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3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一根雅苕兴产业 文明建设入人心

——市级文明村天全县新华乡落改村见闻

高永国(中)正查看“龙须菜”收获情况

高永国(中)正查看“龙须菜”收获情况

8月18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公布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名单的通知》,我市天全县共有包括新华乡落改村在内的6个村,被列为四川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

“这既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鞭策!”落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永国说。

落改村在践行生态文明过程中,以生态种养循环助村民增收致富,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取得实效。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落改村机遇与挑战并存,且机遇大于挑战,在坚定特色发展信念的同时,明晰了今后的发展方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既坚持产业生态发展,又夯实乡风文明底子,建设更富足和谐的落改村。

种养循环促乡美民富

凌晨四点,乡野寂静。落改村村民高建跃和妻子却头顶矿灯,脚踏纵横田间的平坦产业路,向稍远处自家一片雅苕地走去。

4月至11月,落改村采摘“龙须菜”的好时节。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只要不是下暴雨,当地村民总会在这个时间出现在田里,手起手落,摘下名为“龙须菜”的雅苕尖。

上午10点,收购商贩已在田间穿梭。将装好的“龙须菜”称重,数字显示为51公斤。随着商贩报出重量、算出总价、扫描微信收款码,高建跃夫妇收获当日上午所得153元。“采摘初期和后期价格最高,去年曾卖到6元多一公斤!”

“得力生态环境保护好,去年卖到了北京、新疆、上海等地。”落改村党支部副书记高泽美说。

提到落改村产业发展,就要说到高永国。

2014年,高永国返乡以套种模式发展雅苕,目前全村种植面积已有1100余亩,并逐步形成2月3月卖雅苕种苗、4月至11月卖龙须菜、6月7月卖辣椒、8月收玉米、10月卖二季豆、12月至次年2月卖雅苕的循环收入链。

亩综合产值1万余元收入链的形成和巩固,与产业发展中形成的生态种养循环相连。

新华乡是天全传统生猪养殖大乡,生猪年出栏量占该县约三分之一。落改村占新华乡生猪年出栏量的三分之一,仅去年就出栏生猪15000余头,每天产生的猪粪数以吨计。

雅苕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让这个环境污染隐患迎刃而解,农户只需通过堆肥或化粪池发酵20至30天,就能将其变成优质天然有机肥,而且供不应求。

“玉米秸秆、辣椒茎秆也是好东西,全部就地还田为雅苕肥料,一根不剩。”村民王芬说,让不少地方头痛的秸秆焚烧污染空气,在落改村早已不是问题。

如今清澈透亮的老场河落改段,也让村民李平记忆深刻。生态种养循环逐步形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完善,这段在落改村长约5公里的河段变得四季常清。

产业兴旺促乡风文明

落改村地处天全县城北部,属典型山区小村,户籍人口仅793人。即便近年发展土耳苕吸引部分外出村民返乡,也仍有200余人常年在外务工。

逢年过节,外出务工村民回村与家人团聚,成为落改村最热闹的时间。从2018年起,高泽美发现一个“有趣”的变化:一些回家探亲的村民“抱怨”找不到人耍。

“原因很简单,雅苕发展好了,白天忙完地头忙圈舍,晚上早睡凌晨早起,哪里还找得到人!”高泽美说,因为产业致富有奔头,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大有改观,闲在家中的时间少了、喝酒打牌的场景少了,而且邻里纠纷次数也明显降低,村里和谐指数明显提升。

除产业兴旺、邻里和谐之外,还有村民对幸福生活质量的更高追求。

每年10月,落改村都会开展文明户评选。年已67岁,曾任村干部的高国斌记得很清楚,虽然评选标准一年比一年严,但成功评选的村民却每年都在增加。“村里也明确表态,等全村253户村民都被评为文明户,还将结合乡村振兴开展星级文明户评比,实现文明乡风水平进一步提升!”

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同样体现在落改村花灯表演队上。

天全花灯又名“跩花灯”,一种植根天全乡间的地方特色舞蹈。2015年,为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落改村成立花灯表演队。经数年发展,表演队人数已从最初6人增加到18人。

踊跃申请数年后,35岁的唐萍在去年如愿加入,成为这支表演队目前最年轻的队员。

就在6月30日,她还和村里花灯表演队代表新华乡,参演了天全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很激动也很自豪!”唐萍说,她已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争取早日成为花灯女主角的“幺妹子”。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我们将继续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高永国说。

本报记者 孙振宇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9, PREBM=002, NUM=2, GUID=1437098932407304193, BMS=[001, 002, 003, 004], DETAIL={BC=003,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1/09/13/003/1437098932407304193.html, DOCPUBTIME=2021-09-13 02:00:07, DOCAUTHOR=孙振宇, CLEAR_CONTENT= 8月18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公布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名单的通知》,我市天全县共有包括新华乡落改村在内的6个村,被列为四川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 “这既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鞭策!”落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永国说。 落改村在践行生态文明过程中,以生态种养循环助村民增收致富,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取得实效。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落改村机遇与挑战并存,且机遇大于挑战,在坚定特色发展信念的同时,明晰了今后的发展方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既坚持产业生态发展,又夯实乡风文明底子,建设更富足和谐的落改村。 种养循环促乡美民富 凌晨四点,乡野寂静。落改村村民高建跃和妻子却头顶矿灯,脚踏纵横田间的平坦产业路,向稍远处自家一片雅苕地走去。 4月至11月,落改村采摘“龙须菜”的好时节。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只要不是下暴雨,当地村民总会在这个时间出现在田里,手起手落,摘下名为“龙须菜”的雅苕尖。 上午10点,收购商贩已在田间穿梭。将装好的“龙须菜”称重,数字显示为51公斤。随着商贩报出重量、算出总价、扫描微信收款码,高建跃夫妇收获当日上午所得153元。“采摘初期和后期价格最高,去年曾卖到6元多一公斤!” “得力生态环境保护好,去年卖到了北京、新疆、上海等地。”落改村党支部副书记高泽美说。 提到落改村产业发展,就要说到高永国。 2014年,高永国返乡以套种模式发展雅苕,目前全村种植面积已有1100余亩,并逐步形成2月3月卖雅苕种苗、4月至11月卖龙须菜、6月7月卖辣椒、8月收玉米、10月卖二季豆、12月至次年2月卖雅苕的循环收入链。 亩综合产值1万余元收入链的形成和巩固,与产业发展中形成的生态种养循环相连。 新华乡是天全传统生猪养殖大乡,生猪年出栏量占该县约三分之一。落改村占新华乡生猪年出栏量的三分之一,仅去年就出栏生猪15000余头,每天产生的猪粪数以吨计。 雅苕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让这个环境污染隐患迎刃而解,农户只需通过堆肥或化粪池发酵20至30天,就能将其变成优质天然有机肥,而且供不应求。 “玉米秸秆、辣椒茎秆也是好东西,全部就地还田为雅苕肥料,一根不剩。”村民王芬说,让不少地方头痛的秸秆焚烧污染空气,在落改村早已不是问题。 如今清澈透亮的老场河落改段,也让村民李平记忆深刻。生态种养循环逐步形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完善,这段在落改村长约5公里的河段变得四季常清。 产业兴旺促乡风文明 落改村地处天全县城北部,属典型山区小村,户籍人口仅793人。即便近年发展土耳苕吸引部分外出村民返乡,也仍有200余人常年在外务工。 逢年过节,外出务工村民回村与家人团聚,成为落改村最热闹的时间。从2018年起,高泽美发现一个“有趣”的变化:一些回家探亲的村民“抱怨”找不到人耍。 “原因很简单,雅苕发展好了,白天忙完地头忙圈舍,晚上早睡凌晨早起,哪里还找得到人!”高泽美说,因为产业致富有奔头,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大有改观,闲在家中的时间少了、喝酒打牌的场景少了,而且邻里纠纷次数也明显降低,村里和谐指数明显提升。 除产业兴旺、邻里和谐之外,还有村民对幸福生活质量的更高追求。 每年10月,落改村都会开展文明户评选。年已67岁,曾任村干部的高国斌记得很清楚,虽然评选标准一年比一年严,但成功评选的村民却每年都在增加。“村里也明确表态,等全村253户村民都被评为文明户,还将结合乡村振兴开展星级文明户评比,实现文明乡风水平进一步提升!” 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同样体现在落改村花灯表演队上。 天全花灯又名“跩花灯”,一种植根天全乡间的地方特色舞蹈。2015年,为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落改村成立花灯表演队。经数年发展,表演队人数已从最初6人增加到18人。 踊跃申请数年后,35岁的唐萍在去年如愿加入,成为这支表演队目前最年轻的队员。 就在6月30日,她还和村里花灯表演队代表新华乡,参演了天全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很激动也很自豪!”唐萍说,她已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争取早日成为花灯女主角的“幺妹子”。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我们将继续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高永国说。 本报记者 孙振宇, BM=003版, type=0, ZB_DROP=0, TXS=1877, NODEID=null, DOCTITLE=一根雅苕兴产业 文明建设入人心,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1, CONTENT=
高永国(中)正查看“龙须菜”收获情况

高永国(中)正查看“龙须菜”收获情况

8月18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公布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名单的通知》,我市天全县共有包括新华乡落改村在内的6个村,被列为四川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

“这既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鞭策!”落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永国说。

落改村在践行生态文明过程中,以生态种养循环助村民增收致富,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取得实效。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落改村机遇与挑战并存,且机遇大于挑战,在坚定特色发展信念的同时,明晰了今后的发展方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既坚持产业生态发展,又夯实乡风文明底子,建设更富足和谐的落改村。

种养循环促乡美民富

凌晨四点,乡野寂静。落改村村民高建跃和妻子却头顶矿灯,脚踏纵横田间的平坦产业路,向稍远处自家一片雅苕地走去。

4月至11月,落改村采摘“龙须菜”的好时节。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只要不是下暴雨,当地村民总会在这个时间出现在田里,手起手落,摘下名为“龙须菜”的雅苕尖。

上午10点,收购商贩已在田间穿梭。将装好的“龙须菜”称重,数字显示为51公斤。随着商贩报出重量、算出总价、扫描微信收款码,高建跃夫妇收获当日上午所得153元。“采摘初期和后期价格最高,去年曾卖到6元多一公斤!”

“得力生态环境保护好,去年卖到了北京、新疆、上海等地。”落改村党支部副书记高泽美说。

提到落改村产业发展,就要说到高永国。

2014年,高永国返乡以套种模式发展雅苕,目前全村种植面积已有1100余亩,并逐步形成2月3月卖雅苕种苗、4月至11月卖龙须菜、6月7月卖辣椒、8月收玉米、10月卖二季豆、12月至次年2月卖雅苕的循环收入链。

亩综合产值1万余元收入链的形成和巩固,与产业发展中形成的生态种养循环相连。

新华乡是天全传统生猪养殖大乡,生猪年出栏量占该县约三分之一。落改村占新华乡生猪年出栏量的三分之一,仅去年就出栏生猪15000余头,每天产生的猪粪数以吨计。

雅苕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让这个环境污染隐患迎刃而解,农户只需通过堆肥或化粪池发酵20至30天,就能将其变成优质天然有机肥,而且供不应求。

“玉米秸秆、辣椒茎秆也是好东西,全部就地还田为雅苕肥料,一根不剩。”村民王芬说,让不少地方头痛的秸秆焚烧污染空气,在落改村早已不是问题。

如今清澈透亮的老场河落改段,也让村民李平记忆深刻。生态种养循环逐步形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完善,这段在落改村长约5公里的河段变得四季常清。

产业兴旺促乡风文明

落改村地处天全县城北部,属典型山区小村,户籍人口仅793人。即便近年发展土耳苕吸引部分外出村民返乡,也仍有200余人常年在外务工。

逢年过节,外出务工村民回村与家人团聚,成为落改村最热闹的时间。从2018年起,高泽美发现一个“有趣”的变化:一些回家探亲的村民“抱怨”找不到人耍。

“原因很简单,雅苕发展好了,白天忙完地头忙圈舍,晚上早睡凌晨早起,哪里还找得到人!”高泽美说,因为产业致富有奔头,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大有改观,闲在家中的时间少了、喝酒打牌的场景少了,而且邻里纠纷次数也明显降低,村里和谐指数明显提升。

除产业兴旺、邻里和谐之外,还有村民对幸福生活质量的更高追求。

每年10月,落改村都会开展文明户评选。年已67岁,曾任村干部的高国斌记得很清楚,虽然评选标准一年比一年严,但成功评选的村民却每年都在增加。“村里也明确表态,等全村253户村民都被评为文明户,还将结合乡村振兴开展星级文明户评比,实现文明乡风水平进一步提升!”

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同样体现在落改村花灯表演队上。

天全花灯又名“跩花灯”,一种植根天全乡间的地方特色舞蹈。2015年,为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落改村成立花灯表演队。经数年发展,表演队人数已从最初6人增加到18人。

踊跃申请数年后,35岁的唐萍在去年如愿加入,成为这支表演队目前最年轻的队员。

就在6月30日,她还和村里花灯表演队代表新华乡,参演了天全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很激动也很自豪!”唐萍说,她已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争取早日成为花灯女主角的“幺妹子”。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我们将继续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高永国说。

本报记者 孙振宇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437098932407304193, IR_CONTENT= 8月18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公布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名单的通知》,我市天全县共有包括新华乡落改村在内的6个村,被列为四川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 “这既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鞭策!”落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永国说。 落改村在践行生态文明过程中,以生态种养循环助村民增收致富,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取得实效。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落改村机遇与挑战并存,且机遇大于挑战,在坚定特色发展信念的同时,明晰了今后的发展方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既坚持产业生态发展,又夯实乡风文明底子,建设更富足和谐的落改村。 种养循环促乡美民富 凌晨四点,乡野寂静。落改村村民高建跃和妻子却头顶矿灯,脚踏纵横田间的平坦产业路,向稍远处自家一片雅苕地走去。 4月至11月,落改村采摘“龙须菜”的好时节。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只要不是下暴雨,当地村民总会在这个时间出现在田里,手起手落,摘下名为“龙须菜”的雅苕尖。 上午10点,收购商贩已在田间穿梭。将装好的“龙须菜”称重,数字显示为51公斤。随着商贩报出重量、算出总价、扫描微信收款码,高建跃夫妇收获当日上午所得153元。“采摘初期和后期价格最高,去年曾卖到6元多一公斤!” “得力生态环境保护好,去年卖到了北京、新疆、上海等地。”落改村党支部副书记高泽美说。 提到落改村产业发展,就要说到高永国。 2014年,高永国返乡以套种模式发展雅苕,目前全村种植面积已有1100余亩,并逐步形成2月3月卖雅苕种苗、4月至11月卖龙须菜、6月7月卖辣椒、8月收玉米、10月卖二季豆、12月至次年2月卖雅苕的循环收入链。 亩综合产值1万余元收入链的形成和巩固,与产业发展中形成的生态种养循环相连。 新华乡是天全传统生猪养殖大乡,生猪年出栏量占该县约三分之一。落改村占新华乡生猪年出栏量的三分之一,仅去年就出栏生猪15000余头,每天产生的猪粪数以吨计。 雅苕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让这个环境污染隐患迎刃而解,农户只需通过堆肥或化粪池发酵20至30天,就能将其变成优质天然有机肥,而且供不应求。 “玉米秸秆、辣椒茎秆也是好东西,全部就地还田为雅苕肥料,一根不剩。”村民王芬说,让不少地方头痛的秸秆焚烧污染空气,在落改村早已不是问题。 如今清澈透亮的老场河落改段,也让村民李平记忆深刻。生态种养循环逐步形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完善,这段在落改村长约5公里的河段变得四季常清。 产业兴旺促乡风文明 落改村地处天全县城北部,属典型山区小村,户籍人口仅793人。即便近年发展土耳苕吸引部分外出村民返乡,也仍有200余人常年在外务工。 逢年过节,外出务工村民回村与家人团聚,成为落改村最热闹的时间。从2018年起,高泽美发现一个“有趣”的变化:一些回家探亲的村民“抱怨”找不到人耍。 “原因很简单,雅苕发展好了,白天忙完地头忙圈舍,晚上早睡凌晨早起,哪里还找得到人!”高泽美说,因为产业致富有奔头,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大有改观,闲在家中的时间少了、喝酒打牌的场景少了,而且邻里纠纷次数也明显降低,村里和谐指数明显提升。 除产业兴旺、邻里和谐之外,还有村民对幸福生活质量的更高追求。 每年10月,落改村都会开展文明户评选。年已67岁,曾任村干部的高国斌记得很清楚,虽然评选标准一年比一年严,但成功评选的村民却每年都在增加。“村里也明确表态,等全村253户村民都被评为文明户,还将结合乡村振兴开展星级文明户评比,实现文明乡风水平进一步提升!” 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同样体现在落改村花灯表演队上。 天全花灯又名“跩花灯”,一种植根天全乡间的地方特色舞蹈。2015年,为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落改村成立花灯表演队。经数年发展,表演队人数已从最初6人增加到18人。 踊跃申请数年后,35岁的唐萍在去年如愿加入,成为这支表演队目前最年轻的队员。 就在6月30日,她还和村里花灯表演队代表新华乡,参演了天全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很激动也很自豪!”唐萍说,她已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争取早日成为花灯女主角的“幺妹子”。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我们将继续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高永国说。 本报记者 孙振宇,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10913003.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1/M00/C7/40/wKhuumE-QgWAAo7CAKBerzaKQyQ957.png, ZB_AREA_LIST=, FB=

——市级文明村天全县新华乡落改村见闻

, TS=高永国(中)正查看“龙须菜”收获情况},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4, CODE=200, CURBM=003, YEAR=2021, PAPERDATE=2021/09/13, DAY=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