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4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探访天全老君山

天全老君山石屋遗迹

天全老君山石屋遗迹

在天全老君山,一处隐藏于此的道教遗址坐落在一片白如莲花的石头之间。伫立于石头之上的石屋骨架为卯榫结构,历经数百年风雨和大大小小若干次地震,依然屹立不倒,山中景色幻化、传说神秘。近日,笔者一行人向老君山奔去,一探老君山的昔日繁华。

老君山古称太元山,位于天全县新场镇(原前阳乡)境内,海拔约2000米,境内山陡林密、怪石嶙峋、云遮雾绕。山中原有一座道观,规模不小,仅房间就达数十间。山顶有巨石如擎,伸向空中,顶端五根大石笋如莲花状分布,其间横伸十余丈似人手掌,相传是昔日老君炼丹之地,石笋之间原有小庙一座,四壁石墙,上盖铜瓦,小庙不大,但地势险峻,突兀挺拔。

老君山的睹光台,下临深渊、绝壁如削,放眼望去,云雾缭绕、幻化莫测。据传,睹光台的清晨,云海如涛,朝阳似火,山间常有佛光出现。天朗气清的时候,站在老君山上,方圆数百里的风光尽收眼底。

老君山是一座道教之山,山上以道观为主,房屋错落修建,庙中也以供奉太上老君为主。老君山究竟何时出名,山上的庙宇又是何人修建,历史淹没,至今已无从考究,走访当地老百姓,都说以前此地香火很是鼎盛,朝山上香者络绎不绝。

现道观已毁,只剩下残碑断垣,但莲花石上的石屋骨架依然尚存,此房架石柱石梁,卯榫结构,做工精细,荒草丛中伫立着两通石碑,仔细辨认,一通为草书的“虎”字碑,一通为草书的“龙”字碑,气势潇洒、笔力遒劲。

在老君山上除了老君台、睹光台外还有炼丹台、莲花池,以及有燕子聚居的燕子岩。对老君山的记载,除清乾隆四年(1739年)雅州知府曹抡彬纂修的《雅州府志》外,最为详细的是清咸丰八年(1858年)编修的《天全州志》,不仅介绍了老君山的位置、规模、特征,还介绍了老君山上的燕岩谈月、丹台夜月、风鸣古磐、石莲遍布等八大景点。

老君山也是旅游观景的好去处,历代的文人墨客、乡绅名士纷纷登山观景,吟诗作赋、抒情感怀。清朝,有一位名本坚、号仔磨的和尚,能文善诗,曾盘坐老君山悟法修道,留下了不少的诗篇,芦山的贡生汤金贵登游此山也作有《老君台八景》《老君台石莲花二首》《登老君台》等诗作。

杨中兴/文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1, PREBM=003, NUM=3, GUID=1484571910572539904, BMS=[001, 002, 003, 004], DETAIL={BC=004,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2/01/22/004/1484571910572539904.html, DOCPUBTIME=2022-01-22 02:01:07, DOCAUTHOR=, CLEAR_CONTENT= 在天全老君山,一处隐藏于此的道教遗址坐落在一片白如莲花的石头之间。伫立于石头之上的石屋骨架为卯榫结构,历经数百年风雨和大大小小若干次地震,依然屹立不倒,山中景色幻化、传说神秘。近日,笔者一行人向老君山奔去,一探老君山的昔日繁华。 老君山古称太元山,位于天全县新场镇(原前阳乡)境内,海拔约2000米,境内山陡林密、怪石嶙峋、云遮雾绕。山中原有一座道观,规模不小,仅房间就达数十间。山顶有巨石如擎,伸向空中,顶端五根大石笋如莲花状分布,其间横伸十余丈似人手掌,相传是昔日老君炼丹之地,石笋之间原有小庙一座,四壁石墙,上盖铜瓦,小庙不大,但地势险峻,突兀挺拔。 老君山的睹光台,下临深渊、绝壁如削,放眼望去,云雾缭绕、幻化莫测。据传,睹光台的清晨,云海如涛,朝阳似火,山间常有佛光出现。天朗气清的时候,站在老君山上,方圆数百里的风光尽收眼底。 老君山是一座道教之山,山上以道观为主,房屋错落修建,庙中也以供奉太上老君为主。老君山究竟何时出名,山上的庙宇又是何人修建,历史淹没,至今已无从考究,走访当地老百姓,都说以前此地香火很是鼎盛,朝山上香者络绎不绝。 现道观已毁,只剩下残碑断垣,但莲花石上的石屋骨架依然尚存,此房架石柱石梁,卯榫结构,做工精细,荒草丛中伫立着两通石碑,仔细辨认,一通为草书的“虎”字碑,一通为草书的“龙”字碑,气势潇洒、笔力遒劲。 在老君山上除了老君台、睹光台外还有炼丹台、莲花池,以及有燕子聚居的燕子岩。对老君山的记载,除清乾隆四年(1739年)雅州知府曹抡彬纂修的《雅州府志》外,最为详细的是清咸丰八年(1858年)编修的《天全州志》,不仅介绍了老君山的位置、规模、特征,还介绍了老君山上的燕岩谈月、丹台夜月、风鸣古磐、石莲遍布等八大景点。 老君山也是旅游观景的好去处,历代的文人墨客、乡绅名士纷纷登山观景,吟诗作赋、抒情感怀。清朝,有一位名本坚、号仔磨的和尚,能文善诗,曾盘坐老君山悟法修道,留下了不少的诗篇,芦山的贡生汤金贵登游此山也作有《老君台八景》《老君台石莲花二首》《登老君台》等诗作。 杨中兴/文, BM=004版, type=0, ZB_DROP=0, TXS=906, NODEID=null, DOCTITLE=探访天全老君山,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0, CONTENT=
天全老君山石屋遗迹

天全老君山石屋遗迹

在天全老君山,一处隐藏于此的道教遗址坐落在一片白如莲花的石头之间。伫立于石头之上的石屋骨架为卯榫结构,历经数百年风雨和大大小小若干次地震,依然屹立不倒,山中景色幻化、传说神秘。近日,笔者一行人向老君山奔去,一探老君山的昔日繁华。

老君山古称太元山,位于天全县新场镇(原前阳乡)境内,海拔约2000米,境内山陡林密、怪石嶙峋、云遮雾绕。山中原有一座道观,规模不小,仅房间就达数十间。山顶有巨石如擎,伸向空中,顶端五根大石笋如莲花状分布,其间横伸十余丈似人手掌,相传是昔日老君炼丹之地,石笋之间原有小庙一座,四壁石墙,上盖铜瓦,小庙不大,但地势险峻,突兀挺拔。

老君山的睹光台,下临深渊、绝壁如削,放眼望去,云雾缭绕、幻化莫测。据传,睹光台的清晨,云海如涛,朝阳似火,山间常有佛光出现。天朗气清的时候,站在老君山上,方圆数百里的风光尽收眼底。

老君山是一座道教之山,山上以道观为主,房屋错落修建,庙中也以供奉太上老君为主。老君山究竟何时出名,山上的庙宇又是何人修建,历史淹没,至今已无从考究,走访当地老百姓,都说以前此地香火很是鼎盛,朝山上香者络绎不绝。

现道观已毁,只剩下残碑断垣,但莲花石上的石屋骨架依然尚存,此房架石柱石梁,卯榫结构,做工精细,荒草丛中伫立着两通石碑,仔细辨认,一通为草书的“虎”字碑,一通为草书的“龙”字碑,气势潇洒、笔力遒劲。

在老君山上除了老君台、睹光台外还有炼丹台、莲花池,以及有燕子聚居的燕子岩。对老君山的记载,除清乾隆四年(1739年)雅州知府曹抡彬纂修的《雅州府志》外,最为详细的是清咸丰八年(1858年)编修的《天全州志》,不仅介绍了老君山的位置、规模、特征,还介绍了老君山上的燕岩谈月、丹台夜月、风鸣古磐、石莲遍布等八大景点。

老君山也是旅游观景的好去处,历代的文人墨客、乡绅名士纷纷登山观景,吟诗作赋、抒情感怀。清朝,有一位名本坚、号仔磨的和尚,能文善诗,曾盘坐老君山悟法修道,留下了不少的诗篇,芦山的贡生汤金贵登游此山也作有《老君台八景》《老君台石莲花二首》《登老君台》等诗作。

杨中兴/文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484571910572539904, IR_CONTENT= 在天全老君山,一处隐藏于此的道教遗址坐落在一片白如莲花的石头之间。伫立于石头之上的石屋骨架为卯榫结构,历经数百年风雨和大大小小若干次地震,依然屹立不倒,山中景色幻化、传说神秘。近日,笔者一行人向老君山奔去,一探老君山的昔日繁华。 老君山古称太元山,位于天全县新场镇(原前阳乡)境内,海拔约2000米,境内山陡林密、怪石嶙峋、云遮雾绕。山中原有一座道观,规模不小,仅房间就达数十间。山顶有巨石如擎,伸向空中,顶端五根大石笋如莲花状分布,其间横伸十余丈似人手掌,相传是昔日老君炼丹之地,石笋之间原有小庙一座,四壁石墙,上盖铜瓦,小庙不大,但地势险峻,突兀挺拔。 老君山的睹光台,下临深渊、绝壁如削,放眼望去,云雾缭绕、幻化莫测。据传,睹光台的清晨,云海如涛,朝阳似火,山间常有佛光出现。天朗气清的时候,站在老君山上,方圆数百里的风光尽收眼底。 老君山是一座道教之山,山上以道观为主,房屋错落修建,庙中也以供奉太上老君为主。老君山究竟何时出名,山上的庙宇又是何人修建,历史淹没,至今已无从考究,走访当地老百姓,都说以前此地香火很是鼎盛,朝山上香者络绎不绝。 现道观已毁,只剩下残碑断垣,但莲花石上的石屋骨架依然尚存,此房架石柱石梁,卯榫结构,做工精细,荒草丛中伫立着两通石碑,仔细辨认,一通为草书的“虎”字碑,一通为草书的“龙”字碑,气势潇洒、笔力遒劲。 在老君山上除了老君台、睹光台外还有炼丹台、莲花池,以及有燕子聚居的燕子岩。对老君山的记载,除清乾隆四年(1739年)雅州知府曹抡彬纂修的《雅州府志》外,最为详细的是清咸丰八年(1858年)编修的《天全州志》,不仅介绍了老君山的位置、规模、特征,还介绍了老君山上的燕岩谈月、丹台夜月、风鸣古磐、石莲遍布等八大景点。 老君山也是旅游观景的好去处,历代的文人墨客、乡绅名士纷纷登山观景,吟诗作赋、抒情感怀。清朝,有一位名本坚、号仔磨的和尚,能文善诗,曾盘坐老君山悟法修道,留下了不少的诗篇,芦山的贡生汤金贵登游此山也作有《老君台八景》《老君台石莲花二首》《登老君台》等诗作。 杨中兴/文,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20122004.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1/M00/C7/E4/wKhuumHq97yAPp6CAAhIP5IjLBI832.png, ZB_AREA_LIST=, FB=

, TS=天全老君山石屋遗迹},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4, CODE=200, CURBM=004, YEAR=2022, PAPERDATE=2022/01/22, DAY=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