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3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禾茂往事

□王尧江

禾茂田园 郝立艺 摄

禾茂田园 郝立艺 摄

沿禾茂山顶一路往下,山势如待产妇女的腹部高高隆起,截住了往下延伸的视线。下行数十米,越过“腹部”最凸端,钻出茂密的慈竹林,一个半月形的坝子兀然进入眼帘——这便是芦山县飞仙关镇三友村禾茂组。

禾茂山用宽大的臂膀将坝子紧紧拥在怀中,芦山河如一根巨型锁链,将禾茂坝牢牢锁在了禾茂山下。

一座大山,一条大河,此地近乎孤岛!

说是孤岛,也不严谨,毕竟还有一条不为外人所知的羊肠小道傍崖壁通往天全多功。小道狭窄陡峭,夏季山洪多发,导致岩壁垮塌,小道时有中断,走着走着便成了“断头路”,只有抓住藤蔓“空中漫步”一番,才能抵达下一段路。“山阻水隔疑无路,远离禾茂奔前途”,这是当地的顺口溜。

说是孤岛,也不准确,因为至少还有一座铁索桥通往河对岸。铁索锈迹斑斑、桥板稀稀拉拉,几乎可以定义为危桥。即便这样,在早些年这样的铁索桥也是奢望!往来两岸仅靠木船。“有女不嫁禾茂坝,进出仅靠木船划”,说的就是当年的情形。芦山河到了禾茂段,河道更加弯曲,河底乱石密布,涡流劲急,凶险异常。为此,当地老百姓在禾茂山上修建了一座名叫“观音阁”的小庙,保佑渡河者平安。但渡船还是经常发生意外,1973年,就有20多名学生放学乘船,行至河中倾覆,造成10人溺亡的惨剧。因为屡出事故,才架起了这座铁索桥。这是禾茂村通向现代文明都市的纽带,连接了河对岸的公路,成了分布在省道210上最细的“毛细血管”。但它担负的使命艰巨,需要将远方的养料和文明输入这片被上苍遗忘的土地。

有人说这是一块“飞地”,虽是玩笑话,但也比较形象。禾茂背靠禾茂山,上接河西坝,下邻多功坝,三面被天全县紧紧包围,通往芦山方向却被大河阻隔。这里虽然交通闭塞,但土地肥沃,古时因归属问题,两县纷争不断。明朝中期,两地百姓公推贤达乡绅会盟协商,达成谅解,并将此地更名为“和盟”,以期永世和睦。在农耕年代,祈求禾苗茂盛、丰衣足食,才是庄户人家最朴实的愿望。因此,后人又将“和盟”恢复为“禾茂”这一地名,并沿用至今。

纵然土地肥沃、地名吉祥,但环境使然,临水却又受制于水。这里自古就有“干坝子”之称,浇地水源靠山溪细流,庄稼地多为“望天田”。作物歉收,食不果腹,所以当地民间才会有神秘道士在禾茂山岩壁上凿孔漏米、赈济百姓的神话流传,今半山腰处的米仓岩即为道士“凿岩漏米”之处。米仓神岩孔犹在,漏米济民成传说,反映了老百姓面对恶劣环境和生活困境,渴求帮助、渴望改变的美好寄托。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本地一杨姓大户悬篾索横挂笕筒从对岸宋家沟引水过河,解决了庄稼浇灌的难题,禾茂坝从而出现了禾茂粮丰的昌盛景象。在此之前,禾茂坝本属于天全州管辖,官府苦于灌溉无解,百姓怨声不断。因杨氏从芦山宋家沟引水过河解除了百姓“靠天吃饭”的困厄,所以天全州甘愿将此地改属芦山。

禾茂自古耕读之风盛行,人才辈出。清道光年间的陈氏族人陈学茂,自幼天资聪明,有“神童”之美誉,年方十四便考中秀才。后来高中举人,入朝为官,至从二品侍郎。为官清正廉洁,勤政爱民,官声颇佳。1825年,因其政绩卓异,被道光皇帝赐予“福禄寿禧”金匾一道,以光耀后世。这就是禾茂人至今引以为荣、津津乐道的“金匾封爵”典故的由来,也因此激励了一代代的禾茂人。

禾茂,是一方热血沃土。中央红军长征过芦山和红四方面军南下芦山期间,禾茂人民积极为红军筹集军粮、运送物资、抢救伤员。据《芦山县志》记载,长征期间,人均向红军提供粮食五十公斤以上;彭国寿、宋廷贵等十余名热血青年参加了红军。踏上革命道路的禾茂男儿,有的再也没能回到故土,牺牲在了翻雪山、过草地的征途,或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红军撤离芦山后,许多游击队员被国民党匪军和地主还乡团报复杀害。禾茂游击队长李国益夫妻,连同其一岁的幼子,被绑沉于禾茂渡口的深沱中,其堂兄亦被枪杀于禾茂坝乱石滩上,惨遭灭门。回顾烽火岁月,禾茂人民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1986年,芦山被批准为了革命老根据地。禾茂,成为老根据地上殷红的一角。

在这座“孤岛”上,一代一代禾茂人秉承如大河一样的不屈与包容,在与生活、自然的抗争中,穷尽智慧、百折不挠地改造这片被冷落的土地,孜孜不倦地追求美好的生活。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村民们先后尝试种植柑橘,经营大棚蔬菜,栽种山药、蒲公英等经济作物。

交通!还是交通!!扼喉之痛,始终是禾茂人避不开的硬伤!受制于此,农产品卖不出去,生产生活用品运不进来,望河兴叹!

2016年10月,国道351线芦山段建成通车。铁索桥,那根仅能维系禾茂人基本生存的“毛细血管”,被国道351这条“大动脉”所取代。这条纵贯禾茂的致富通道、机遇之路,注定会改变禾茂人的命运!

2017年初春,一个路边的土特产市场悄然兴起。

2019年初夏,“川西药谷·禾茂田园”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全面启动……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旅游新宠。游人们骑着自行车穿梭在田野间,在农家小院里品尝农家风味美食,走进田园间采摘瓜果蔬菜,还可以坐着小火车游览田园风光有,他们的欢声笑语沿着国道315线飘向远方。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6, PREBM=002, NUM=2, GUID=1405933575906983936, BMS=[001, 002, 003, 004], DETAIL={BC=003,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1/06/19/003/1405933575906983936.html, DOCPUBTIME=2021-06-19 07:30:07, DOCAUTHOR=, CLEAR_CONTENT= 沿禾茂山顶一路往下,山势如待产妇女的腹部高高隆起,截住了往下延伸的视线。下行数十米,越过“腹部”最凸端,钻出茂密的慈竹林,一个半月形的坝子兀然进入眼帘——这便是芦山县飞仙关镇三友村禾茂组。 禾茂山用宽大的臂膀将坝子紧紧拥在怀中,芦山河如一根巨型锁链,将禾茂坝牢牢锁在了禾茂山下。 一座大山,一条大河,此地近乎孤岛! 说是孤岛,也不严谨,毕竟还有一条不为外人所知的羊肠小道傍崖壁通往天全多功。小道狭窄陡峭,夏季山洪多发,导致岩壁垮塌,小道时有中断,走着走着便成了“断头路”,只有抓住藤蔓“空中漫步”一番,才能抵达下一段路。“山阻水隔疑无路,远离禾茂奔前途”,这是当地的顺口溜。 说是孤岛,也不准确,因为至少还有一座铁索桥通往河对岸。铁索锈迹斑斑、桥板稀稀拉拉,几乎可以定义为危桥。即便这样,在早些年这样的铁索桥也是奢望!往来两岸仅靠木船。“有女不嫁禾茂坝,进出仅靠木船划”,说的就是当年的情形。芦山河到了禾茂段,河道更加弯曲,河底乱石密布,涡流劲急,凶险异常。为此,当地老百姓在禾茂山上修建了一座名叫“观音阁”的小庙,保佑渡河者平安。但渡船还是经常发生意外,1973年,就有20多名学生放学乘船,行至河中倾覆,造成10人溺亡的惨剧。因为屡出事故,才架起了这座铁索桥。这是禾茂村通向现代文明都市的纽带,连接了河对岸的公路,成了分布在省道210上最细的“毛细血管”。但它担负的使命艰巨,需要将远方的养料和文明输入这片被上苍遗忘的土地。 有人说这是一块“飞地”,虽是玩笑话,但也比较形象。禾茂背靠禾茂山,上接河西坝,下邻多功坝,三面被天全县紧紧包围,通往芦山方向却被大河阻隔。这里虽然交通闭塞,但土地肥沃,古时因归属问题,两县纷争不断。明朝中期,两地百姓公推贤达乡绅会盟协商,达成谅解,并将此地更名为“和盟”,以期永世和睦。在农耕年代,祈求禾苗茂盛、丰衣足食,才是庄户人家最朴实的愿望。因此,后人又将“和盟”恢复为“禾茂”这一地名,并沿用至今。 纵然土地肥沃、地名吉祥,但环境使然,临水却又受制于水。这里自古就有“干坝子”之称,浇地水源靠山溪细流,庄稼地多为“望天田”。作物歉收,食不果腹,所以当地民间才会有神秘道士在禾茂山岩壁上凿孔漏米、赈济百姓的神话流传,今半山腰处的米仓岩即为道士“凿岩漏米”之处。米仓神岩孔犹在,漏米济民成传说,反映了老百姓面对恶劣环境和生活困境,渴求帮助、渴望改变的美好寄托。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本地一杨姓大户悬篾索横挂笕筒从对岸宋家沟引水过河,解决了庄稼浇灌的难题,禾茂坝从而出现了禾茂粮丰的昌盛景象。在此之前,禾茂坝本属于天全州管辖,官府苦于灌溉无解,百姓怨声不断。因杨氏从芦山宋家沟引水过河解除了百姓“靠天吃饭”的困厄,所以天全州甘愿将此地改属芦山。 禾茂自古耕读之风盛行,人才辈出。清道光年间的陈氏族人陈学茂,自幼天资聪明,有“神童”之美誉,年方十四便考中秀才。后来高中举人,入朝为官,至从二品侍郎。为官清正廉洁,勤政爱民,官声颇佳。1825年,因其政绩卓异,被道光皇帝赐予“福禄寿禧”金匾一道,以光耀后世。这就是禾茂人至今引以为荣、津津乐道的“金匾封爵”典故的由来,也因此激励了一代代的禾茂人。 禾茂,是一方热血沃土。中央红军长征过芦山和红四方面军南下芦山期间,禾茂人民积极为红军筹集军粮、运送物资、抢救伤员。据《芦山县志》记载,长征期间,人均向红军提供粮食五十公斤以上;彭国寿、宋廷贵等十余名热血青年参加了红军。踏上革命道路的禾茂男儿,有的再也没能回到故土,牺牲在了翻雪山、过草地的征途,或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红军撤离芦山后,许多游击队员被国民党匪军和地主还乡团报复杀害。禾茂游击队长李国益夫妻,连同其一岁的幼子,被绑沉于禾茂渡口的深沱中,其堂兄亦被枪杀于禾茂坝乱石滩上,惨遭灭门。回顾烽火岁月,禾茂人民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1986年,芦山被批准为了革命老根据地。禾茂,成为老根据地上殷红的一角。 在这座“孤岛”上,一代一代禾茂人秉承如大河一样的不屈与包容,在与生活、自然的抗争中,穷尽智慧、百折不挠地改造这片被冷落的土地,孜孜不倦地追求美好的生活。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村民们先后尝试种植柑橘,经营大棚蔬菜,栽种山药、蒲公英等经济作物。 交通!还是交通!!扼喉之痛,始终是禾茂人避不开的硬伤!受制于此,农产品卖不出去,生产生活用品运不进来,望河兴叹! 2016年10月,国道351线芦山段建成通车。铁索桥,那根仅能维系禾茂人基本生存的“毛细血管”,被国道351这条“大动脉”所取代。这条纵贯禾茂的致富通道、机遇之路,注定会改变禾茂人的命运! 2017年初春,一个路边的土特产市场悄然兴起。 2019年初夏,“川西药谷·禾茂田园”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全面启动……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旅游新宠。游人们骑着自行车穿梭在田野间,在农家小院里品尝农家风味美食,走进田园间采摘瓜果蔬菜,还可以坐着小火车游览田园风光有,他们的欢声笑语沿着国道315线飘向远方。, BM=003版, type=0, ZB_DROP=0, TXS=2134, NODEID=null, DOCTITLE=禾茂往事,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0, CONTENT=
禾茂田园 郝立艺 摄

禾茂田园 郝立艺 摄

沿禾茂山顶一路往下,山势如待产妇女的腹部高高隆起,截住了往下延伸的视线。下行数十米,越过“腹部”最凸端,钻出茂密的慈竹林,一个半月形的坝子兀然进入眼帘——这便是芦山县飞仙关镇三友村禾茂组。

禾茂山用宽大的臂膀将坝子紧紧拥在怀中,芦山河如一根巨型锁链,将禾茂坝牢牢锁在了禾茂山下。

一座大山,一条大河,此地近乎孤岛!

说是孤岛,也不严谨,毕竟还有一条不为外人所知的羊肠小道傍崖壁通往天全多功。小道狭窄陡峭,夏季山洪多发,导致岩壁垮塌,小道时有中断,走着走着便成了“断头路”,只有抓住藤蔓“空中漫步”一番,才能抵达下一段路。“山阻水隔疑无路,远离禾茂奔前途”,这是当地的顺口溜。

说是孤岛,也不准确,因为至少还有一座铁索桥通往河对岸。铁索锈迹斑斑、桥板稀稀拉拉,几乎可以定义为危桥。即便这样,在早些年这样的铁索桥也是奢望!往来两岸仅靠木船。“有女不嫁禾茂坝,进出仅靠木船划”,说的就是当年的情形。芦山河到了禾茂段,河道更加弯曲,河底乱石密布,涡流劲急,凶险异常。为此,当地老百姓在禾茂山上修建了一座名叫“观音阁”的小庙,保佑渡河者平安。但渡船还是经常发生意外,1973年,就有20多名学生放学乘船,行至河中倾覆,造成10人溺亡的惨剧。因为屡出事故,才架起了这座铁索桥。这是禾茂村通向现代文明都市的纽带,连接了河对岸的公路,成了分布在省道210上最细的“毛细血管”。但它担负的使命艰巨,需要将远方的养料和文明输入这片被上苍遗忘的土地。

有人说这是一块“飞地”,虽是玩笑话,但也比较形象。禾茂背靠禾茂山,上接河西坝,下邻多功坝,三面被天全县紧紧包围,通往芦山方向却被大河阻隔。这里虽然交通闭塞,但土地肥沃,古时因归属问题,两县纷争不断。明朝中期,两地百姓公推贤达乡绅会盟协商,达成谅解,并将此地更名为“和盟”,以期永世和睦。在农耕年代,祈求禾苗茂盛、丰衣足食,才是庄户人家最朴实的愿望。因此,后人又将“和盟”恢复为“禾茂”这一地名,并沿用至今。

纵然土地肥沃、地名吉祥,但环境使然,临水却又受制于水。这里自古就有“干坝子”之称,浇地水源靠山溪细流,庄稼地多为“望天田”。作物歉收,食不果腹,所以当地民间才会有神秘道士在禾茂山岩壁上凿孔漏米、赈济百姓的神话流传,今半山腰处的米仓岩即为道士“凿岩漏米”之处。米仓神岩孔犹在,漏米济民成传说,反映了老百姓面对恶劣环境和生活困境,渴求帮助、渴望改变的美好寄托。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本地一杨姓大户悬篾索横挂笕筒从对岸宋家沟引水过河,解决了庄稼浇灌的难题,禾茂坝从而出现了禾茂粮丰的昌盛景象。在此之前,禾茂坝本属于天全州管辖,官府苦于灌溉无解,百姓怨声不断。因杨氏从芦山宋家沟引水过河解除了百姓“靠天吃饭”的困厄,所以天全州甘愿将此地改属芦山。

禾茂自古耕读之风盛行,人才辈出。清道光年间的陈氏族人陈学茂,自幼天资聪明,有“神童”之美誉,年方十四便考中秀才。后来高中举人,入朝为官,至从二品侍郎。为官清正廉洁,勤政爱民,官声颇佳。1825年,因其政绩卓异,被道光皇帝赐予“福禄寿禧”金匾一道,以光耀后世。这就是禾茂人至今引以为荣、津津乐道的“金匾封爵”典故的由来,也因此激励了一代代的禾茂人。

禾茂,是一方热血沃土。中央红军长征过芦山和红四方面军南下芦山期间,禾茂人民积极为红军筹集军粮、运送物资、抢救伤员。据《芦山县志》记载,长征期间,人均向红军提供粮食五十公斤以上;彭国寿、宋廷贵等十余名热血青年参加了红军。踏上革命道路的禾茂男儿,有的再也没能回到故土,牺牲在了翻雪山、过草地的征途,或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红军撤离芦山后,许多游击队员被国民党匪军和地主还乡团报复杀害。禾茂游击队长李国益夫妻,连同其一岁的幼子,被绑沉于禾茂渡口的深沱中,其堂兄亦被枪杀于禾茂坝乱石滩上,惨遭灭门。回顾烽火岁月,禾茂人民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1986年,芦山被批准为了革命老根据地。禾茂,成为老根据地上殷红的一角。

在这座“孤岛”上,一代一代禾茂人秉承如大河一样的不屈与包容,在与生活、自然的抗争中,穷尽智慧、百折不挠地改造这片被冷落的土地,孜孜不倦地追求美好的生活。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村民们先后尝试种植柑橘,经营大棚蔬菜,栽种山药、蒲公英等经济作物。

交通!还是交通!!扼喉之痛,始终是禾茂人避不开的硬伤!受制于此,农产品卖不出去,生产生活用品运不进来,望河兴叹!

2016年10月,国道351线芦山段建成通车。铁索桥,那根仅能维系禾茂人基本生存的“毛细血管”,被国道351这条“大动脉”所取代。这条纵贯禾茂的致富通道、机遇之路,注定会改变禾茂人的命运!

2017年初春,一个路边的土特产市场悄然兴起。

2019年初夏,“川西药谷·禾茂田园”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全面启动……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旅游新宠。游人们骑着自行车穿梭在田野间,在农家小院里品尝农家风味美食,走进田园间采摘瓜果蔬菜,还可以坐着小火车游览田园风光有,他们的欢声笑语沿着国道315线飘向远方。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405933575906983936, IR_CONTENT= 沿禾茂山顶一路往下,山势如待产妇女的腹部高高隆起,截住了往下延伸的视线。下行数十米,越过“腹部”最凸端,钻出茂密的慈竹林,一个半月形的坝子兀然进入眼帘——这便是芦山县飞仙关镇三友村禾茂组。 禾茂山用宽大的臂膀将坝子紧紧拥在怀中,芦山河如一根巨型锁链,将禾茂坝牢牢锁在了禾茂山下。 一座大山,一条大河,此地近乎孤岛! 说是孤岛,也不严谨,毕竟还有一条不为外人所知的羊肠小道傍崖壁通往天全多功。小道狭窄陡峭,夏季山洪多发,导致岩壁垮塌,小道时有中断,走着走着便成了“断头路”,只有抓住藤蔓“空中漫步”一番,才能抵达下一段路。“山阻水隔疑无路,远离禾茂奔前途”,这是当地的顺口溜。 说是孤岛,也不准确,因为至少还有一座铁索桥通往河对岸。铁索锈迹斑斑、桥板稀稀拉拉,几乎可以定义为危桥。即便这样,在早些年这样的铁索桥也是奢望!往来两岸仅靠木船。“有女不嫁禾茂坝,进出仅靠木船划”,说的就是当年的情形。芦山河到了禾茂段,河道更加弯曲,河底乱石密布,涡流劲急,凶险异常。为此,当地老百姓在禾茂山上修建了一座名叫“观音阁”的小庙,保佑渡河者平安。但渡船还是经常发生意外,1973年,就有20多名学生放学乘船,行至河中倾覆,造成10人溺亡的惨剧。因为屡出事故,才架起了这座铁索桥。这是禾茂村通向现代文明都市的纽带,连接了河对岸的公路,成了分布在省道210上最细的“毛细血管”。但它担负的使命艰巨,需要将远方的养料和文明输入这片被上苍遗忘的土地。 有人说这是一块“飞地”,虽是玩笑话,但也比较形象。禾茂背靠禾茂山,上接河西坝,下邻多功坝,三面被天全县紧紧包围,通往芦山方向却被大河阻隔。这里虽然交通闭塞,但土地肥沃,古时因归属问题,两县纷争不断。明朝中期,两地百姓公推贤达乡绅会盟协商,达成谅解,并将此地更名为“和盟”,以期永世和睦。在农耕年代,祈求禾苗茂盛、丰衣足食,才是庄户人家最朴实的愿望。因此,后人又将“和盟”恢复为“禾茂”这一地名,并沿用至今。 纵然土地肥沃、地名吉祥,但环境使然,临水却又受制于水。这里自古就有“干坝子”之称,浇地水源靠山溪细流,庄稼地多为“望天田”。作物歉收,食不果腹,所以当地民间才会有神秘道士在禾茂山岩壁上凿孔漏米、赈济百姓的神话流传,今半山腰处的米仓岩即为道士“凿岩漏米”之处。米仓神岩孔犹在,漏米济民成传说,反映了老百姓面对恶劣环境和生活困境,渴求帮助、渴望改变的美好寄托。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本地一杨姓大户悬篾索横挂笕筒从对岸宋家沟引水过河,解决了庄稼浇灌的难题,禾茂坝从而出现了禾茂粮丰的昌盛景象。在此之前,禾茂坝本属于天全州管辖,官府苦于灌溉无解,百姓怨声不断。因杨氏从芦山宋家沟引水过河解除了百姓“靠天吃饭”的困厄,所以天全州甘愿将此地改属芦山。 禾茂自古耕读之风盛行,人才辈出。清道光年间的陈氏族人陈学茂,自幼天资聪明,有“神童”之美誉,年方十四便考中秀才。后来高中举人,入朝为官,至从二品侍郎。为官清正廉洁,勤政爱民,官声颇佳。1825年,因其政绩卓异,被道光皇帝赐予“福禄寿禧”金匾一道,以光耀后世。这就是禾茂人至今引以为荣、津津乐道的“金匾封爵”典故的由来,也因此激励了一代代的禾茂人。 禾茂,是一方热血沃土。中央红军长征过芦山和红四方面军南下芦山期间,禾茂人民积极为红军筹集军粮、运送物资、抢救伤员。据《芦山县志》记载,长征期间,人均向红军提供粮食五十公斤以上;彭国寿、宋廷贵等十余名热血青年参加了红军。踏上革命道路的禾茂男儿,有的再也没能回到故土,牺牲在了翻雪山、过草地的征途,或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红军撤离芦山后,许多游击队员被国民党匪军和地主还乡团报复杀害。禾茂游击队长李国益夫妻,连同其一岁的幼子,被绑沉于禾茂渡口的深沱中,其堂兄亦被枪杀于禾茂坝乱石滩上,惨遭灭门。回顾烽火岁月,禾茂人民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1986年,芦山被批准为了革命老根据地。禾茂,成为老根据地上殷红的一角。 在这座“孤岛”上,一代一代禾茂人秉承如大河一样的不屈与包容,在与生活、自然的抗争中,穷尽智慧、百折不挠地改造这片被冷落的土地,孜孜不倦地追求美好的生活。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村民们先后尝试种植柑橘,经营大棚蔬菜,栽种山药、蒲公英等经济作物。 交通!还是交通!!扼喉之痛,始终是禾茂人避不开的硬伤!受制于此,农产品卖不出去,生产生活用品运不进来,望河兴叹! 2016年10月,国道351线芦山段建成通车。铁索桥,那根仅能维系禾茂人基本生存的“毛细血管”,被国道351这条“大动脉”所取代。这条纵贯禾茂的致富通道、机遇之路,注定会改变禾茂人的命运! 2017年初春,一个路边的土特产市场悄然兴起。 2019年初夏,“川西药谷·禾茂田园”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全面启动……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旅游新宠。游人们骑着自行车穿梭在田野间,在农家小院里品尝农家风味美食,走进田园间采摘瓜果蔬菜,还可以坐着小火车游览田园风光有,他们的欢声笑语沿着国道315线飘向远方。,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10619003.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1/M00/C6/BC/wKhuumDNLaKAW4_HAJaK9au4HmE515.png, ZB_AREA_LIST=, FB=

□王尧江

, TS=禾茂田园 郝立艺 摄},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4, CODE=200, CURBM=003, YEAR=2021, PAPERDATE=2021/06/19, DAY=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