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8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以舞叙事 致敬史诗

——民族舞剧《川藏·茶马古道》再现古道传奇

演员正在表演

演员正在表演

12月4日至5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共雅安市委宣传部、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的雅安本土原创舞剧《川藏·茶马古道》在雅安文化艺术中心连续上演两场。本次演出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规定控制上座率。

该舞剧已连续两年在我市上演,并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

惠民演出

深受观众喜爱

作为惠民演出活动,本次演出由雅安市文化馆协办、雅安文旅集团承办,主办单位还贴心为观众免费提供核酸检测。

“出示健康码、扫场所码,出示核酸检测报告、测量体温、佩戴口罩……”12月4日晚上7时左右,观众拿着民族舞剧《川藏·茶马古道》的门票来到雅安文化艺术中心,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有序入场。

记者发现,在观影大厅里,观众们纷纷佩戴好口罩并间隔落座。伴随着音乐声响起,民族舞剧《川藏·茶马古道》正式拉开序幕。

舞台上,在呼啸的寒风里,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跟随背夫们艰难赶路,他们脚下踩着的正是从峭壁上开凿出的茶马古道。眼看就要到达康定,突发的泥石流却将队伍冲散。母亲不幸遇难后,相依为命的兄弟俩天各一方,十年后,他们相遇却又再次分离……该剧通过以舞叙事,展现了背夫艰苦的生活,以及藏族同胞生活的日常。

此次演出现场,不少家长也带着孩子前去观看。“我带了自己和朋友的小孩来观看演出,此前已在网上找了资料,并与孩子们提前做过功课。今天在现场看过后更觉收获颇丰,孩子们也被背夫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动了。”观众戴春梅说。

“在疫情防控下,有如此高水准的惠民演出实属不易。”“泡脚这场戏太让人印象深刻了,演员的表情、动作都十分到位……”观看完演出后,不少观众的微信朋友圈也热闹了起来,纷纷配图并说出观看后的感受。

倾力制作

彰显艺术魅力

据悉,该剧是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并入围角逐国内舞蹈界最高奖“荷花奖”。作为我国第一部以川藏茶马古道为原型创作的舞剧作品,演出团队还于去年12月走进了北京国家大剧院,这也是我市本土原创艺术作品首次登上国家最高艺术殿堂。同时,该剧已于去年10月在我市上演,深受观众好评。

该舞剧讲述了川藏茶马古道上,艰难行走的背夫队伍遭遇突发泥石流,杨阿妈不幸遇难,留下两个年幼儿子。哥哥山生被康定藏族锅庄主次仁收养,并与锅庄主的女儿格桑梅朵一起生活在锅庄内;弟弟茶生带着哥哥留下的长命锁跟随背夫回到故乡,学习了炒制茶叶的手艺。10年后,抗日战争到了关键时刻,为了运送抗战物资,茶生代替受伤的掌柜踏上茶马古道,在锅庄内与格桑梅朵相识、相恋,兄弟二人也在背夫精神的浸润下、在家国情怀的激荡中不断成长和蜕变,演绎了用生命守护古道的感人故事。

“斯人虽已逝,精神当永存。”本剧开拓性地选取“背夫”这一鲜为人知的群体,将个人叙事与宏大叙事有机结合,作品不仅具有厚重的史诗感,还融入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在舞蹈动作中更运用了大量生活化的细腻表达。该舞剧通过光影的切换、舞美的设计,运用“蒙太奇”的叙事方式及故事结构,创造出独特的时空表达,带给观众更加立体化的观演体验。

观看完演出后,不少观众表示,这样的舞剧不仅要支持,更应广泛宣传。要让大家了解背夫的历史,感受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保家卫国的豪情壮举。

雅安作为川藏茶马古道起点,为增强民族自豪感、乡情认同感,并结合“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该舞剧导演马东风还携主创团队,于12月4日下午走进雅安职业技术学院,讲述川藏茶马古道背后的故事。现场师生纷纷表示,从剧本构思到排演完成,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主创人员向观众展示出的人文精神与家国情怀。

12月5日下午,300余名来自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走进了雅安文化艺术中心,观看了民族舞剧《川藏·茶马古道》。

本报记者 戴富丽

演员返场向观众致谢

演员返场向观众致谢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12, PREBM=006, NUM=6, GUID=1467902069514108928, BMS=[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8], DETAIL={BC=008,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1/12/07/008/1467902069514108928.html, DOCPUBTIME=2021-12-07 02:01:07, DOCAUTHOR=戴富丽, CLEAR_CONTENT= 12月4日至5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共雅安市委宣传部、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的雅安本土原创舞剧《川藏·茶马古道》在雅安文化艺术中心连续上演两场。本次演出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规定控制上座率。 该舞剧已连续两年在我市上演,并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 惠民演出 深受观众喜爱 作为惠民演出活动,本次演出由雅安市文化馆协办、雅安文旅集团承办,主办单位还贴心为观众免费提供核酸检测。 “出示健康码、扫场所码,出示核酸检测报告、测量体温、佩戴口罩……”12月4日晚上7时左右,观众拿着民族舞剧《川藏·茶马古道》的门票来到雅安文化艺术中心,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有序入场。 记者发现,在观影大厅里,观众们纷纷佩戴好口罩并间隔落座。伴随着音乐声响起,民族舞剧《川藏·茶马古道》正式拉开序幕。 舞台上,在呼啸的寒风里,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跟随背夫们艰难赶路,他们脚下踩着的正是从峭壁上开凿出的茶马古道。眼看就要到达康定,突发的泥石流却将队伍冲散。母亲不幸遇难后,相依为命的兄弟俩天各一方,十年后,他们相遇却又再次分离……该剧通过以舞叙事,展现了背夫艰苦的生活,以及藏族同胞生活的日常。 此次演出现场,不少家长也带着孩子前去观看。“我带了自己和朋友的小孩来观看演出,此前已在网上找了资料,并与孩子们提前做过功课。今天在现场看过后更觉收获颇丰,孩子们也被背夫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动了。”观众戴春梅说。 “在疫情防控下,有如此高水准的惠民演出实属不易。”“泡脚这场戏太让人印象深刻了,演员的表情、动作都十分到位……”观看完演出后,不少观众的微信朋友圈也热闹了起来,纷纷配图并说出观看后的感受。 倾力制作 彰显艺术魅力 据悉,该剧是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并入围角逐国内舞蹈界最高奖“荷花奖”。作为我国第一部以川藏茶马古道为原型创作的舞剧作品,演出团队还于去年12月走进了北京国家大剧院,这也是我市本土原创艺术作品首次登上国家最高艺术殿堂。同时,该剧已于去年10月在我市上演,深受观众好评。 该舞剧讲述了川藏茶马古道上,艰难行走的背夫队伍遭遇突发泥石流,杨阿妈不幸遇难,留下两个年幼儿子。哥哥山生被康定藏族锅庄主次仁收养,并与锅庄主的女儿格桑梅朵一起生活在锅庄内;弟弟茶生带着哥哥留下的长命锁跟随背夫回到故乡,学习了炒制茶叶的手艺。10年后,抗日战争到了关键时刻,为了运送抗战物资,茶生代替受伤的掌柜踏上茶马古道,在锅庄内与格桑梅朵相识、相恋,兄弟二人也在背夫精神的浸润下、在家国情怀的激荡中不断成长和蜕变,演绎了用生命守护古道的感人故事。 “斯人虽已逝,精神当永存。”本剧开拓性地选取“背夫”这一鲜为人知的群体,将个人叙事与宏大叙事有机结合,作品不仅具有厚重的史诗感,还融入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在舞蹈动作中更运用了大量生活化的细腻表达。该舞剧通过光影的切换、舞美的设计,运用“蒙太奇”的叙事方式及故事结构,创造出独特的时空表达,带给观众更加立体化的观演体验。 观看完演出后,不少观众表示,这样的舞剧不仅要支持,更应广泛宣传。要让大家了解背夫的历史,感受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保家卫国的豪情壮举。 雅安作为川藏茶马古道起点,为增强民族自豪感、乡情认同感,并结合“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该舞剧导演马东风还携主创团队,于12月4日下午走进雅安职业技术学院,讲述川藏茶马古道背后的故事。现场师生纷纷表示,从剧本构思到排演完成,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主创人员向观众展示出的人文精神与家国情怀。 12月5日下午,300余名来自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走进了雅安文化艺术中心,观看了民族舞剧《川藏·茶马古道》。 本报记者 戴富丽, BM=008版, type=0, ZB_DROP=0, TXS=1623, NODEID=null, DOCTITLE=以舞叙事 致敬史诗,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1, CONTENT=
演员正在表演

演员正在表演

12月4日至5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共雅安市委宣传部、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的雅安本土原创舞剧《川藏·茶马古道》在雅安文化艺术中心连续上演两场。本次演出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规定控制上座率。

该舞剧已连续两年在我市上演,并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

惠民演出

深受观众喜爱

作为惠民演出活动,本次演出由雅安市文化馆协办、雅安文旅集团承办,主办单位还贴心为观众免费提供核酸检测。

“出示健康码、扫场所码,出示核酸检测报告、测量体温、佩戴口罩……”12月4日晚上7时左右,观众拿着民族舞剧《川藏·茶马古道》的门票来到雅安文化艺术中心,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有序入场。

记者发现,在观影大厅里,观众们纷纷佩戴好口罩并间隔落座。伴随着音乐声响起,民族舞剧《川藏·茶马古道》正式拉开序幕。

舞台上,在呼啸的寒风里,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跟随背夫们艰难赶路,他们脚下踩着的正是从峭壁上开凿出的茶马古道。眼看就要到达康定,突发的泥石流却将队伍冲散。母亲不幸遇难后,相依为命的兄弟俩天各一方,十年后,他们相遇却又再次分离……该剧通过以舞叙事,展现了背夫艰苦的生活,以及藏族同胞生活的日常。

此次演出现场,不少家长也带着孩子前去观看。“我带了自己和朋友的小孩来观看演出,此前已在网上找了资料,并与孩子们提前做过功课。今天在现场看过后更觉收获颇丰,孩子们也被背夫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动了。”观众戴春梅说。

“在疫情防控下,有如此高水准的惠民演出实属不易。”“泡脚这场戏太让人印象深刻了,演员的表情、动作都十分到位……”观看完演出后,不少观众的微信朋友圈也热闹了起来,纷纷配图并说出观看后的感受。

倾力制作

彰显艺术魅力

据悉,该剧是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并入围角逐国内舞蹈界最高奖“荷花奖”。作为我国第一部以川藏茶马古道为原型创作的舞剧作品,演出团队还于去年12月走进了北京国家大剧院,这也是我市本土原创艺术作品首次登上国家最高艺术殿堂。同时,该剧已于去年10月在我市上演,深受观众好评。

该舞剧讲述了川藏茶马古道上,艰难行走的背夫队伍遭遇突发泥石流,杨阿妈不幸遇难,留下两个年幼儿子。哥哥山生被康定藏族锅庄主次仁收养,并与锅庄主的女儿格桑梅朵一起生活在锅庄内;弟弟茶生带着哥哥留下的长命锁跟随背夫回到故乡,学习了炒制茶叶的手艺。10年后,抗日战争到了关键时刻,为了运送抗战物资,茶生代替受伤的掌柜踏上茶马古道,在锅庄内与格桑梅朵相识、相恋,兄弟二人也在背夫精神的浸润下、在家国情怀的激荡中不断成长和蜕变,演绎了用生命守护古道的感人故事。

“斯人虽已逝,精神当永存。”本剧开拓性地选取“背夫”这一鲜为人知的群体,将个人叙事与宏大叙事有机结合,作品不仅具有厚重的史诗感,还融入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在舞蹈动作中更运用了大量生活化的细腻表达。该舞剧通过光影的切换、舞美的设计,运用“蒙太奇”的叙事方式及故事结构,创造出独特的时空表达,带给观众更加立体化的观演体验。

观看完演出后,不少观众表示,这样的舞剧不仅要支持,更应广泛宣传。要让大家了解背夫的历史,感受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保家卫国的豪情壮举。

雅安作为川藏茶马古道起点,为增强民族自豪感、乡情认同感,并结合“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该舞剧导演马东风还携主创团队,于12月4日下午走进雅安职业技术学院,讲述川藏茶马古道背后的故事。现场师生纷纷表示,从剧本构思到排演完成,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主创人员向观众展示出的人文精神与家国情怀。

12月5日下午,300余名来自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走进了雅安文化艺术中心,观看了民族舞剧《川藏·茶马古道》。

本报记者 戴富丽

演员返场向观众致谢

演员返场向观众致谢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467902069514108928, IR_CONTENT= 12月4日至5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共雅安市委宣传部、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的雅安本土原创舞剧《川藏·茶马古道》在雅安文化艺术中心连续上演两场。本次演出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规定控制上座率。 该舞剧已连续两年在我市上演,并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 惠民演出 深受观众喜爱 作为惠民演出活动,本次演出由雅安市文化馆协办、雅安文旅集团承办,主办单位还贴心为观众免费提供核酸检测。 “出示健康码、扫场所码,出示核酸检测报告、测量体温、佩戴口罩……”12月4日晚上7时左右,观众拿着民族舞剧《川藏·茶马古道》的门票来到雅安文化艺术中心,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有序入场。 记者发现,在观影大厅里,观众们纷纷佩戴好口罩并间隔落座。伴随着音乐声响起,民族舞剧《川藏·茶马古道》正式拉开序幕。 舞台上,在呼啸的寒风里,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跟随背夫们艰难赶路,他们脚下踩着的正是从峭壁上开凿出的茶马古道。眼看就要到达康定,突发的泥石流却将队伍冲散。母亲不幸遇难后,相依为命的兄弟俩天各一方,十年后,他们相遇却又再次分离……该剧通过以舞叙事,展现了背夫艰苦的生活,以及藏族同胞生活的日常。 此次演出现场,不少家长也带着孩子前去观看。“我带了自己和朋友的小孩来观看演出,此前已在网上找了资料,并与孩子们提前做过功课。今天在现场看过后更觉收获颇丰,孩子们也被背夫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动了。”观众戴春梅说。 “在疫情防控下,有如此高水准的惠民演出实属不易。”“泡脚这场戏太让人印象深刻了,演员的表情、动作都十分到位……”观看完演出后,不少观众的微信朋友圈也热闹了起来,纷纷配图并说出观看后的感受。 倾力制作 彰显艺术魅力 据悉,该剧是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并入围角逐国内舞蹈界最高奖“荷花奖”。作为我国第一部以川藏茶马古道为原型创作的舞剧作品,演出团队还于去年12月走进了北京国家大剧院,这也是我市本土原创艺术作品首次登上国家最高艺术殿堂。同时,该剧已于去年10月在我市上演,深受观众好评。 该舞剧讲述了川藏茶马古道上,艰难行走的背夫队伍遭遇突发泥石流,杨阿妈不幸遇难,留下两个年幼儿子。哥哥山生被康定藏族锅庄主次仁收养,并与锅庄主的女儿格桑梅朵一起生活在锅庄内;弟弟茶生带着哥哥留下的长命锁跟随背夫回到故乡,学习了炒制茶叶的手艺。10年后,抗日战争到了关键时刻,为了运送抗战物资,茶生代替受伤的掌柜踏上茶马古道,在锅庄内与格桑梅朵相识、相恋,兄弟二人也在背夫精神的浸润下、在家国情怀的激荡中不断成长和蜕变,演绎了用生命守护古道的感人故事。 “斯人虽已逝,精神当永存。”本剧开拓性地选取“背夫”这一鲜为人知的群体,将个人叙事与宏大叙事有机结合,作品不仅具有厚重的史诗感,还融入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在舞蹈动作中更运用了大量生活化的细腻表达。该舞剧通过光影的切换、舞美的设计,运用“蒙太奇”的叙事方式及故事结构,创造出独特的时空表达,带给观众更加立体化的观演体验。 观看完演出后,不少观众表示,这样的舞剧不仅要支持,更应广泛宣传。要让大家了解背夫的历史,感受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保家卫国的豪情壮举。 雅安作为川藏茶马古道起点,为增强民族自豪感、乡情认同感,并结合“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该舞剧导演马东风还携主创团队,于12月4日下午走进雅安职业技术学院,讲述川藏茶马古道背后的故事。现场师生纷纷表示,从剧本构思到排演完成,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主创人员向观众展示出的人文精神与家国情怀。 12月5日下午,300余名来自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走进了雅安文化艺术中心,观看了民族舞剧《川藏·茶马古道》。 本报记者 戴富丽,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11207008.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1/M00/C7/9B/wKhuumGuUlyAUQkHAH2pxWttDiM225.png, ZB_AREA_LIST=, FB=

——民族舞剧《川藏·茶马古道》再现古道传奇

, TS=演员正在表演&&演员返场向观众致谢&&演出现场},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8, CODE=200, CURBM=008, YEAR=2021, PAPERDATE=2021/12/07, DAY=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