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5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

——芦山县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向“防灾型”转变

检查灾害隐患点

检查灾害隐患点

芦山县是全市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芦山县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通过资源整合、信息整合、队伍整合,着力搭建“一网融通、科学决策、上下联动、快速反应”的一体化综合减灾平台。

踏着实木搭建的步行长廊,从芦山县龙门镇青龙场村村口一路蜿蜒,一栋栋红色琉璃瓦屋顶、浅黄色墙面的仿古木楼映入眼帘。这里曾因地震满目疮痍,如今,地震的痕迹消失不见。

走进村党群服务中心,墙上的洪涝灾害危险区分布与人员转移路线图清晰可见。“什么时候转移”“转移信号”“转移到哪里去”“应急联系方式”等信息一目了然,服务中心的广场就是避灾安置点。

广场一侧有一间屋子,屋里的陈列架上整齐摆放着棉被、衣服、手电筒、灭火器等20多种救灾物资和应急装备。“这是村里新建的防灾减灾物资储备室。”青龙场村党委书记王强说,这间储备室的采光、通风、防震等条件都严格按照标准建设,确保灾情一发生,救灾物资能在第一时间送到村民手中。

发生突发事件,村民如何在第一时间找到就近避灾点?记者看到应急医疗点、应急物资堆放点、应急垃圾堆放点、应急供水、应急供电等指引标识牌立在村道两旁。公共信息标识向人们传递准确的应急信息,这意味着,群众出家门、出楼栋就能沿着标准化的避灾标识,有序、安全、就近到达避难场所。

这是芦山县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工作的一个缩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能否“防在未发之前、抗在第一时间、救在关键环节”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生产发展。

近年来,芦山县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为抓手,通过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综合减灾示范县“四级联创机制”,不断提高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最大程度减少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有了这个高科技,老百姓就能提前收到地震警报信息,心里踏实了很多。”芦山县龙门镇村民张继生上下打量着已经安装妥当的地震预警终端,赞赏地点了点头。张继生曾是当地的防震减灾助理员,“4·20”芦山强烈地震使他家的房屋毁于一旦,而今他住上了漂亮的新屋,看着村上安装的地震预警设施,曾经挥之不去的阴霾逐渐驱散。

2019年12月,芦山县48个自然村以应急广播为依托,与地震预警终端联动,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地震预警信息“村村响”。近年来,芦山县把握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试点契机,着力推进生态修复、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基层治理等能力体系建设,实现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面提升。

经过震后多年的普及,芦山县已是村村有监测、户户懂防灾。对泥石流、山洪易发的重点地区,采取盯防、撤离、治理综合应急手段,并安装泥石流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目前,建成全市首个370兆超短波系统,设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460处、重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7处、自动雨量与自动水位监测站31处、河道视频监控站12处,落实各类监测员331人,实现“天空地”监测预警全覆盖。

芦山县龙门镇层峦叠翠,一排排修葺一新的村民住宅坐落其间,谁曾想这里曾是遍地残垣断壁的地震灾区。“现在这里的老百姓生活得既安全又幸福!”曾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芦山县防震减灾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看着眼前的景象感到很欣慰。

这位负责人介绍,在“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所有的新建、改建工程均以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为抗震设防依据,实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备案制度,坚持避让地震断裂带、避让地灾隐患、避让泄洪通道“三避让”安全选址原则,确保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民房彻底改变了过去基本不设防或设防能力差的状况。

一直以来,芦山县应急管理局把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潜心“修炼”监测预报预警“真功夫”,加快科技创新,持续发力拧好“安全阀”。

用活场所 防灾减灾力量延伸到基层

走进芦阳镇黎明社区,街巷显眼处的防灾减灾宣传展板,尤其吸引人的眼球。

“通过宣传,使居民不断增强防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动员大家相信科学,不信谣不传谣,当好安全防范联络员,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形成全社区广泛参与的防灾减灾群防体系。”芦山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同时,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也是芦山县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实施范畴。近年来,芦山县应急管理局将创建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纳入工作考评,鼓励社区、乡镇积极开展创建工作,规范流程,确保创建质量。同时,对社区的创建工作进行定期跟踪指导,做到成熟一个推荐一个审批一个。 “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在提升,思想观念也在一天天进步,最大的改变就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广大居民防灾减灾的意识,依托社区‘网格长’,可详细了解辖区每户家庭详细情况,接到相关求助,方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把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目前,全县已成功创建了3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向示范社区看齐,以示范社区为榜样,已经成为百姓的共识。穿行在芦山县的各个社区乡镇,防灾减灾宣传栏上的知识点更加贴近民心,社区居民的防灾意识也是一天一个样儿……一颗颗为民服务的“螺丝钉”,牢牢地钉在安全防范的“版图”上,让群众对人身、财产的安全更加放心,也为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增添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深入普查 提升灾害防治能力

6月2日,芦山县太平镇中林村村民王照华指着自己基本完好的房屋,感叹道:“幸好当初按照要求进行了抗震加固,我的房屋经受住了此次6.1级地震考验,不仅保护了我的家人安全,也没有遭受多少损失。”

当初,根据风险普查结果,工作组要求王照华对自己的房屋进行抗震加固,因需要经费投入,他还有抵触情绪,但想到当年的“4·20”芦山7.0级地震,他还是勉强同意了,“没有想到抗震加固的成果这么快就显现了。”

全面摸清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底数,获取承灾体信息、历史震灾信息,客观认识地震灾害综合风险水平,是有效开展地震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的基础工作。芦山县在全省率先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

摸清底数、心中有数,才能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芦山县坚持从机制入手,在试点实践中完善工作模式、总结经验做法,确保人力、资金、技术有力有序保障到位。建立“县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进、普查专班协调”的领导指挥机制,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同步成立7个行业系统专班,全面动员36个参与部门,普查工作队伍拓展至500余人,形成政令畅通、衔接紧密的联动体系。建立“县委、县政府审成果,技术团队保运行,行业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通过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等,高密度研究工作部署、高效率解决困难问题、高强度推动落地落实,有效实现资源共享、难题共破、成果共用。同时,建立“1+N”督查督办机制,充分发挥目标考核“指挥棒”作用,由县普查办牵头,整合县委、县政府督查部门,人大机关力量,开展专项督导,确保进度符合预期。

为了能够尽快突围,全县坚持以成果运用为导向、以全域覆盖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统筹行业专家、党员干部、地方群众多方力量,提升普查效率效能。着力发挥专业技术优势,邀请西华大学应急学院建立普查专家指导团队,依托省林勘院、省地震局震灾风险防治中心等强化技术指导,聘请航天宏图等第三方机构负责普查业务,综合运用专业卫星图、遥感技术、无人机等新技术,确保普查结果准确性、权威性。着力打通部门协作渠道,坚持“制度管理+挂图作战”,实行普查工作“日清理、周报告、月会商”,国土“三调”、森林资源调查、公路养护年报等已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普查成果与各项调查适配对接。着力强化线下走访调研,线上线下联动,全方位加强风险普查试点工作宣传,重点对山洪威胁区、地灾隐患点等周边农户实行全覆盖走访,确保点位性质清晰、范围明确。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目前,全县安全基础不断夯实。

征程再启 持续夯实安全发展基础

防灾减灾是应急管理的一部分,并非灾情来时“冲上去”、灾情去时“退下来 ”。要做到防灾于未然、处置于瞬时,就必须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

近年来,芦山县始终把综合减灾示范创建作为一项管长远、打基础的工作来抓,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方法,推进创建工作提质增效。坚持聚焦重点、科学布点、以带点面,以创新为引领,探索防灾减灾新路径、新理念、新模式,倾力打造芦山综合减灾新格局——

优化应急委和减灾委职能职责。形成“1+18+N”应急指挥体系,制作《较大及以上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图》,纵向贯通市、县两级应急指挥中心,横向连接18个主要涉灾部门,形成一体化指挥调度模式,全力确保防灾减灾工作稳步推进。

严格筑牢消防救援防线。建立“1+3+33”县域消防应急救援体系,在主城区建立1个城市二级消防站,在大川、龙门、飞仙3个镇分别建立乡镇一级消防站,在芦山县33个村(社区)建立微型消防站,科学有效整合救援力量,打造20分钟应急消防救援圈。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约4.47亿元,实施11个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完成194处地质灾害治理和排险除危。编制印发《芦山县重特大地震防范应对准备工作方案》,对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按烈度高一档进行抗震设防,通过危旧房普查,对全县217户危旧房进行了拆除。

应急保障能力逐渐加强。建立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灾害易发点四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设置应急物资代储点50个,储存防汛、地震、医疗救护等11类救灾物资共计1万余件,并为8个乡镇(街道)配备卫星电话。强化队伍保障,针对城乡风险差异,完善消防救援、民兵基站布局,组建了符合芦山特征的“轻骑兵”队伍、危化品社会救援队伍,全县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达1360余人。强化经费保障,2020年以来,各级下达各类防灾减灾救灾资金共计5370.26万元(其中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资金为360万元)。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芦山县应急管理局继续发挥职能优势,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技能,强化灾害事故风险防范,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全民避灾自救能力。同时,按照《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标准》,对拿不准、不明确的指标内容及时做好省、市、县三级对接沟通,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整改提升,总结提炼经验,探索形成具有山区防灾减灾的经验模式,为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提供“芦山样板”,迎接国省验收。 本报记者 石雨川

开展应急演练

开展应急演练

芦山县应急管理局局长王昕(中)检查应急物资储备台账

芦山县应急管理局局长王昕(中)检查应急物资储备台账

向群众普及应急避险知识

向群众普及应急避险知识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6, PREBM=004, NUM=4, GUID=1541560925562011648, BMS=[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DETAIL={BC=005, DOCPUBTIME=2022-06-28 07:21:07, DOCAUTHOR=石雨川, CLEAR_CONTENT= 芦山县是全市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芦山县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通过资源整合、信息整合、队伍整合,着力搭建“一网融通、科学决策、上下联动、快速反应”的一体化综合减灾平台。 踏着实木搭建的步行长廊,从芦山县龙门镇青龙场村村口一路蜿蜒,一栋栋红色琉璃瓦屋顶、浅黄色墙面的仿古木楼映入眼帘。这里曾因地震满目疮痍,如今,地震的痕迹消失不见。 走进村党群服务中心,墙上的洪涝灾害危险区分布与人员转移路线图清晰可见。“什么时候转移”“转移信号”“转移到哪里去”“应急联系方式”等信息一目了然,服务中心的广场就是避灾安置点。 广场一侧有一间屋子,屋里的陈列架上整齐摆放着棉被、衣服、手电筒、灭火器等20多种救灾物资和应急装备。“这是村里新建的防灾减灾物资储备室。”青龙场村党委书记王强说,这间储备室的采光、通风、防震等条件都严格按照标准建设,确保灾情一发生,救灾物资能在第一时间送到村民手中。 发生突发事件,村民如何在第一时间找到就近避灾点?记者看到应急医疗点、应急物资堆放点、应急垃圾堆放点、应急供水、应急供电等指引标识牌立在村道两旁。公共信息标识向人们传递准确的应急信息,这意味着,群众出家门、出楼栋就能沿着标准化的避灾标识,有序、安全、就近到达避难场所。 这是芦山县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工作的一个缩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能否“防在未发之前、抗在第一时间、救在关键环节”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生产发展。 近年来,芦山县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为抓手,通过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综合减灾示范县“四级联创机制”,不断提高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最大程度减少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有了这个高科技,老百姓就能提前收到地震警报信息,心里踏实了很多。”芦山县龙门镇村民张继生上下打量着已经安装妥当的地震预警终端,赞赏地点了点头。张继生曾是当地的防震减灾助理员,“4·20”芦山强烈地震使他家的房屋毁于一旦,而今他住上了漂亮的新屋,看着村上安装的地震预警设施,曾经挥之不去的阴霾逐渐驱散。 2019年12月,芦山县48个自然村以应急广播为依托,与地震预警终端联动,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地震预警信息“村村响”。近年来,芦山县把握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试点契机,着力推进生态修复、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基层治理等能力体系建设,实现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面提升。 经过震后多年的普及,芦山县已是村村有监测、户户懂防灾。对泥石流、山洪易发的重点地区,采取盯防、撤离、治理综合应急手段,并安装泥石流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目前,建成全市首个370兆超短波系统,设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460处、重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7处、自动雨量与自动水位监测站31处、河道视频监控站12处,落实各类监测员331人,实现“天空地”监测预警全覆盖。 芦山县龙门镇层峦叠翠,一排排修葺一新的村民住宅坐落其间,谁曾想这里曾是遍地残垣断壁的地震灾区。“现在这里的老百姓生活得既安全又幸福!”曾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芦山县防震减灾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看着眼前的景象感到很欣慰。 这位负责人介绍,在“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所有的新建、改建工程均以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为抗震设防依据,实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备案制度,坚持避让地震断裂带、避让地灾隐患、避让泄洪通道“三避让”安全选址原则,确保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民房彻底改变了过去基本不设防或设防能力差的状况。 一直以来,芦山县应急管理局把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潜心“修炼”监测预报预警“真功夫”,加快科技创新,持续发力拧好“安全阀”。 用活场所 防灾减灾力量延伸到基层 走进芦阳镇黎明社区,街巷显眼处的防灾减灾宣传展板,尤其吸引人的眼球。 “通过宣传,使居民不断增强防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动员大家相信科学,不信谣不传谣,当好安全防范联络员,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形成全社区广泛参与的防灾减灾群防体系。”芦山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同时,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也是芦山县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实施范畴。近年来,芦山县应急管理局将创建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纳入工作考评,鼓励社区、乡镇积极开展创建工作,规范流程,确保创建质量。同时,对社区的创建工作进行定期跟踪指导,做到成熟一个推荐一个审批一个。 “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在提升,思想观念也在一天天进步,最大的改变就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广大居民防灾减灾的意识,依托社区‘网格长’,可详细了解辖区每户家庭详细情况,接到相关求助,方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把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目前,全县已成功创建了3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向示范社区看齐,以示范社区为榜样,已经成为百姓的共识。穿行在芦山县的各个社区乡镇,防灾减灾宣传栏上的知识点更加贴近民心,社区居民的防灾意识也是一天一个样儿……一颗颗为民服务的“螺丝钉”,牢牢地钉在安全防范的“版图”上,让群众对人身、财产的安全更加放心,也为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增添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深入普查 提升灾害防治能力 6月2日,芦山县太平镇中林村村民王照华指着自己基本完好的房屋,感叹道:“幸好当初按照要求进行了抗震加固,我的房屋经受住了此次6.1级地震考验,不仅保护了我的家人安全,也没有遭受多少损失。” 当初,根据风险普查结果,工作组要求王照华对自己的房屋进行抗震加固,因需要经费投入,他还有抵触情绪,但想到当年的“4·20”芦山7.0级地震,他还是勉强同意了,“没有想到抗震加固的成果这么快就显现了。” 全面摸清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底数,获取承灾体信息、历史震灾信息,客观认识地震灾害综合风险水平,是有效开展地震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的基础工作。芦山县在全省率先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 摸清底数、心中有数,才能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芦山县坚持从机制入手,在试点实践中完善工作模式、总结经验做法,确保人力、资金、技术有力有序保障到位。建立“县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进、普查专班协调”的领导指挥机制,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同步成立7个行业系统专班,全面动员36个参与部门,普查工作队伍拓展至500余人,形成政令畅通、衔接紧密的联动体系。建立“县委、县政府审成果,技术团队保运行,行业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通过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等,高密度研究工作部署、高效率解决困难问题、高强度推动落地落实,有效实现资源共享、难题共破、成果共用。同时,建立“1+N”督查督办机制,充分发挥目标考核“指挥棒”作用,由县普查办牵头,整合县委、县政府督查部门,人大机关力量,开展专项督导,确保进度符合预期。 为了能够尽快突围,全县坚持以成果运用为导向、以全域覆盖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统筹行业专家、党员干部、地方群众多方力量,提升普查效率效能。着力发挥专业技术优势,邀请西华大学应急学院建立普查专家指导团队,依托省林勘院、省地震局震灾风险防治中心等强化技术指导,聘请航天宏图等第三方机构负责普查业务,综合运用专业卫星图、遥感技术、无人机等新技术,确保普查结果准确性、权威性。着力打通部门协作渠道,坚持“制度管理+挂图作战”,实行普查工作“日清理、周报告、月会商”,国土“三调”、森林资源调查、公路养护年报等已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普查成果与各项调查适配对接。着力强化线下走访调研,线上线下联动,全方位加强风险普查试点工作宣传,重点对山洪威胁区、地灾隐患点等周边农户实行全覆盖走访,确保点位性质清晰、范围明确。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目前,全县安全基础不断夯实。 征程再启 持续夯实安全发展基础 防灾减灾是应急管理的一部分,并非灾情来时“冲上去”、灾情去时“退下来 ”。要做到防灾于未然、处置于瞬时,就必须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 近年来,芦山县始终把综合减灾示范创建作为一项管长远、打基础的工作来抓,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方法,推进创建工作提质增效。坚持聚焦重点、科学布点、以带点面,以创新为引领,探索防灾减灾新路径、新理念、新模式,倾力打造芦山综合减灾新格局—— 优化应急委和减灾委职能职责。形成“1+18+N”应急指挥体系,制作《较大及以上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图》,纵向贯通市、县两级应急指挥中心,横向连接18个主要涉灾部门,形成一体化指挥调度模式,全力确保防灾减灾工作稳步推进。 严格筑牢消防救援防线。建立“1+3+33”县域消防应急救援体系,在主城区建立1个城市二级消防站,在大川、龙门、飞仙3个镇分别建立乡镇一级消防站,在芦山县33个村(社区)建立微型消防站,科学有效整合救援力量,打造20分钟应急消防救援圈。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约4.47亿元,实施11个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完成194处地质灾害治理和排险除危。编制印发《芦山县重特大地震防范应对准备工作方案》,对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按烈度高一档进行抗震设防,通过危旧房普查,对全县217户危旧房进行了拆除。 应急保障能力逐渐加强。建立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灾害易发点四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设置应急物资代储点50个,储存防汛、地震、医疗救护等11类救灾物资共计1万余件,并为8个乡镇(街道)配备卫星电话。强化队伍保障,针对城乡风险差异,完善消防救援、民兵基站布局,组建了符合芦山特征的“轻骑兵”队伍、危化品社会救援队伍,全县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达1360余人。强化经费保障,2020年以来,各级下达各类防灾减灾救灾资金共计5370.26万元(其中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资金为360万元)。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芦山县应急管理局继续发挥职能优势,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技能,强化灾害事故风险防范,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全民避灾自救能力。同时,按照《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标准》,对拿不准、不明确的指标内容及时做好省、市、县三级对接沟通,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整改提升,总结提炼经验,探索形成具有山区防灾减灾的经验模式,为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提供“芦山样板”,迎接国省验收。 本报记者 石雨川, BM=005版, type=0, ZB_DROP=0, TXS=4436, NODEID=null, DOCTITLE=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1, CONTENT=
检查灾害隐患点

检查灾害隐患点

芦山县是全市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芦山县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通过资源整合、信息整合、队伍整合,着力搭建“一网融通、科学决策、上下联动、快速反应”的一体化综合减灾平台。

踏着实木搭建的步行长廊,从芦山县龙门镇青龙场村村口一路蜿蜒,一栋栋红色琉璃瓦屋顶、浅黄色墙面的仿古木楼映入眼帘。这里曾因地震满目疮痍,如今,地震的痕迹消失不见。

走进村党群服务中心,墙上的洪涝灾害危险区分布与人员转移路线图清晰可见。“什么时候转移”“转移信号”“转移到哪里去”“应急联系方式”等信息一目了然,服务中心的广场就是避灾安置点。

广场一侧有一间屋子,屋里的陈列架上整齐摆放着棉被、衣服、手电筒、灭火器等20多种救灾物资和应急装备。“这是村里新建的防灾减灾物资储备室。”青龙场村党委书记王强说,这间储备室的采光、通风、防震等条件都严格按照标准建设,确保灾情一发生,救灾物资能在第一时间送到村民手中。

发生突发事件,村民如何在第一时间找到就近避灾点?记者看到应急医疗点、应急物资堆放点、应急垃圾堆放点、应急供水、应急供电等指引标识牌立在村道两旁。公共信息标识向人们传递准确的应急信息,这意味着,群众出家门、出楼栋就能沿着标准化的避灾标识,有序、安全、就近到达避难场所。

这是芦山县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工作的一个缩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能否“防在未发之前、抗在第一时间、救在关键环节”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生产发展。

近年来,芦山县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为抓手,通过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综合减灾示范县“四级联创机制”,不断提高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最大程度减少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有了这个高科技,老百姓就能提前收到地震警报信息,心里踏实了很多。”芦山县龙门镇村民张继生上下打量着已经安装妥当的地震预警终端,赞赏地点了点头。张继生曾是当地的防震减灾助理员,“4·20”芦山强烈地震使他家的房屋毁于一旦,而今他住上了漂亮的新屋,看着村上安装的地震预警设施,曾经挥之不去的阴霾逐渐驱散。

2019年12月,芦山县48个自然村以应急广播为依托,与地震预警终端联动,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地震预警信息“村村响”。近年来,芦山县把握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试点契机,着力推进生态修复、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基层治理等能力体系建设,实现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面提升。

经过震后多年的普及,芦山县已是村村有监测、户户懂防灾。对泥石流、山洪易发的重点地区,采取盯防、撤离、治理综合应急手段,并安装泥石流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目前,建成全市首个370兆超短波系统,设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460处、重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7处、自动雨量与自动水位监测站31处、河道视频监控站12处,落实各类监测员331人,实现“天空地”监测预警全覆盖。

芦山县龙门镇层峦叠翠,一排排修葺一新的村民住宅坐落其间,谁曾想这里曾是遍地残垣断壁的地震灾区。“现在这里的老百姓生活得既安全又幸福!”曾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芦山县防震减灾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看着眼前的景象感到很欣慰。

这位负责人介绍,在“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所有的新建、改建工程均以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为抗震设防依据,实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备案制度,坚持避让地震断裂带、避让地灾隐患、避让泄洪通道“三避让”安全选址原则,确保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民房彻底改变了过去基本不设防或设防能力差的状况。

一直以来,芦山县应急管理局把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潜心“修炼”监测预报预警“真功夫”,加快科技创新,持续发力拧好“安全阀”。

用活场所 防灾减灾力量延伸到基层

走进芦阳镇黎明社区,街巷显眼处的防灾减灾宣传展板,尤其吸引人的眼球。

“通过宣传,使居民不断增强防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动员大家相信科学,不信谣不传谣,当好安全防范联络员,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形成全社区广泛参与的防灾减灾群防体系。”芦山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同时,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也是芦山县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实施范畴。近年来,芦山县应急管理局将创建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纳入工作考评,鼓励社区、乡镇积极开展创建工作,规范流程,确保创建质量。同时,对社区的创建工作进行定期跟踪指导,做到成熟一个推荐一个审批一个。 “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在提升,思想观念也在一天天进步,最大的改变就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广大居民防灾减灾的意识,依托社区‘网格长’,可详细了解辖区每户家庭详细情况,接到相关求助,方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把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目前,全县已成功创建了3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向示范社区看齐,以示范社区为榜样,已经成为百姓的共识。穿行在芦山县的各个社区乡镇,防灾减灾宣传栏上的知识点更加贴近民心,社区居民的防灾意识也是一天一个样儿……一颗颗为民服务的“螺丝钉”,牢牢地钉在安全防范的“版图”上,让群众对人身、财产的安全更加放心,也为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增添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深入普查 提升灾害防治能力

6月2日,芦山县太平镇中林村村民王照华指着自己基本完好的房屋,感叹道:“幸好当初按照要求进行了抗震加固,我的房屋经受住了此次6.1级地震考验,不仅保护了我的家人安全,也没有遭受多少损失。”

当初,根据风险普查结果,工作组要求王照华对自己的房屋进行抗震加固,因需要经费投入,他还有抵触情绪,但想到当年的“4·20”芦山7.0级地震,他还是勉强同意了,“没有想到抗震加固的成果这么快就显现了。”

全面摸清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底数,获取承灾体信息、历史震灾信息,客观认识地震灾害综合风险水平,是有效开展地震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的基础工作。芦山县在全省率先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

摸清底数、心中有数,才能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芦山县坚持从机制入手,在试点实践中完善工作模式、总结经验做法,确保人力、资金、技术有力有序保障到位。建立“县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进、普查专班协调”的领导指挥机制,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同步成立7个行业系统专班,全面动员36个参与部门,普查工作队伍拓展至500余人,形成政令畅通、衔接紧密的联动体系。建立“县委、县政府审成果,技术团队保运行,行业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通过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等,高密度研究工作部署、高效率解决困难问题、高强度推动落地落实,有效实现资源共享、难题共破、成果共用。同时,建立“1+N”督查督办机制,充分发挥目标考核“指挥棒”作用,由县普查办牵头,整合县委、县政府督查部门,人大机关力量,开展专项督导,确保进度符合预期。

为了能够尽快突围,全县坚持以成果运用为导向、以全域覆盖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统筹行业专家、党员干部、地方群众多方力量,提升普查效率效能。着力发挥专业技术优势,邀请西华大学应急学院建立普查专家指导团队,依托省林勘院、省地震局震灾风险防治中心等强化技术指导,聘请航天宏图等第三方机构负责普查业务,综合运用专业卫星图、遥感技术、无人机等新技术,确保普查结果准确性、权威性。着力打通部门协作渠道,坚持“制度管理+挂图作战”,实行普查工作“日清理、周报告、月会商”,国土“三调”、森林资源调查、公路养护年报等已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普查成果与各项调查适配对接。着力强化线下走访调研,线上线下联动,全方位加强风险普查试点工作宣传,重点对山洪威胁区、地灾隐患点等周边农户实行全覆盖走访,确保点位性质清晰、范围明确。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目前,全县安全基础不断夯实。

征程再启 持续夯实安全发展基础

防灾减灾是应急管理的一部分,并非灾情来时“冲上去”、灾情去时“退下来 ”。要做到防灾于未然、处置于瞬时,就必须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

近年来,芦山县始终把综合减灾示范创建作为一项管长远、打基础的工作来抓,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方法,推进创建工作提质增效。坚持聚焦重点、科学布点、以带点面,以创新为引领,探索防灾减灾新路径、新理念、新模式,倾力打造芦山综合减灾新格局——

优化应急委和减灾委职能职责。形成“1+18+N”应急指挥体系,制作《较大及以上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图》,纵向贯通市、县两级应急指挥中心,横向连接18个主要涉灾部门,形成一体化指挥调度模式,全力确保防灾减灾工作稳步推进。

严格筑牢消防救援防线。建立“1+3+33”县域消防应急救援体系,在主城区建立1个城市二级消防站,在大川、龙门、飞仙3个镇分别建立乡镇一级消防站,在芦山县33个村(社区)建立微型消防站,科学有效整合救援力量,打造20分钟应急消防救援圈。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约4.47亿元,实施11个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完成194处地质灾害治理和排险除危。编制印发《芦山县重特大地震防范应对准备工作方案》,对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按烈度高一档进行抗震设防,通过危旧房普查,对全县217户危旧房进行了拆除。

应急保障能力逐渐加强。建立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灾害易发点四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设置应急物资代储点50个,储存防汛、地震、医疗救护等11类救灾物资共计1万余件,并为8个乡镇(街道)配备卫星电话。强化队伍保障,针对城乡风险差异,完善消防救援、民兵基站布局,组建了符合芦山特征的“轻骑兵”队伍、危化品社会救援队伍,全县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达1360余人。强化经费保障,2020年以来,各级下达各类防灾减灾救灾资金共计5370.26万元(其中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资金为360万元)。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芦山县应急管理局继续发挥职能优势,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技能,强化灾害事故风险防范,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全民避灾自救能力。同时,按照《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标准》,对拿不准、不明确的指标内容及时做好省、市、县三级对接沟通,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整改提升,总结提炼经验,探索形成具有山区防灾减灾的经验模式,为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提供“芦山样板”,迎接国省验收。 本报记者 石雨川

开展应急演练

开展应急演练

芦山县应急管理局局长王昕(中)检查应急物资储备台账

芦山县应急管理局局长王昕(中)检查应急物资储备台账

向群众普及应急避险知识

向群众普及应急避险知识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541560925562011648, IR_CONTENT= 芦山县是全市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芦山县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通过资源整合、信息整合、队伍整合,着力搭建“一网融通、科学决策、上下联动、快速反应”的一体化综合减灾平台。 踏着实木搭建的步行长廊,从芦山县龙门镇青龙场村村口一路蜿蜒,一栋栋红色琉璃瓦屋顶、浅黄色墙面的仿古木楼映入眼帘。这里曾因地震满目疮痍,如今,地震的痕迹消失不见。 走进村党群服务中心,墙上的洪涝灾害危险区分布与人员转移路线图清晰可见。“什么时候转移”“转移信号”“转移到哪里去”“应急联系方式”等信息一目了然,服务中心的广场就是避灾安置点。 广场一侧有一间屋子,屋里的陈列架上整齐摆放着棉被、衣服、手电筒、灭火器等20多种救灾物资和应急装备。“这是村里新建的防灾减灾物资储备室。”青龙场村党委书记王强说,这间储备室的采光、通风、防震等条件都严格按照标准建设,确保灾情一发生,救灾物资能在第一时间送到村民手中。 发生突发事件,村民如何在第一时间找到就近避灾点?记者看到应急医疗点、应急物资堆放点、应急垃圾堆放点、应急供水、应急供电等指引标识牌立在村道两旁。公共信息标识向人们传递准确的应急信息,这意味着,群众出家门、出楼栋就能沿着标准化的避灾标识,有序、安全、就近到达避难场所。 这是芦山县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工作的一个缩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能否“防在未发之前、抗在第一时间、救在关键环节”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生产发展。 近年来,芦山县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为抓手,通过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综合减灾示范县“四级联创机制”,不断提高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最大程度减少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有了这个高科技,老百姓就能提前收到地震警报信息,心里踏实了很多。”芦山县龙门镇村民张继生上下打量着已经安装妥当的地震预警终端,赞赏地点了点头。张继生曾是当地的防震减灾助理员,“4·20”芦山强烈地震使他家的房屋毁于一旦,而今他住上了漂亮的新屋,看着村上安装的地震预警设施,曾经挥之不去的阴霾逐渐驱散。 2019年12月,芦山县48个自然村以应急广播为依托,与地震预警终端联动,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地震预警信息“村村响”。近年来,芦山县把握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试点契机,着力推进生态修复、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基层治理等能力体系建设,实现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面提升。 经过震后多年的普及,芦山县已是村村有监测、户户懂防灾。对泥石流、山洪易发的重点地区,采取盯防、撤离、治理综合应急手段,并安装泥石流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目前,建成全市首个370兆超短波系统,设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460处、重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7处、自动雨量与自动水位监测站31处、河道视频监控站12处,落实各类监测员331人,实现“天空地”监测预警全覆盖。 芦山县龙门镇层峦叠翠,一排排修葺一新的村民住宅坐落其间,谁曾想这里曾是遍地残垣断壁的地震灾区。“现在这里的老百姓生活得既安全又幸福!”曾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芦山县防震减灾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看着眼前的景象感到很欣慰。 这位负责人介绍,在“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所有的新建、改建工程均以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为抗震设防依据,实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备案制度,坚持避让地震断裂带、避让地灾隐患、避让泄洪通道“三避让”安全选址原则,确保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民房彻底改变了过去基本不设防或设防能力差的状况。 一直以来,芦山县应急管理局把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潜心“修炼”监测预报预警“真功夫”,加快科技创新,持续发力拧好“安全阀”。 用活场所 防灾减灾力量延伸到基层 走进芦阳镇黎明社区,街巷显眼处的防灾减灾宣传展板,尤其吸引人的眼球。 “通过宣传,使居民不断增强防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动员大家相信科学,不信谣不传谣,当好安全防范联络员,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形成全社区广泛参与的防灾减灾群防体系。”芦山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同时,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也是芦山县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实施范畴。近年来,芦山县应急管理局将创建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纳入工作考评,鼓励社区、乡镇积极开展创建工作,规范流程,确保创建质量。同时,对社区的创建工作进行定期跟踪指导,做到成熟一个推荐一个审批一个。 “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在提升,思想观念也在一天天进步,最大的改变就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广大居民防灾减灾的意识,依托社区‘网格长’,可详细了解辖区每户家庭详细情况,接到相关求助,方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把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目前,全县已成功创建了3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向示范社区看齐,以示范社区为榜样,已经成为百姓的共识。穿行在芦山县的各个社区乡镇,防灾减灾宣传栏上的知识点更加贴近民心,社区居民的防灾意识也是一天一个样儿……一颗颗为民服务的“螺丝钉”,牢牢地钉在安全防范的“版图”上,让群众对人身、财产的安全更加放心,也为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增添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深入普查 提升灾害防治能力 6月2日,芦山县太平镇中林村村民王照华指着自己基本完好的房屋,感叹道:“幸好当初按照要求进行了抗震加固,我的房屋经受住了此次6.1级地震考验,不仅保护了我的家人安全,也没有遭受多少损失。” 当初,根据风险普查结果,工作组要求王照华对自己的房屋进行抗震加固,因需要经费投入,他还有抵触情绪,但想到当年的“4·20”芦山7.0级地震,他还是勉强同意了,“没有想到抗震加固的成果这么快就显现了。” 全面摸清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底数,获取承灾体信息、历史震灾信息,客观认识地震灾害综合风险水平,是有效开展地震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的基础工作。芦山县在全省率先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 摸清底数、心中有数,才能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芦山县坚持从机制入手,在试点实践中完善工作模式、总结经验做法,确保人力、资金、技术有力有序保障到位。建立“县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进、普查专班协调”的领导指挥机制,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同步成立7个行业系统专班,全面动员36个参与部门,普查工作队伍拓展至500余人,形成政令畅通、衔接紧密的联动体系。建立“县委、县政府审成果,技术团队保运行,行业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通过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等,高密度研究工作部署、高效率解决困难问题、高强度推动落地落实,有效实现资源共享、难题共破、成果共用。同时,建立“1+N”督查督办机制,充分发挥目标考核“指挥棒”作用,由县普查办牵头,整合县委、县政府督查部门,人大机关力量,开展专项督导,确保进度符合预期。 为了能够尽快突围,全县坚持以成果运用为导向、以全域覆盖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统筹行业专家、党员干部、地方群众多方力量,提升普查效率效能。着力发挥专业技术优势,邀请西华大学应急学院建立普查专家指导团队,依托省林勘院、省地震局震灾风险防治中心等强化技术指导,聘请航天宏图等第三方机构负责普查业务,综合运用专业卫星图、遥感技术、无人机等新技术,确保普查结果准确性、权威性。着力打通部门协作渠道,坚持“制度管理+挂图作战”,实行普查工作“日清理、周报告、月会商”,国土“三调”、森林资源调查、公路养护年报等已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普查成果与各项调查适配对接。着力强化线下走访调研,线上线下联动,全方位加强风险普查试点工作宣传,重点对山洪威胁区、地灾隐患点等周边农户实行全覆盖走访,确保点位性质清晰、范围明确。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目前,全县安全基础不断夯实。 征程再启 持续夯实安全发展基础 防灾减灾是应急管理的一部分,并非灾情来时“冲上去”、灾情去时“退下来 ”。要做到防灾于未然、处置于瞬时,就必须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 近年来,芦山县始终把综合减灾示范创建作为一项管长远、打基础的工作来抓,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方法,推进创建工作提质增效。坚持聚焦重点、科学布点、以带点面,以创新为引领,探索防灾减灾新路径、新理念、新模式,倾力打造芦山综合减灾新格局—— 优化应急委和减灾委职能职责。形成“1+18+N”应急指挥体系,制作《较大及以上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图》,纵向贯通市、县两级应急指挥中心,横向连接18个主要涉灾部门,形成一体化指挥调度模式,全力确保防灾减灾工作稳步推进。 严格筑牢消防救援防线。建立“1+3+33”县域消防应急救援体系,在主城区建立1个城市二级消防站,在大川、龙门、飞仙3个镇分别建立乡镇一级消防站,在芦山县33个村(社区)建立微型消防站,科学有效整合救援力量,打造20分钟应急消防救援圈。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约4.47亿元,实施11个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完成194处地质灾害治理和排险除危。编制印发《芦山县重特大地震防范应对准备工作方案》,对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按烈度高一档进行抗震设防,通过危旧房普查,对全县217户危旧房进行了拆除。 应急保障能力逐渐加强。建立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灾害易发点四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设置应急物资代储点50个,储存防汛、地震、医疗救护等11类救灾物资共计1万余件,并为8个乡镇(街道)配备卫星电话。强化队伍保障,针对城乡风险差异,完善消防救援、民兵基站布局,组建了符合芦山特征的“轻骑兵”队伍、危化品社会救援队伍,全县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达1360余人。强化经费保障,2020年以来,各级下达各类防灾减灾救灾资金共计5370.26万元(其中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资金为360万元)。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芦山县应急管理局继续发挥职能优势,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技能,强化灾害事故风险防范,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全民避灾自救能力。同时,按照《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标准》,对拿不准、不明确的指标内容及时做好省、市、县三级对接沟通,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整改提升,总结提炼经验,探索形成具有山区防灾减灾的经验模式,为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提供“芦山样板”,迎接国省验收。 本报记者 石雨川,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20628005.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1/M00/C8/8D/wKhuumK6P3eAW4mVAAoujsFNStY771.png, ZB_AREA_LIST=, FB=

——芦山县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向“防灾型”转变

, TS=检查灾害隐患点&&开展应急演练&&芦山县应急管理局局长王昕(中)检查应急物资储备台账&&向群众普及应急避险知识},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6, CODE=200, CURBM=005, YEAR=2022, PAPERDATE=2022/06/28, DAY=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