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6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让美丽乡村扮靓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

——荥经县龙苍沟镇万年村探索走出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鸟瞰万年村

鸟瞰万年村

荥经县龙苍沟镇万年村是省级文明村,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的门户社区,目前正在打造“熊猫社区、山水万年”品牌。

过去,这里山高坡陡,鲜有人至。近年来,万年村深挖文旅资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95后”小伙毕涵是万年村的第一书记,春节临近,他计划赶在过年前,再次走访该村840户村民,看看还有哪些问题能在过年前为村民们解决。

村干部入户走访 为群众排忧解难

“万年村位于龙苍沟镇西北部,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的门户社区,同时借助乡村振兴国家政策的帮扶,目前正在打造熊猫社区、山水万年品牌……”1月12日一大早,在万年村党群服务中心,毕涵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去年9月,万年村党群服务中心搬迁,与共建共管共享中心合署办公,同年10月,荥经县被列为全国两山理论创新实践基地,万年村也成为全国各地群众来荥经参观交流的点位。

作为宣传系统的干部,毕涵主动承担起为熊猫社区讲解、宣传的任务。给前来参观交流的干部群众讲完社区规划后,毕涵乘车到万年村8组,入户走访群众。

“毕书记,快帮我看看,这个医保是不是这样弄的?”毕涵刚走到胡洪贵家门口,便被刚从方竹林里回来的胡洪贵一把拉进了家门。

胡洪贵今年64岁,因家中老伴偏瘫、儿子突发尿毒症,于2021年6月被确定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同年7月,毕涵到岗后立即开展走村入户工作,去的第一户人家就是胡洪贵家。

“第一次来的时候,他的家里比较脏乱,通过邻居们的反映和我们的了解,得知他自身存在一些惰性,家里发展的项目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毕涵说,第一次入户时,胡洪贵因为家里接连受挫提不起精神,也不愿说话。

让胡洪贵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越不搭理毕涵,他上门的次数反而越频繁。毕涵一次次不厌其烦地上门走访,帮胡洪贵一家三口落实了低保和各种救助政策。

“因为老伴和儿子生病,家里经济十分困难,还好在镇政府和毕书记的帮助下,帮我们把医保问题解决了,并免费给我们提供了方竹、黄柏苗、茶苗等,帮我们搞起了种植项目,还争取到公益性岗位。”如今,胡洪贵一家的帮扶政策落实了,医保政策也兜底了,他通过自己的双手,不断地巩固方竹、黄柏等种植项目,让收入更加有保障。

“去年柳杉卖了8000元钱。毕书记帮我们提供了这些致富条件,最终还是得靠自己把它们管理好,生活才会越来越好。”如今,胡洪贵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到老胡家里来,环境卫生一次比一次干净。每次来,他几乎都在户外劳作,原来的惰性思想也没有了。他还经常给我说,政府帮扶我一把,我也要努力跳出监测户的范围。”毕涵说。

拓宽销售渠道 努力实现村强民富

“看着年轻,但工作踏实认真,干起活来很负责任。特别是在乡村振兴、项目发展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东西、新理念。”谈到毕涵,万年村党总支副书记陶用湖说,自从担任第一书记以来,毕涵吃住在村,走村入户,从“城里娃”逐步成为了一名愿想会想、敢干能干、一心为民的基层干部。

“多亏了‘熊猫生态集市’,我们家的草鞋可以卖去更远的地方。”入户走访到万年村13组村民师学芬家中时,今年77岁的师学芬热情地招呼毕涵。以往,师学芬家的蜂蜜、鸡蛋以及手工编织的草鞋难以往外销售。

“我年纪比较大,腿脚也不方便,村干部们定期上门帮我把草鞋、蜂蜜拿到‘熊猫生态集市’售卖,我不用来回赶路了。”师学芬说,有了这个集市,产品再也不愁卖了。

师学芬口中的“熊猫生态集市”,是在党群服务中心周边的安置小区里设置的一处专门卖当地土特产的地方。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毕涵说,现在的万年村配套设施已趋完善,为了进一步拓宽万年村产业发展道路,村组干部们集思广益想出了“熊猫生态集市”这个点子,让当地老百姓实现增收致富。

“从协调集市门面到联系广告公司提供设计创意、货架编制融合生态元素等方面,毕书记始终全程对接、督促各方。”陶用湖说,该集市作为针对外地租客便民服务的延伸,提供基础的米油肉蛋等多种基本食品和特色农产品。

“熊猫生态集市”已于2021年夏季进行试运营,帮助当地近百户农户售卖粮油米面及竹笋、笋干、山货等农特产品。同时,集市还分出40%的摊位免费提供给当地脱贫户,帮助他们拓宽销售渠道。后续还将整合周边农家乐、利用互联网开启“线上售卖”,增加“代卖”模式,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销售自家产品。

“年轻人就是想法多、点子好。”陶用湖说,在毕涵的带领下,目前熊猫社区还规划了几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包括民宿酒店、方竹观光产业区、熊猫集市,以及便民集中充电桩等。

毕涵常说,驻村的目的就是助村,他的作用就是让村子有变化,让群众能增收。

廖诗雪 本报记者 郑雨莎

毕涵(右二)入户走访,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

毕涵(右二)入户走访,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1, PREBM=005, NUM=5, GUID=1483846882790408192, BMS=[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DETAIL={BC=006, DOCPUBTIME=2022-01-20 02:01:07, DOCAUTHOR=郑雨莎, CLEAR_CONTENT= 荥经县龙苍沟镇万年村是省级文明村,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的门户社区,目前正在打造“熊猫社区、山水万年”品牌。 过去,这里山高坡陡,鲜有人至。近年来,万年村深挖文旅资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95后”小伙毕涵是万年村的第一书记,春节临近,他计划赶在过年前,再次走访该村840户村民,看看还有哪些问题能在过年前为村民们解决。 村干部入户走访 为群众排忧解难 “万年村位于龙苍沟镇西北部,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的门户社区,同时借助乡村振兴国家政策的帮扶,目前正在打造熊猫社区、山水万年品牌……”1月12日一大早,在万年村党群服务中心,毕涵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去年9月,万年村党群服务中心搬迁,与共建共管共享中心合署办公,同年10月,荥经县被列为全国两山理论创新实践基地,万年村也成为全国各地群众来荥经参观交流的点位。 作为宣传系统的干部,毕涵主动承担起为熊猫社区讲解、宣传的任务。给前来参观交流的干部群众讲完社区规划后,毕涵乘车到万年村8组,入户走访群众。 “毕书记,快帮我看看,这个医保是不是这样弄的?”毕涵刚走到胡洪贵家门口,便被刚从方竹林里回来的胡洪贵一把拉进了家门。 胡洪贵今年64岁,因家中老伴偏瘫、儿子突发尿毒症,于2021年6月被确定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同年7月,毕涵到岗后立即开展走村入户工作,去的第一户人家就是胡洪贵家。 “第一次来的时候,他的家里比较脏乱,通过邻居们的反映和我们的了解,得知他自身存在一些惰性,家里发展的项目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毕涵说,第一次入户时,胡洪贵因为家里接连受挫提不起精神,也不愿说话。 让胡洪贵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越不搭理毕涵,他上门的次数反而越频繁。毕涵一次次不厌其烦地上门走访,帮胡洪贵一家三口落实了低保和各种救助政策。 “因为老伴和儿子生病,家里经济十分困难,还好在镇政府和毕书记的帮助下,帮我们把医保问题解决了,并免费给我们提供了方竹、黄柏苗、茶苗等,帮我们搞起了种植项目,还争取到公益性岗位。”如今,胡洪贵一家的帮扶政策落实了,医保政策也兜底了,他通过自己的双手,不断地巩固方竹、黄柏等种植项目,让收入更加有保障。 “去年柳杉卖了8000元钱。毕书记帮我们提供了这些致富条件,最终还是得靠自己把它们管理好,生活才会越来越好。”如今,胡洪贵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到老胡家里来,环境卫生一次比一次干净。每次来,他几乎都在户外劳作,原来的惰性思想也没有了。他还经常给我说,政府帮扶我一把,我也要努力跳出监测户的范围。”毕涵说。 拓宽销售渠道 努力实现村强民富 “看着年轻,但工作踏实认真,干起活来很负责任。特别是在乡村振兴、项目发展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东西、新理念。”谈到毕涵,万年村党总支副书记陶用湖说,自从担任第一书记以来,毕涵吃住在村,走村入户,从“城里娃”逐步成为了一名愿想会想、敢干能干、一心为民的基层干部。 “多亏了‘熊猫生态集市’,我们家的草鞋可以卖去更远的地方。”入户走访到万年村13组村民师学芬家中时,今年77岁的师学芬热情地招呼毕涵。以往,师学芬家的蜂蜜、鸡蛋以及手工编织的草鞋难以往外销售。 “我年纪比较大,腿脚也不方便,村干部们定期上门帮我把草鞋、蜂蜜拿到‘熊猫生态集市’售卖,我不用来回赶路了。”师学芬说,有了这个集市,产品再也不愁卖了。 师学芬口中的“熊猫生态集市”,是在党群服务中心周边的安置小区里设置的一处专门卖当地土特产的地方。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毕涵说,现在的万年村配套设施已趋完善,为了进一步拓宽万年村产业发展道路,村组干部们集思广益想出了“熊猫生态集市”这个点子,让当地老百姓实现增收致富。 “从协调集市门面到联系广告公司提供设计创意、货架编制融合生态元素等方面,毕书记始终全程对接、督促各方。”陶用湖说,该集市作为针对外地租客便民服务的延伸,提供基础的米油肉蛋等多种基本食品和特色农产品。 “熊猫生态集市”已于2021年夏季进行试运营,帮助当地近百户农户售卖粮油米面及竹笋、笋干、山货等农特产品。同时,集市还分出40%的摊位免费提供给当地脱贫户,帮助他们拓宽销售渠道。后续还将整合周边农家乐、利用互联网开启“线上售卖”,增加“代卖”模式,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销售自家产品。 “年轻人就是想法多、点子好。”陶用湖说,在毕涵的带领下,目前熊猫社区还规划了几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包括民宿酒店、方竹观光产业区、熊猫集市,以及便民集中充电桩等。 毕涵常说,驻村的目的就是助村,他的作用就是让村子有变化,让群众能增收。 廖诗雪 本报记者 郑雨莎, BM=006版, type=0, ZB_DROP=0, TXS=2035, NODEID=null, DOCTITLE=让美丽乡村扮靓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0, CONTENT=
鸟瞰万年村

鸟瞰万年村

荥经县龙苍沟镇万年村是省级文明村,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的门户社区,目前正在打造“熊猫社区、山水万年”品牌。

过去,这里山高坡陡,鲜有人至。近年来,万年村深挖文旅资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95后”小伙毕涵是万年村的第一书记,春节临近,他计划赶在过年前,再次走访该村840户村民,看看还有哪些问题能在过年前为村民们解决。

村干部入户走访 为群众排忧解难

“万年村位于龙苍沟镇西北部,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的门户社区,同时借助乡村振兴国家政策的帮扶,目前正在打造熊猫社区、山水万年品牌……”1月12日一大早,在万年村党群服务中心,毕涵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去年9月,万年村党群服务中心搬迁,与共建共管共享中心合署办公,同年10月,荥经县被列为全国两山理论创新实践基地,万年村也成为全国各地群众来荥经参观交流的点位。

作为宣传系统的干部,毕涵主动承担起为熊猫社区讲解、宣传的任务。给前来参观交流的干部群众讲完社区规划后,毕涵乘车到万年村8组,入户走访群众。

“毕书记,快帮我看看,这个医保是不是这样弄的?”毕涵刚走到胡洪贵家门口,便被刚从方竹林里回来的胡洪贵一把拉进了家门。

胡洪贵今年64岁,因家中老伴偏瘫、儿子突发尿毒症,于2021年6月被确定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同年7月,毕涵到岗后立即开展走村入户工作,去的第一户人家就是胡洪贵家。

“第一次来的时候,他的家里比较脏乱,通过邻居们的反映和我们的了解,得知他自身存在一些惰性,家里发展的项目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毕涵说,第一次入户时,胡洪贵因为家里接连受挫提不起精神,也不愿说话。

让胡洪贵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越不搭理毕涵,他上门的次数反而越频繁。毕涵一次次不厌其烦地上门走访,帮胡洪贵一家三口落实了低保和各种救助政策。

“因为老伴和儿子生病,家里经济十分困难,还好在镇政府和毕书记的帮助下,帮我们把医保问题解决了,并免费给我们提供了方竹、黄柏苗、茶苗等,帮我们搞起了种植项目,还争取到公益性岗位。”如今,胡洪贵一家的帮扶政策落实了,医保政策也兜底了,他通过自己的双手,不断地巩固方竹、黄柏等种植项目,让收入更加有保障。

“去年柳杉卖了8000元钱。毕书记帮我们提供了这些致富条件,最终还是得靠自己把它们管理好,生活才会越来越好。”如今,胡洪贵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到老胡家里来,环境卫生一次比一次干净。每次来,他几乎都在户外劳作,原来的惰性思想也没有了。他还经常给我说,政府帮扶我一把,我也要努力跳出监测户的范围。”毕涵说。

拓宽销售渠道 努力实现村强民富

“看着年轻,但工作踏实认真,干起活来很负责任。特别是在乡村振兴、项目发展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东西、新理念。”谈到毕涵,万年村党总支副书记陶用湖说,自从担任第一书记以来,毕涵吃住在村,走村入户,从“城里娃”逐步成为了一名愿想会想、敢干能干、一心为民的基层干部。

“多亏了‘熊猫生态集市’,我们家的草鞋可以卖去更远的地方。”入户走访到万年村13组村民师学芬家中时,今年77岁的师学芬热情地招呼毕涵。以往,师学芬家的蜂蜜、鸡蛋以及手工编织的草鞋难以往外销售。

“我年纪比较大,腿脚也不方便,村干部们定期上门帮我把草鞋、蜂蜜拿到‘熊猫生态集市’售卖,我不用来回赶路了。”师学芬说,有了这个集市,产品再也不愁卖了。

师学芬口中的“熊猫生态集市”,是在党群服务中心周边的安置小区里设置的一处专门卖当地土特产的地方。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毕涵说,现在的万年村配套设施已趋完善,为了进一步拓宽万年村产业发展道路,村组干部们集思广益想出了“熊猫生态集市”这个点子,让当地老百姓实现增收致富。

“从协调集市门面到联系广告公司提供设计创意、货架编制融合生态元素等方面,毕书记始终全程对接、督促各方。”陶用湖说,该集市作为针对外地租客便民服务的延伸,提供基础的米油肉蛋等多种基本食品和特色农产品。

“熊猫生态集市”已于2021年夏季进行试运营,帮助当地近百户农户售卖粮油米面及竹笋、笋干、山货等农特产品。同时,集市还分出40%的摊位免费提供给当地脱贫户,帮助他们拓宽销售渠道。后续还将整合周边农家乐、利用互联网开启“线上售卖”,增加“代卖”模式,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销售自家产品。

“年轻人就是想法多、点子好。”陶用湖说,在毕涵的带领下,目前熊猫社区还规划了几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包括民宿酒店、方竹观光产业区、熊猫集市,以及便民集中充电桩等。

毕涵常说,驻村的目的就是助村,他的作用就是让村子有变化,让群众能增收。

廖诗雪 本报记者 郑雨莎

毕涵(右二)入户走访,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

毕涵(右二)入户走访,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483846882790408192, IR_CONTENT= 荥经县龙苍沟镇万年村是省级文明村,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的门户社区,目前正在打造“熊猫社区、山水万年”品牌。 过去,这里山高坡陡,鲜有人至。近年来,万年村深挖文旅资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95后”小伙毕涵是万年村的第一书记,春节临近,他计划赶在过年前,再次走访该村840户村民,看看还有哪些问题能在过年前为村民们解决。 村干部入户走访 为群众排忧解难 “万年村位于龙苍沟镇西北部,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的门户社区,同时借助乡村振兴国家政策的帮扶,目前正在打造熊猫社区、山水万年品牌……”1月12日一大早,在万年村党群服务中心,毕涵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去年9月,万年村党群服务中心搬迁,与共建共管共享中心合署办公,同年10月,荥经县被列为全国两山理论创新实践基地,万年村也成为全国各地群众来荥经参观交流的点位。 作为宣传系统的干部,毕涵主动承担起为熊猫社区讲解、宣传的任务。给前来参观交流的干部群众讲完社区规划后,毕涵乘车到万年村8组,入户走访群众。 “毕书记,快帮我看看,这个医保是不是这样弄的?”毕涵刚走到胡洪贵家门口,便被刚从方竹林里回来的胡洪贵一把拉进了家门。 胡洪贵今年64岁,因家中老伴偏瘫、儿子突发尿毒症,于2021年6月被确定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同年7月,毕涵到岗后立即开展走村入户工作,去的第一户人家就是胡洪贵家。 “第一次来的时候,他的家里比较脏乱,通过邻居们的反映和我们的了解,得知他自身存在一些惰性,家里发展的项目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毕涵说,第一次入户时,胡洪贵因为家里接连受挫提不起精神,也不愿说话。 让胡洪贵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越不搭理毕涵,他上门的次数反而越频繁。毕涵一次次不厌其烦地上门走访,帮胡洪贵一家三口落实了低保和各种救助政策。 “因为老伴和儿子生病,家里经济十分困难,还好在镇政府和毕书记的帮助下,帮我们把医保问题解决了,并免费给我们提供了方竹、黄柏苗、茶苗等,帮我们搞起了种植项目,还争取到公益性岗位。”如今,胡洪贵一家的帮扶政策落实了,医保政策也兜底了,他通过自己的双手,不断地巩固方竹、黄柏等种植项目,让收入更加有保障。 “去年柳杉卖了8000元钱。毕书记帮我们提供了这些致富条件,最终还是得靠自己把它们管理好,生活才会越来越好。”如今,胡洪贵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到老胡家里来,环境卫生一次比一次干净。每次来,他几乎都在户外劳作,原来的惰性思想也没有了。他还经常给我说,政府帮扶我一把,我也要努力跳出监测户的范围。”毕涵说。 拓宽销售渠道 努力实现村强民富 “看着年轻,但工作踏实认真,干起活来很负责任。特别是在乡村振兴、项目发展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东西、新理念。”谈到毕涵,万年村党总支副书记陶用湖说,自从担任第一书记以来,毕涵吃住在村,走村入户,从“城里娃”逐步成为了一名愿想会想、敢干能干、一心为民的基层干部。 “多亏了‘熊猫生态集市’,我们家的草鞋可以卖去更远的地方。”入户走访到万年村13组村民师学芬家中时,今年77岁的师学芬热情地招呼毕涵。以往,师学芬家的蜂蜜、鸡蛋以及手工编织的草鞋难以往外销售。 “我年纪比较大,腿脚也不方便,村干部们定期上门帮我把草鞋、蜂蜜拿到‘熊猫生态集市’售卖,我不用来回赶路了。”师学芬说,有了这个集市,产品再也不愁卖了。 师学芬口中的“熊猫生态集市”,是在党群服务中心周边的安置小区里设置的一处专门卖当地土特产的地方。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毕涵说,现在的万年村配套设施已趋完善,为了进一步拓宽万年村产业发展道路,村组干部们集思广益想出了“熊猫生态集市”这个点子,让当地老百姓实现增收致富。 “从协调集市门面到联系广告公司提供设计创意、货架编制融合生态元素等方面,毕书记始终全程对接、督促各方。”陶用湖说,该集市作为针对外地租客便民服务的延伸,提供基础的米油肉蛋等多种基本食品和特色农产品。 “熊猫生态集市”已于2021年夏季进行试运营,帮助当地近百户农户售卖粮油米面及竹笋、笋干、山货等农特产品。同时,集市还分出40%的摊位免费提供给当地脱贫户,帮助他们拓宽销售渠道。后续还将整合周边农家乐、利用互联网开启“线上售卖”,增加“代卖”模式,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销售自家产品。 “年轻人就是想法多、点子好。”陶用湖说,在毕涵的带领下,目前熊猫社区还规划了几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包括民宿酒店、方竹观光产业区、熊猫集市,以及便民集中充电桩等。 毕涵常说,驻村的目的就是助村,他的作用就是让村子有变化,让群众能增收。 廖诗雪 本报记者 郑雨莎,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20120006.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1/M00/C7/E2/wKhuumHoVL2AamLCAKGvw0wWH6A184.png, ZB_AREA_LIST=, FB=

——荥经县龙苍沟镇万年村探索走出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 TS=鸟瞰万年村&&毕涵(右二)入户走访,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7, CODE=200, CURBM=006, YEAR=2022, PAPERDATE=2022/01/20, DAY=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