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6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绿建未来,今天你降碳了吗?

——全国低碳日一线见闻

从买菜时少用一个塑料袋,到工作中节约一张A4纸,再到企业多利用10%的工业余热……25日是全国低碳日,而在群众生活、城市建设和企业生产中,绿色低碳成了一种既经济,又时尚的新选择。

“绿政策”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

55岁的江西抚州市民华河辉用“运动成瘾”来形容自己,曾饱受颈椎病困扰的他,如今每天坚持骑自行车10多公里。“听说骑自行车对身体有益,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上下班用骑自行车替代开车。”华河辉说。

令华河辉意想不到的是,当地的一项政策彻底激发了他的运动热情。作为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市,2017年8月,抚州开始探索推广绿色低碳生产生活的碳普惠制度,市民通过“绿宝”碳普惠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日常生活节能低碳行为减碳量的数据收集、记录和量化,并把减碳量换算成个人“碳币”积分。

经过4年坚持,华河辉如今排在了全市“碳币”积分榜首位,累计积分超过3.1万分。当地政府部门同时引进企业专门负责“碳币”商业激励,通过不定期折扣减免活动,惠及市民。

据“绿宝”碳普惠大数据平台统计,截至2021年7月底,碳普惠制平台共注册会员39.3万人,覆盖抚州城区三分之一以上人口,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187吨。

记者了解到,全国多地都探索建立了为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节能减碳行为进行量化赋值,并建立引导机制的碳普惠制。在四川成都,“碳惠天府”于今年5月13日上线绿色公益平台,39家企业出口产品获得52张低碳产品或碳足迹认证证书;在浙江杭州萧山,绿色低碳走进农村,在“绿色小超市”把可回收物兑换积分置换成生活用品,将低碳生活转化成切实可感的身边小事。

绿色建筑永续城市发展

“建筑运行中直接消费的化石能源和电力、热力两种二次能源,以及施工和建材生产都会产生碳排放。”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于忠表示,推广绿色低碳建筑,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

2017年起,建筑专家们对始建于1985年的四川省建科院大楼进行绿色节能改造。

改造投用后的四川省建科院大楼“焕发新生”,不仅成倍扩大了建筑面积,还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整座大楼:楼顶的太阳能光伏板一年能产生1.3万度电,雨水回收系统收集雨水用于大厦绿化喷灌、道路浇洒……

“经过改造,大楼与同类建筑相比耗能降低50%以上,获得超低能耗建筑认证,每年可节约60万度电。”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绿建中心高级工程师于佳佳介绍。

“我们将通过科普教育宣传、大型公共建筑示范、在居住建筑采取绿色建筑措施等办法,让绿色建筑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于忠说。

“绿能源”释放企业新活力

成都市金堂县的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中,城市垃圾处理余热锅炉、石化行业催化裂化燃气余热锅炉等各类高效节能的高端中小型锅炉从这里生产出来后运往全国各地。随着传统煤基能源发电市场萎缩,低碳排放、绿色能源利用成了企业的市场新机遇。

“我国工业能耗占总能耗70%以上,其中至少50%转化为载体不同、温度不同的工业余热,这些余热大部分可回收利用。”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亮介绍,2020年企业锅炉产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余热锅炉占据订单总量的55%,加上尾气燃烧锅炉,低碳锅炉占据了企业总订单的88%。

而就在不远处的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这座智能5G晶硅电池片制造工厂,正逐步实现计划年产30GW高效太阳能电池的目标。“随着技术迭代升级和智能制造推广,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90%以上,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第一主角,市场潜力巨大。”通威太阳能(金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绪锦说。

在我国,绿色、节能、环保、先进的能源产业和制造业正推动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的市场竞争力。

据新华社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8, PREBM=005, NUM=5, GUID=1430575866828226561, BMS=[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DETAIL={BC=006,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1/08/26/006/1430575866828226561.html, DOCPUBTIME=2021-08-26 02:00:07, DOCAUTHOR=, CLEAR_CONTENT= 从买菜时少用一个塑料袋,到工作中节约一张A4纸,再到企业多利用10%的工业余热……25日是全国低碳日,而在群众生活、城市建设和企业生产中,绿色低碳成了一种既经济,又时尚的新选择。 “绿政策”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 55岁的江西抚州市民华河辉用“运动成瘾”来形容自己,曾饱受颈椎病困扰的他,如今每天坚持骑自行车10多公里。“听说骑自行车对身体有益,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上下班用骑自行车替代开车。”华河辉说。 令华河辉意想不到的是,当地的一项政策彻底激发了他的运动热情。作为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市,2017年8月,抚州开始探索推广绿色低碳生产生活的碳普惠制度,市民通过“绿宝”碳普惠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日常生活节能低碳行为减碳量的数据收集、记录和量化,并把减碳量换算成个人“碳币”积分。 经过4年坚持,华河辉如今排在了全市“碳币”积分榜首位,累计积分超过3.1万分。当地政府部门同时引进企业专门负责“碳币”商业激励,通过不定期折扣减免活动,惠及市民。 据“绿宝”碳普惠大数据平台统计,截至2021年7月底,碳普惠制平台共注册会员39.3万人,覆盖抚州城区三分之一以上人口,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187吨。 记者了解到,全国多地都探索建立了为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节能减碳行为进行量化赋值,并建立引导机制的碳普惠制。在四川成都,“碳惠天府”于今年5月13日上线绿色公益平台,39家企业出口产品获得52张低碳产品或碳足迹认证证书;在浙江杭州萧山,绿色低碳走进农村,在“绿色小超市”把可回收物兑换积分置换成生活用品,将低碳生活转化成切实可感的身边小事。 绿色建筑永续城市发展 “建筑运行中直接消费的化石能源和电力、热力两种二次能源,以及施工和建材生产都会产生碳排放。”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于忠表示,推广绿色低碳建筑,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 2017年起,建筑专家们对始建于1985年的四川省建科院大楼进行绿色节能改造。 改造投用后的四川省建科院大楼“焕发新生”,不仅成倍扩大了建筑面积,还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整座大楼:楼顶的太阳能光伏板一年能产生1.3万度电,雨水回收系统收集雨水用于大厦绿化喷灌、道路浇洒…… “经过改造,大楼与同类建筑相比耗能降低50%以上,获得超低能耗建筑认证,每年可节约60万度电。”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绿建中心高级工程师于佳佳介绍。 “我们将通过科普教育宣传、大型公共建筑示范、在居住建筑采取绿色建筑措施等办法,让绿色建筑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于忠说。 “绿能源”释放企业新活力 成都市金堂县的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中,城市垃圾处理余热锅炉、石化行业催化裂化燃气余热锅炉等各类高效节能的高端中小型锅炉从这里生产出来后运往全国各地。随着传统煤基能源发电市场萎缩,低碳排放、绿色能源利用成了企业的市场新机遇。 “我国工业能耗占总能耗70%以上,其中至少50%转化为载体不同、温度不同的工业余热,这些余热大部分可回收利用。”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亮介绍,2020年企业锅炉产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余热锅炉占据订单总量的55%,加上尾气燃烧锅炉,低碳锅炉占据了企业总订单的88%。 而就在不远处的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这座智能5G晶硅电池片制造工厂,正逐步实现计划年产30GW高效太阳能电池的目标。“随着技术迭代升级和智能制造推广,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90%以上,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第一主角,市场潜力巨大。”通威太阳能(金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绪锦说。 在我国,绿色、节能、环保、先进的能源产业和制造业正推动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的市场竞争力。 据新华社, BM=006版, type=0, ZB_DROP=0, TXS=1642, NODEID=null, DOCTITLE=绿建未来,今天你降碳了吗?,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0, CONTENT=
从买菜时少用一个塑料袋,到工作中节约一张A4纸,再到企业多利用10%的工业余热……25日是全国低碳日,而在群众生活、城市建设和企业生产中,绿色低碳成了一种既经济,又时尚的新选择。

“绿政策”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

55岁的江西抚州市民华河辉用“运动成瘾”来形容自己,曾饱受颈椎病困扰的他,如今每天坚持骑自行车10多公里。“听说骑自行车对身体有益,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上下班用骑自行车替代开车。”华河辉说。

令华河辉意想不到的是,当地的一项政策彻底激发了他的运动热情。作为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市,2017年8月,抚州开始探索推广绿色低碳生产生活的碳普惠制度,市民通过“绿宝”碳普惠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日常生活节能低碳行为减碳量的数据收集、记录和量化,并把减碳量换算成个人“碳币”积分。

经过4年坚持,华河辉如今排在了全市“碳币”积分榜首位,累计积分超过3.1万分。当地政府部门同时引进企业专门负责“碳币”商业激励,通过不定期折扣减免活动,惠及市民。

据“绿宝”碳普惠大数据平台统计,截至2021年7月底,碳普惠制平台共注册会员39.3万人,覆盖抚州城区三分之一以上人口,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187吨。

记者了解到,全国多地都探索建立了为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节能减碳行为进行量化赋值,并建立引导机制的碳普惠制。在四川成都,“碳惠天府”于今年5月13日上线绿色公益平台,39家企业出口产品获得52张低碳产品或碳足迹认证证书;在浙江杭州萧山,绿色低碳走进农村,在“绿色小超市”把可回收物兑换积分置换成生活用品,将低碳生活转化成切实可感的身边小事。

绿色建筑永续城市发展

“建筑运行中直接消费的化石能源和电力、热力两种二次能源,以及施工和建材生产都会产生碳排放。”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于忠表示,推广绿色低碳建筑,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

2017年起,建筑专家们对始建于1985年的四川省建科院大楼进行绿色节能改造。

改造投用后的四川省建科院大楼“焕发新生”,不仅成倍扩大了建筑面积,还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整座大楼:楼顶的太阳能光伏板一年能产生1.3万度电,雨水回收系统收集雨水用于大厦绿化喷灌、道路浇洒……

“经过改造,大楼与同类建筑相比耗能降低50%以上,获得超低能耗建筑认证,每年可节约60万度电。”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绿建中心高级工程师于佳佳介绍。

“我们将通过科普教育宣传、大型公共建筑示范、在居住建筑采取绿色建筑措施等办法,让绿色建筑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于忠说。

“绿能源”释放企业新活力

成都市金堂县的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中,城市垃圾处理余热锅炉、石化行业催化裂化燃气余热锅炉等各类高效节能的高端中小型锅炉从这里生产出来后运往全国各地。随着传统煤基能源发电市场萎缩,低碳排放、绿色能源利用成了企业的市场新机遇。

“我国工业能耗占总能耗70%以上,其中至少50%转化为载体不同、温度不同的工业余热,这些余热大部分可回收利用。”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亮介绍,2020年企业锅炉产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余热锅炉占据订单总量的55%,加上尾气燃烧锅炉,低碳锅炉占据了企业总订单的88%。

而就在不远处的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这座智能5G晶硅电池片制造工厂,正逐步实现计划年产30GW高效太阳能电池的目标。“随着技术迭代升级和智能制造推广,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90%以上,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第一主角,市场潜力巨大。”通威太阳能(金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绪锦说。

在我国,绿色、节能、环保、先进的能源产业和制造业正推动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的市场竞争力。

据新华社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430575866828226561, IR_CONTENT= 从买菜时少用一个塑料袋,到工作中节约一张A4纸,再到企业多利用10%的工业余热……25日是全国低碳日,而在群众生活、城市建设和企业生产中,绿色低碳成了一种既经济,又时尚的新选择。 “绿政策”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 55岁的江西抚州市民华河辉用“运动成瘾”来形容自己,曾饱受颈椎病困扰的他,如今每天坚持骑自行车10多公里。“听说骑自行车对身体有益,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上下班用骑自行车替代开车。”华河辉说。 令华河辉意想不到的是,当地的一项政策彻底激发了他的运动热情。作为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市,2017年8月,抚州开始探索推广绿色低碳生产生活的碳普惠制度,市民通过“绿宝”碳普惠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日常生活节能低碳行为减碳量的数据收集、记录和量化,并把减碳量换算成个人“碳币”积分。 经过4年坚持,华河辉如今排在了全市“碳币”积分榜首位,累计积分超过3.1万分。当地政府部门同时引进企业专门负责“碳币”商业激励,通过不定期折扣减免活动,惠及市民。 据“绿宝”碳普惠大数据平台统计,截至2021年7月底,碳普惠制平台共注册会员39.3万人,覆盖抚州城区三分之一以上人口,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187吨。 记者了解到,全国多地都探索建立了为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节能减碳行为进行量化赋值,并建立引导机制的碳普惠制。在四川成都,“碳惠天府”于今年5月13日上线绿色公益平台,39家企业出口产品获得52张低碳产品或碳足迹认证证书;在浙江杭州萧山,绿色低碳走进农村,在“绿色小超市”把可回收物兑换积分置换成生活用品,将低碳生活转化成切实可感的身边小事。 绿色建筑永续城市发展 “建筑运行中直接消费的化石能源和电力、热力两种二次能源,以及施工和建材生产都会产生碳排放。”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于忠表示,推广绿色低碳建筑,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 2017年起,建筑专家们对始建于1985年的四川省建科院大楼进行绿色节能改造。 改造投用后的四川省建科院大楼“焕发新生”,不仅成倍扩大了建筑面积,还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整座大楼:楼顶的太阳能光伏板一年能产生1.3万度电,雨水回收系统收集雨水用于大厦绿化喷灌、道路浇洒…… “经过改造,大楼与同类建筑相比耗能降低50%以上,获得超低能耗建筑认证,每年可节约60万度电。”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绿建中心高级工程师于佳佳介绍。 “我们将通过科普教育宣传、大型公共建筑示范、在居住建筑采取绿色建筑措施等办法,让绿色建筑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于忠说。 “绿能源”释放企业新活力 成都市金堂县的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中,城市垃圾处理余热锅炉、石化行业催化裂化燃气余热锅炉等各类高效节能的高端中小型锅炉从这里生产出来后运往全国各地。随着传统煤基能源发电市场萎缩,低碳排放、绿色能源利用成了企业的市场新机遇。 “我国工业能耗占总能耗70%以上,其中至少50%转化为载体不同、温度不同的工业余热,这些余热大部分可回收利用。”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亮介绍,2020年企业锅炉产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余热锅炉占据订单总量的55%,加上尾气燃烧锅炉,低碳锅炉占据了企业总订单的88%。 而就在不远处的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这座智能5G晶硅电池片制造工厂,正逐步实现计划年产30GW高效太阳能电池的目标。“随着技术迭代升级和智能制造推广,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90%以上,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第一主角,市场潜力巨大。”通威太阳能(金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绪锦说。 在我国,绿色、节能、环保、先进的能源产业和制造业正推动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的市场竞争力。 据新华社,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10826006.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1/M00/C7/2D/wKhuumEmhuuAVt6UAGOtRJ5kFkE411.png, ZB_AREA_LIST=, FB=

——全国低碳日一线见闻

, TS=},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7, CODE=200, CURBM=006, YEAR=2021, PAPERDATE=2021/08/26, DAY=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