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2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雅安日报传媒集团、眉山日报社开展建党百年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

探访千年茶马古道
追寻红军长征精神

采访报道团队成员下行陡坡

采访报道团队成员下行陡坡

1935年5月31日,红军在飞夺泸定桥后南下冷碛镇,沿茶马古道攻占化林坪,发起整个大渡河之役最激烈的战斗,抢占泸定和汉源之间的关隘,跳出大渡河峡谷的困境。红军由此北上夺取了天全、芦山。

2021年,在建党百年之际,雅安日报传媒集团、眉山日报社联合举行“山花烂漫时 他在丛中笑——探茶马古道 寻红军足迹”建党百年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

活动从5月31日持续到6月2日。其间,参加活动的记者于“同月同日同线路”徒步重走红军长征路线,凭吊红军飞越岭战斗遗址,参观千亩“红军花”(又称报春花),深入挖掘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故事,探访茶马古道感受时代变迁,实地采访飞越岭周边山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鲜活事例。

访:那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5月31日,雅安日报传媒集团、眉山日报社记者来到飞越岭下泸定县兴隆镇化林村。这座古朴幽静的村庄,承载着太多历史故事。

村里的石板街上,几处隐约的遗址和斑驳的废墟已经说不清准确来历,村头仅存的一通古碑上,记载着清雍正乙卯年(1735年),果亲王胤礼返京路过化林坪时感慨山高路险的诗文。

远方的故事或再难考证,但86年前那一场激烈的战斗,村子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讲得清楚。

当年红军大部队过化林坪时,帮百姓修水槽解决饮水问题,群众纷纷帮红军打草鞋。

“我家的房子,当年刘伯承曾经在这里歇脚。”董祖兰指着一处斑驳木墙的老屋说:“那时候,刘伯承就睡在这里。他们离开时,还将携带的被褥棕垫送给了我们。”

70岁的周振良,从家里找出珍藏多年的一张杨成武上将的照片。2014年5月,杨成武上将委托警卫员,到飞越岭祭奠当年牺牲的英烈,“当时是我带警卫员去的。临别前,他送我这张照片留念。”

随后,周振良又讲述起他的两位叔伯爷爷周奕朝和周奕廷,与刘伯承元帅的故事。

采访路上,处处都留有红军的故事。

汉源县宜东镇内,12座刻着编号的石碑掩藏在山林之中。这是12座无名红军墓。徒步翻越过飞越岭后,记者来到这里采访,倾听12位无名英雄的故事。

1935年5月29日,红一方面军红四团的22名勇士,冒着大渡河对岸敌军的密集炮火,飞夺泸定桥,牺牲4人;5月31日,红四团在泸定县与汉源县交界的飞越岭,与敌军发生一次激烈战斗,伤亡30人。经数十年找寻,22勇士中有姓名、籍贯、牺牲时间的仅12名,尚有10名勇士无任何资料。

行:那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

重走长征路,“走”是重点。

6月1日一大早,主题采访报道团队从化林村出发,开始翻越飞越岭。

从化林坪翻越飞越岭到三交村,全程约22.5公里,道路陡峭难行。昔日,这里是茶马古道,数代背夫负重茶包,出雅州,经荥经,走汉源,翻过飞越岭。今朝,茶马古道的痕迹依旧散落在飞越岭上,残断的石阶上一个个拐子窝,一路走来,一路隐去。

沿着古道痕迹,主题采访报道团队一脚深一脚浅地行走在山林之中。

1935年5月31日晨,红二师四团奉命攻打飞越岭。红军将领在山脚察看地形后,决定利用山上雾多的特点,由二营副营长黄霖率领六连及一个机枪排,从左翼山峰迂回攀缘而上,出奇制胜。

选择同月同日重走这一段长征路,似乎也能感受到当年二营六连奇袭当天飞越岭垭口的天气。山间天气变幻莫测,海拔2830米的飞越岭垭口突然大雾弥漫。

残存的茶马古道,年久失修残破不堪;更多的地方,曾经的道路已经湮没于荒野。蹚过溪流,踏过泥泞,小心翼翼走过独木桥,对长期在外奔走的记者来说,这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从垭口开始,殷红的红军花铺满至山谷,“伴随”着记者一路前行。

关于这种花,在当地有这样一种说法:红军攻占飞越岭后,漫山遍野盛开一种殷红色的报春花,每年5月如期开放;当地群众便称之为“红军花”。

看:那一场百年沧桑的巨变

飞越岭的两侧,一侧是甘孜州泸定县,一侧是雅安市汉源县。

千百年的时间,大山的人们走出一条茶马古道;近代百年的时间,大山的人们又走出一条通往富裕的康庄大道。

在化林村,脱贫攻坚工作给村子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村落背后,是一片片红彤彤的花椒地。化林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林介绍,全村约有4500亩花椒,年产值在1100万元左右,纯利润500多万元,全村人均每年靠花椒收入8000多元。村里有不少家庭不仅在县城买房,还买车。目前,化林村正在思考如何将红色资源、历史资源利用好,让化林村吃上“旅游饭”。

另一侧的汉源县,也同样在变。

6月2日,主题采访报道团队来到汉源县清溪镇。汉源花椒万亩示范基地、汉源甜樱桃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汉源县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农业产业化,引领汉源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画卷。

一路走来,看到飞越岭两侧迎来发展巨变,让主题采访报道团队深有感触。两地群众不等不靠克服困难谋发展,党政干部主动作为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脱贫致富。长征精神在这里延续,红色基因在这里赓继。

一路走来,主题采访报道团队聆听了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同时以所见所闻书写革命老区的百年沧桑巨变,以视频、文稿、图片等多种形式在眉山日报、雅安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矩阵进行宣传报道。

采访报道团队成员到达飞越岭垭口后,激动得挥舞党旗

采访报道团队成员到达飞越岭垭口后,激动得挥舞党旗

徒步穿越路线上的拐子窝

徒步穿越路线上的拐子窝

采访报道团队成员穿行花海

采访报道团队成员穿行花海

采访报道团队成员蹚过小溪

采访报道团队成员蹚过小溪

雅安日报传媒集团、眉山日报社采访报道团队合影

雅安日报传媒集团、眉山日报社采访报道团队合影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6, PREBM=001, NUM=1, GUID=1401584921532366848, BMS=[001, 002, 004], DETAIL={BC=002,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1/06/07/002/1401584921532366848.html, DOCPUBTIME=2021-06-07 02:00:07, DOCAUTHOR=, CLEAR_CONTENT= 1935年5月31日,红军在飞夺泸定桥后南下冷碛镇,沿茶马古道攻占化林坪,发起整个大渡河之役最激烈的战斗,抢占泸定和汉源之间的关隘,跳出大渡河峡谷的困境。红军由此北上夺取了天全、芦山。 2021年,在建党百年之际,雅安日报传媒集团、眉山日报社联合举行“山花烂漫时 他在丛中笑——探茶马古道 寻红军足迹”建党百年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 活动从5月31日持续到6月2日。其间,参加活动的记者于“同月同日同线路”徒步重走红军长征路线,凭吊红军飞越岭战斗遗址,参观千亩“红军花”(又称报春花),深入挖掘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故事,探访茶马古道感受时代变迁,实地采访飞越岭周边山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鲜活事例。 访:那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5月31日,雅安日报传媒集团、眉山日报社记者来到飞越岭下泸定县兴隆镇化林村。这座古朴幽静的村庄,承载着太多历史故事。 村里的石板街上,几处隐约的遗址和斑驳的废墟已经说不清准确来历,村头仅存的一通古碑上,记载着清雍正乙卯年(1735年),果亲王胤礼返京路过化林坪时感慨山高路险的诗文。 远方的故事或再难考证,但86年前那一场激烈的战斗,村子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讲得清楚。 当年红军大部队过化林坪时,帮百姓修水槽解决饮水问题,群众纷纷帮红军打草鞋。 “我家的房子,当年刘伯承曾经在这里歇脚。”董祖兰指着一处斑驳木墙的老屋说:“那时候,刘伯承就睡在这里。他们离开时,还将携带的被褥棕垫送给了我们。” 70岁的周振良,从家里找出珍藏多年的一张杨成武上将的照片。2014年5月,杨成武上将委托警卫员,到飞越岭祭奠当年牺牲的英烈,“当时是我带警卫员去的。临别前,他送我这张照片留念。” 随后,周振良又讲述起他的两位叔伯爷爷周奕朝和周奕廷,与刘伯承元帅的故事。 采访路上,处处都留有红军的故事。 汉源县宜东镇内,12座刻着编号的石碑掩藏在山林之中。这是12座无名红军墓。徒步翻越过飞越岭后,记者来到这里采访,倾听12位无名英雄的故事。 1935年5月29日,红一方面军红四团的22名勇士,冒着大渡河对岸敌军的密集炮火,飞夺泸定桥,牺牲4人;5月31日,红四团在泸定县与汉源县交界的飞越岭,与敌军发生一次激烈战斗,伤亡30人。经数十年找寻,22勇士中有姓名、籍贯、牺牲时间的仅12名,尚有10名勇士无任何资料。 行:那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 重走长征路,“走”是重点。 6月1日一大早,主题采访报道团队从化林村出发,开始翻越飞越岭。 从化林坪翻越飞越岭到三交村,全程约22.5公里,道路陡峭难行。昔日,这里是茶马古道,数代背夫负重茶包,出雅州,经荥经,走汉源,翻过飞越岭。今朝,茶马古道的痕迹依旧散落在飞越岭上,残断的石阶上一个个拐子窝,一路走来,一路隐去。 沿着古道痕迹,主题采访报道团队一脚深一脚浅地行走在山林之中。 1935年5月31日晨,红二师四团奉命攻打飞越岭。红军将领在山脚察看地形后,决定利用山上雾多的特点,由二营副营长黄霖率领六连及一个机枪排,从左翼山峰迂回攀缘而上,出奇制胜。 选择同月同日重走这一段长征路,似乎也能感受到当年二营六连奇袭当天飞越岭垭口的天气。山间天气变幻莫测,海拔2830米的飞越岭垭口突然大雾弥漫。 残存的茶马古道,年久失修残破不堪;更多的地方,曾经的道路已经湮没于荒野。蹚过溪流,踏过泥泞,小心翼翼走过独木桥,对长期在外奔走的记者来说,这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从垭口开始,殷红的红军花铺满至山谷,“伴随”着记者一路前行。 关于这种花,在当地有这样一种说法:红军攻占飞越岭后,漫山遍野盛开一种殷红色的报春花,每年5月如期开放;当地群众便称之为“红军花”。 看:那一场百年沧桑的巨变 飞越岭的两侧,一侧是甘孜州泸定县,一侧是雅安市汉源县。 千百年的时间,大山的人们走出一条茶马古道;近代百年的时间,大山的人们又走出一条通往富裕的康庄大道。 在化林村,脱贫攻坚工作给村子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村落背后,是一片片红彤彤的花椒地。化林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林介绍,全村约有4500亩花椒,年产值在1100万元左右,纯利润500多万元,全村人均每年靠花椒收入8000多元。村里有不少家庭不仅在县城买房,还买车。目前,化林村正在思考如何将红色资源、历史资源利用好,让化林村吃上“旅游饭”。 另一侧的汉源县,也同样在变。 6月2日,主题采访报道团队来到汉源县清溪镇。汉源花椒万亩示范基地、汉源甜樱桃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汉源县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农业产业化,引领汉源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画卷。 一路走来,看到飞越岭两侧迎来发展巨变,让主题采访报道团队深有感触。两地群众不等不靠克服困难谋发展,党政干部主动作为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脱贫致富。长征精神在这里延续,红色基因在这里赓继。 一路走来,主题采访报道团队聆听了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同时以所见所闻书写革命老区的百年沧桑巨变,以视频、文稿、图片等多种形式在眉山日报、雅安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矩阵进行宣传报道。, BM=002版, type=0, ZB_DROP=0, TXS=2242, NODEID=null, DOCTITLE=探访千年茶马古道
追寻红军长征精神,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雅安日报传媒集团、眉山日报社开展建党百年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 ZB_ORIGINAL=0, CONTENT=
采访报道团队成员下行陡坡

采访报道团队成员下行陡坡

1935年5月31日,红军在飞夺泸定桥后南下冷碛镇,沿茶马古道攻占化林坪,发起整个大渡河之役最激烈的战斗,抢占泸定和汉源之间的关隘,跳出大渡河峡谷的困境。红军由此北上夺取了天全、芦山。

2021年,在建党百年之际,雅安日报传媒集团、眉山日报社联合举行“山花烂漫时 他在丛中笑——探茶马古道 寻红军足迹”建党百年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

活动从5月31日持续到6月2日。其间,参加活动的记者于“同月同日同线路”徒步重走红军长征路线,凭吊红军飞越岭战斗遗址,参观千亩“红军花”(又称报春花),深入挖掘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故事,探访茶马古道感受时代变迁,实地采访飞越岭周边山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鲜活事例。

访:那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5月31日,雅安日报传媒集团、眉山日报社记者来到飞越岭下泸定县兴隆镇化林村。这座古朴幽静的村庄,承载着太多历史故事。

村里的石板街上,几处隐约的遗址和斑驳的废墟已经说不清准确来历,村头仅存的一通古碑上,记载着清雍正乙卯年(1735年),果亲王胤礼返京路过化林坪时感慨山高路险的诗文。

远方的故事或再难考证,但86年前那一场激烈的战斗,村子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讲得清楚。

当年红军大部队过化林坪时,帮百姓修水槽解决饮水问题,群众纷纷帮红军打草鞋。

“我家的房子,当年刘伯承曾经在这里歇脚。”董祖兰指着一处斑驳木墙的老屋说:“那时候,刘伯承就睡在这里。他们离开时,还将携带的被褥棕垫送给了我们。”

70岁的周振良,从家里找出珍藏多年的一张杨成武上将的照片。2014年5月,杨成武上将委托警卫员,到飞越岭祭奠当年牺牲的英烈,“当时是我带警卫员去的。临别前,他送我这张照片留念。”

随后,周振良又讲述起他的两位叔伯爷爷周奕朝和周奕廷,与刘伯承元帅的故事。

采访路上,处处都留有红军的故事。

汉源县宜东镇内,12座刻着编号的石碑掩藏在山林之中。这是12座无名红军墓。徒步翻越过飞越岭后,记者来到这里采访,倾听12位无名英雄的故事。

1935年5月29日,红一方面军红四团的22名勇士,冒着大渡河对岸敌军的密集炮火,飞夺泸定桥,牺牲4人;5月31日,红四团在泸定县与汉源县交界的飞越岭,与敌军发生一次激烈战斗,伤亡30人。经数十年找寻,22勇士中有姓名、籍贯、牺牲时间的仅12名,尚有10名勇士无任何资料。

行:那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

重走长征路,“走”是重点。

6月1日一大早,主题采访报道团队从化林村出发,开始翻越飞越岭。

从化林坪翻越飞越岭到三交村,全程约22.5公里,道路陡峭难行。昔日,这里是茶马古道,数代背夫负重茶包,出雅州,经荥经,走汉源,翻过飞越岭。今朝,茶马古道的痕迹依旧散落在飞越岭上,残断的石阶上一个个拐子窝,一路走来,一路隐去。

沿着古道痕迹,主题采访报道团队一脚深一脚浅地行走在山林之中。

1935年5月31日晨,红二师四团奉命攻打飞越岭。红军将领在山脚察看地形后,决定利用山上雾多的特点,由二营副营长黄霖率领六连及一个机枪排,从左翼山峰迂回攀缘而上,出奇制胜。

选择同月同日重走这一段长征路,似乎也能感受到当年二营六连奇袭当天飞越岭垭口的天气。山间天气变幻莫测,海拔2830米的飞越岭垭口突然大雾弥漫。

残存的茶马古道,年久失修残破不堪;更多的地方,曾经的道路已经湮没于荒野。蹚过溪流,踏过泥泞,小心翼翼走过独木桥,对长期在外奔走的记者来说,这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从垭口开始,殷红的红军花铺满至山谷,“伴随”着记者一路前行。

关于这种花,在当地有这样一种说法:红军攻占飞越岭后,漫山遍野盛开一种殷红色的报春花,每年5月如期开放;当地群众便称之为“红军花”。

看:那一场百年沧桑的巨变

飞越岭的两侧,一侧是甘孜州泸定县,一侧是雅安市汉源县。

千百年的时间,大山的人们走出一条茶马古道;近代百年的时间,大山的人们又走出一条通往富裕的康庄大道。

在化林村,脱贫攻坚工作给村子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村落背后,是一片片红彤彤的花椒地。化林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林介绍,全村约有4500亩花椒,年产值在1100万元左右,纯利润500多万元,全村人均每年靠花椒收入8000多元。村里有不少家庭不仅在县城买房,还买车。目前,化林村正在思考如何将红色资源、历史资源利用好,让化林村吃上“旅游饭”。

另一侧的汉源县,也同样在变。

6月2日,主题采访报道团队来到汉源县清溪镇。汉源花椒万亩示范基地、汉源甜樱桃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汉源县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农业产业化,引领汉源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画卷。

一路走来,看到飞越岭两侧迎来发展巨变,让主题采访报道团队深有感触。两地群众不等不靠克服困难谋发展,党政干部主动作为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脱贫致富。长征精神在这里延续,红色基因在这里赓继。

一路走来,主题采访报道团队聆听了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同时以所见所闻书写革命老区的百年沧桑巨变,以视频、文稿、图片等多种形式在眉山日报、雅安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矩阵进行宣传报道。

采访报道团队成员到达飞越岭垭口后,激动得挥舞党旗

采访报道团队成员到达飞越岭垭口后,激动得挥舞党旗

徒步穿越路线上的拐子窝

徒步穿越路线上的拐子窝

采访报道团队成员穿行花海

采访报道团队成员穿行花海

采访报道团队成员蹚过小溪

采访报道团队成员蹚过小溪

雅安日报传媒集团、眉山日报社采访报道团队合影

雅安日报传媒集团、眉山日报社采访报道团队合影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401584921532366848, IR_CONTENT= 1935年5月31日,红军在飞夺泸定桥后南下冷碛镇,沿茶马古道攻占化林坪,发起整个大渡河之役最激烈的战斗,抢占泸定和汉源之间的关隘,跳出大渡河峡谷的困境。红军由此北上夺取了天全、芦山。 2021年,在建党百年之际,雅安日报传媒集团、眉山日报社联合举行“山花烂漫时 他在丛中笑——探茶马古道 寻红军足迹”建党百年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 活动从5月31日持续到6月2日。其间,参加活动的记者于“同月同日同线路”徒步重走红军长征路线,凭吊红军飞越岭战斗遗址,参观千亩“红军花”(又称报春花),深入挖掘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故事,探访茶马古道感受时代变迁,实地采访飞越岭周边山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鲜活事例。 访:那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5月31日,雅安日报传媒集团、眉山日报社记者来到飞越岭下泸定县兴隆镇化林村。这座古朴幽静的村庄,承载着太多历史故事。 村里的石板街上,几处隐约的遗址和斑驳的废墟已经说不清准确来历,村头仅存的一通古碑上,记载着清雍正乙卯年(1735年),果亲王胤礼返京路过化林坪时感慨山高路险的诗文。 远方的故事或再难考证,但86年前那一场激烈的战斗,村子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讲得清楚。 当年红军大部队过化林坪时,帮百姓修水槽解决饮水问题,群众纷纷帮红军打草鞋。 “我家的房子,当年刘伯承曾经在这里歇脚。”董祖兰指着一处斑驳木墙的老屋说:“那时候,刘伯承就睡在这里。他们离开时,还将携带的被褥棕垫送给了我们。” 70岁的周振良,从家里找出珍藏多年的一张杨成武上将的照片。2014年5月,杨成武上将委托警卫员,到飞越岭祭奠当年牺牲的英烈,“当时是我带警卫员去的。临别前,他送我这张照片留念。” 随后,周振良又讲述起他的两位叔伯爷爷周奕朝和周奕廷,与刘伯承元帅的故事。 采访路上,处处都留有红军的故事。 汉源县宜东镇内,12座刻着编号的石碑掩藏在山林之中。这是12座无名红军墓。徒步翻越过飞越岭后,记者来到这里采访,倾听12位无名英雄的故事。 1935年5月29日,红一方面军红四团的22名勇士,冒着大渡河对岸敌军的密集炮火,飞夺泸定桥,牺牲4人;5月31日,红四团在泸定县与汉源县交界的飞越岭,与敌军发生一次激烈战斗,伤亡30人。经数十年找寻,22勇士中有姓名、籍贯、牺牲时间的仅12名,尚有10名勇士无任何资料。 行:那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 重走长征路,“走”是重点。 6月1日一大早,主题采访报道团队从化林村出发,开始翻越飞越岭。 从化林坪翻越飞越岭到三交村,全程约22.5公里,道路陡峭难行。昔日,这里是茶马古道,数代背夫负重茶包,出雅州,经荥经,走汉源,翻过飞越岭。今朝,茶马古道的痕迹依旧散落在飞越岭上,残断的石阶上一个个拐子窝,一路走来,一路隐去。 沿着古道痕迹,主题采访报道团队一脚深一脚浅地行走在山林之中。 1935年5月31日晨,红二师四团奉命攻打飞越岭。红军将领在山脚察看地形后,决定利用山上雾多的特点,由二营副营长黄霖率领六连及一个机枪排,从左翼山峰迂回攀缘而上,出奇制胜。 选择同月同日重走这一段长征路,似乎也能感受到当年二营六连奇袭当天飞越岭垭口的天气。山间天气变幻莫测,海拔2830米的飞越岭垭口突然大雾弥漫。 残存的茶马古道,年久失修残破不堪;更多的地方,曾经的道路已经湮没于荒野。蹚过溪流,踏过泥泞,小心翼翼走过独木桥,对长期在外奔走的记者来说,这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从垭口开始,殷红的红军花铺满至山谷,“伴随”着记者一路前行。 关于这种花,在当地有这样一种说法:红军攻占飞越岭后,漫山遍野盛开一种殷红色的报春花,每年5月如期开放;当地群众便称之为“红军花”。 看:那一场百年沧桑的巨变 飞越岭的两侧,一侧是甘孜州泸定县,一侧是雅安市汉源县。 千百年的时间,大山的人们走出一条茶马古道;近代百年的时间,大山的人们又走出一条通往富裕的康庄大道。 在化林村,脱贫攻坚工作给村子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村落背后,是一片片红彤彤的花椒地。化林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林介绍,全村约有4500亩花椒,年产值在1100万元左右,纯利润500多万元,全村人均每年靠花椒收入8000多元。村里有不少家庭不仅在县城买房,还买车。目前,化林村正在思考如何将红色资源、历史资源利用好,让化林村吃上“旅游饭”。 另一侧的汉源县,也同样在变。 6月2日,主题采访报道团队来到汉源县清溪镇。汉源花椒万亩示范基地、汉源甜樱桃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汉源县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农业产业化,引领汉源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画卷。 一路走来,看到飞越岭两侧迎来发展巨变,让主题采访报道团队深有感触。两地群众不等不靠克服困难谋发展,党政干部主动作为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脱贫致富。长征精神在这里延续,红色基因在这里赓继。 一路走来,主题采访报道团队聆听了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同时以所见所闻书写革命老区的百年沧桑巨变,以视频、文稿、图片等多种形式在眉山日报、雅安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矩阵进行宣传报道。,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10607002.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1/M00/C6/AC/wKhuumC9DjaAHCaSAIFKZaT-HCc539.png, ZB_AREA_LIST=, FB=

, TS=采访报道团队成员下行陡坡&&采访报道团队成员到达飞越岭垭口后,激动得挥舞党旗 &&徒步穿越路线上的拐子窝&&采访报道团队成员穿行花海&&采访报道团队成员蹚过小溪&&雅安日报传媒集团、眉山日报社采访报道团队合影},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4, CODE=200, CURBM=002, YEAR=2021, PAPERDATE=2021/06/07, DAY=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