用清晰的清单事项来划定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的法定责任,有利于理顺街道、社区、小区的关系,有利于规范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的权力边界和运行方式,提高城市社区治理的效率,实现城市社区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在工作经费保障方面,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切实落实好部门业务向社区下移相关工作经费的措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一步拓展基层社区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激发社会组织积极性

提高城市社区治理参与度

截至2020年2月,全市共组建疫情防控青年应急志愿服务队24支,700余名青年志愿者和200余个社会组织深入到社区开展防疫宣传、人员排查、便民服务、心理疏导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虽然社会组织和青年志愿者数量众多,但存在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缺乏、资金来源不稳定、缺乏活动场所等问题,面对突发的疫情,工作开展情况也良莠不齐。如专门从事防灾、救灾、减灾的专业组织较少。为调动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和青年志愿者的积极性,可考虑以项目为依托,支持行业协会、社区服务组织、公益类组织等重点领域的社会组织加快发展,通过市场化运营,孵化培育社会组织的同时,提高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加强专业培训

构建提升应急能力的长效机制

城市社区工作人员还存在综合能力不足等问题。日常培训对公共卫生、应急知识等业务培训较少,虽在疫情初期对医疗救治、疾病防控等进行了紧急培训,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不足。一是要依托当地医疗教育资源,开展社区工作人员相关应急能力培训。可依托当地医疗教育资源,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常态化培训,以备不时之需;可由高校牵头,成立社区学院,打造科普基地,整合医疗卫生资源,采用“线上+线下”的授课方式,开展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及服务,让教师进社区、居民进校区,培养居民的健康意识、疾病预防、护理保健及应急处置能力。二是要加强社区网格化建设,提升疫情防控信息获得、决策、执行能力。将“大数据+网格化”与社区综合治理、疫情防控工作紧密结合,畅通信息渠道,有利于城市社区实现“网格指导员+网格监督员+网格责任人+网格信息员+网格楼栋长+网格志愿者”的社区六级疫情管理防控体系的顺利运行。三是要通过建章立制把依法防疫贯彻到重大疫情的预防、应急响应、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等基础环节,明确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处理流程、分类措施、责任要求、日常培训、善后处理、事后评估等内容。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400135370099326976, IR_CONTENT=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村)防控阵地。新冠肺炎疫情成为检验城市社区治理能力一次最直接、最严峻的“大考”。城市社区一直以来被界定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与农村社区相比,具有人群规模大、密度高、异质性较强的特点,在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居民群众、搞好城市管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城市社会群体结构的变化,给城市社区精细化管理带来了重大挑战,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使该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影响城市社区精细化管理、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存在哪些短板,引起了广泛关注。 地方政府主导 为城市社区治理做好顶层设计 在重大疫情防控中,需要强大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从这个层面来说,需要政府做好制度保障和顶层设计。一是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领导职能,构建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四级联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互动,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城市基层治理组织体系,为城市社区治理做好制度保障。在此次疫情中,反映出物业、社区、街道权责不明显,不同程度存在指挥不畅等问题。须高度重视物业管理在城市社区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将物业管理纳入属地疫情联防联控体系,研究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对物业管理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增加的额外支出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扶持。二是政府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做好物资保障。如在基础设施保障方面,可以通过整合学校、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源或新建配套,加大活动阵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通过争取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等方式,进一步完善部分社区楼栋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做好制度建设,建立多方主体协同参与机制。如完善基层应急工作制度,健全基层党组织等,推进基层公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市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形成一套全面、实用、可操作、易落地的应急工作制度;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总结此次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储备经验,建立健全以市级政府应急物资储备为核心、县(区)政府储备为支撑、生产企业实物和产能储备为基础、社会捐助捐赠和家庭储备为补充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并随着情况变化及时修订,同时加强各类应急预案演练,确保一旦有灾情和突发事件发生,能及时启动预案,发挥预案作用,为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积蓄力量。 社区管理行政化 制定基本职能职责清单 不少居民没有“社区”或“居委会”的概念,他们认可“办事处”,认为社区可有可无。70%的居民并没有意识到“社区”是法定群众性自治组织,能够代表社区居民行使自治权利,实现自我管理。在他们眼里,社区主要是“政府部门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代理人,从事居民基本信息调查、办理低保、医保、医疗救助等工作”。 在日益复杂化、不确定性特征突出的城市社会中,精细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划定城市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关(街道)、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及物业管理委员会之间的职能边界,使之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从而更好地理顺政府、社会、市场和社区之间的关系。要厘清城市社区的基本职能职责,科学制定城市社区权责清单,重点从社区事务准入清单、社区履行职责清单和社区公共服务清单入手,将社区责任事项、主体、边界、问究等内容以清单的形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利用清晰的清单事项来划定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的法定责任,有利于理顺街道、社区、小区的关系,有利于规范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的权力边界和运行方式,提高城市社区治理的效率,实现城市社区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在工作经费保障方面,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切实落实好部门业务向社区下移相关工作经费的措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一步拓展基层社区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激发社会组织积极性 提高城市社区治理参与度 截至2020年2月,全市共组建疫情防控青年应急志愿服务队24支,700余名青年志愿者和200余个社会组织深入到社区开展防疫宣传、人员排查、便民服务、心理疏导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虽然社会组织和青年志愿者数量众多,但存在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缺乏、资金来源不稳定、缺乏活动场所等问题,面对突发的疫情,工作开展情况也良莠不齐。如专门从事防灾、救灾、减灾的专业组织较少。为调动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和青年志愿者的积极性,可考虑以项目为依托,支持行业协会、社区服务组织、公益类组织等重点领域的社会组织加快发展,通过市场化运营,孵化培育社会组织的同时,提高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加强专业培训 构建提升应急能力的长效机制 城市社区工作人员还存在综合能力不足等问题。日常培训对公共卫生、应急知识等业务培训较少,虽在疫情初期对医疗救治、疾病防控等进行了紧急培训,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不足。一是要依托当地医疗教育资源,开展社区工作人员相关应急能力培训。可依托当地医疗教育资源,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常态化培训,以备不时之需;可由高校牵头,成立社区学院,打造科普基地,整合医疗卫生资源,采用“线上+线下”的授课方式,开展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及服务,让教师进社区、居民进校区,培养居民的健康意识、疾病预防、护理保健及应急处置能力。二是要加强社区网格化建设,提升疫情防控信息获得、决策、执行能力。将“大数据+网格化”与社区综合治理、疫情防控工作紧密结合,畅通信息渠道,有利于城市社区实现“网格指导员+网格监督员+网格责任人+网格信息员+网格楼栋长+网格志愿者”的社区六级疫情管理防控体系的顺利运行。三是要通过建章立制把依法防疫贯彻到重大疫情的预防、应急响应、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等基础环节,明确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处理流程、分类措施、责任要求、日常培训、善后处理、事后评估等内容。,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10603004.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1/M00/C6/AA/wKhuumC3yDSAcX1BAFsJOmJmh3c730.png, ZB_AREA_LIST=, FB=

□ 付洪涛等

, TS=},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5, CODE=200, CURBM=004, YEAR=2021, PAPERDATE=2021/06/03, DAY=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