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3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多措并举见实效 文明乡风扑面来

——石棉县栗子坪彝族乡移风易俗取得初步成效

向群众宣传移风易俗

向群众宣传移风易俗

一份由全乡群众举手表决通过的《村规民约》,成了符合实际、群众拥护、社会支持、切实可行的抵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的好公约;每个村成立的“红白理事会”,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三部曲,形成长效监督机制,推动着村民按标准执行,杜绝了未批先办和违反公约的现象。

这是石棉县栗子坪彝族乡开展移风易俗以来,为防止村民高价彩礼、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等现象所进行的努力。自该乡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以来,已初步实现了移风易俗从政府引导到群众行为自觉的转变,形成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良好氛围。

制定《村规民约》

有效抵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

“我们的彩礼没超过10万元,出嫁仪式也一切从简……”今年10月底,栗子坪彝族乡栗子村村民邱华一家迎来了嫁女儿的喜事,仅用两天时间,在亲戚朋友的见证下,她就将女儿嫁到了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

“这在以前,这样的喜事我们要大办三天,若加上前后各种仪式,时间至少是五天!”栗子村党总支书记田树军说,在以前,当地村民的婚嫁彩礼达到30万元至50万元,办一次宴席也至少要10余头牛,很是浪费。

田树军所说的“以前”,是指栗子坪彝族乡的《村规民约》还没形成之前。

如今,在栗子村村委会的墙上,可以看到“抵制高额彩礼,婚嫁彩礼不超过10万元”“缩减办事类别,除婚丧嫁娶外的事项一律不办;不得借生日宴、升学宴、乔迁宴和满月酒等事项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等《村规民约》内容。

“这个《村规民约》是专为抵制高额彩礼和铺张浪费等现象而形成的规章制度,凝聚了全乡上下的共识,每户村民都签了字。”栗子坪彝族乡党委副书记乌尼打破说,该乡虽然民风淳朴,但高价彩礼、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等现象却不同程度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制约着全乡经济社会发展。

如何限定礼金和彩礼,如何杜绝铺张浪费现象?为此,栗子坪彝族乡严格落实《石棉县推进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工作方案》要求,按照“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村民自主”的原则,把抵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作为重点,全面发动群众开展大讨论活动,先后召开乡、村、组、网格“一网托底三级三覆盖”移风易俗意见征求会66次,发放《栗子坪彝族乡移风易俗问卷调查表》3000余份,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该乡以群众建议为基础,参考借鉴《凉山州治理高价彩礼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导则》,邀请“德古”、乡贤、家族头人等召开专题会6次,反复研究,形成了符合实际、群众拥护、社会支持、切实可行的《抵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村规民约(草案)》。

“同时,我们围绕主题,开好党委会、村委会、网格会3个会议。”乌尼打破说,该乡按照“党委统筹,稳步推进”原则,先后召开党委专题会议5次,对《村规民约》进行审议修改完善,并就《村规民约》的贯彻落实统一思想、设定目标、明确任务;按照“支部提议,村委研究”的原则,召开村“两委”扩大会议,邀请“德古”、乡贤、家族头人、两代表一委员进一步将移风易俗细化完善,凝聚共识;按照“村民自主,群众表决”原则,依托“五防两保”网格体系,召开网格内户长会50余(场)次,落实“三讲清、一表决、一承诺”,讲清“公约目的、公约内容、公约范围”,并通过群众表决,签订承诺书3000余份,切实将移风易俗转化为群众约定俗成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6日,栗子坪彝族乡栗子村一位85岁老人因病去世后,其家人按照《村规民约》从简办理白事,两日内就妥善办理完毕;栗子村“德古”邱明华的表兄(凉山州越西县人)去世,仅父子三人前往吊唁,打破了吊唁队伍越多越光荣的陋习……

成立“红白理事会”

凝聚各方力量进行全过程监督

“每户有红白喜事时,都要到村里的‘红白理事会’进行申报!”栗子村的“德古”欧阳华说。

“德古”在彝语中意为德高望重的人,他们侧重以理服人,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政府与群众间沟通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是调解各类纠纷不可缺少的主力军,因此“德古”也被彝族群众视为公平公正的化身。此外,欧阳华也是栗子村“红白理事会”的一员,他与“红白理事会”的其他成员一起,履行着监督责任。

栗子坪彝族乡每个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由村支部挂帅牵头,群众推荐德高望重、热心服务、公平公正、崇尚节俭的人士组成,并同步做到有机构、有章程、有台账、有场地;“红白理事会”还制定了《红白理事会工作职责》,将“红白理事会”监督职责“量化、细化、清单化”,推动村民按标准执行。

“事前、事中、事后,我们都要进行监督!”田树军说,每次遇到问题,“红白理事会”都事前介入劝导,了解筹办、申报情况,对苗头性问题及时制止引导,坚决杜绝未批先办和违反公约现象;事中介入监督,严格按照《村规民约》相关规定,对农村自办宴席报备、食品安全责任落实、疫情防控落实、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违反公约行为开展全面监督;事后总结反馈,向村“两委”报告监督情况。

同时,各村还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鼓励群众有奖监督举报违反村民公约行为,严格落实“红黑榜”制度。

“除了制定这套监督机制精准发力外,我们还突出重点,抓好‘四类’人群。”乌尼打破说,“四类”人群主要指党员干部群体、两代表一委员、“德古(家支)头人”群体、在校大学生群体。

该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德古(家支)头人”的“三类三示范”作用,给“在校大学生”打好“一剂预防针”,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召开党员干部公开宣誓承诺会,全覆盖签订承诺书,率先落实移风易俗,做到率先垂范;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的社会影响力,带头节俭操办婚丧事宜,带头遵守红白事办理要求,做好移风易俗宣传,带头落实移风易俗;运用家族号召力,统一家支成员思想,鼓励引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带动全乡移风易俗落地落实;抓好“在校大学生”群体,通过召开座谈会、学习培训会、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在校大学生群体思想引导,为大家上好步入社会“第一课”,打好移风易俗“预防针”。

自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栗子坪彝族乡坚持群众路线,做到了“五个100%”全覆盖,即签订承诺书100%全覆盖、发放倡议书100%全覆盖、修订完善村民公约100%全覆盖、建立红白理事会100%全覆盖、红白理事会全程参与红白喜事100%全覆盖。目前,该乡已初步实现移风易俗从政府引导到群众行为自觉的转变,已涌现多个带头践行移风易俗的典型。例如,全国人大代表毛珍芳、栗子村党总支书记田树军,带头取消“乔迁宴”;当地党员干部毛国军的儿媳彩礼少于10万元,相较以往,彩礼都有了大幅度下降……

该乡的移风易俗成效来之不易,《村规民约》需要所有村民共同遵守,监督机制也要常态化进行。“下一步,栗子坪彝族乡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石棉县委关于开展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的部署要求,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试点为抓手,持续深入抓好宣传宣讲、监督监管,打造少数民族地区移风易俗样板,不断推进移风易俗走深走实。”栗子坪彝族乡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将持续做好相关宣传和常态化监督监管,着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运行,为打造“雅西明珠·贡嘎门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黄伟

村民举手通过《村规民约》

村民举手通过《村规民约》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11, PREBM=002, NUM=2, GUID=1595824985665634306, BMS=[001, 002, 003, 004], DETAIL={BC=003,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2/11/25/003/1595824985665634306.html, DOCPUBTIME=2022-11-25 01:01:07, DOCAUTHOR=黄伟, CLEAR_CONTENT= 一份由全乡群众举手表决通过的《村规民约》,成了符合实际、群众拥护、社会支持、切实可行的抵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的好公约;每个村成立的“红白理事会”,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三部曲,形成长效监督机制,推动着村民按标准执行,杜绝了未批先办和违反公约的现象。 这是石棉县栗子坪彝族乡开展移风易俗以来,为防止村民高价彩礼、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等现象所进行的努力。自该乡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以来,已初步实现了移风易俗从政府引导到群众行为自觉的转变,形成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良好氛围。 制定《村规民约》 有效抵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 “我们的彩礼没超过10万元,出嫁仪式也一切从简……”今年10月底,栗子坪彝族乡栗子村村民邱华一家迎来了嫁女儿的喜事,仅用两天时间,在亲戚朋友的见证下,她就将女儿嫁到了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 “这在以前,这样的喜事我们要大办三天,若加上前后各种仪式,时间至少是五天!”栗子村党总支书记田树军说,在以前,当地村民的婚嫁彩礼达到30万元至50万元,办一次宴席也至少要10余头牛,很是浪费。 田树军所说的“以前”,是指栗子坪彝族乡的《村规民约》还没形成之前。 如今,在栗子村村委会的墙上,可以看到“抵制高额彩礼,婚嫁彩礼不超过10万元”“缩减办事类别,除婚丧嫁娶外的事项一律不办;不得借生日宴、升学宴、乔迁宴和满月酒等事项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等《村规民约》内容。 “这个《村规民约》是专为抵制高额彩礼和铺张浪费等现象而形成的规章制度,凝聚了全乡上下的共识,每户村民都签了字。”栗子坪彝族乡党委副书记乌尼打破说,该乡虽然民风淳朴,但高价彩礼、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等现象却不同程度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制约着全乡经济社会发展。 如何限定礼金和彩礼,如何杜绝铺张浪费现象?为此,栗子坪彝族乡严格落实《石棉县推进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工作方案》要求,按照“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村民自主”的原则,把抵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作为重点,全面发动群众开展大讨论活动,先后召开乡、村、组、网格“一网托底三级三覆盖”移风易俗意见征求会66次,发放《栗子坪彝族乡移风易俗问卷调查表》3000余份,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该乡以群众建议为基础,参考借鉴《凉山州治理高价彩礼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导则》,邀请“德古”、乡贤、家族头人等召开专题会6次,反复研究,形成了符合实际、群众拥护、社会支持、切实可行的《抵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村规民约(草案)》。 “同时,我们围绕主题,开好党委会、村委会、网格会3个会议。”乌尼打破说,该乡按照“党委统筹,稳步推进”原则,先后召开党委专题会议5次,对《村规民约》进行审议修改完善,并就《村规民约》的贯彻落实统一思想、设定目标、明确任务;按照“支部提议,村委研究”的原则,召开村“两委”扩大会议,邀请“德古”、乡贤、家族头人、两代表一委员进一步将移风易俗细化完善,凝聚共识;按照“村民自主,群众表决”原则,依托“五防两保”网格体系,召开网格内户长会50余(场)次,落实“三讲清、一表决、一承诺”,讲清“公约目的、公约内容、公约范围”,并通过群众表决,签订承诺书3000余份,切实将移风易俗转化为群众约定俗成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6日,栗子坪彝族乡栗子村一位85岁老人因病去世后,其家人按照《村规民约》从简办理白事,两日内就妥善办理完毕;栗子村“德古”邱明华的表兄(凉山州越西县人)去世,仅父子三人前往吊唁,打破了吊唁队伍越多越光荣的陋习…… 成立“红白理事会” 凝聚各方力量进行全过程监督 “每户有红白喜事时,都要到村里的‘红白理事会’进行申报!”栗子村的“德古”欧阳华说。 “德古”在彝语中意为德高望重的人,他们侧重以理服人,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政府与群众间沟通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是调解各类纠纷不可缺少的主力军,因此“德古”也被彝族群众视为公平公正的化身。此外,欧阳华也是栗子村“红白理事会”的一员,他与“红白理事会”的其他成员一起,履行着监督责任。 栗子坪彝族乡每个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由村支部挂帅牵头,群众推荐德高望重、热心服务、公平公正、崇尚节俭的人士组成,并同步做到有机构、有章程、有台账、有场地;“红白理事会”还制定了《红白理事会工作职责》,将“红白理事会”监督职责“量化、细化、清单化”,推动村民按标准执行。 “事前、事中、事后,我们都要进行监督!”田树军说,每次遇到问题,“红白理事会”都事前介入劝导,了解筹办、申报情况,对苗头性问题及时制止引导,坚决杜绝未批先办和违反公约现象;事中介入监督,严格按照《村规民约》相关规定,对农村自办宴席报备、食品安全责任落实、疫情防控落实、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违反公约行为开展全面监督;事后总结反馈,向村“两委”报告监督情况。 同时,各村还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鼓励群众有奖监督举报违反村民公约行为,严格落实“红黑榜”制度。 “除了制定这套监督机制精准发力外,我们还突出重点,抓好‘四类’人群。”乌尼打破说,“四类”人群主要指党员干部群体、两代表一委员、“德古(家支)头人”群体、在校大学生群体。 该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德古(家支)头人”的“三类三示范”作用,给“在校大学生”打好“一剂预防针”,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召开党员干部公开宣誓承诺会,全覆盖签订承诺书,率先落实移风易俗,做到率先垂范;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的社会影响力,带头节俭操办婚丧事宜,带头遵守红白事办理要求,做好移风易俗宣传,带头落实移风易俗;运用家族号召力,统一家支成员思想,鼓励引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带动全乡移风易俗落地落实;抓好“在校大学生”群体,通过召开座谈会、学习培训会、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在校大学生群体思想引导,为大家上好步入社会“第一课”,打好移风易俗“预防针”。 自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栗子坪彝族乡坚持群众路线,做到了“五个100%”全覆盖,即签订承诺书100%全覆盖、发放倡议书100%全覆盖、修订完善村民公约100%全覆盖、建立红白理事会100%全覆盖、红白理事会全程参与红白喜事100%全覆盖。目前,该乡已初步实现移风易俗从政府引导到群众行为自觉的转变,已涌现多个带头践行移风易俗的典型。例如,全国人大代表毛珍芳、栗子村党总支书记田树军,带头取消“乔迁宴”;当地党员干部毛国军的儿媳彩礼少于10万元,相较以往,彩礼都有了大幅度下降…… 该乡的移风易俗成效来之不易,《村规民约》需要所有村民共同遵守,监督机制也要常态化进行。“下一步,栗子坪彝族乡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石棉县委关于开展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的部署要求,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试点为抓手,持续深入抓好宣传宣讲、监督监管,打造少数民族地区移风易俗样板,不断推进移风易俗走深走实。”栗子坪彝族乡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将持续做好相关宣传和常态化监督监管,着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运行,为打造“雅西明珠·贡嘎门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黄伟, BM=003版, type=0, ZB_DROP=0, TXS=3028, NODEID=null, DOCTITLE=多措并举见实效 文明乡风扑面来,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1, CONTENT=
向群众宣传移风易俗

向群众宣传移风易俗

一份由全乡群众举手表决通过的《村规民约》,成了符合实际、群众拥护、社会支持、切实可行的抵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的好公约;每个村成立的“红白理事会”,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三部曲,形成长效监督机制,推动着村民按标准执行,杜绝了未批先办和违反公约的现象。

这是石棉县栗子坪彝族乡开展移风易俗以来,为防止村民高价彩礼、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等现象所进行的努力。自该乡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以来,已初步实现了移风易俗从政府引导到群众行为自觉的转变,形成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良好氛围。

制定《村规民约》

有效抵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

“我们的彩礼没超过10万元,出嫁仪式也一切从简……”今年10月底,栗子坪彝族乡栗子村村民邱华一家迎来了嫁女儿的喜事,仅用两天时间,在亲戚朋友的见证下,她就将女儿嫁到了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

“这在以前,这样的喜事我们要大办三天,若加上前后各种仪式,时间至少是五天!”栗子村党总支书记田树军说,在以前,当地村民的婚嫁彩礼达到30万元至50万元,办一次宴席也至少要10余头牛,很是浪费。

田树军所说的“以前”,是指栗子坪彝族乡的《村规民约》还没形成之前。

如今,在栗子村村委会的墙上,可以看到“抵制高额彩礼,婚嫁彩礼不超过10万元”“缩减办事类别,除婚丧嫁娶外的事项一律不办;不得借生日宴、升学宴、乔迁宴和满月酒等事项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等《村规民约》内容。

“这个《村规民约》是专为抵制高额彩礼和铺张浪费等现象而形成的规章制度,凝聚了全乡上下的共识,每户村民都签了字。”栗子坪彝族乡党委副书记乌尼打破说,该乡虽然民风淳朴,但高价彩礼、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等现象却不同程度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制约着全乡经济社会发展。

如何限定礼金和彩礼,如何杜绝铺张浪费现象?为此,栗子坪彝族乡严格落实《石棉县推进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工作方案》要求,按照“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村民自主”的原则,把抵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作为重点,全面发动群众开展大讨论活动,先后召开乡、村、组、网格“一网托底三级三覆盖”移风易俗意见征求会66次,发放《栗子坪彝族乡移风易俗问卷调查表》3000余份,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该乡以群众建议为基础,参考借鉴《凉山州治理高价彩礼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导则》,邀请“德古”、乡贤、家族头人等召开专题会6次,反复研究,形成了符合实际、群众拥护、社会支持、切实可行的《抵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村规民约(草案)》。

“同时,我们围绕主题,开好党委会、村委会、网格会3个会议。”乌尼打破说,该乡按照“党委统筹,稳步推进”原则,先后召开党委专题会议5次,对《村规民约》进行审议修改完善,并就《村规民约》的贯彻落实统一思想、设定目标、明确任务;按照“支部提议,村委研究”的原则,召开村“两委”扩大会议,邀请“德古”、乡贤、家族头人、两代表一委员进一步将移风易俗细化完善,凝聚共识;按照“村民自主,群众表决”原则,依托“五防两保”网格体系,召开网格内户长会50余(场)次,落实“三讲清、一表决、一承诺”,讲清“公约目的、公约内容、公约范围”,并通过群众表决,签订承诺书3000余份,切实将移风易俗转化为群众约定俗成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6日,栗子坪彝族乡栗子村一位85岁老人因病去世后,其家人按照《村规民约》从简办理白事,两日内就妥善办理完毕;栗子村“德古”邱明华的表兄(凉山州越西县人)去世,仅父子三人前往吊唁,打破了吊唁队伍越多越光荣的陋习……

成立“红白理事会”

凝聚各方力量进行全过程监督

“每户有红白喜事时,都要到村里的‘红白理事会’进行申报!”栗子村的“德古”欧阳华说。

“德古”在彝语中意为德高望重的人,他们侧重以理服人,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政府与群众间沟通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是调解各类纠纷不可缺少的主力军,因此“德古”也被彝族群众视为公平公正的化身。此外,欧阳华也是栗子村“红白理事会”的一员,他与“红白理事会”的其他成员一起,履行着监督责任。

栗子坪彝族乡每个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由村支部挂帅牵头,群众推荐德高望重、热心服务、公平公正、崇尚节俭的人士组成,并同步做到有机构、有章程、有台账、有场地;“红白理事会”还制定了《红白理事会工作职责》,将“红白理事会”监督职责“量化、细化、清单化”,推动村民按标准执行。

“事前、事中、事后,我们都要进行监督!”田树军说,每次遇到问题,“红白理事会”都事前介入劝导,了解筹办、申报情况,对苗头性问题及时制止引导,坚决杜绝未批先办和违反公约现象;事中介入监督,严格按照《村规民约》相关规定,对农村自办宴席报备、食品安全责任落实、疫情防控落实、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违反公约行为开展全面监督;事后总结反馈,向村“两委”报告监督情况。

同时,各村还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鼓励群众有奖监督举报违反村民公约行为,严格落实“红黑榜”制度。

“除了制定这套监督机制精准发力外,我们还突出重点,抓好‘四类’人群。”乌尼打破说,“四类”人群主要指党员干部群体、两代表一委员、“德古(家支)头人”群体、在校大学生群体。

该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德古(家支)头人”的“三类三示范”作用,给“在校大学生”打好“一剂预防针”,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召开党员干部公开宣誓承诺会,全覆盖签订承诺书,率先落实移风易俗,做到率先垂范;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的社会影响力,带头节俭操办婚丧事宜,带头遵守红白事办理要求,做好移风易俗宣传,带头落实移风易俗;运用家族号召力,统一家支成员思想,鼓励引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带动全乡移风易俗落地落实;抓好“在校大学生”群体,通过召开座谈会、学习培训会、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在校大学生群体思想引导,为大家上好步入社会“第一课”,打好移风易俗“预防针”。

自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栗子坪彝族乡坚持群众路线,做到了“五个100%”全覆盖,即签订承诺书100%全覆盖、发放倡议书100%全覆盖、修订完善村民公约100%全覆盖、建立红白理事会100%全覆盖、红白理事会全程参与红白喜事100%全覆盖。目前,该乡已初步实现移风易俗从政府引导到群众行为自觉的转变,已涌现多个带头践行移风易俗的典型。例如,全国人大代表毛珍芳、栗子村党总支书记田树军,带头取消“乔迁宴”;当地党员干部毛国军的儿媳彩礼少于10万元,相较以往,彩礼都有了大幅度下降……

该乡的移风易俗成效来之不易,《村规民约》需要所有村民共同遵守,监督机制也要常态化进行。“下一步,栗子坪彝族乡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石棉县委关于开展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的部署要求,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试点为抓手,持续深入抓好宣传宣讲、监督监管,打造少数民族地区移风易俗样板,不断推进移风易俗走深走实。”栗子坪彝族乡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将持续做好相关宣传和常态化监督监管,着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运行,为打造“雅西明珠·贡嘎门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黄伟

村民举手通过《村规民约》

村民举手通过《村规民约》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595824985665634306, IR_CONTENT= 一份由全乡群众举手表决通过的《村规民约》,成了符合实际、群众拥护、社会支持、切实可行的抵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的好公约;每个村成立的“红白理事会”,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三部曲,形成长效监督机制,推动着村民按标准执行,杜绝了未批先办和违反公约的现象。 这是石棉县栗子坪彝族乡开展移风易俗以来,为防止村民高价彩礼、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等现象所进行的努力。自该乡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以来,已初步实现了移风易俗从政府引导到群众行为自觉的转变,形成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良好氛围。 制定《村规民约》 有效抵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 “我们的彩礼没超过10万元,出嫁仪式也一切从简……”今年10月底,栗子坪彝族乡栗子村村民邱华一家迎来了嫁女儿的喜事,仅用两天时间,在亲戚朋友的见证下,她就将女儿嫁到了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 “这在以前,这样的喜事我们要大办三天,若加上前后各种仪式,时间至少是五天!”栗子村党总支书记田树军说,在以前,当地村民的婚嫁彩礼达到30万元至50万元,办一次宴席也至少要10余头牛,很是浪费。 田树军所说的“以前”,是指栗子坪彝族乡的《村规民约》还没形成之前。 如今,在栗子村村委会的墙上,可以看到“抵制高额彩礼,婚嫁彩礼不超过10万元”“缩减办事类别,除婚丧嫁娶外的事项一律不办;不得借生日宴、升学宴、乔迁宴和满月酒等事项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等《村规民约》内容。 “这个《村规民约》是专为抵制高额彩礼和铺张浪费等现象而形成的规章制度,凝聚了全乡上下的共识,每户村民都签了字。”栗子坪彝族乡党委副书记乌尼打破说,该乡虽然民风淳朴,但高价彩礼、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等现象却不同程度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制约着全乡经济社会发展。 如何限定礼金和彩礼,如何杜绝铺张浪费现象?为此,栗子坪彝族乡严格落实《石棉县推进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工作方案》要求,按照“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村民自主”的原则,把抵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作为重点,全面发动群众开展大讨论活动,先后召开乡、村、组、网格“一网托底三级三覆盖”移风易俗意见征求会66次,发放《栗子坪彝族乡移风易俗问卷调查表》3000余份,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该乡以群众建议为基础,参考借鉴《凉山州治理高价彩礼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导则》,邀请“德古”、乡贤、家族头人等召开专题会6次,反复研究,形成了符合实际、群众拥护、社会支持、切实可行的《抵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村规民约(草案)》。 “同时,我们围绕主题,开好党委会、村委会、网格会3个会议。”乌尼打破说,该乡按照“党委统筹,稳步推进”原则,先后召开党委专题会议5次,对《村规民约》进行审议修改完善,并就《村规民约》的贯彻落实统一思想、设定目标、明确任务;按照“支部提议,村委研究”的原则,召开村“两委”扩大会议,邀请“德古”、乡贤、家族头人、两代表一委员进一步将移风易俗细化完善,凝聚共识;按照“村民自主,群众表决”原则,依托“五防两保”网格体系,召开网格内户长会50余(场)次,落实“三讲清、一表决、一承诺”,讲清“公约目的、公约内容、公约范围”,并通过群众表决,签订承诺书3000余份,切实将移风易俗转化为群众约定俗成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6日,栗子坪彝族乡栗子村一位85岁老人因病去世后,其家人按照《村规民约》从简办理白事,两日内就妥善办理完毕;栗子村“德古”邱明华的表兄(凉山州越西县人)去世,仅父子三人前往吊唁,打破了吊唁队伍越多越光荣的陋习…… 成立“红白理事会” 凝聚各方力量进行全过程监督 “每户有红白喜事时,都要到村里的‘红白理事会’进行申报!”栗子村的“德古”欧阳华说。 “德古”在彝语中意为德高望重的人,他们侧重以理服人,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政府与群众间沟通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是调解各类纠纷不可缺少的主力军,因此“德古”也被彝族群众视为公平公正的化身。此外,欧阳华也是栗子村“红白理事会”的一员,他与“红白理事会”的其他成员一起,履行着监督责任。 栗子坪彝族乡每个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由村支部挂帅牵头,群众推荐德高望重、热心服务、公平公正、崇尚节俭的人士组成,并同步做到有机构、有章程、有台账、有场地;“红白理事会”还制定了《红白理事会工作职责》,将“红白理事会”监督职责“量化、细化、清单化”,推动村民按标准执行。 “事前、事中、事后,我们都要进行监督!”田树军说,每次遇到问题,“红白理事会”都事前介入劝导,了解筹办、申报情况,对苗头性问题及时制止引导,坚决杜绝未批先办和违反公约现象;事中介入监督,严格按照《村规民约》相关规定,对农村自办宴席报备、食品安全责任落实、疫情防控落实、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违反公约行为开展全面监督;事后总结反馈,向村“两委”报告监督情况。 同时,各村还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鼓励群众有奖监督举报违反村民公约行为,严格落实“红黑榜”制度。 “除了制定这套监督机制精准发力外,我们还突出重点,抓好‘四类’人群。”乌尼打破说,“四类”人群主要指党员干部群体、两代表一委员、“德古(家支)头人”群体、在校大学生群体。 该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德古(家支)头人”的“三类三示范”作用,给“在校大学生”打好“一剂预防针”,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召开党员干部公开宣誓承诺会,全覆盖签订承诺书,率先落实移风易俗,做到率先垂范;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的社会影响力,带头节俭操办婚丧事宜,带头遵守红白事办理要求,做好移风易俗宣传,带头落实移风易俗;运用家族号召力,统一家支成员思想,鼓励引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带动全乡移风易俗落地落实;抓好“在校大学生”群体,通过召开座谈会、学习培训会、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在校大学生群体思想引导,为大家上好步入社会“第一课”,打好移风易俗“预防针”。 自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栗子坪彝族乡坚持群众路线,做到了“五个100%”全覆盖,即签订承诺书100%全覆盖、发放倡议书100%全覆盖、修订完善村民公约100%全覆盖、建立红白理事会100%全覆盖、红白理事会全程参与红白喜事100%全覆盖。目前,该乡已初步实现移风易俗从政府引导到群众行为自觉的转变,已涌现多个带头践行移风易俗的典型。例如,全国人大代表毛珍芳、栗子村党总支书记田树军,带头取消“乔迁宴”;当地党员干部毛国军的儿媳彩礼少于10万元,相较以往,彩礼都有了大幅度下降…… 该乡的移风易俗成效来之不易,《村规民约》需要所有村民共同遵守,监督机制也要常态化进行。“下一步,栗子坪彝族乡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石棉县委关于开展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的部署要求,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试点为抓手,持续深入抓好宣传宣讲、监督监管,打造少数民族地区移风易俗样板,不断推进移风易俗走深走实。”栗子坪彝族乡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将持续做好相关宣传和常态化监督监管,着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运行,为打造“雅西明珠·贡嘎门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黄伟,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21125003.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2/M00/00/26/wKhurGN_qMiALUunAAyX_y_bLbo047.png, ZB_AREA_LIST=, FB=

——石棉县栗子坪彝族乡移风易俗取得初步成效

, TS=向群众宣传移风易俗&&村民举手通过《村规民约》},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4, CODE=200, CURBM=003, YEAR=2022, PAPERDATE=2022/11/25, DAY=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