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8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夯实产业基础“厚度” 增添发展振兴“后劲”

——记全省2020年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个人王万琪

八角村一隅

八角村一隅

“我在脱贫攻坚中做的,全市所有脱贫村的农技员都在做。”谈起自己获评全省2020年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个人,雨城区农业农村局科教股股长、周公山镇八角村原农技员王万琪如是说。

从2016年起任职八角村农技员,到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王万琪在八角村一干就是五年。“也是在这五年,八角村农业产业有了诸多喜人变化。”周公山镇武装部部长、原八角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建勇坦言,这其中就有王万琪的功劳,“去年全村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到约8000元,农业产业收入占比也从过去的40%提升到了60%!”

增“产”

致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构成,产业扶贫是重中之重。

2016年初任八角村农技员时,摆在王万琪面前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人口基数小,全村户籍人口仅637人,常住村民仅300余人,并以老弱妇孺为主;500亩茶园因面积小导致的粗放管理,亩产值仅1500元;8000余亩林地,以投产周期15年至20年的柳杉为主。

产业底子薄、增收能力差,怎么办?在与八角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沟通后,王万琪将茶叶产业作为首个发力点。

以产业扶贫项目配套资金为依托,通过每新增1亩奖补750元办法,激励适宜种植茶叶区域村民增加种植面积;

以农民夜校、专家服务团和农技员三方平台优势互为依托,为当地茶叶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以提升茶叶产量为目标,针对性开展肥料规范使用、茶园开沟排湿、加强冬季管护等培训,破解当地茶树开花难题;

……

随着一系列措施对应落地,八角村茶叶种植面积在2018年增加到800余亩,并实现茶叶亩产值的逐步提升。

已脱贫村民罗明忠,对此深有体会。“以今年为例,我家已投产的茶园平均亩产值就超过5000元,这要是放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罗明忠说,他已将茶园面积从1亩增加到4亩,待到全部投产时,收入还将提升。

因地制宜的实践,实现了八角村茶产业的增量提质。而对村中不适宜发展茶园区域,王万琪则以养殖业的“大小”结合,助力八角村村民再添增收路径。

“啰啰!啰啰啰!”倒下手中最后一勺饲料,已脱贫村民张福全看着争相抢食的猪群,眉眼间有了笑意。“刚发展时,年出栏量只有40头,到去年底时已达到近200头。”

今日八角村,经王万琪请来的农技专家悉心指导,拥有类似规模的生猪养殖场共4个。而另一边,以土鸡为主的“庭院(林下)散养”模式,同样让不少村民实现了收入“小步快跑”稳增长。据不完全统计,该村土鸡年出笼量目前已超过3000只,年可增加毛收入超过40万元。

今年上半年,已离开八角村“战场”的王万琪为该村争取到雨城区科技扶贫特派员产业技术服务与示范项目。如今,这个占地3亩的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已建成投用。“发展的是羊肚菌,本月中旬前可完成下种。”八角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学祥透露,待来年投产时,保守估计可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45000元收入。

扶“智”

留下带不走的“土专家”

指导和帮助八角村农业产业发展时,一件“小事”的出现,让王万琪意识到培养“土专家”的重要性。

“这件事与茶叶有关。”王学祥记得很清楚,2017年那年初夏,部分村民的茶园患上了茶饼病,“如防治不及时,将严重影响产量,但村里当时却没一个人懂得防治技术。”最终,得力于王万琪及时开出的“药方”,问题迎刃而解。

此后,王万琪结合科技扶贫项目,加大了本土人才培养力度。

11月1日,八角村茶叶种植示范基地内。修剪锯的轰鸣声中,村民张敬银正在自家茶园进行冬管必要的修枝。

“下垂枝全修剪,茶行枝标准剪,嫩梢枝轻修剪”“修剪后可增进通风透光、减少营养消耗、降低病虫基数,还能避免嫩梢受冻后影响春茶芽头生长”……谈起已学到的茶园管护要诀,张敬银张口就来。

另一边,看到茶园里忙碌的张敬银,路边经过的魏清华也前来攀谈。

谈的,自然还是茶园冬管。“尤其冬季封园需要的石硫合剂、波尔多液,一定要按标准比例配药,少了多了都会影响茶树开春后长势。”听了魏清华所提问题,张敬银着重道。

这正是王万琪期待的结果:村民用学到的科技知识壮大自身产业,同时又能在示范带动更多村民发展中,及时为遇到产业难题的村民答疑解惑。

截至去年底,王万琪已为八角村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新型职业农民10户。

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第一年。而不再担任八角村驻村农技员的王万琪,所做工作依然与农村产业发展紧密相连。

就在今年9月,根据雨城区农业农村局安排部署,王万琪承担起组建雨城区乡村振兴发展巡回服务组的任务。

与脱贫攻坚中专家服务团主要面向贫困村不同,新成立的乡村振兴发展巡回服务组,将实现对雨城区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王万琪透露,按初步拟定计划,巡回服务组成立后,将设东部(东城街道、大兴街道、草坝镇)、北部(碧峰峡镇、上里镇、河北街道、青江街道)、西部(八步镇、多营镇、西城街道)、南部(周公山镇、望鱼镇、晏场镇)4个片区小组。组员构成根据不同区域产业发展实际,由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养殖、园艺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灵活搭配组成。

“名称虽有变化,但服务农村产业发展的本质却是一脉相承。”王万琪说,接下来工作中,他将继续立足本岗本职,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更多实用农业产业科技培训服务,助力农业产业发展振兴。

本报记者 孙振宇

王万琪(右)为村民发放种植管理技术书籍

王万琪(右)为村民发放种植管理技术书籍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11, PREBM=007, NUM=7, GUID=1455943268981211136, BMS=[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DETAIL={BC=008,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1/11/04/008/1455943268981211136.html, DOCPUBTIME=2021-11-04 02:01:07, DOCAUTHOR=孙振宇, CLEAR_CONTENT= “我在脱贫攻坚中做的,全市所有脱贫村的农技员都在做。”谈起自己获评全省2020年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个人,雨城区农业农村局科教股股长、周公山镇八角村原农技员王万琪如是说。 从2016年起任职八角村农技员,到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王万琪在八角村一干就是五年。“也是在这五年,八角村农业产业有了诸多喜人变化。”周公山镇武装部部长、原八角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建勇坦言,这其中就有王万琪的功劳,“去年全村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到约8000元,农业产业收入占比也从过去的40%提升到了60%!” 增“产” 致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构成,产业扶贫是重中之重。 2016年初任八角村农技员时,摆在王万琪面前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人口基数小,全村户籍人口仅637人,常住村民仅300余人,并以老弱妇孺为主;500亩茶园因面积小导致的粗放管理,亩产值仅1500元;8000余亩林地,以投产周期15年至20年的柳杉为主。 产业底子薄、增收能力差,怎么办?在与八角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沟通后,王万琪将茶叶产业作为首个发力点。 以产业扶贫项目配套资金为依托,通过每新增1亩奖补750元办法,激励适宜种植茶叶区域村民增加种植面积; 以农民夜校、专家服务团和农技员三方平台优势互为依托,为当地茶叶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以提升茶叶产量为目标,针对性开展肥料规范使用、茶园开沟排湿、加强冬季管护等培训,破解当地茶树开花难题; …… 随着一系列措施对应落地,八角村茶叶种植面积在2018年增加到800余亩,并实现茶叶亩产值的逐步提升。 已脱贫村民罗明忠,对此深有体会。“以今年为例,我家已投产的茶园平均亩产值就超过5000元,这要是放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罗明忠说,他已将茶园面积从1亩增加到4亩,待到全部投产时,收入还将提升。 因地制宜的实践,实现了八角村茶产业的增量提质。而对村中不适宜发展茶园区域,王万琪则以养殖业的“大小”结合,助力八角村村民再添增收路径。 “啰啰!啰啰啰!”倒下手中最后一勺饲料,已脱贫村民张福全看着争相抢食的猪群,眉眼间有了笑意。“刚发展时,年出栏量只有40头,到去年底时已达到近200头。” 今日八角村,经王万琪请来的农技专家悉心指导,拥有类似规模的生猪养殖场共4个。而另一边,以土鸡为主的“庭院(林下)散养”模式,同样让不少村民实现了收入“小步快跑”稳增长。据不完全统计,该村土鸡年出笼量目前已超过3000只,年可增加毛收入超过40万元。 今年上半年,已离开八角村“战场”的王万琪为该村争取到雨城区科技扶贫特派员产业技术服务与示范项目。如今,这个占地3亩的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已建成投用。“发展的是羊肚菌,本月中旬前可完成下种。”八角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学祥透露,待来年投产时,保守估计可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45000元收入。 扶“智” 留下带不走的“土专家” 指导和帮助八角村农业产业发展时,一件“小事”的出现,让王万琪意识到培养“土专家”的重要性。 “这件事与茶叶有关。”王学祥记得很清楚,2017年那年初夏,部分村民的茶园患上了茶饼病,“如防治不及时,将严重影响产量,但村里当时却没一个人懂得防治技术。”最终,得力于王万琪及时开出的“药方”,问题迎刃而解。 此后,王万琪结合科技扶贫项目,加大了本土人才培养力度。 11月1日,八角村茶叶种植示范基地内。修剪锯的轰鸣声中,村民张敬银正在自家茶园进行冬管必要的修枝。 “下垂枝全修剪,茶行枝标准剪,嫩梢枝轻修剪”“修剪后可增进通风透光、减少营养消耗、降低病虫基数,还能避免嫩梢受冻后影响春茶芽头生长”……谈起已学到的茶园管护要诀,张敬银张口就来。 另一边,看到茶园里忙碌的张敬银,路边经过的魏清华也前来攀谈。 谈的,自然还是茶园冬管。“尤其冬季封园需要的石硫合剂、波尔多液,一定要按标准比例配药,少了多了都会影响茶树开春后长势。”听了魏清华所提问题,张敬银着重道。 这正是王万琪期待的结果:村民用学到的科技知识壮大自身产业,同时又能在示范带动更多村民发展中,及时为遇到产业难题的村民答疑解惑。 截至去年底,王万琪已为八角村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新型职业农民10户。 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第一年。而不再担任八角村驻村农技员的王万琪,所做工作依然与农村产业发展紧密相连。 就在今年9月,根据雨城区农业农村局安排部署,王万琪承担起组建雨城区乡村振兴发展巡回服务组的任务。 与脱贫攻坚中专家服务团主要面向贫困村不同,新成立的乡村振兴发展巡回服务组,将实现对雨城区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王万琪透露,按初步拟定计划,巡回服务组成立后,将设东部(东城街道、大兴街道、草坝镇)、北部(碧峰峡镇、上里镇、河北街道、青江街道)、西部(八步镇、多营镇、西城街道)、南部(周公山镇、望鱼镇、晏场镇)4个片区小组。组员构成根据不同区域产业发展实际,由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养殖、园艺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灵活搭配组成。 “名称虽有变化,但服务农村产业发展的本质却是一脉相承。”王万琪说,接下来工作中,他将继续立足本岗本职,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更多实用农业产业科技培训服务,助力农业产业发展振兴。 本报记者 孙振宇, BM=008版, type=0, ZB_DROP=0, TXS=2344, NODEID=null, DOCTITLE=夯实产业基础“厚度” 增添发展振兴“后劲”,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1, CONTENT=
八角村一隅

八角村一隅

“我在脱贫攻坚中做的,全市所有脱贫村的农技员都在做。”谈起自己获评全省2020年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个人,雨城区农业农村局科教股股长、周公山镇八角村原农技员王万琪如是说。

从2016年起任职八角村农技员,到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王万琪在八角村一干就是五年。“也是在这五年,八角村农业产业有了诸多喜人变化。”周公山镇武装部部长、原八角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建勇坦言,这其中就有王万琪的功劳,“去年全村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到约8000元,农业产业收入占比也从过去的40%提升到了60%!”

增“产”

致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构成,产业扶贫是重中之重。

2016年初任八角村农技员时,摆在王万琪面前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人口基数小,全村户籍人口仅637人,常住村民仅300余人,并以老弱妇孺为主;500亩茶园因面积小导致的粗放管理,亩产值仅1500元;8000余亩林地,以投产周期15年至20年的柳杉为主。

产业底子薄、增收能力差,怎么办?在与八角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沟通后,王万琪将茶叶产业作为首个发力点。

以产业扶贫项目配套资金为依托,通过每新增1亩奖补750元办法,激励适宜种植茶叶区域村民增加种植面积;

以农民夜校、专家服务团和农技员三方平台优势互为依托,为当地茶叶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以提升茶叶产量为目标,针对性开展肥料规范使用、茶园开沟排湿、加强冬季管护等培训,破解当地茶树开花难题;

……

随着一系列措施对应落地,八角村茶叶种植面积在2018年增加到800余亩,并实现茶叶亩产值的逐步提升。

已脱贫村民罗明忠,对此深有体会。“以今年为例,我家已投产的茶园平均亩产值就超过5000元,这要是放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罗明忠说,他已将茶园面积从1亩增加到4亩,待到全部投产时,收入还将提升。

因地制宜的实践,实现了八角村茶产业的增量提质。而对村中不适宜发展茶园区域,王万琪则以养殖业的“大小”结合,助力八角村村民再添增收路径。

“啰啰!啰啰啰!”倒下手中最后一勺饲料,已脱贫村民张福全看着争相抢食的猪群,眉眼间有了笑意。“刚发展时,年出栏量只有40头,到去年底时已达到近200头。”

今日八角村,经王万琪请来的农技专家悉心指导,拥有类似规模的生猪养殖场共4个。而另一边,以土鸡为主的“庭院(林下)散养”模式,同样让不少村民实现了收入“小步快跑”稳增长。据不完全统计,该村土鸡年出笼量目前已超过3000只,年可增加毛收入超过40万元。

今年上半年,已离开八角村“战场”的王万琪为该村争取到雨城区科技扶贫特派员产业技术服务与示范项目。如今,这个占地3亩的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已建成投用。“发展的是羊肚菌,本月中旬前可完成下种。”八角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学祥透露,待来年投产时,保守估计可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45000元收入。

扶“智”

留下带不走的“土专家”

指导和帮助八角村农业产业发展时,一件“小事”的出现,让王万琪意识到培养“土专家”的重要性。

“这件事与茶叶有关。”王学祥记得很清楚,2017年那年初夏,部分村民的茶园患上了茶饼病,“如防治不及时,将严重影响产量,但村里当时却没一个人懂得防治技术。”最终,得力于王万琪及时开出的“药方”,问题迎刃而解。

此后,王万琪结合科技扶贫项目,加大了本土人才培养力度。

11月1日,八角村茶叶种植示范基地内。修剪锯的轰鸣声中,村民张敬银正在自家茶园进行冬管必要的修枝。

“下垂枝全修剪,茶行枝标准剪,嫩梢枝轻修剪”“修剪后可增进通风透光、减少营养消耗、降低病虫基数,还能避免嫩梢受冻后影响春茶芽头生长”……谈起已学到的茶园管护要诀,张敬银张口就来。

另一边,看到茶园里忙碌的张敬银,路边经过的魏清华也前来攀谈。

谈的,自然还是茶园冬管。“尤其冬季封园需要的石硫合剂、波尔多液,一定要按标准比例配药,少了多了都会影响茶树开春后长势。”听了魏清华所提问题,张敬银着重道。

这正是王万琪期待的结果:村民用学到的科技知识壮大自身产业,同时又能在示范带动更多村民发展中,及时为遇到产业难题的村民答疑解惑。

截至去年底,王万琪已为八角村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新型职业农民10户。

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第一年。而不再担任八角村驻村农技员的王万琪,所做工作依然与农村产业发展紧密相连。

就在今年9月,根据雨城区农业农村局安排部署,王万琪承担起组建雨城区乡村振兴发展巡回服务组的任务。

与脱贫攻坚中专家服务团主要面向贫困村不同,新成立的乡村振兴发展巡回服务组,将实现对雨城区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王万琪透露,按初步拟定计划,巡回服务组成立后,将设东部(东城街道、大兴街道、草坝镇)、北部(碧峰峡镇、上里镇、河北街道、青江街道)、西部(八步镇、多营镇、西城街道)、南部(周公山镇、望鱼镇、晏场镇)4个片区小组。组员构成根据不同区域产业发展实际,由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养殖、园艺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灵活搭配组成。

“名称虽有变化,但服务农村产业发展的本质却是一脉相承。”王万琪说,接下来工作中,他将继续立足本岗本职,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更多实用农业产业科技培训服务,助力农业产业发展振兴。

本报记者 孙振宇

王万琪(右)为村民发放种植管理技术书籍

王万琪(右)为村民发放种植管理技术书籍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455943268981211136, IR_CONTENT= “我在脱贫攻坚中做的,全市所有脱贫村的农技员都在做。”谈起自己获评全省2020年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个人,雨城区农业农村局科教股股长、周公山镇八角村原农技员王万琪如是说。 从2016年起任职八角村农技员,到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王万琪在八角村一干就是五年。“也是在这五年,八角村农业产业有了诸多喜人变化。”周公山镇武装部部长、原八角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建勇坦言,这其中就有王万琪的功劳,“去年全村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到约8000元,农业产业收入占比也从过去的40%提升到了60%!” 增“产” 致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构成,产业扶贫是重中之重。 2016年初任八角村农技员时,摆在王万琪面前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人口基数小,全村户籍人口仅637人,常住村民仅300余人,并以老弱妇孺为主;500亩茶园因面积小导致的粗放管理,亩产值仅1500元;8000余亩林地,以投产周期15年至20年的柳杉为主。 产业底子薄、增收能力差,怎么办?在与八角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沟通后,王万琪将茶叶产业作为首个发力点。 以产业扶贫项目配套资金为依托,通过每新增1亩奖补750元办法,激励适宜种植茶叶区域村民增加种植面积; 以农民夜校、专家服务团和农技员三方平台优势互为依托,为当地茶叶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以提升茶叶产量为目标,针对性开展肥料规范使用、茶园开沟排湿、加强冬季管护等培训,破解当地茶树开花难题; …… 随着一系列措施对应落地,八角村茶叶种植面积在2018年增加到800余亩,并实现茶叶亩产值的逐步提升。 已脱贫村民罗明忠,对此深有体会。“以今年为例,我家已投产的茶园平均亩产值就超过5000元,这要是放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罗明忠说,他已将茶园面积从1亩增加到4亩,待到全部投产时,收入还将提升。 因地制宜的实践,实现了八角村茶产业的增量提质。而对村中不适宜发展茶园区域,王万琪则以养殖业的“大小”结合,助力八角村村民再添增收路径。 “啰啰!啰啰啰!”倒下手中最后一勺饲料,已脱贫村民张福全看着争相抢食的猪群,眉眼间有了笑意。“刚发展时,年出栏量只有40头,到去年底时已达到近200头。” 今日八角村,经王万琪请来的农技专家悉心指导,拥有类似规模的生猪养殖场共4个。而另一边,以土鸡为主的“庭院(林下)散养”模式,同样让不少村民实现了收入“小步快跑”稳增长。据不完全统计,该村土鸡年出笼量目前已超过3000只,年可增加毛收入超过40万元。 今年上半年,已离开八角村“战场”的王万琪为该村争取到雨城区科技扶贫特派员产业技术服务与示范项目。如今,这个占地3亩的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已建成投用。“发展的是羊肚菌,本月中旬前可完成下种。”八角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学祥透露,待来年投产时,保守估计可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45000元收入。 扶“智” 留下带不走的“土专家” 指导和帮助八角村农业产业发展时,一件“小事”的出现,让王万琪意识到培养“土专家”的重要性。 “这件事与茶叶有关。”王学祥记得很清楚,2017年那年初夏,部分村民的茶园患上了茶饼病,“如防治不及时,将严重影响产量,但村里当时却没一个人懂得防治技术。”最终,得力于王万琪及时开出的“药方”,问题迎刃而解。 此后,王万琪结合科技扶贫项目,加大了本土人才培养力度。 11月1日,八角村茶叶种植示范基地内。修剪锯的轰鸣声中,村民张敬银正在自家茶园进行冬管必要的修枝。 “下垂枝全修剪,茶行枝标准剪,嫩梢枝轻修剪”“修剪后可增进通风透光、减少营养消耗、降低病虫基数,还能避免嫩梢受冻后影响春茶芽头生长”……谈起已学到的茶园管护要诀,张敬银张口就来。 另一边,看到茶园里忙碌的张敬银,路边经过的魏清华也前来攀谈。 谈的,自然还是茶园冬管。“尤其冬季封园需要的石硫合剂、波尔多液,一定要按标准比例配药,少了多了都会影响茶树开春后长势。”听了魏清华所提问题,张敬银着重道。 这正是王万琪期待的结果:村民用学到的科技知识壮大自身产业,同时又能在示范带动更多村民发展中,及时为遇到产业难题的村民答疑解惑。 截至去年底,王万琪已为八角村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新型职业农民10户。 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第一年。而不再担任八角村驻村农技员的王万琪,所做工作依然与农村产业发展紧密相连。 就在今年9月,根据雨城区农业农村局安排部署,王万琪承担起组建雨城区乡村振兴发展巡回服务组的任务。 与脱贫攻坚中专家服务团主要面向贫困村不同,新成立的乡村振兴发展巡回服务组,将实现对雨城区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王万琪透露,按初步拟定计划,巡回服务组成立后,将设东部(东城街道、大兴街道、草坝镇)、北部(碧峰峡镇、上里镇、河北街道、青江街道)、西部(八步镇、多营镇、西城街道)、南部(周公山镇、望鱼镇、晏场镇)4个片区小组。组员构成根据不同区域产业发展实际,由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养殖、园艺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灵活搭配组成。 “名称虽有变化,但服务农村产业发展的本质却是一脉相承。”王万琪说,接下来工作中,他将继续立足本岗本职,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更多实用农业产业科技培训服务,助力农业产业发展振兴。 本报记者 孙振宇,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11104008.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1/M00/C7/7A/wKhuumGC0JqAKQTSAJSDX1V3aGY138.png, ZB_AREA_LIST=, FB=

——记全省2020年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个人王万琪

, TS=八角村一隅&&王万琪(右)为村民发放种植管理技术书籍},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8, CODE=200, CURBM=008, YEAR=2021, PAPERDATE=2021/11/04, DAY=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