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6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十亿来之不易 你我仍需努力

国家卫健委20日通报,截至6月19日,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10亿剂次。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的规模最大的接种工作迎来一个重大里程碑节点。

2020年12月15日,我国正式启动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今年3月下旬开始,国家加快推进国民全人群免费接种。

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地区,接种人群一扩再扩;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点、重点场所上门接种齐头并进。

3月24日,我国启动新冠疫苗接种“日报制”。从1亿剂次到2亿剂次,用了25天;从2亿剂次到3亿剂次,用了16天……5月以来,新冠疫苗接种进入“加速跑”,从9亿剂次到10亿剂次仅用5天,日均接种量超过2000万剂次。

疫苗接种的“中国速度”离不开研发、生产、运输等环节的高效接力。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曾益新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介绍,我国坚持早部署、多路线,2020年2月就成立专班,新冠疫苗研发速度与数量始终处于世界第一方阵。

新冠疫苗研发项目从启动,到全球首个开展临床研究,仅用时2个月;到我国历史上首次开展疫苗紧急使用,仅用时4个月;到我国历史上首次开展疫苗境外Ⅲ期临床试验,仅用时5个月;到获批附条件上市,仅用时11个月。

我国已有21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目前有4个疫苗在国内获批附条件上市,3个疫苗在国内获批紧急使用,实现了境外临床试验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技术路线的全面覆盖。

曾益新表示,国内大规模接种充分显示,我国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发生率均低于2019年我国常规接种的各类疫苗平均报告水平,预计到今年年底前,完成至少70%的目标人群接种。

一年多来,新冠疫情起伏反复,病毒频繁变异。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抗疫斗争中,中国也开展了大规模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

2020年5月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中国就庄严承诺,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中国贡献。

目前,中国已有2个疫苗列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在产能有限、自身需求巨大的情况下,中国履行承诺,已经向国际社会提供了超过3.5亿剂疫苗,包括向80多个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中国还加入了新冠疫苗实施计划(COVAX),承诺首批提供1000万剂疫苗。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毛俊锋介绍,目前,我国已有3家企业与8个国家开展联合生产,同时还在与10个国家商讨合作生产事宜。

“我国的国际疫苗合作已经从双边层面提升至国际公共疫苗层次。在中国践行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承诺的行动中,中国研发的新冠疫苗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

目前,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已覆盖18岁以上人群。在全国各地,不少高龄老人也加入了接种队伍,年龄最大者超过了100岁。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表示,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批准了3至17岁人群可以开展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紧急使用,国家会根据疫情形势、防控工作需要和相关人群特点,组织专家研究制定针对3至17岁人群接种的具体政策。

“疫苗是生物学手段,戴口罩是公共卫生手段,两者并不排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提醒,在群体免疫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无论是否打疫苗,戴口罩要成为日常“标配”。

据新华社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6, PREBM=005, NUM=5, GUID=1407020740247224321, BMS=[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DETAIL={BC=006,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1/06/22/006/1407020740247224321.html, DOCPUBTIME=2021-06-22 02:01:07, DOCAUTHOR=, CLEAR_CONTENT= 国家卫健委20日通报,截至6月19日,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10亿剂次。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的规模最大的接种工作迎来一个重大里程碑节点。 2020年12月15日,我国正式启动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今年3月下旬开始,国家加快推进国民全人群免费接种。 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地区,接种人群一扩再扩;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点、重点场所上门接种齐头并进。 3月24日,我国启动新冠疫苗接种“日报制”。从1亿剂次到2亿剂次,用了25天;从2亿剂次到3亿剂次,用了16天……5月以来,新冠疫苗接种进入“加速跑”,从9亿剂次到10亿剂次仅用5天,日均接种量超过2000万剂次。 疫苗接种的“中国速度”离不开研发、生产、运输等环节的高效接力。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曾益新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介绍,我国坚持早部署、多路线,2020年2月就成立专班,新冠疫苗研发速度与数量始终处于世界第一方阵。 新冠疫苗研发项目从启动,到全球首个开展临床研究,仅用时2个月;到我国历史上首次开展疫苗紧急使用,仅用时4个月;到我国历史上首次开展疫苗境外Ⅲ期临床试验,仅用时5个月;到获批附条件上市,仅用时11个月。 我国已有21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目前有4个疫苗在国内获批附条件上市,3个疫苗在国内获批紧急使用,实现了境外临床试验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技术路线的全面覆盖。 曾益新表示,国内大规模接种充分显示,我国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发生率均低于2019年我国常规接种的各类疫苗平均报告水平,预计到今年年底前,完成至少70%的目标人群接种。 一年多来,新冠疫情起伏反复,病毒频繁变异。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抗疫斗争中,中国也开展了大规模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 2020年5月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中国就庄严承诺,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中国贡献。 目前,中国已有2个疫苗列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在产能有限、自身需求巨大的情况下,中国履行承诺,已经向国际社会提供了超过3.5亿剂疫苗,包括向80多个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中国还加入了新冠疫苗实施计划(COVAX),承诺首批提供1000万剂疫苗。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毛俊锋介绍,目前,我国已有3家企业与8个国家开展联合生产,同时还在与10个国家商讨合作生产事宜。 “我国的国际疫苗合作已经从双边层面提升至国际公共疫苗层次。在中国践行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承诺的行动中,中国研发的新冠疫苗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 目前,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已覆盖18岁以上人群。在全国各地,不少高龄老人也加入了接种队伍,年龄最大者超过了100岁。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表示,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批准了3至17岁人群可以开展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紧急使用,国家会根据疫情形势、防控工作需要和相关人群特点,组织专家研究制定针对3至17岁人群接种的具体政策。 “疫苗是生物学手段,戴口罩是公共卫生手段,两者并不排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提醒,在群体免疫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无论是否打疫苗,戴口罩要成为日常“标配”。 据新华社, BM=006版, type=0, ZB_DROP=0, TXS=1461, NODEID=null, DOCTITLE=十亿来之不易 你我仍需努力,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0, CONTENT=
国家卫健委20日通报,截至6月19日,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10亿剂次。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的规模最大的接种工作迎来一个重大里程碑节点。

2020年12月15日,我国正式启动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今年3月下旬开始,国家加快推进国民全人群免费接种。

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地区,接种人群一扩再扩;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点、重点场所上门接种齐头并进。

3月24日,我国启动新冠疫苗接种“日报制”。从1亿剂次到2亿剂次,用了25天;从2亿剂次到3亿剂次,用了16天……5月以来,新冠疫苗接种进入“加速跑”,从9亿剂次到10亿剂次仅用5天,日均接种量超过2000万剂次。

疫苗接种的“中国速度”离不开研发、生产、运输等环节的高效接力。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曾益新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介绍,我国坚持早部署、多路线,2020年2月就成立专班,新冠疫苗研发速度与数量始终处于世界第一方阵。

新冠疫苗研发项目从启动,到全球首个开展临床研究,仅用时2个月;到我国历史上首次开展疫苗紧急使用,仅用时4个月;到我国历史上首次开展疫苗境外Ⅲ期临床试验,仅用时5个月;到获批附条件上市,仅用时11个月。

我国已有21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目前有4个疫苗在国内获批附条件上市,3个疫苗在国内获批紧急使用,实现了境外临床试验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技术路线的全面覆盖。

曾益新表示,国内大规模接种充分显示,我国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发生率均低于2019年我国常规接种的各类疫苗平均报告水平,预计到今年年底前,完成至少70%的目标人群接种。

一年多来,新冠疫情起伏反复,病毒频繁变异。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抗疫斗争中,中国也开展了大规模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

2020年5月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中国就庄严承诺,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中国贡献。

目前,中国已有2个疫苗列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在产能有限、自身需求巨大的情况下,中国履行承诺,已经向国际社会提供了超过3.5亿剂疫苗,包括向80多个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中国还加入了新冠疫苗实施计划(COVAX),承诺首批提供1000万剂疫苗。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毛俊锋介绍,目前,我国已有3家企业与8个国家开展联合生产,同时还在与10个国家商讨合作生产事宜。

“我国的国际疫苗合作已经从双边层面提升至国际公共疫苗层次。在中国践行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承诺的行动中,中国研发的新冠疫苗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

目前,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已覆盖18岁以上人群。在全国各地,不少高龄老人也加入了接种队伍,年龄最大者超过了100岁。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表示,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批准了3至17岁人群可以开展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紧急使用,国家会根据疫情形势、防控工作需要和相关人群特点,组织专家研究制定针对3至17岁人群接种的具体政策。

“疫苗是生物学手段,戴口罩是公共卫生手段,两者并不排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提醒,在群体免疫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无论是否打疫苗,戴口罩要成为日常“标配”。

据新华社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407020740247224321, IR_CONTENT= 国家卫健委20日通报,截至6月19日,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10亿剂次。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的规模最大的接种工作迎来一个重大里程碑节点。 2020年12月15日,我国正式启动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今年3月下旬开始,国家加快推进国民全人群免费接种。 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地区,接种人群一扩再扩;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点、重点场所上门接种齐头并进。 3月24日,我国启动新冠疫苗接种“日报制”。从1亿剂次到2亿剂次,用了25天;从2亿剂次到3亿剂次,用了16天……5月以来,新冠疫苗接种进入“加速跑”,从9亿剂次到10亿剂次仅用5天,日均接种量超过2000万剂次。 疫苗接种的“中国速度”离不开研发、生产、运输等环节的高效接力。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曾益新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介绍,我国坚持早部署、多路线,2020年2月就成立专班,新冠疫苗研发速度与数量始终处于世界第一方阵。 新冠疫苗研发项目从启动,到全球首个开展临床研究,仅用时2个月;到我国历史上首次开展疫苗紧急使用,仅用时4个月;到我国历史上首次开展疫苗境外Ⅲ期临床试验,仅用时5个月;到获批附条件上市,仅用时11个月。 我国已有21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目前有4个疫苗在国内获批附条件上市,3个疫苗在国内获批紧急使用,实现了境外临床试验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技术路线的全面覆盖。 曾益新表示,国内大规模接种充分显示,我国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发生率均低于2019年我国常规接种的各类疫苗平均报告水平,预计到今年年底前,完成至少70%的目标人群接种。 一年多来,新冠疫情起伏反复,病毒频繁变异。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抗疫斗争中,中国也开展了大规模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 2020年5月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中国就庄严承诺,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中国贡献。 目前,中国已有2个疫苗列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在产能有限、自身需求巨大的情况下,中国履行承诺,已经向国际社会提供了超过3.5亿剂疫苗,包括向80多个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中国还加入了新冠疫苗实施计划(COVAX),承诺首批提供1000万剂疫苗。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毛俊锋介绍,目前,我国已有3家企业与8个国家开展联合生产,同时还在与10个国家商讨合作生产事宜。 “我国的国际疫苗合作已经从双边层面提升至国际公共疫苗层次。在中国践行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承诺的行动中,中国研发的新冠疫苗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 目前,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已覆盖18岁以上人群。在全国各地,不少高龄老人也加入了接种队伍,年龄最大者超过了100岁。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表示,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批准了3至17岁人群可以开展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紧急使用,国家会根据疫情形势、防控工作需要和相关人群特点,组织专家研究制定针对3至17岁人群接种的具体政策。 “疫苗是生物学手段,戴口罩是公共卫生手段,两者并不排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提醒,在群体免疫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无论是否打疫苗,戴口罩要成为日常“标配”。 据新华社,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10622006.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1/M00/C6/BF/wKhuumDQ1OyAPIKwAJSI_woC2jY688.png, ZB_AREA_LIST=, FB=

, TS=},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7, CODE=200, CURBM=006, YEAR=2021, PAPERDATE=2021/06/22, DAY=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