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6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绿色农业促发展
家家端起“金饭碗”

——雨城区青江街道张碗村因地制宜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杨海(右)与李健探讨羊肚菌种植事宜

杨海(右)与李健探讨羊肚菌种植事宜

2月22日,告别连日阴雨,太阳从云层中探出头来。雨城区青江街道张碗村用于实验种植的两个羊肚菌大棚,以及300余亩蔬菜种植基地迎来了新年的第一轮丰收。

回乡创业 反哺乡邻

雨后初晴,张碗村的田埂上有些湿滑,村民李健却熟练地朝前走着。

“就在前面。”李健来到一个盖了遮阴网的大棚前,打开大棚后,一阵热气裹挟着菌香迎面扑来。

大棚中的土地被李健划分成5个部分,每部分上都均匀分布着已消耗无几的营养包。在营养包四周,一个个羊肚菌钻出头来,长势喜人。

“李大哥,羊肚菌长得巴适哦。”“确实不错,羊肚菌在我们张碗村算是试种成功了。”当日,张碗村党支部书记杨海和李健交谈道。

2021年9月,李健决定回乡创业,可这一想法起初却被妻子反对。“在外工作,每年能稳定获得十余万元收入,回乡创业风险大。”当时,李健也和妻子有着同样顾虑。

“这几年,张碗村脱贫了,各项基础设施也在进一步完善。”李健说,作为一名党员,他希望为村里做点事。

在村“两委”帮助下,李健协调了4亩地,投资十余万元,又在地里搭起大棚,装上喷灌设施。2021年10月下旬,李健在其中两个棚里种上了羊肚菌,在另一个大棚里种上蔬菜。今年2月,两个棚的羊肚菌迎来丰收。“第一茬羊肚菌就采收了80公斤。”李健说,目前第二茬羊肚菌又可以采收了。

羊肚菌丰收后,李健把羊肚菌送给周围邻居,让大家都尝尝羊肚菌的鲜美滋味。“我想带着村民一起种植羊肚菌,我很看好这个产业。”李健对杨海说出了内心想法,杨海也觉得这主意可行。

坚守品质 绿色发展

张碗村以山地为主,坡度大,粮食产量低,贫困问题曾是压在张碗村头上的一座大山。后来,通过党委政府的政策帮扶,张碗村人人都端上了属于自己的“饭碗”。为了端稳这个“饭碗”,张碗村在专家指导下,开始种植蔬菜。

目前,在张碗村300余亩蔬菜种植基地中,豌豆尖、青菜、莴笋、卷心菜正在茁壮成长。“前不久,我们村集体给村民发了价值2万余元的菜苗。”杨海说,菜苗免费发放,但有一个要求,就是种菜使用有机肥,不能使用农药。

起初,部分村民认为若不使用农药,蔬菜便会管护困难。后来,杨海和村干部搞了一块试验田,让使用农药化肥与不使用农药、施有机肥的土地进行对比。结果显而易见,施有机肥不使用农药的菜地土壤肥沃,蔬菜高产且口感好。使用农药化肥的菜地,蔬菜品质相对差了许多,土壤还容易发生板结。

厘清思路后,村民在技术指导员带领下,纷纷开启了有机蔬菜种植模式。“这两年菜价行情好,加上我们张碗村蔬菜品质好,有的菜农一年能卖七八万元。”杨海说,今年张碗村又制定了一个新目标,那就是把蔬菜基地打造成高标准农田,并进一步制定种植标准流程,把张碗蔬菜品牌打响,而该村的几个养殖大户也将持续发力。

“在未来,张碗村可为消费者提供生活所需的肉、禽、蛋、蔬等农副产品,丰富千家万户的一日三餐,同时有效助推张碗村长远发展。”杨海对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张碗村信心十足。

本报记者 胡月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2, PREBM=005, NUM=5, GUID=1496530710380609539, BMS=[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DETAIL={BC=006,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2/02/24/006/1496530710380609539.html, DOCPUBTIME=2022-02-24 02:01:07, DOCAUTHOR=胡月, CLEAR_CONTENT= 2月22日,告别连日阴雨,太阳从云层中探出头来。雨城区青江街道张碗村用于实验种植的两个羊肚菌大棚,以及300余亩蔬菜种植基地迎来了新年的第一轮丰收。 回乡创业 反哺乡邻 雨后初晴,张碗村的田埂上有些湿滑,村民李健却熟练地朝前走着。 “就在前面。”李健来到一个盖了遮阴网的大棚前,打开大棚后,一阵热气裹挟着菌香迎面扑来。 大棚中的土地被李健划分成5个部分,每部分上都均匀分布着已消耗无几的营养包。在营养包四周,一个个羊肚菌钻出头来,长势喜人。 “李大哥,羊肚菌长得巴适哦。”“确实不错,羊肚菌在我们张碗村算是试种成功了。”当日,张碗村党支部书记杨海和李健交谈道。 2021年9月,李健决定回乡创业,可这一想法起初却被妻子反对。“在外工作,每年能稳定获得十余万元收入,回乡创业风险大。”当时,李健也和妻子有着同样顾虑。 “这几年,张碗村脱贫了,各项基础设施也在进一步完善。”李健说,作为一名党员,他希望为村里做点事。 在村“两委”帮助下,李健协调了4亩地,投资十余万元,又在地里搭起大棚,装上喷灌设施。2021年10月下旬,李健在其中两个棚里种上了羊肚菌,在另一个大棚里种上蔬菜。今年2月,两个棚的羊肚菌迎来丰收。“第一茬羊肚菌就采收了80公斤。”李健说,目前第二茬羊肚菌又可以采收了。 羊肚菌丰收后,李健把羊肚菌送给周围邻居,让大家都尝尝羊肚菌的鲜美滋味。“我想带着村民一起种植羊肚菌,我很看好这个产业。”李健对杨海说出了内心想法,杨海也觉得这主意可行。 坚守品质 绿色发展 张碗村以山地为主,坡度大,粮食产量低,贫困问题曾是压在张碗村头上的一座大山。后来,通过党委政府的政策帮扶,张碗村人人都端上了属于自己的“饭碗”。为了端稳这个“饭碗”,张碗村在专家指导下,开始种植蔬菜。 目前,在张碗村300余亩蔬菜种植基地中,豌豆尖、青菜、莴笋、卷心菜正在茁壮成长。“前不久,我们村集体给村民发了价值2万余元的菜苗。”杨海说,菜苗免费发放,但有一个要求,就是种菜使用有机肥,不能使用农药。 起初,部分村民认为若不使用农药,蔬菜便会管护困难。后来,杨海和村干部搞了一块试验田,让使用农药化肥与不使用农药、施有机肥的土地进行对比。结果显而易见,施有机肥不使用农药的菜地土壤肥沃,蔬菜高产且口感好。使用农药化肥的菜地,蔬菜品质相对差了许多,土壤还容易发生板结。 厘清思路后,村民在技术指导员带领下,纷纷开启了有机蔬菜种植模式。“这两年菜价行情好,加上我们张碗村蔬菜品质好,有的菜农一年能卖七八万元。”杨海说,今年张碗村又制定了一个新目标,那就是把蔬菜基地打造成高标准农田,并进一步制定种植标准流程,把张碗蔬菜品牌打响,而该村的几个养殖大户也将持续发力。 “在未来,张碗村可为消费者提供生活所需的肉、禽、蛋、蔬等农副产品,丰富千家万户的一日三餐,同时有效助推张碗村长远发展。”杨海对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张碗村信心十足。 本报记者 胡月, BM=006版, type=0, ZB_DROP=0, TXS=1309, NODEID=null, DOCTITLE=绿色农业促发展
家家端起“金饭碗”,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1, CONTENT=
杨海(右)与李健探讨羊肚菌种植事宜

杨海(右)与李健探讨羊肚菌种植事宜

2月22日,告别连日阴雨,太阳从云层中探出头来。雨城区青江街道张碗村用于实验种植的两个羊肚菌大棚,以及300余亩蔬菜种植基地迎来了新年的第一轮丰收。

回乡创业 反哺乡邻

雨后初晴,张碗村的田埂上有些湿滑,村民李健却熟练地朝前走着。

“就在前面。”李健来到一个盖了遮阴网的大棚前,打开大棚后,一阵热气裹挟着菌香迎面扑来。

大棚中的土地被李健划分成5个部分,每部分上都均匀分布着已消耗无几的营养包。在营养包四周,一个个羊肚菌钻出头来,长势喜人。

“李大哥,羊肚菌长得巴适哦。”“确实不错,羊肚菌在我们张碗村算是试种成功了。”当日,张碗村党支部书记杨海和李健交谈道。

2021年9月,李健决定回乡创业,可这一想法起初却被妻子反对。“在外工作,每年能稳定获得十余万元收入,回乡创业风险大。”当时,李健也和妻子有着同样顾虑。

“这几年,张碗村脱贫了,各项基础设施也在进一步完善。”李健说,作为一名党员,他希望为村里做点事。

在村“两委”帮助下,李健协调了4亩地,投资十余万元,又在地里搭起大棚,装上喷灌设施。2021年10月下旬,李健在其中两个棚里种上了羊肚菌,在另一个大棚里种上蔬菜。今年2月,两个棚的羊肚菌迎来丰收。“第一茬羊肚菌就采收了80公斤。”李健说,目前第二茬羊肚菌又可以采收了。

羊肚菌丰收后,李健把羊肚菌送给周围邻居,让大家都尝尝羊肚菌的鲜美滋味。“我想带着村民一起种植羊肚菌,我很看好这个产业。”李健对杨海说出了内心想法,杨海也觉得这主意可行。

坚守品质 绿色发展

张碗村以山地为主,坡度大,粮食产量低,贫困问题曾是压在张碗村头上的一座大山。后来,通过党委政府的政策帮扶,张碗村人人都端上了属于自己的“饭碗”。为了端稳这个“饭碗”,张碗村在专家指导下,开始种植蔬菜。

目前,在张碗村300余亩蔬菜种植基地中,豌豆尖、青菜、莴笋、卷心菜正在茁壮成长。“前不久,我们村集体给村民发了价值2万余元的菜苗。”杨海说,菜苗免费发放,但有一个要求,就是种菜使用有机肥,不能使用农药。

起初,部分村民认为若不使用农药,蔬菜便会管护困难。后来,杨海和村干部搞了一块试验田,让使用农药化肥与不使用农药、施有机肥的土地进行对比。结果显而易见,施有机肥不使用农药的菜地土壤肥沃,蔬菜高产且口感好。使用农药化肥的菜地,蔬菜品质相对差了许多,土壤还容易发生板结。

厘清思路后,村民在技术指导员带领下,纷纷开启了有机蔬菜种植模式。“这两年菜价行情好,加上我们张碗村蔬菜品质好,有的菜农一年能卖七八万元。”杨海说,今年张碗村又制定了一个新目标,那就是把蔬菜基地打造成高标准农田,并进一步制定种植标准流程,把张碗蔬菜品牌打响,而该村的几个养殖大户也将持续发力。

“在未来,张碗村可为消费者提供生活所需的肉、禽、蛋、蔬等农副产品,丰富千家万户的一日三餐,同时有效助推张碗村长远发展。”杨海对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张碗村信心十足。

本报记者 胡月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496530710380609539, IR_CONTENT= 2月22日,告别连日阴雨,太阳从云层中探出头来。雨城区青江街道张碗村用于实验种植的两个羊肚菌大棚,以及300余亩蔬菜种植基地迎来了新年的第一轮丰收。 回乡创业 反哺乡邻 雨后初晴,张碗村的田埂上有些湿滑,村民李健却熟练地朝前走着。 “就在前面。”李健来到一个盖了遮阴网的大棚前,打开大棚后,一阵热气裹挟着菌香迎面扑来。 大棚中的土地被李健划分成5个部分,每部分上都均匀分布着已消耗无几的营养包。在营养包四周,一个个羊肚菌钻出头来,长势喜人。 “李大哥,羊肚菌长得巴适哦。”“确实不错,羊肚菌在我们张碗村算是试种成功了。”当日,张碗村党支部书记杨海和李健交谈道。 2021年9月,李健决定回乡创业,可这一想法起初却被妻子反对。“在外工作,每年能稳定获得十余万元收入,回乡创业风险大。”当时,李健也和妻子有着同样顾虑。 “这几年,张碗村脱贫了,各项基础设施也在进一步完善。”李健说,作为一名党员,他希望为村里做点事。 在村“两委”帮助下,李健协调了4亩地,投资十余万元,又在地里搭起大棚,装上喷灌设施。2021年10月下旬,李健在其中两个棚里种上了羊肚菌,在另一个大棚里种上蔬菜。今年2月,两个棚的羊肚菌迎来丰收。“第一茬羊肚菌就采收了80公斤。”李健说,目前第二茬羊肚菌又可以采收了。 羊肚菌丰收后,李健把羊肚菌送给周围邻居,让大家都尝尝羊肚菌的鲜美滋味。“我想带着村民一起种植羊肚菌,我很看好这个产业。”李健对杨海说出了内心想法,杨海也觉得这主意可行。 坚守品质 绿色发展 张碗村以山地为主,坡度大,粮食产量低,贫困问题曾是压在张碗村头上的一座大山。后来,通过党委政府的政策帮扶,张碗村人人都端上了属于自己的“饭碗”。为了端稳这个“饭碗”,张碗村在专家指导下,开始种植蔬菜。 目前,在张碗村300余亩蔬菜种植基地中,豌豆尖、青菜、莴笋、卷心菜正在茁壮成长。“前不久,我们村集体给村民发了价值2万余元的菜苗。”杨海说,菜苗免费发放,但有一个要求,就是种菜使用有机肥,不能使用农药。 起初,部分村民认为若不使用农药,蔬菜便会管护困难。后来,杨海和村干部搞了一块试验田,让使用农药化肥与不使用农药、施有机肥的土地进行对比。结果显而易见,施有机肥不使用农药的菜地土壤肥沃,蔬菜高产且口感好。使用农药化肥的菜地,蔬菜品质相对差了许多,土壤还容易发生板结。 厘清思路后,村民在技术指导员带领下,纷纷开启了有机蔬菜种植模式。“这两年菜价行情好,加上我们张碗村蔬菜品质好,有的菜农一年能卖七八万元。”杨海说,今年张碗村又制定了一个新目标,那就是把蔬菜基地打造成高标准农田,并进一步制定种植标准流程,把张碗蔬菜品牌打响,而该村的几个养殖大户也将持续发力。 “在未来,张碗村可为消费者提供生活所需的肉、禽、蛋、蔬等农副产品,丰富千家万户的一日三餐,同时有效助推张碗村长远发展。”杨海对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张碗村信心十足。 本报记者 胡月,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20224006.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1/M00/C8/02/wKhuumIWeXiAEkueAAr6TESqkJo940.png, ZB_AREA_LIST=, FB=

——雨城区青江街道张碗村因地制宜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 TS=杨海(右)与李健探讨羊肚菌种植事宜},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7, CODE=200, CURBM=006, YEAR=2022, PAPERDATE=2022/02/24, DAY=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