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3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雅安,何以雅与安

□宗仁发

提到雅安,许多人随口便能说出雅安有三绝:雅女、雅雨、雅鱼。

“雅女”是说生长在这里的女子漂亮,但往更具体说,就是“行者见罗敷”之类,有些泛泛夸赞之嫌。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里多雨湿润的环境对女性的皮肤保养大有好处。

“雅雨”是有硬指标的衡量,雅安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高高的二郎山把云和雨都挡在雅安境内了,雅安每年降雨量达1000至1800毫米。

为一睹二郎山的真容,天全的朋友特意带我驱车近百里,到二郎山去拜谒了一趟。隧道前矗立着一块褐色的石碑,上面雕刻着那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洛水作词、时乐濛作曲的歌曲《歌唱二郎山》。穿过二郎山隧道,就是甘孜州地界,山两边的植被和气象截然不同。雅安这边的山上完全被树木覆盖,海棠花开满了山坡。而泸定那边,山上光秃秃的,刮起的风也是干燥的,更别指望在半山腰就能看到云雾缭绕了。

“雅鱼”是指在青衣江的石头缝隙间游弋的一种鱼,属冷水鱼。西晋左思的《蜀都赋》里记载:“嘉鱼出于丙穴,良木攒于褒谷。”宋代宋祁在《益部方物略记》记载:“丙穴在益州,有大丙、小丙山,鱼出石穴中,今雅州有之,蜀人甚珍其味。”当年杜甫在避战乱时,一度离开成都,后接到好友严武来信相邀,兴奋的杜甫人未到成都,诗已写好——《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第一首中写下:“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雅安紧挨成都,回到成都就能吃到雅安的丙穴鱼——雅鱼,喝到郫县(现郫都区)的竹筒酒了。

可能是雅安值得说的好东西太多了,不知为什么,雅安还有一绝未被囊括在其中,那就是雅茶。

傅德华在《民国报刊中的蒙顶山茶》一书的序言中说:“何谓雅茶?据郑象铣在《西康雅茶产销概况》一文中的定义,‘所谓雅茶者,即曩昔川西今康省雅安、荥经、天全、名山、邛崃五县所产之茶,经制造后,销售于藏康牧畜地带者是也’。”这里雅茶的含义与边茶基本重合。在雅安采风期间,我们去看了坐落在上里古镇的中国藏茶博物馆,馆内收藏的宝贝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有镇馆之宝——已近碳化的明清时留下来的茶砖,有在香港拍卖行拍出天价的条茶,更有按照年份排列堆积如山的散茶。穿行在茶香馥郁的走廊里,透过敞亮的玻璃橱窗,会感知到这些茶叶仍然在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着绿色植物的生命,把陈年诱惑不断传递到人类的潜意识里。

藏族人嗜茶,常会听到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1986年十世班禅到雅安茶厂考察,曾夜不能寐,赋诗一首:“煦风送暖催春意,碧玉绿叶舞新姿。馨香扑鼻味醇厚,雅安茶叶迎嘉宾。”字里行间足见对雅茶的厚爱。1949年12月,国民党西康省主席刘文辉、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侯、潘文华等在雅安联名通电起义,西康和平解放后,刘文辉在成都与即将到任的中共西康省委书记廖志高会面,刘文辉送给廖志高三句话,其中就有一句:“你要掌握好茶叶。”时任中共西南局书记的邓小平谆谆告诫新到雅安的干部:“藏族人要吃茶,在藏族人的生活中,最要紧的是茶叶。”几朝几代,开门七件事,在雅安,茶是不能不排在首位的。

在去蒙顶山的途中,路边看到醒目的广告牌:“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有人考证,这副天下第一茶联是从元代李德载的元曲小令中演化而来的。所谓“扬子江心水”,按唐人张又新《煎茶水记》的划分,水与茶宜者凡七等,扬子江南零水第一,南零水就是中泠水,说的是当年扬子江的江心岛上的中泠泉水。袁枚在《随园食单》写到茶时,第一句话就是:“欲治好茶,先藏好水。水求中泠、惠泉。”这也印证了中泠水的地位。“蒙山顶上茶”,就是指蒙顶山上的茶。李肇在《唐国史补》中评价说:“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白居易在《琴茶》中写道:“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常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返。”这里的“渌水”说的是古琴曲,而“茶中故旧”指的就是雅安的蒙顶山茶了。陆游在他的《卜居二首》中也有写到蒙顶山茶的句子,“南浮七泽吊沉湘,西泝三巴掠夜郎。自信前缘与人薄,每求宽地寄吾狂。雪山水作中泠味,蒙顶茶如正焙香。傥有把茅端可老,不须辛苦念还乡。”

一天,微信里的“雅安采风群”叮叮响起,原来是几位朋友开始品上蒙顶山的“甘露茶”了。

蒙顶山上的“甘露茶”为何这样闻名天下呢?那是与西汉时期的吴理真在此处种茶有关。后世将吴理真视为世界上把茶树驯化后人工种植第一人,称之为茶祖。至于有记载吴理真被封为甘露大师的事,那已是南宋年间了。淳熙十三年,宋孝宗封其为“甘露普惠妙济大师”,并把他在蒙山顶上手植七株茶树的地方封为“皇茶园”。采风期间,我们也都在皇茶园拍照留念。

说蒙顶山茶的名气大,不是随便说的。在伦敦大学图书馆工作的罗伊·莫克塞姆,曾在非洲当过十三年的茶叶种植园经理,他对茶很有研究。他在《茶——嗜好、开拓与帝国》一书中谈到了中国雅安的蒙山茶。他说:“饮茶习惯在社会上普及之后,有钱人不可避免地会去寻求‘高品位’的茶叶。人们在奢侈品方面总是有一种物以稀为贵的心理。因此,生长在高纬度地区的茶叶由于种植困难、产量低而获得了高贵的地位。生长在高纬度地区的茶叶毫无疑问味道会更清雅,但有些好事者养成了专门到最偏远、最人迹罕至的地方去寻找茶叶的癖好。(这种对几乎无法获得的品种的渴求是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的一个主旋律。据说在四川蒙山出产的一种茶是如此之稀少,以至于仅有七棵茶树能够生产这种茶叶,每年产量只有90片茶叶。)”接着他用一句话总结:“茶的质量和价格能够显示一个人的身份。”这样看来,为什么蒙山茶几朝几代都是贡茶,就不言自明了。好在今天有口福的人越来越多,品尝到“甘露茶”也不再是多难的一件事儿。

美国的人类学家罗伯特·路威在他的《文明与野蛮》一书中,讲述过一段茶叶从中国传播到西方的故事。“约在6世纪中期,中国已经种茶树,可是欧洲人却到了1560年左右才听到茶的名字,再过50年荷兰人才把茶叶传到欧洲。在1650年左右,英国人开始喝茶……可是有很长时间,只有上等社会才喝得起茶。”欧洲人最初把茶叶当作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罗伯特·路威说:“法国的医界说它是治痛风的妙药,有一位大夫还说它是万应灵丹,能治风湿、疝气、膀胱结石、黏膜炎、痢疾和其他病痛。亚佛兰彻主教但尼尔·羽厄害了多年的烂眼和不消化症,喝上了茶后,你看!眼睛也清爽了,胃口也恢复了,无怪乎他要写上五十八行的拉丁诗来赞扬了。”

抚今追昔,当我们坐在雅安这座城市的随意一个地方,端起一杯雅安的“甘露茶”,听听细雨,看看云雾,惬意中得到的不就是人生中最需求的“雅”和“安”吗?

(作者系吉林省作协创作研究院院长、《作家》杂志主编,中国作协全委)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7, PREBM=002, NUM=2, GUID=1421168881766694912, BMS=[001, 002, 003, 004], DETAIL={BC=003,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1/07/31/003/1421168881766694912.html, DOCPUBTIME=2021-07-31 03:01:07, DOCAUTHOR=, CLEAR_CONTENT= 提到雅安,许多人随口便能说出雅安有三绝:雅女、雅雨、雅鱼。 “雅女”是说生长在这里的女子漂亮,但往更具体说,就是“行者见罗敷”之类,有些泛泛夸赞之嫌。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里多雨湿润的环境对女性的皮肤保养大有好处。 “雅雨”是有硬指标的衡量,雅安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高高的二郎山把云和雨都挡在雅安境内了,雅安每年降雨量达1000至1800毫米。 为一睹二郎山的真容,天全的朋友特意带我驱车近百里,到二郎山去拜谒了一趟。隧道前矗立着一块褐色的石碑,上面雕刻着那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洛水作词、时乐濛作曲的歌曲《歌唱二郎山》。穿过二郎山隧道,就是甘孜州地界,山两边的植被和气象截然不同。雅安这边的山上完全被树木覆盖,海棠花开满了山坡。而泸定那边,山上光秃秃的,刮起的风也是干燥的,更别指望在半山腰就能看到云雾缭绕了。 “雅鱼”是指在青衣江的石头缝隙间游弋的一种鱼,属冷水鱼。西晋左思的《蜀都赋》里记载:“嘉鱼出于丙穴,良木攒于褒谷。”宋代宋祁在《益部方物略记》记载:“丙穴在益州,有大丙、小丙山,鱼出石穴中,今雅州有之,蜀人甚珍其味。”当年杜甫在避战乱时,一度离开成都,后接到好友严武来信相邀,兴奋的杜甫人未到成都,诗已写好——《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第一首中写下:“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雅安紧挨成都,回到成都就能吃到雅安的丙穴鱼——雅鱼,喝到郫县(现郫都区)的竹筒酒了。 可能是雅安值得说的好东西太多了,不知为什么,雅安还有一绝未被囊括在其中,那就是雅茶。 傅德华在《民国报刊中的蒙顶山茶》一书的序言中说:“何谓雅茶?据郑象铣在《西康雅茶产销概况》一文中的定义,‘所谓雅茶者,即曩昔川西今康省雅安、荥经、天全、名山、邛崃五县所产之茶,经制造后,销售于藏康牧畜地带者是也’。”这里雅茶的含义与边茶基本重合。在雅安采风期间,我们去看了坐落在上里古镇的中国藏茶博物馆,馆内收藏的宝贝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有镇馆之宝——已近碳化的明清时留下来的茶砖,有在香港拍卖行拍出天价的条茶,更有按照年份排列堆积如山的散茶。穿行在茶香馥郁的走廊里,透过敞亮的玻璃橱窗,会感知到这些茶叶仍然在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着绿色植物的生命,把陈年诱惑不断传递到人类的潜意识里。 藏族人嗜茶,常会听到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1986年十世班禅到雅安茶厂考察,曾夜不能寐,赋诗一首:“煦风送暖催春意,碧玉绿叶舞新姿。馨香扑鼻味醇厚,雅安茶叶迎嘉宾。”字里行间足见对雅茶的厚爱。1949年12月,国民党西康省主席刘文辉、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侯、潘文华等在雅安联名通电起义,西康和平解放后,刘文辉在成都与即将到任的中共西康省委书记廖志高会面,刘文辉送给廖志高三句话,其中就有一句:“你要掌握好茶叶。”时任中共西南局书记的邓小平谆谆告诫新到雅安的干部:“藏族人要吃茶,在藏族人的生活中,最要紧的是茶叶。”几朝几代,开门七件事,在雅安,茶是不能不排在首位的。 在去蒙顶山的途中,路边看到醒目的广告牌:“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有人考证,这副天下第一茶联是从元代李德载的元曲小令中演化而来的。所谓“扬子江心水”,按唐人张又新《煎茶水记》的划分,水与茶宜者凡七等,扬子江南零水第一,南零水就是中泠水,说的是当年扬子江的江心岛上的中泠泉水。袁枚在《随园食单》写到茶时,第一句话就是:“欲治好茶,先藏好水。水求中泠、惠泉。”这也印证了中泠水的地位。“蒙山顶上茶”,就是指蒙顶山上的茶。李肇在《唐国史补》中评价说:“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白居易在《琴茶》中写道:“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常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返。”这里的“渌水”说的是古琴曲,而“茶中故旧”指的就是雅安的蒙顶山茶了。陆游在他的《卜居二首》中也有写到蒙顶山茶的句子,“南浮七泽吊沉湘,西泝三巴掠夜郎。自信前缘与人薄,每求宽地寄吾狂。雪山水作中泠味,蒙顶茶如正焙香。傥有把茅端可老,不须辛苦念还乡。” 一天,微信里的“雅安采风群”叮叮响起,原来是几位朋友开始品上蒙顶山的“甘露茶”了。 蒙顶山上的“甘露茶”为何这样闻名天下呢?那是与西汉时期的吴理真在此处种茶有关。后世将吴理真视为世界上把茶树驯化后人工种植第一人,称之为茶祖。至于有记载吴理真被封为甘露大师的事,那已是南宋年间了。淳熙十三年,宋孝宗封其为“甘露普惠妙济大师”,并把他在蒙山顶上手植七株茶树的地方封为“皇茶园”。采风期间,我们也都在皇茶园拍照留念。 说蒙顶山茶的名气大,不是随便说的。在伦敦大学图书馆工作的罗伊·莫克塞姆,曾在非洲当过十三年的茶叶种植园经理,他对茶很有研究。他在《茶——嗜好、开拓与帝国》一书中谈到了中国雅安的蒙山茶。他说:“饮茶习惯在社会上普及之后,有钱人不可避免地会去寻求‘高品位’的茶叶。人们在奢侈品方面总是有一种物以稀为贵的心理。因此,生长在高纬度地区的茶叶由于种植困难、产量低而获得了高贵的地位。生长在高纬度地区的茶叶毫无疑问味道会更清雅,但有些好事者养成了专门到最偏远、最人迹罕至的地方去寻找茶叶的癖好。(这种对几乎无法获得的品种的渴求是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的一个主旋律。据说在四川蒙山出产的一种茶是如此之稀少,以至于仅有七棵茶树能够生产这种茶叶,每年产量只有90片茶叶。)”接着他用一句话总结:“茶的质量和价格能够显示一个人的身份。”这样看来,为什么蒙山茶几朝几代都是贡茶,就不言自明了。好在今天有口福的人越来越多,品尝到“甘露茶”也不再是多难的一件事儿。 美国的人类学家罗伯特·路威在他的《文明与野蛮》一书中,讲述过一段茶叶从中国传播到西方的故事。“约在6世纪中期,中国已经种茶树,可是欧洲人却到了1560年左右才听到茶的名字,再过50年荷兰人才把茶叶传到欧洲。在1650年左右,英国人开始喝茶……可是有很长时间,只有上等社会才喝得起茶。”欧洲人最初把茶叶当作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罗伯特·路威说:“法国的医界说它是治痛风的妙药,有一位大夫还说它是万应灵丹,能治风湿、疝气、膀胱结石、黏膜炎、痢疾和其他病痛。亚佛兰彻主教但尼尔·羽厄害了多年的烂眼和不消化症,喝上了茶后,你看!眼睛也清爽了,胃口也恢复了,无怪乎他要写上五十八行的拉丁诗来赞扬了。” 抚今追昔,当我们坐在雅安这座城市的随意一个地方,端起一杯雅安的“甘露茶”,听听细雨,看看云雾,惬意中得到的不就是人生中最需求的“雅”和“安”吗? (作者系吉林省作协创作研究院院长、《作家》杂志主编,中国作协全委), BM=003版, type=0, ZB_DROP=0, TXS=2784, NODEID=null, DOCTITLE=雅安,何以雅与安,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0, CONTENT=
提到雅安,许多人随口便能说出雅安有三绝:雅女、雅雨、雅鱼。

“雅女”是说生长在这里的女子漂亮,但往更具体说,就是“行者见罗敷”之类,有些泛泛夸赞之嫌。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里多雨湿润的环境对女性的皮肤保养大有好处。

“雅雨”是有硬指标的衡量,雅安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高高的二郎山把云和雨都挡在雅安境内了,雅安每年降雨量达1000至1800毫米。

为一睹二郎山的真容,天全的朋友特意带我驱车近百里,到二郎山去拜谒了一趟。隧道前矗立着一块褐色的石碑,上面雕刻着那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洛水作词、时乐濛作曲的歌曲《歌唱二郎山》。穿过二郎山隧道,就是甘孜州地界,山两边的植被和气象截然不同。雅安这边的山上完全被树木覆盖,海棠花开满了山坡。而泸定那边,山上光秃秃的,刮起的风也是干燥的,更别指望在半山腰就能看到云雾缭绕了。

“雅鱼”是指在青衣江的石头缝隙间游弋的一种鱼,属冷水鱼。西晋左思的《蜀都赋》里记载:“嘉鱼出于丙穴,良木攒于褒谷。”宋代宋祁在《益部方物略记》记载:“丙穴在益州,有大丙、小丙山,鱼出石穴中,今雅州有之,蜀人甚珍其味。”当年杜甫在避战乱时,一度离开成都,后接到好友严武来信相邀,兴奋的杜甫人未到成都,诗已写好——《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第一首中写下:“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雅安紧挨成都,回到成都就能吃到雅安的丙穴鱼——雅鱼,喝到郫县(现郫都区)的竹筒酒了。

可能是雅安值得说的好东西太多了,不知为什么,雅安还有一绝未被囊括在其中,那就是雅茶。

傅德华在《民国报刊中的蒙顶山茶》一书的序言中说:“何谓雅茶?据郑象铣在《西康雅茶产销概况》一文中的定义,‘所谓雅茶者,即曩昔川西今康省雅安、荥经、天全、名山、邛崃五县所产之茶,经制造后,销售于藏康牧畜地带者是也’。”这里雅茶的含义与边茶基本重合。在雅安采风期间,我们去看了坐落在上里古镇的中国藏茶博物馆,馆内收藏的宝贝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有镇馆之宝——已近碳化的明清时留下来的茶砖,有在香港拍卖行拍出天价的条茶,更有按照年份排列堆积如山的散茶。穿行在茶香馥郁的走廊里,透过敞亮的玻璃橱窗,会感知到这些茶叶仍然在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着绿色植物的生命,把陈年诱惑不断传递到人类的潜意识里。

藏族人嗜茶,常会听到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1986年十世班禅到雅安茶厂考察,曾夜不能寐,赋诗一首:“煦风送暖催春意,碧玉绿叶舞新姿。馨香扑鼻味醇厚,雅安茶叶迎嘉宾。”字里行间足见对雅茶的厚爱。1949年12月,国民党西康省主席刘文辉、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侯、潘文华等在雅安联名通电起义,西康和平解放后,刘文辉在成都与即将到任的中共西康省委书记廖志高会面,刘文辉送给廖志高三句话,其中就有一句:“你要掌握好茶叶。”时任中共西南局书记的邓小平谆谆告诫新到雅安的干部:“藏族人要吃茶,在藏族人的生活中,最要紧的是茶叶。”几朝几代,开门七件事,在雅安,茶是不能不排在首位的。

在去蒙顶山的途中,路边看到醒目的广告牌:“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有人考证,这副天下第一茶联是从元代李德载的元曲小令中演化而来的。所谓“扬子江心水”,按唐人张又新《煎茶水记》的划分,水与茶宜者凡七等,扬子江南零水第一,南零水就是中泠水,说的是当年扬子江的江心岛上的中泠泉水。袁枚在《随园食单》写到茶时,第一句话就是:“欲治好茶,先藏好水。水求中泠、惠泉。”这也印证了中泠水的地位。“蒙山顶上茶”,就是指蒙顶山上的茶。李肇在《唐国史补》中评价说:“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白居易在《琴茶》中写道:“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常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返。”这里的“渌水”说的是古琴曲,而“茶中故旧”指的就是雅安的蒙顶山茶了。陆游在他的《卜居二首》中也有写到蒙顶山茶的句子,“南浮七泽吊沉湘,西泝三巴掠夜郎。自信前缘与人薄,每求宽地寄吾狂。雪山水作中泠味,蒙顶茶如正焙香。傥有把茅端可老,不须辛苦念还乡。”

一天,微信里的“雅安采风群”叮叮响起,原来是几位朋友开始品上蒙顶山的“甘露茶”了。

蒙顶山上的“甘露茶”为何这样闻名天下呢?那是与西汉时期的吴理真在此处种茶有关。后世将吴理真视为世界上把茶树驯化后人工种植第一人,称之为茶祖。至于有记载吴理真被封为甘露大师的事,那已是南宋年间了。淳熙十三年,宋孝宗封其为“甘露普惠妙济大师”,并把他在蒙山顶上手植七株茶树的地方封为“皇茶园”。采风期间,我们也都在皇茶园拍照留念。

说蒙顶山茶的名气大,不是随便说的。在伦敦大学图书馆工作的罗伊·莫克塞姆,曾在非洲当过十三年的茶叶种植园经理,他对茶很有研究。他在《茶——嗜好、开拓与帝国》一书中谈到了中国雅安的蒙山茶。他说:“饮茶习惯在社会上普及之后,有钱人不可避免地会去寻求‘高品位’的茶叶。人们在奢侈品方面总是有一种物以稀为贵的心理。因此,生长在高纬度地区的茶叶由于种植困难、产量低而获得了高贵的地位。生长在高纬度地区的茶叶毫无疑问味道会更清雅,但有些好事者养成了专门到最偏远、最人迹罕至的地方去寻找茶叶的癖好。(这种对几乎无法获得的品种的渴求是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的一个主旋律。据说在四川蒙山出产的一种茶是如此之稀少,以至于仅有七棵茶树能够生产这种茶叶,每年产量只有90片茶叶。)”接着他用一句话总结:“茶的质量和价格能够显示一个人的身份。”这样看来,为什么蒙山茶几朝几代都是贡茶,就不言自明了。好在今天有口福的人越来越多,品尝到“甘露茶”也不再是多难的一件事儿。

美国的人类学家罗伯特·路威在他的《文明与野蛮》一书中,讲述过一段茶叶从中国传播到西方的故事。“约在6世纪中期,中国已经种茶树,可是欧洲人却到了1560年左右才听到茶的名字,再过50年荷兰人才把茶叶传到欧洲。在1650年左右,英国人开始喝茶……可是有很长时间,只有上等社会才喝得起茶。”欧洲人最初把茶叶当作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罗伯特·路威说:“法国的医界说它是治痛风的妙药,有一位大夫还说它是万应灵丹,能治风湿、疝气、膀胱结石、黏膜炎、痢疾和其他病痛。亚佛兰彻主教但尼尔·羽厄害了多年的烂眼和不消化症,喝上了茶后,你看!眼睛也清爽了,胃口也恢复了,无怪乎他要写上五十八行的拉丁诗来赞扬了。”

抚今追昔,当我们坐在雅安这座城市的随意一个地方,端起一杯雅安的“甘露茶”,听听细雨,看看云雾,惬意中得到的不就是人生中最需求的“雅”和“安”吗?

(作者系吉林省作协创作研究院院长、《作家》杂志主编,中国作协全委)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421168881766694912, IR_CONTENT= 提到雅安,许多人随口便能说出雅安有三绝:雅女、雅雨、雅鱼。 “雅女”是说生长在这里的女子漂亮,但往更具体说,就是“行者见罗敷”之类,有些泛泛夸赞之嫌。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里多雨湿润的环境对女性的皮肤保养大有好处。 “雅雨”是有硬指标的衡量,雅安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高高的二郎山把云和雨都挡在雅安境内了,雅安每年降雨量达1000至1800毫米。 为一睹二郎山的真容,天全的朋友特意带我驱车近百里,到二郎山去拜谒了一趟。隧道前矗立着一块褐色的石碑,上面雕刻着那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洛水作词、时乐濛作曲的歌曲《歌唱二郎山》。穿过二郎山隧道,就是甘孜州地界,山两边的植被和气象截然不同。雅安这边的山上完全被树木覆盖,海棠花开满了山坡。而泸定那边,山上光秃秃的,刮起的风也是干燥的,更别指望在半山腰就能看到云雾缭绕了。 “雅鱼”是指在青衣江的石头缝隙间游弋的一种鱼,属冷水鱼。西晋左思的《蜀都赋》里记载:“嘉鱼出于丙穴,良木攒于褒谷。”宋代宋祁在《益部方物略记》记载:“丙穴在益州,有大丙、小丙山,鱼出石穴中,今雅州有之,蜀人甚珍其味。”当年杜甫在避战乱时,一度离开成都,后接到好友严武来信相邀,兴奋的杜甫人未到成都,诗已写好——《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第一首中写下:“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雅安紧挨成都,回到成都就能吃到雅安的丙穴鱼——雅鱼,喝到郫县(现郫都区)的竹筒酒了。 可能是雅安值得说的好东西太多了,不知为什么,雅安还有一绝未被囊括在其中,那就是雅茶。 傅德华在《民国报刊中的蒙顶山茶》一书的序言中说:“何谓雅茶?据郑象铣在《西康雅茶产销概况》一文中的定义,‘所谓雅茶者,即曩昔川西今康省雅安、荥经、天全、名山、邛崃五县所产之茶,经制造后,销售于藏康牧畜地带者是也’。”这里雅茶的含义与边茶基本重合。在雅安采风期间,我们去看了坐落在上里古镇的中国藏茶博物馆,馆内收藏的宝贝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有镇馆之宝——已近碳化的明清时留下来的茶砖,有在香港拍卖行拍出天价的条茶,更有按照年份排列堆积如山的散茶。穿行在茶香馥郁的走廊里,透过敞亮的玻璃橱窗,会感知到这些茶叶仍然在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着绿色植物的生命,把陈年诱惑不断传递到人类的潜意识里。 藏族人嗜茶,常会听到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1986年十世班禅到雅安茶厂考察,曾夜不能寐,赋诗一首:“煦风送暖催春意,碧玉绿叶舞新姿。馨香扑鼻味醇厚,雅安茶叶迎嘉宾。”字里行间足见对雅茶的厚爱。1949年12月,国民党西康省主席刘文辉、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侯、潘文华等在雅安联名通电起义,西康和平解放后,刘文辉在成都与即将到任的中共西康省委书记廖志高会面,刘文辉送给廖志高三句话,其中就有一句:“你要掌握好茶叶。”时任中共西南局书记的邓小平谆谆告诫新到雅安的干部:“藏族人要吃茶,在藏族人的生活中,最要紧的是茶叶。”几朝几代,开门七件事,在雅安,茶是不能不排在首位的。 在去蒙顶山的途中,路边看到醒目的广告牌:“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有人考证,这副天下第一茶联是从元代李德载的元曲小令中演化而来的。所谓“扬子江心水”,按唐人张又新《煎茶水记》的划分,水与茶宜者凡七等,扬子江南零水第一,南零水就是中泠水,说的是当年扬子江的江心岛上的中泠泉水。袁枚在《随园食单》写到茶时,第一句话就是:“欲治好茶,先藏好水。水求中泠、惠泉。”这也印证了中泠水的地位。“蒙山顶上茶”,就是指蒙顶山上的茶。李肇在《唐国史补》中评价说:“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白居易在《琴茶》中写道:“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常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返。”这里的“渌水”说的是古琴曲,而“茶中故旧”指的就是雅安的蒙顶山茶了。陆游在他的《卜居二首》中也有写到蒙顶山茶的句子,“南浮七泽吊沉湘,西泝三巴掠夜郎。自信前缘与人薄,每求宽地寄吾狂。雪山水作中泠味,蒙顶茶如正焙香。傥有把茅端可老,不须辛苦念还乡。” 一天,微信里的“雅安采风群”叮叮响起,原来是几位朋友开始品上蒙顶山的“甘露茶”了。 蒙顶山上的“甘露茶”为何这样闻名天下呢?那是与西汉时期的吴理真在此处种茶有关。后世将吴理真视为世界上把茶树驯化后人工种植第一人,称之为茶祖。至于有记载吴理真被封为甘露大师的事,那已是南宋年间了。淳熙十三年,宋孝宗封其为“甘露普惠妙济大师”,并把他在蒙山顶上手植七株茶树的地方封为“皇茶园”。采风期间,我们也都在皇茶园拍照留念。 说蒙顶山茶的名气大,不是随便说的。在伦敦大学图书馆工作的罗伊·莫克塞姆,曾在非洲当过十三年的茶叶种植园经理,他对茶很有研究。他在《茶——嗜好、开拓与帝国》一书中谈到了中国雅安的蒙山茶。他说:“饮茶习惯在社会上普及之后,有钱人不可避免地会去寻求‘高品位’的茶叶。人们在奢侈品方面总是有一种物以稀为贵的心理。因此,生长在高纬度地区的茶叶由于种植困难、产量低而获得了高贵的地位。生长在高纬度地区的茶叶毫无疑问味道会更清雅,但有些好事者养成了专门到最偏远、最人迹罕至的地方去寻找茶叶的癖好。(这种对几乎无法获得的品种的渴求是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的一个主旋律。据说在四川蒙山出产的一种茶是如此之稀少,以至于仅有七棵茶树能够生产这种茶叶,每年产量只有90片茶叶。)”接着他用一句话总结:“茶的质量和价格能够显示一个人的身份。”这样看来,为什么蒙山茶几朝几代都是贡茶,就不言自明了。好在今天有口福的人越来越多,品尝到“甘露茶”也不再是多难的一件事儿。 美国的人类学家罗伯特·路威在他的《文明与野蛮》一书中,讲述过一段茶叶从中国传播到西方的故事。“约在6世纪中期,中国已经种茶树,可是欧洲人却到了1560年左右才听到茶的名字,再过50年荷兰人才把茶叶传到欧洲。在1650年左右,英国人开始喝茶……可是有很长时间,只有上等社会才喝得起茶。”欧洲人最初把茶叶当作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罗伯特·路威说:“法国的医界说它是治痛风的妙药,有一位大夫还说它是万应灵丹,能治风湿、疝气、膀胱结石、黏膜炎、痢疾和其他病痛。亚佛兰彻主教但尼尔·羽厄害了多年的烂眼和不消化症,喝上了茶后,你看!眼睛也清爽了,胃口也恢复了,无怪乎他要写上五十八行的拉丁诗来赞扬了。” 抚今追昔,当我们坐在雅安这座城市的随意一个地方,端起一杯雅安的“甘露茶”,听听细雨,看看云雾,惬意中得到的不就是人生中最需求的“雅”和“安”吗? (作者系吉林省作协创作研究院院长、《作家》杂志主编,中国作协全委),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10731003.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1/M00/C7/0F/wKhuumEETdCAWDJGAI7N0dWd0o0056.png, ZB_AREA_LIST=, FB=

□宗仁发

, TS=},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4, CODE=200, CURBM=003, YEAR=2021, PAPERDATE=2021/07/31, DAY=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