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10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物·书籍《听·见》

细致入微说重建

《听·见》封面

《听·见》封面

扉页

【《听·见 芦山地震重建故事》:36个故事构成一幅宏阔的重建画卷,鲜活再现芦山强烈地震灾区重建历程,生动诠释了党中央“重建新路”治国理政新理念,立体展现了重建亲历者追逐梦想、勇闯新路的坚韧品格和砥砺前行、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该书作者陈果,四川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版发行。】

《听·见》这本书的扉页上,印着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一段话:

如果说一个人是一粒沙子,成千上万的人就是历史。大多数普通人是难以表达自己的,我给他们加上了声音,让他们得以被众人听到,于是,他们虽然不能留下印记,但就这样走入了历史。

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前记者,留着亚麻色短发的白俄罗斯女作家,还曾说过另外一句话:

历史只关心事实,而情感被排除在外。

《听·见》的作者陈果在后记中承认,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对他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确切地断定:《听·见》这本书是想带领读者去体会“4·20”芦山强烈地震中,以及地震后的那些日子里,发生在部分经历者身上细致入微的情感。

自述

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写作,由36位地震亲历者的自述构成,他们当中有17位女性和19位男性,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的89岁。

绝大多数自述者都是芦山人,毕竟地震的中心就在芦山县龙门镇。这里几乎所有的房屋都被震垮了。另一些人物来自宝兴、天全、雨城、名山、荥经和汉源6个县区。据一项统计显示,2013年的这场7.0级强烈地震,致使152万人受灾,受灾面积波及1.25万平方公里。

“在我22岁生日的前一天,妈妈走了,再也不会回来……”

这是第一个故事的第一段开头。

根据作者后记所述,故事的讲述者应该是在2016年——也就是地震发生的3年后——接受的采访。这位芦山县宝盛乡卫生院的女护士回忆,地震当时“耳朵里满是打铁铺一样‘叮叮当当’的声音”“输液架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天花板上蹿动”。地震带走了这位25岁女孩的母亲。

全书的前三分之一,主要是由女性叙述者的声音构成。比如,在龙门镇隆兴村灾后重建的新居里,89岁的老人黄莲珍反问来采访的作者“我现在住的地方巴适吧”。黄莲珍和儿子住在一起,有客厅、厨房、厕所和各自独立的卧室。“有人问这样的好事是谁给的?我说是共产党”“我们沾了共产党的光,闭眼时,我要把这句话带到土里去”,黄莲珍老人的言语中一点也不避讳人生终将面临的那个沉重话题,采访一开始她就告诉作者,“农历九月十九满90岁,泥巴都埋到嘴皮了,我不说昧良心的话。”

男性叙述者的声音主要集中在书的后三分之二。为了和忙碌的张兰坪聊一聊,作者足足等了他3天。有做工程经历的张兰坪,震后参与了龙门镇青龙场村白伙组的重建,村民联名推举他当“自建委”主任。张兰坪是个有头脑的人,意识到龙门镇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比如号称“天下第一漏斗”的地质奇观围塔漏斗,联想到白伙组可以“围绕旅游建新村”,他整个人“就像打了鸡血,激动得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白伙组位于时常被云海笼罩的纱帽山山脚,如今,这里已建成有红心果、桃、李、枇杷和高山云雾茶等特色产业的震后新村。

最后出现的是一位村党支部书记、一位乡村酒店的老板、一位重建户、一位注册建筑师和一位灾后重建办公室项目合同组组长,这5位叙述者都是女性。

并不是说,这本书就是以三幕剧式的结构组成。事实上,里面的每个故事都独立存在、并行排列,就像这些叙述者各自独立存在、并行排列的人生一样。

旁白

每一个独立的自述故事结束后,紧接着,会有一篇短小的旁白,让读者的眼睛继续停留。旁白的页面铺着浅蓝色的底纹,就像作者的心意。

旁白有时也会采用第一人称写作,不过,这里的“我”就代表作者本人。旁白中“我”的声音和36个人物故事中“我”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似乎在向阿列克谢耶维奇所倡导的“复调叙事”致敬。

在白伙组采访完一位60岁的老人后,作者在旁白中写道:

“信步白伙新村,耳畔传来《斯卡布罗集市》的音乐。见有两位老人在屋檐下围炉取暖,我想,没准他们也是有故事的人。”

“白体明就是这么跟我聊了起来。他说话不快,但条理清晰,脱口的每一句话都像拿梳子顺过一遍。火盆里的红光映在他脸上,让人想起一句歌词,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没错,对他们,重建就是一场革命。”

芦山县黎明新村重建现场

芦山县黎明新村重建现场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7, PREBM=009, NUM=5, GUID=1410644534248013824, BMS=[001, 002, 005, 006, 009, 010, 013, 014, 015, 016], DETAIL={BC=010,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1/07/02/010/1410644534248013824.html, DOCPUBTIME=2021-07-02 02:01:07, DOCAUTHOR=, CLEAR_CONTENT= 扉页 【《听·见 芦山地震重建故事》:36个故事构成一幅宏阔的重建画卷,鲜活再现芦山强烈地震灾区重建历程,生动诠释了党中央“重建新路”治国理政新理念,立体展现了重建亲历者追逐梦想、勇闯新路的坚韧品格和砥砺前行、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该书作者陈果,四川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版发行。】 《听·见》这本书的扉页上,印着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一段话: 如果说一个人是一粒沙子,成千上万的人就是历史。大多数普通人是难以表达自己的,我给他们加上了声音,让他们得以被众人听到,于是,他们虽然不能留下印记,但就这样走入了历史。 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前记者,留着亚麻色短发的白俄罗斯女作家,还曾说过另外一句话: 历史只关心事实,而情感被排除在外。 《听·见》的作者陈果在后记中承认,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对他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确切地断定:《听·见》这本书是想带领读者去体会“4·20”芦山强烈地震中,以及地震后的那些日子里,发生在部分经历者身上细致入微的情感。 自述 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写作,由36位地震亲历者的自述构成,他们当中有17位女性和19位男性,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的89岁。 绝大多数自述者都是芦山人,毕竟地震的中心就在芦山县龙门镇。这里几乎所有的房屋都被震垮了。另一些人物来自宝兴、天全、雨城、名山、荥经和汉源6个县区。据一项统计显示,2013年的这场7.0级强烈地震,致使152万人受灾,受灾面积波及1.25万平方公里。 “在我22岁生日的前一天,妈妈走了,再也不会回来……” 这是第一个故事的第一段开头。 根据作者后记所述,故事的讲述者应该是在2016年——也就是地震发生的3年后——接受的采访。这位芦山县宝盛乡卫生院的女护士回忆,地震当时“耳朵里满是打铁铺一样‘叮叮当当’的声音”“输液架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天花板上蹿动”。地震带走了这位25岁女孩的母亲。 全书的前三分之一,主要是由女性叙述者的声音构成。比如,在龙门镇隆兴村灾后重建的新居里,89岁的老人黄莲珍反问来采访的作者“我现在住的地方巴适吧”。黄莲珍和儿子住在一起,有客厅、厨房、厕所和各自独立的卧室。“有人问这样的好事是谁给的?我说是共产党”“我们沾了共产党的光,闭眼时,我要把这句话带到土里去”,黄莲珍老人的言语中一点也不避讳人生终将面临的那个沉重话题,采访一开始她就告诉作者,“农历九月十九满90岁,泥巴都埋到嘴皮了,我不说昧良心的话。” 男性叙述者的声音主要集中在书的后三分之二。为了和忙碌的张兰坪聊一聊,作者足足等了他3天。有做工程经历的张兰坪,震后参与了龙门镇青龙场村白伙组的重建,村民联名推举他当“自建委”主任。张兰坪是个有头脑的人,意识到龙门镇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比如号称“天下第一漏斗”的地质奇观围塔漏斗,联想到白伙组可以“围绕旅游建新村”,他整个人“就像打了鸡血,激动得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白伙组位于时常被云海笼罩的纱帽山山脚,如今,这里已建成有红心果、桃、李、枇杷和高山云雾茶等特色产业的震后新村。 最后出现的是一位村党支部书记、一位乡村酒店的老板、一位重建户、一位注册建筑师和一位灾后重建办公室项目合同组组长,这5位叙述者都是女性。 并不是说,这本书就是以三幕剧式的结构组成。事实上,里面的每个故事都独立存在、并行排列,就像这些叙述者各自独立存在、并行排列的人生一样。 旁白 每一个独立的自述故事结束后,紧接着,会有一篇短小的旁白,让读者的眼睛继续停留。旁白的页面铺着浅蓝色的底纹,就像作者的心意。 旁白有时也会采用第一人称写作,不过,这里的“我”就代表作者本人。旁白中“我”的声音和36个人物故事中“我”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似乎在向阿列克谢耶维奇所倡导的“复调叙事”致敬。 在白伙组采访完一位60岁的老人后,作者在旁白中写道: “信步白伙新村,耳畔传来《斯卡布罗集市》的音乐。见有两位老人在屋檐下围炉取暖,我想,没准他们也是有故事的人。” “白体明就是这么跟我聊了起来。他说话不快,但条理清晰,脱口的每一句话都像拿梳子顺过一遍。火盆里的红光映在他脸上,让人想起一句歌词,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没错,对他们,重建就是一场革命。”, BM=010版, type=0, ZB_DROP=0, TXS=1832, NODEID=null, DOCTITLE=细致入微说重建,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物·书籍《听·见》, ZB_ORIGINAL=0, CONTENT=
《听·见》封面

《听·见》封面

扉页

【《听·见 芦山地震重建故事》:36个故事构成一幅宏阔的重建画卷,鲜活再现芦山强烈地震灾区重建历程,生动诠释了党中央“重建新路”治国理政新理念,立体展现了重建亲历者追逐梦想、勇闯新路的坚韧品格和砥砺前行、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该书作者陈果,四川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版发行。】

《听·见》这本书的扉页上,印着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一段话:

如果说一个人是一粒沙子,成千上万的人就是历史。大多数普通人是难以表达自己的,我给他们加上了声音,让他们得以被众人听到,于是,他们虽然不能留下印记,但就这样走入了历史。

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前记者,留着亚麻色短发的白俄罗斯女作家,还曾说过另外一句话:

历史只关心事实,而情感被排除在外。

《听·见》的作者陈果在后记中承认,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对他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确切地断定:《听·见》这本书是想带领读者去体会“4·20”芦山强烈地震中,以及地震后的那些日子里,发生在部分经历者身上细致入微的情感。

自述

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写作,由36位地震亲历者的自述构成,他们当中有17位女性和19位男性,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的89岁。

绝大多数自述者都是芦山人,毕竟地震的中心就在芦山县龙门镇。这里几乎所有的房屋都被震垮了。另一些人物来自宝兴、天全、雨城、名山、荥经和汉源6个县区。据一项统计显示,2013年的这场7.0级强烈地震,致使152万人受灾,受灾面积波及1.25万平方公里。

“在我22岁生日的前一天,妈妈走了,再也不会回来……”

这是第一个故事的第一段开头。

根据作者后记所述,故事的讲述者应该是在2016年——也就是地震发生的3年后——接受的采访。这位芦山县宝盛乡卫生院的女护士回忆,地震当时“耳朵里满是打铁铺一样‘叮叮当当’的声音”“输液架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天花板上蹿动”。地震带走了这位25岁女孩的母亲。

全书的前三分之一,主要是由女性叙述者的声音构成。比如,在龙门镇隆兴村灾后重建的新居里,89岁的老人黄莲珍反问来采访的作者“我现在住的地方巴适吧”。黄莲珍和儿子住在一起,有客厅、厨房、厕所和各自独立的卧室。“有人问这样的好事是谁给的?我说是共产党”“我们沾了共产党的光,闭眼时,我要把这句话带到土里去”,黄莲珍老人的言语中一点也不避讳人生终将面临的那个沉重话题,采访一开始她就告诉作者,“农历九月十九满90岁,泥巴都埋到嘴皮了,我不说昧良心的话。”

男性叙述者的声音主要集中在书的后三分之二。为了和忙碌的张兰坪聊一聊,作者足足等了他3天。有做工程经历的张兰坪,震后参与了龙门镇青龙场村白伙组的重建,村民联名推举他当“自建委”主任。张兰坪是个有头脑的人,意识到龙门镇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比如号称“天下第一漏斗”的地质奇观围塔漏斗,联想到白伙组可以“围绕旅游建新村”,他整个人“就像打了鸡血,激动得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白伙组位于时常被云海笼罩的纱帽山山脚,如今,这里已建成有红心果、桃、李、枇杷和高山云雾茶等特色产业的震后新村。

最后出现的是一位村党支部书记、一位乡村酒店的老板、一位重建户、一位注册建筑师和一位灾后重建办公室项目合同组组长,这5位叙述者都是女性。

并不是说,这本书就是以三幕剧式的结构组成。事实上,里面的每个故事都独立存在、并行排列,就像这些叙述者各自独立存在、并行排列的人生一样。

旁白

每一个独立的自述故事结束后,紧接着,会有一篇短小的旁白,让读者的眼睛继续停留。旁白的页面铺着浅蓝色的底纹,就像作者的心意。

旁白有时也会采用第一人称写作,不过,这里的“我”就代表作者本人。旁白中“我”的声音和36个人物故事中“我”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似乎在向阿列克谢耶维奇所倡导的“复调叙事”致敬。

在白伙组采访完一位60岁的老人后,作者在旁白中写道:

“信步白伙新村,耳畔传来《斯卡布罗集市》的音乐。见有两位老人在屋檐下围炉取暖,我想,没准他们也是有故事的人。”

“白体明就是这么跟我聊了起来。他说话不快,但条理清晰,脱口的每一句话都像拿梳子顺过一遍。火盆里的红光映在他脸上,让人想起一句歌词,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没错,对他们,重建就是一场革命。”

芦山县黎明新村重建现场

芦山县黎明新村重建现场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410644534248013824, IR_CONTENT= 扉页 【《听·见 芦山地震重建故事》:36个故事构成一幅宏阔的重建画卷,鲜活再现芦山强烈地震灾区重建历程,生动诠释了党中央“重建新路”治国理政新理念,立体展现了重建亲历者追逐梦想、勇闯新路的坚韧品格和砥砺前行、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该书作者陈果,四川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版发行。】 《听·见》这本书的扉页上,印着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一段话: 如果说一个人是一粒沙子,成千上万的人就是历史。大多数普通人是难以表达自己的,我给他们加上了声音,让他们得以被众人听到,于是,他们虽然不能留下印记,但就这样走入了历史。 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前记者,留着亚麻色短发的白俄罗斯女作家,还曾说过另外一句话: 历史只关心事实,而情感被排除在外。 《听·见》的作者陈果在后记中承认,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对他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确切地断定:《听·见》这本书是想带领读者去体会“4·20”芦山强烈地震中,以及地震后的那些日子里,发生在部分经历者身上细致入微的情感。 自述 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写作,由36位地震亲历者的自述构成,他们当中有17位女性和19位男性,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的89岁。 绝大多数自述者都是芦山人,毕竟地震的中心就在芦山县龙门镇。这里几乎所有的房屋都被震垮了。另一些人物来自宝兴、天全、雨城、名山、荥经和汉源6个县区。据一项统计显示,2013年的这场7.0级强烈地震,致使152万人受灾,受灾面积波及1.25万平方公里。 “在我22岁生日的前一天,妈妈走了,再也不会回来……” 这是第一个故事的第一段开头。 根据作者后记所述,故事的讲述者应该是在2016年——也就是地震发生的3年后——接受的采访。这位芦山县宝盛乡卫生院的女护士回忆,地震当时“耳朵里满是打铁铺一样‘叮叮当当’的声音”“输液架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天花板上蹿动”。地震带走了这位25岁女孩的母亲。 全书的前三分之一,主要是由女性叙述者的声音构成。比如,在龙门镇隆兴村灾后重建的新居里,89岁的老人黄莲珍反问来采访的作者“我现在住的地方巴适吧”。黄莲珍和儿子住在一起,有客厅、厨房、厕所和各自独立的卧室。“有人问这样的好事是谁给的?我说是共产党”“我们沾了共产党的光,闭眼时,我要把这句话带到土里去”,黄莲珍老人的言语中一点也不避讳人生终将面临的那个沉重话题,采访一开始她就告诉作者,“农历九月十九满90岁,泥巴都埋到嘴皮了,我不说昧良心的话。” 男性叙述者的声音主要集中在书的后三分之二。为了和忙碌的张兰坪聊一聊,作者足足等了他3天。有做工程经历的张兰坪,震后参与了龙门镇青龙场村白伙组的重建,村民联名推举他当“自建委”主任。张兰坪是个有头脑的人,意识到龙门镇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比如号称“天下第一漏斗”的地质奇观围塔漏斗,联想到白伙组可以“围绕旅游建新村”,他整个人“就像打了鸡血,激动得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白伙组位于时常被云海笼罩的纱帽山山脚,如今,这里已建成有红心果、桃、李、枇杷和高山云雾茶等特色产业的震后新村。 最后出现的是一位村党支部书记、一位乡村酒店的老板、一位重建户、一位注册建筑师和一位灾后重建办公室项目合同组组长,这5位叙述者都是女性。 并不是说,这本书就是以三幕剧式的结构组成。事实上,里面的每个故事都独立存在、并行排列,就像这些叙述者各自独立存在、并行排列的人生一样。 旁白 每一个独立的自述故事结束后,紧接着,会有一篇短小的旁白,让读者的眼睛继续停留。旁白的页面铺着浅蓝色的底纹,就像作者的心意。 旁白有时也会采用第一人称写作,不过,这里的“我”就代表作者本人。旁白中“我”的声音和36个人物故事中“我”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似乎在向阿列克谢耶维奇所倡导的“复调叙事”致敬。 在白伙组采访完一位60岁的老人后,作者在旁白中写道: “信步白伙新村,耳畔传来《斯卡布罗集市》的音乐。见有两位老人在屋檐下围炉取暖,我想,没准他们也是有故事的人。” “白体明就是这么跟我聊了起来。他说话不快,但条理清晰,脱口的每一句话都像拿梳子顺过一遍。火盆里的红光映在他脸上,让人想起一句歌词,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没错,对他们,重建就是一场革命。”,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10702010.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1/M00/C6/D7/wKhuumDeBACAUWrzAJvKGvhianM474.png, ZB_AREA_LIST=, FB=

, TS=《听·见》封面&&芦山县黎明新村重建现场},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13, CODE=200, CURBM=010, YEAR=2021, PAPERDATE=2021/07/02, DAY=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