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3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蒙顶山上遇劲草

金色蒙顶  孟水明  摄

金色蒙顶 孟水明 摄

□蒋蓝

深秋时节的蒙顶山,清晨的山道凝露如霜,寒意深浓。虽没有青藏高原深处那种呈垂直分布的彩林带,但成片的茶树以及灌木、乔木构成的坡林,也是层林尽染,加上雾霭一直在不停聚散,具有“水墨淋漓幛犹湿”的润泽。

山间平台有一座古色古香的茶楼,平视出去有一座庙宇,飞檐之下,红墙随山势起伏而去。墙体腰身下有一些缝隙,长有一种生命力强悍的凤尾蕨属植物,其叶子如同鸟的羽毛,具有数十对羽状侧叶。这不神奇,几乎在四川山林阴湿之处都很常见,它的名字也很多,中文学名为蜈蚣草,别名有墙根草、百叶尖、蜈蚣蕨等。

宽大的墙体宛如从唐朝伸延而来的一根舌头,覆盖有青色筒瓦。蒙顶山就因“雨雾蒙沫”而得名,登山不遇雨,似乎与蒙顶气质不合。这在于蒙顶山一年中三分之二的时间有雨,瓦楞之间长出了很多蒿草,但未见塔形的瓦松。墙头有无名的淡黄色小花,有些蒿草竟然长到一米多高。枝叶茂盛,草茎有高粱秆粗细。

《山海经》里多处提及一些神秘的动物,往往具有“自呼其名”的本能,“其鸣自叫”“其名自号”“其鸣自呼”等等,听者有心,于是动物的叫喊就成为这些神秘之物的名字。

对于墙草而言,它们的神秘度不够,无法“自呼其名”,所以人们就对其命名。奇怪的是,古语里只有“墙头花”,比如宋代诗人赵孟坚写有《墙头花》,其中有“愚者见花不知惜,我辈看花常唧唧”之句。按理说墙头草更为常见,但古语从无“墙头草”之说,这颇有些奇怪。

现代谚语说:“根子不深的草,随风倒。”但墙头草并不是绝对中立的,所谓“东风硬随东风,西风硬随西风”,这一立论并非来自实地观察,只是一种因草涉人的臆想而已。在于墙头草骑墙的平衡技术并不娴熟,它们总是歪向风力强劲的一方,久而久之,墙头草其实呈现一边倒的趋势,似乎它们要一心跟着风走。但墙草在平静的时候意识到了这种盲从的危机,于是尽量借助偶尔反向荡起的山风,要扳回立场。

但是,它们没有成功。

下着秋雨,蒙顶山的秋风裹挟浓郁的水汽,秋风秋雨正黄昏,有点像一个冷峻的茶艺表演师在丹田发力,看来“耍茶壶”也是需要内功的,动作小巧,连绵不绝。

秋雨之下,墙草在一阵秋风里发出了窸窸窣窣之声,当我从茶座起身时,这样的草叶破风之声就从我记忆的断裂处重现,那些音符像潮水——不,像秋雨那样冷冷地降临。在叶片抡圆之际,“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而置身更高处的古银杏,相传为“茶祖”吴理真手植,树不动心动,撒下了十万张金箔。

阴晴看云,风向看草。根据我的经验,我对这些在墙头上招招摇摇、手舞足蹈的蒿草并不厌恶,其实也谈不上喜爱。只是觉得,那不过是一种生长方式,一种土壤不足、无法扎根、仍然竭尽全力的生长方式。以前老师一直鼓励我,如果一个人若想获得抵御风暴的力量,必须扎根于源源不断提供支持的力量之源,这话至今我也是相信的,毕竟脚下有三寸薄土也好啊。但对于墙头草而言,必须全力抓紧脚下的那一层尘埃。

它们耗尽了元气,歪歪倒倒,远没有周遭茶树的整齐划一、步调一致、欣欣向荣。

所以,墙草不成风景。

雨是越下越大,雨声在森林间轰鸣,加之山泉奔流,形成高低起伏错落共鸣,这叫“山响”。我甚至可以在空气里看见雨箭劈刺而来命中草巅的飞行踪迹,让人联想起但丁《神曲》里“箭中了目标,却离了弦”之奇句。山风裹挟着花香,此地固然是桃源仙道之境,但更暗蕴一种山涛奔涌的大力,蒙顶就像豹子那样匿身于云雾。这时,我看到墙头草在四下乱颤,在近乎折断的角度又反弹回来,似乎是依靠墙头草的回弹的力道,才扶正了墙体的立场。那些抛撒在空气里的线条,充满剑的辩证法,性与力、心灵与想象相互进入,浓得化不开,仿佛一幅毕加索的立体画。

现在,草又纠结起来,似乎内部发生了一场深刻而持续的动乱,这只说明风不是来自一个固定的方向。赭红色的墙体在风雨下浸透了大半,显得更为深赤而鲜艳,渐渐与秋林融为一体。墙头草被风景孤立出来,在狂风中倾斜了身子,像以前雅安山道上那些手持丁子拐背着二三百斤茶包的背夫。我想,它们恐怕是挺不住了,在这没有固定风向近乎旋转的风雨中,还不该头昏脑胀,接着丧失了向度?

墙草的命运,谁能、谁又愿意去留意?不妨推想一下,如果我们把墙草移栽到土里,它是不是就会疯一般生长呢?恐怕也未必吧。我想,一个气场,一个身位,就决定了一种身姿,一种物性。

当然,也决定了墙草特有的金钩铁画一般的线条。

1932年10月19日,诗人卞之琳写下了《墙头草》一诗:

五点钟贴一角夕阳

六点钟挂半轮灯光

想有人把所有的日子

就过在做做梦,看看墙

墙头草长了又黄了

下午三四点钟,暮色已然四起。美人迟暮,但蒙顶山托举的生命一派苍翠。在我眼中,最高的草茎早已经泛黄,还有一丝丝青绿拒绝退场,这似乎并未遵照卞诗人的安排。

反过来说,看看我们身边的家花或野草,那种富含养料、可以深扎的植被,一样也是迎风俯仰。鉴于它们的根系较为稳固,这样的草在风中俯仰的幅度,其杂技柔术功夫比墙头草还要剧烈。

这样,在蒙顶山上,我似乎突然意识到了一种层垒的守望——

我欣赏风中的劲草,欣赏那种凌风的剑舞。

劲草在仰望银杏树,仰望一种它难以企及的挺拔。

银杏树在仰望苍穹,仰望它难以触及的浩瀚。

苍穹在俯视芸芸众生!当然,也在俯视墙根草、墙头草。

但一股突起的劲风,扰乱了我眼前立体的结构……

所以,努力寻根的一直是我们。

为之拔根的是狂风暴雨。但也可能是和风细雨。

扎根的无疑是恒毅之草。比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野草。尤其是,在无土可寻仍然在瓦缝、尘埃间安身的墙头。

花可以入梦。花梦风流,红烛高烧;而墙头的蒿草,平凡而质朴,发自己的芽,长自己的秆,结自己的花,再让风带走它们的种子,带着它们去看看另一片天空。风中的墙头,无所谓美丽,只托举起我的遐思。

三国时期魏国人李康所作的《运命论》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些高妙的议论与墙头草、墙头花、墙根草无关,但墙头草无蔽的身体,昭示了风的流向、雨的忧伤。

我起身离开时,回头看看那些挺立于墙头的蒿草。草叶突然对我举起了剑刃——

“举起手来!”

这就像从草叶里伸出了一条分岔的舌头。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人、散文家)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11, PREBM=002, NUM=2, GUID=1461741309328556033, BMS=[001, 002, 003, 004], DETAIL={BC=003,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1/11/20/003/1461741309328556033.html, DOCPUBTIME=2021-11-20 02:01:07, DOCAUTHOR=, CLEAR_CONTENT=□蒋蓝 深秋时节的蒙顶山,清晨的山道凝露如霜,寒意深浓。虽没有青藏高原深处那种呈垂直分布的彩林带,但成片的茶树以及灌木、乔木构成的坡林,也是层林尽染,加上雾霭一直在不停聚散,具有“水墨淋漓幛犹湿”的润泽。 山间平台有一座古色古香的茶楼,平视出去有一座庙宇,飞檐之下,红墙随山势起伏而去。墙体腰身下有一些缝隙,长有一种生命力强悍的凤尾蕨属植物,其叶子如同鸟的羽毛,具有数十对羽状侧叶。这不神奇,几乎在四川山林阴湿之处都很常见,它的名字也很多,中文学名为蜈蚣草,别名有墙根草、百叶尖、蜈蚣蕨等。 宽大的墙体宛如从唐朝伸延而来的一根舌头,覆盖有青色筒瓦。蒙顶山就因“雨雾蒙沫”而得名,登山不遇雨,似乎与蒙顶气质不合。这在于蒙顶山一年中三分之二的时间有雨,瓦楞之间长出了很多蒿草,但未见塔形的瓦松。墙头有无名的淡黄色小花,有些蒿草竟然长到一米多高。枝叶茂盛,草茎有高粱秆粗细。 《山海经》里多处提及一些神秘的动物,往往具有“自呼其名”的本能,“其鸣自叫”“其名自号”“其鸣自呼”等等,听者有心,于是动物的叫喊就成为这些神秘之物的名字。 对于墙草而言,它们的神秘度不够,无法“自呼其名”,所以人们就对其命名。奇怪的是,古语里只有“墙头花”,比如宋代诗人赵孟坚写有《墙头花》,其中有“愚者见花不知惜,我辈看花常唧唧”之句。按理说墙头草更为常见,但古语从无“墙头草”之说,这颇有些奇怪。 现代谚语说:“根子不深的草,随风倒。”但墙头草并不是绝对中立的,所谓“东风硬随东风,西风硬随西风”,这一立论并非来自实地观察,只是一种因草涉人的臆想而已。在于墙头草骑墙的平衡技术并不娴熟,它们总是歪向风力强劲的一方,久而久之,墙头草其实呈现一边倒的趋势,似乎它们要一心跟着风走。但墙草在平静的时候意识到了这种盲从的危机,于是尽量借助偶尔反向荡起的山风,要扳回立场。 但是,它们没有成功。 下着秋雨,蒙顶山的秋风裹挟浓郁的水汽,秋风秋雨正黄昏,有点像一个冷峻的茶艺表演师在丹田发力,看来“耍茶壶”也是需要内功的,动作小巧,连绵不绝。 秋雨之下,墙草在一阵秋风里发出了窸窸窣窣之声,当我从茶座起身时,这样的草叶破风之声就从我记忆的断裂处重现,那些音符像潮水——不,像秋雨那样冷冷地降临。在叶片抡圆之际,“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而置身更高处的古银杏,相传为“茶祖”吴理真手植,树不动心动,撒下了十万张金箔。 阴晴看云,风向看草。根据我的经验,我对这些在墙头上招招摇摇、手舞足蹈的蒿草并不厌恶,其实也谈不上喜爱。只是觉得,那不过是一种生长方式,一种土壤不足、无法扎根、仍然竭尽全力的生长方式。以前老师一直鼓励我,如果一个人若想获得抵御风暴的力量,必须扎根于源源不断提供支持的力量之源,这话至今我也是相信的,毕竟脚下有三寸薄土也好啊。但对于墙头草而言,必须全力抓紧脚下的那一层尘埃。 它们耗尽了元气,歪歪倒倒,远没有周遭茶树的整齐划一、步调一致、欣欣向荣。 所以,墙草不成风景。 雨是越下越大,雨声在森林间轰鸣,加之山泉奔流,形成高低起伏错落共鸣,这叫“山响”。我甚至可以在空气里看见雨箭劈刺而来命中草巅的飞行踪迹,让人联想起但丁《神曲》里“箭中了目标,却离了弦”之奇句。山风裹挟着花香,此地固然是桃源仙道之境,但更暗蕴一种山涛奔涌的大力,蒙顶就像豹子那样匿身于云雾。这时,我看到墙头草在四下乱颤,在近乎折断的角度又反弹回来,似乎是依靠墙头草的回弹的力道,才扶正了墙体的立场。那些抛撒在空气里的线条,充满剑的辩证法,性与力、心灵与想象相互进入,浓得化不开,仿佛一幅毕加索的立体画。 现在,草又纠结起来,似乎内部发生了一场深刻而持续的动乱,这只说明风不是来自一个固定的方向。赭红色的墙体在风雨下浸透了大半,显得更为深赤而鲜艳,渐渐与秋林融为一体。墙头草被风景孤立出来,在狂风中倾斜了身子,像以前雅安山道上那些手持丁子拐背着二三百斤茶包的背夫。我想,它们恐怕是挺不住了,在这没有固定风向近乎旋转的风雨中,还不该头昏脑胀,接着丧失了向度? 墙草的命运,谁能、谁又愿意去留意?不妨推想一下,如果我们把墙草移栽到土里,它是不是就会疯一般生长呢?恐怕也未必吧。我想,一个气场,一个身位,就决定了一种身姿,一种物性。 当然,也决定了墙草特有的金钩铁画一般的线条。 1932年10月19日,诗人卞之琳写下了《墙头草》一诗: 五点钟贴一角夕阳 六点钟挂半轮灯光 想有人把所有的日子 就过在做做梦,看看墙 墙头草长了又黄了 下午三四点钟,暮色已然四起。美人迟暮,但蒙顶山托举的生命一派苍翠。在我眼中,最高的草茎早已经泛黄,还有一丝丝青绿拒绝退场,这似乎并未遵照卞诗人的安排。 反过来说,看看我们身边的家花或野草,那种富含养料、可以深扎的植被,一样也是迎风俯仰。鉴于它们的根系较为稳固,这样的草在风中俯仰的幅度,其杂技柔术功夫比墙头草还要剧烈。 这样,在蒙顶山上,我似乎突然意识到了一种层垒的守望—— 我欣赏风中的劲草,欣赏那种凌风的剑舞。 劲草在仰望银杏树,仰望一种它难以企及的挺拔。 银杏树在仰望苍穹,仰望它难以触及的浩瀚。 苍穹在俯视芸芸众生!当然,也在俯视墙根草、墙头草。 但一股突起的劲风,扰乱了我眼前立体的结构…… 所以,努力寻根的一直是我们。 为之拔根的是狂风暴雨。但也可能是和风细雨。 扎根的无疑是恒毅之草。比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野草。尤其是,在无土可寻仍然在瓦缝、尘埃间安身的墙头。 花可以入梦。花梦风流,红烛高烧;而墙头的蒿草,平凡而质朴,发自己的芽,长自己的秆,结自己的花,再让风带走它们的种子,带着它们去看看另一片天空。风中的墙头,无所谓美丽,只托举起我的遐思。 三国时期魏国人李康所作的《运命论》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些高妙的议论与墙头草、墙头花、墙根草无关,但墙头草无蔽的身体,昭示了风的流向、雨的忧伤。 我起身离开时,回头看看那些挺立于墙头的蒿草。草叶突然对我举起了剑刃—— “举起手来!” 这就像从草叶里伸出了一条分岔的舌头。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人、散文家), BM=003版, type=0, ZB_DROP=0, TXS=2692, NODEID=null, DOCTITLE=蒙顶山上遇劲草,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0, CONTENT=
金色蒙顶  孟水明  摄

金色蒙顶 孟水明 摄

□蒋蓝

深秋时节的蒙顶山,清晨的山道凝露如霜,寒意深浓。虽没有青藏高原深处那种呈垂直分布的彩林带,但成片的茶树以及灌木、乔木构成的坡林,也是层林尽染,加上雾霭一直在不停聚散,具有“水墨淋漓幛犹湿”的润泽。

山间平台有一座古色古香的茶楼,平视出去有一座庙宇,飞檐之下,红墙随山势起伏而去。墙体腰身下有一些缝隙,长有一种生命力强悍的凤尾蕨属植物,其叶子如同鸟的羽毛,具有数十对羽状侧叶。这不神奇,几乎在四川山林阴湿之处都很常见,它的名字也很多,中文学名为蜈蚣草,别名有墙根草、百叶尖、蜈蚣蕨等。

宽大的墙体宛如从唐朝伸延而来的一根舌头,覆盖有青色筒瓦。蒙顶山就因“雨雾蒙沫”而得名,登山不遇雨,似乎与蒙顶气质不合。这在于蒙顶山一年中三分之二的时间有雨,瓦楞之间长出了很多蒿草,但未见塔形的瓦松。墙头有无名的淡黄色小花,有些蒿草竟然长到一米多高。枝叶茂盛,草茎有高粱秆粗细。

《山海经》里多处提及一些神秘的动物,往往具有“自呼其名”的本能,“其鸣自叫”“其名自号”“其鸣自呼”等等,听者有心,于是动物的叫喊就成为这些神秘之物的名字。

对于墙草而言,它们的神秘度不够,无法“自呼其名”,所以人们就对其命名。奇怪的是,古语里只有“墙头花”,比如宋代诗人赵孟坚写有《墙头花》,其中有“愚者见花不知惜,我辈看花常唧唧”之句。按理说墙头草更为常见,但古语从无“墙头草”之说,这颇有些奇怪。

现代谚语说:“根子不深的草,随风倒。”但墙头草并不是绝对中立的,所谓“东风硬随东风,西风硬随西风”,这一立论并非来自实地观察,只是一种因草涉人的臆想而已。在于墙头草骑墙的平衡技术并不娴熟,它们总是歪向风力强劲的一方,久而久之,墙头草其实呈现一边倒的趋势,似乎它们要一心跟着风走。但墙草在平静的时候意识到了这种盲从的危机,于是尽量借助偶尔反向荡起的山风,要扳回立场。

但是,它们没有成功。

下着秋雨,蒙顶山的秋风裹挟浓郁的水汽,秋风秋雨正黄昏,有点像一个冷峻的茶艺表演师在丹田发力,看来“耍茶壶”也是需要内功的,动作小巧,连绵不绝。

秋雨之下,墙草在一阵秋风里发出了窸窸窣窣之声,当我从茶座起身时,这样的草叶破风之声就从我记忆的断裂处重现,那些音符像潮水——不,像秋雨那样冷冷地降临。在叶片抡圆之际,“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而置身更高处的古银杏,相传为“茶祖”吴理真手植,树不动心动,撒下了十万张金箔。

阴晴看云,风向看草。根据我的经验,我对这些在墙头上招招摇摇、手舞足蹈的蒿草并不厌恶,其实也谈不上喜爱。只是觉得,那不过是一种生长方式,一种土壤不足、无法扎根、仍然竭尽全力的生长方式。以前老师一直鼓励我,如果一个人若想获得抵御风暴的力量,必须扎根于源源不断提供支持的力量之源,这话至今我也是相信的,毕竟脚下有三寸薄土也好啊。但对于墙头草而言,必须全力抓紧脚下的那一层尘埃。

它们耗尽了元气,歪歪倒倒,远没有周遭茶树的整齐划一、步调一致、欣欣向荣。

所以,墙草不成风景。

雨是越下越大,雨声在森林间轰鸣,加之山泉奔流,形成高低起伏错落共鸣,这叫“山响”。我甚至可以在空气里看见雨箭劈刺而来命中草巅的飞行踪迹,让人联想起但丁《神曲》里“箭中了目标,却离了弦”之奇句。山风裹挟着花香,此地固然是桃源仙道之境,但更暗蕴一种山涛奔涌的大力,蒙顶就像豹子那样匿身于云雾。这时,我看到墙头草在四下乱颤,在近乎折断的角度又反弹回来,似乎是依靠墙头草的回弹的力道,才扶正了墙体的立场。那些抛撒在空气里的线条,充满剑的辩证法,性与力、心灵与想象相互进入,浓得化不开,仿佛一幅毕加索的立体画。

现在,草又纠结起来,似乎内部发生了一场深刻而持续的动乱,这只说明风不是来自一个固定的方向。赭红色的墙体在风雨下浸透了大半,显得更为深赤而鲜艳,渐渐与秋林融为一体。墙头草被风景孤立出来,在狂风中倾斜了身子,像以前雅安山道上那些手持丁子拐背着二三百斤茶包的背夫。我想,它们恐怕是挺不住了,在这没有固定风向近乎旋转的风雨中,还不该头昏脑胀,接着丧失了向度?

墙草的命运,谁能、谁又愿意去留意?不妨推想一下,如果我们把墙草移栽到土里,它是不是就会疯一般生长呢?恐怕也未必吧。我想,一个气场,一个身位,就决定了一种身姿,一种物性。

当然,也决定了墙草特有的金钩铁画一般的线条。

1932年10月19日,诗人卞之琳写下了《墙头草》一诗:

五点钟贴一角夕阳

六点钟挂半轮灯光

想有人把所有的日子

就过在做做梦,看看墙

墙头草长了又黄了

下午三四点钟,暮色已然四起。美人迟暮,但蒙顶山托举的生命一派苍翠。在我眼中,最高的草茎早已经泛黄,还有一丝丝青绿拒绝退场,这似乎并未遵照卞诗人的安排。

反过来说,看看我们身边的家花或野草,那种富含养料、可以深扎的植被,一样也是迎风俯仰。鉴于它们的根系较为稳固,这样的草在风中俯仰的幅度,其杂技柔术功夫比墙头草还要剧烈。

这样,在蒙顶山上,我似乎突然意识到了一种层垒的守望——

我欣赏风中的劲草,欣赏那种凌风的剑舞。

劲草在仰望银杏树,仰望一种它难以企及的挺拔。

银杏树在仰望苍穹,仰望它难以触及的浩瀚。

苍穹在俯视芸芸众生!当然,也在俯视墙根草、墙头草。

但一股突起的劲风,扰乱了我眼前立体的结构……

所以,努力寻根的一直是我们。

为之拔根的是狂风暴雨。但也可能是和风细雨。

扎根的无疑是恒毅之草。比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野草。尤其是,在无土可寻仍然在瓦缝、尘埃间安身的墙头。

花可以入梦。花梦风流,红烛高烧;而墙头的蒿草,平凡而质朴,发自己的芽,长自己的秆,结自己的花,再让风带走它们的种子,带着它们去看看另一片天空。风中的墙头,无所谓美丽,只托举起我的遐思。

三国时期魏国人李康所作的《运命论》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些高妙的议论与墙头草、墙头花、墙根草无关,但墙头草无蔽的身体,昭示了风的流向、雨的忧伤。

我起身离开时,回头看看那些挺立于墙头的蒿草。草叶突然对我举起了剑刃——

“举起手来!”

这就像从草叶里伸出了一条分岔的舌头。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人、散文家)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461741309328556033, IR_CONTENT=□蒋蓝 深秋时节的蒙顶山,清晨的山道凝露如霜,寒意深浓。虽没有青藏高原深处那种呈垂直分布的彩林带,但成片的茶树以及灌木、乔木构成的坡林,也是层林尽染,加上雾霭一直在不停聚散,具有“水墨淋漓幛犹湿”的润泽。 山间平台有一座古色古香的茶楼,平视出去有一座庙宇,飞檐之下,红墙随山势起伏而去。墙体腰身下有一些缝隙,长有一种生命力强悍的凤尾蕨属植物,其叶子如同鸟的羽毛,具有数十对羽状侧叶。这不神奇,几乎在四川山林阴湿之处都很常见,它的名字也很多,中文学名为蜈蚣草,别名有墙根草、百叶尖、蜈蚣蕨等。 宽大的墙体宛如从唐朝伸延而来的一根舌头,覆盖有青色筒瓦。蒙顶山就因“雨雾蒙沫”而得名,登山不遇雨,似乎与蒙顶气质不合。这在于蒙顶山一年中三分之二的时间有雨,瓦楞之间长出了很多蒿草,但未见塔形的瓦松。墙头有无名的淡黄色小花,有些蒿草竟然长到一米多高。枝叶茂盛,草茎有高粱秆粗细。 《山海经》里多处提及一些神秘的动物,往往具有“自呼其名”的本能,“其鸣自叫”“其名自号”“其鸣自呼”等等,听者有心,于是动物的叫喊就成为这些神秘之物的名字。 对于墙草而言,它们的神秘度不够,无法“自呼其名”,所以人们就对其命名。奇怪的是,古语里只有“墙头花”,比如宋代诗人赵孟坚写有《墙头花》,其中有“愚者见花不知惜,我辈看花常唧唧”之句。按理说墙头草更为常见,但古语从无“墙头草”之说,这颇有些奇怪。 现代谚语说:“根子不深的草,随风倒。”但墙头草并不是绝对中立的,所谓“东风硬随东风,西风硬随西风”,这一立论并非来自实地观察,只是一种因草涉人的臆想而已。在于墙头草骑墙的平衡技术并不娴熟,它们总是歪向风力强劲的一方,久而久之,墙头草其实呈现一边倒的趋势,似乎它们要一心跟着风走。但墙草在平静的时候意识到了这种盲从的危机,于是尽量借助偶尔反向荡起的山风,要扳回立场。 但是,它们没有成功。 下着秋雨,蒙顶山的秋风裹挟浓郁的水汽,秋风秋雨正黄昏,有点像一个冷峻的茶艺表演师在丹田发力,看来“耍茶壶”也是需要内功的,动作小巧,连绵不绝。 秋雨之下,墙草在一阵秋风里发出了窸窸窣窣之声,当我从茶座起身时,这样的草叶破风之声就从我记忆的断裂处重现,那些音符像潮水——不,像秋雨那样冷冷地降临。在叶片抡圆之际,“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而置身更高处的古银杏,相传为“茶祖”吴理真手植,树不动心动,撒下了十万张金箔。 阴晴看云,风向看草。根据我的经验,我对这些在墙头上招招摇摇、手舞足蹈的蒿草并不厌恶,其实也谈不上喜爱。只是觉得,那不过是一种生长方式,一种土壤不足、无法扎根、仍然竭尽全力的生长方式。以前老师一直鼓励我,如果一个人若想获得抵御风暴的力量,必须扎根于源源不断提供支持的力量之源,这话至今我也是相信的,毕竟脚下有三寸薄土也好啊。但对于墙头草而言,必须全力抓紧脚下的那一层尘埃。 它们耗尽了元气,歪歪倒倒,远没有周遭茶树的整齐划一、步调一致、欣欣向荣。 所以,墙草不成风景。 雨是越下越大,雨声在森林间轰鸣,加之山泉奔流,形成高低起伏错落共鸣,这叫“山响”。我甚至可以在空气里看见雨箭劈刺而来命中草巅的飞行踪迹,让人联想起但丁《神曲》里“箭中了目标,却离了弦”之奇句。山风裹挟着花香,此地固然是桃源仙道之境,但更暗蕴一种山涛奔涌的大力,蒙顶就像豹子那样匿身于云雾。这时,我看到墙头草在四下乱颤,在近乎折断的角度又反弹回来,似乎是依靠墙头草的回弹的力道,才扶正了墙体的立场。那些抛撒在空气里的线条,充满剑的辩证法,性与力、心灵与想象相互进入,浓得化不开,仿佛一幅毕加索的立体画。 现在,草又纠结起来,似乎内部发生了一场深刻而持续的动乱,这只说明风不是来自一个固定的方向。赭红色的墙体在风雨下浸透了大半,显得更为深赤而鲜艳,渐渐与秋林融为一体。墙头草被风景孤立出来,在狂风中倾斜了身子,像以前雅安山道上那些手持丁子拐背着二三百斤茶包的背夫。我想,它们恐怕是挺不住了,在这没有固定风向近乎旋转的风雨中,还不该头昏脑胀,接着丧失了向度? 墙草的命运,谁能、谁又愿意去留意?不妨推想一下,如果我们把墙草移栽到土里,它是不是就会疯一般生长呢?恐怕也未必吧。我想,一个气场,一个身位,就决定了一种身姿,一种物性。 当然,也决定了墙草特有的金钩铁画一般的线条。 1932年10月19日,诗人卞之琳写下了《墙头草》一诗: 五点钟贴一角夕阳 六点钟挂半轮灯光 想有人把所有的日子 就过在做做梦,看看墙 墙头草长了又黄了 下午三四点钟,暮色已然四起。美人迟暮,但蒙顶山托举的生命一派苍翠。在我眼中,最高的草茎早已经泛黄,还有一丝丝青绿拒绝退场,这似乎并未遵照卞诗人的安排。 反过来说,看看我们身边的家花或野草,那种富含养料、可以深扎的植被,一样也是迎风俯仰。鉴于它们的根系较为稳固,这样的草在风中俯仰的幅度,其杂技柔术功夫比墙头草还要剧烈。 这样,在蒙顶山上,我似乎突然意识到了一种层垒的守望—— 我欣赏风中的劲草,欣赏那种凌风的剑舞。 劲草在仰望银杏树,仰望一种它难以企及的挺拔。 银杏树在仰望苍穹,仰望它难以触及的浩瀚。 苍穹在俯视芸芸众生!当然,也在俯视墙根草、墙头草。 但一股突起的劲风,扰乱了我眼前立体的结构…… 所以,努力寻根的一直是我们。 为之拔根的是狂风暴雨。但也可能是和风细雨。 扎根的无疑是恒毅之草。比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野草。尤其是,在无土可寻仍然在瓦缝、尘埃间安身的墙头。 花可以入梦。花梦风流,红烛高烧;而墙头的蒿草,平凡而质朴,发自己的芽,长自己的秆,结自己的花,再让风带走它们的种子,带着它们去看看另一片天空。风中的墙头,无所谓美丽,只托举起我的遐思。 三国时期魏国人李康所作的《运命论》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些高妙的议论与墙头草、墙头花、墙根草无关,但墙头草无蔽的身体,昭示了风的流向、雨的忧伤。 我起身离开时,回头看看那些挺立于墙头的蒿草。草叶突然对我举起了剑刃—— “举起手来!” 这就像从草叶里伸出了一条分岔的舌头。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人、散文家),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11120003.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1/M00/C7/8B/wKhuumGX6LOAWzmUAJwOVBsTTNs615.png, ZB_AREA_LIST=, FB=

, TS=金色蒙顶 孟水明 摄},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4, CODE=200, CURBM=003, YEAR=2021, PAPERDATE=2021/11/20, DAY=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