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2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紧扣时代脉搏 展现本土特色

——雅安市喜迎2023年元旦文艺汇演节目背后的故事

文艺汇演进入紧张彩排中

文艺汇演进入紧张彩排中

“来,大家注意走位……”

12月28日上午,以“礼赞二十大 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雅安市喜迎2023年元旦文艺汇演进入最后彩排阶段。

舞台上,参演人员认真谨慎地完成每一个演出动作;舞台下,一份演出节目单最终敲定——5个篇章,15个节目。

细观节目单,时代、原创、本土等具有浓郁特色的字眼透过字里行间,跃然眼前。2023年的元旦文艺汇演是一场紧扣时代脉搏、本土风情浓郁的文化“大餐”。

与时代同呼吸

“我们这个节目以‘9·5’泸定地震发生时,石棉县的3个真实故事为原型改编的。”情景舞蹈《我们不是英雄》其中一名主创人员李弋萌说。

该节目将地震中一名村党支部书记的震后48小时、一群消防员的血肉人桥、一名普通村民的引路回家,三个真实故事通过改编串联呈现在舞台上,通过表演者忘我的舞蹈和现场声光电营造的效果,带领观众回忆大渡河边一幕幕感人的场景。

2022年,雅安在短时间内先后遭遇两次地震。灾难无情人有情,地震发生后,我市第一时间组织救援力量,专业的消防救援队伍、身负使命的党员干部、坚守一线的驻村书记和无数群众奔赴一线,在一次次生与死的抗衡中,挖掘生命的奇迹……

时代给出考验,雅安人民毅勇地交出答卷——河清海晏,山河无恙!

考验从来都不可能只有一项,疫情防控的第三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深深根植在每一名防疫人员心中。

“3名舞蹈者分别代表着志愿者、人民警察和医务工作者,他们是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龚建霞是情景音诗舞《逆行》的主创人员之一,在她看来,三年来,抗击疫情取得的成绩,依靠的是众志成城的力量。

该节目由15名参演人员共同完成,正如龚建霞所说,抗击疫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15名参演人员展现了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群众,在抗“疫”中不曾退缩的勇气和决心。

节目单里,展现雅安人民听从时代召唤,奋勇向前,勠力同心克服万难的节目催人奋进。

与雅安共节拍

夹金山下、硗碛湖边,嘉绒藏族群众聚居于此。

在硗碛众多民族特色文化中出类拔萃的多声部民歌,是氐羌文化与吐蕃文化融合的产物。它以二声部为主,以“一人领,众人穿”的组合为基本演唱形式。其领唱男女声皆可,常在中音声部由领唱把握旋律起唱,穿唱声部推迟进入,两声部的唱词、节奏及曲调进行方向基本相同,属支声型和声结构,和声特点为四五度音程重叠。

硗碛多声部民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雅安不可多得的宝藏。这一次元旦文艺汇演中,硗碛多声部民歌从山间走到舞台,让更多市民接触并了解“非遗”。

“我主要以宝兴多声部民歌作为创作的核心素材,通过其核心动机与旋律特征,为音乐发展的基础,在纵向声部上采用四、五度和声的手法,使音响效果表现出空灵圣洁的氛围,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突出嘉绒藏族的神秘和历史厚重感。”《嘉绒四季》作曲者丁一说,“这次搬上舞台的是全曲的最后一个部分《秋》。”

《秋》采用嘉绒藏族群众在秋天收获麦子时的打麦歌为主题,充满丰收的喜悦,与迎接新年的喜悦不谋而合。

据丁一介绍,《嘉绒四季》获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从立项开始,主创人员先后多次进入宝兴县硗碛藏族乡进行实地采风,与宝兴多声部民歌非遗传承人多次进行深入沟通,翻阅大量资料,学习多声部民歌的演唱技巧。同时,主创人员还到西藏自治区进行采风和学习,了解藏族文化和藏族群众的生活习惯,最终完成了《嘉绒四季》。

本次元旦文艺汇演中,诸如芦山花灯戏、彝族多声部演唱这样地方特色浓郁、具有鲜明民族色彩的节目也将逐个亮相。

本土创作亮眼

雅安人的元旦文艺汇演自然少不了雅安人的创作。翻开节目单,“本土原创”四个字无疑是这场文艺汇演的最大亮点。

文艺如同时代的号角。挖掘和鼓励本土文艺作品创作,能够提升文艺原创力,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在节目单中,主办单位的用心蕴含其中。

“奇迹在发生,感动在流淌,龙的炙热融化了上苍无情的脸庞……”彩排现场传来小合唱《天灾有时 大爱无疆》熟悉的旋律。这是一首由雅安本土人士创作的歌曲。

舞台上,演唱者倾情献唱;舞台下,词曲作者李宣康回忆起创作这首歌的情景。

“这首歌不是一首新歌,它是‘5·12’汶川特大地震时,我有感而发创作的。”李宣康说,这首歌的主题来源于当年看到在大灾面前,全国从上到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无边的爱与奉献不断创造着地震营救和生命的奇迹。

“从歌词到谱曲,我仅用时两个小时,现在回想起创作时的情景,依然记得那种一气呵成的酣畅淋漓。”李宣康兴奋地讲述着,“创作时我就在想,这首歌一定要富有感召力,要能够激发人们的精气神,让演唱和倾听者都能从中获取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彩排舞台上,4名歌者用歌声回答着李宣康,这首多次登上不同舞台的歌曲,现在依旧充满了朝气和催人奋进的力量。

本报记者 鲁妮娜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12, PREBM=001, NUM=1, GUID=1608146005727969280, BMS=[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DETAIL={BC=002,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2/12/29/002/1608146005727969280.html, DOCPUBTIME=2022-12-29 01:01:07, DOCAUTHOR=鲁妮娜, CLEAR_CONTENT=“来,大家注意走位……” 12月28日上午,以“礼赞二十大 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雅安市喜迎2023年元旦文艺汇演进入最后彩排阶段。 舞台上,参演人员认真谨慎地完成每一个演出动作;舞台下,一份演出节目单最终敲定——5个篇章,15个节目。 细观节目单,时代、原创、本土等具有浓郁特色的字眼透过字里行间,跃然眼前。2023年的元旦文艺汇演是一场紧扣时代脉搏、本土风情浓郁的文化“大餐”。 与时代同呼吸 “我们这个节目以‘9·5’泸定地震发生时,石棉县的3个真实故事为原型改编的。”情景舞蹈《我们不是英雄》其中一名主创人员李弋萌说。 该节目将地震中一名村党支部书记的震后48小时、一群消防员的血肉人桥、一名普通村民的引路回家,三个真实故事通过改编串联呈现在舞台上,通过表演者忘我的舞蹈和现场声光电营造的效果,带领观众回忆大渡河边一幕幕感人的场景。 2022年,雅安在短时间内先后遭遇两次地震。灾难无情人有情,地震发生后,我市第一时间组织救援力量,专业的消防救援队伍、身负使命的党员干部、坚守一线的驻村书记和无数群众奔赴一线,在一次次生与死的抗衡中,挖掘生命的奇迹…… 时代给出考验,雅安人民毅勇地交出答卷——河清海晏,山河无恙! 考验从来都不可能只有一项,疫情防控的第三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深深根植在每一名防疫人员心中。 “3名舞蹈者分别代表着志愿者、人民警察和医务工作者,他们是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龚建霞是情景音诗舞《逆行》的主创人员之一,在她看来,三年来,抗击疫情取得的成绩,依靠的是众志成城的力量。 该节目由15名参演人员共同完成,正如龚建霞所说,抗击疫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15名参演人员展现了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群众,在抗“疫”中不曾退缩的勇气和决心。 节目单里,展现雅安人民听从时代召唤,奋勇向前,勠力同心克服万难的节目催人奋进。 与雅安共节拍 夹金山下、硗碛湖边,嘉绒藏族群众聚居于此。 在硗碛众多民族特色文化中出类拔萃的多声部民歌,是氐羌文化与吐蕃文化融合的产物。它以二声部为主,以“一人领,众人穿”的组合为基本演唱形式。其领唱男女声皆可,常在中音声部由领唱把握旋律起唱,穿唱声部推迟进入,两声部的唱词、节奏及曲调进行方向基本相同,属支声型和声结构,和声特点为四五度音程重叠。 硗碛多声部民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雅安不可多得的宝藏。这一次元旦文艺汇演中,硗碛多声部民歌从山间走到舞台,让更多市民接触并了解“非遗”。 “我主要以宝兴多声部民歌作为创作的核心素材,通过其核心动机与旋律特征,为音乐发展的基础,在纵向声部上采用四、五度和声的手法,使音响效果表现出空灵圣洁的氛围,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突出嘉绒藏族的神秘和历史厚重感。”《嘉绒四季》作曲者丁一说,“这次搬上舞台的是全曲的最后一个部分《秋》。” 《秋》采用嘉绒藏族群众在秋天收获麦子时的打麦歌为主题,充满丰收的喜悦,与迎接新年的喜悦不谋而合。 据丁一介绍,《嘉绒四季》获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从立项开始,主创人员先后多次进入宝兴县硗碛藏族乡进行实地采风,与宝兴多声部民歌非遗传承人多次进行深入沟通,翻阅大量资料,学习多声部民歌的演唱技巧。同时,主创人员还到西藏自治区进行采风和学习,了解藏族文化和藏族群众的生活习惯,最终完成了《嘉绒四季》。 本次元旦文艺汇演中,诸如芦山花灯戏、彝族多声部演唱这样地方特色浓郁、具有鲜明民族色彩的节目也将逐个亮相。 本土创作亮眼 雅安人的元旦文艺汇演自然少不了雅安人的创作。翻开节目单,“本土原创”四个字无疑是这场文艺汇演的最大亮点。 文艺如同时代的号角。挖掘和鼓励本土文艺作品创作,能够提升文艺原创力,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在节目单中,主办单位的用心蕴含其中。 “奇迹在发生,感动在流淌,龙的炙热融化了上苍无情的脸庞……”彩排现场传来小合唱《天灾有时 大爱无疆》熟悉的旋律。这是一首由雅安本土人士创作的歌曲。 舞台上,演唱者倾情献唱;舞台下,词曲作者李宣康回忆起创作这首歌的情景。 “这首歌不是一首新歌,它是‘5·12’汶川特大地震时,我有感而发创作的。”李宣康说,这首歌的主题来源于当年看到在大灾面前,全国从上到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无边的爱与奉献不断创造着地震营救和生命的奇迹。 “从歌词到谱曲,我仅用时两个小时,现在回想起创作时的情景,依然记得那种一气呵成的酣畅淋漓。”李宣康兴奋地讲述着,“创作时我就在想,这首歌一定要富有感召力,要能够激发人们的精气神,让演唱和倾听者都能从中获取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彩排舞台上,4名歌者用歌声回答着李宣康,这首多次登上不同舞台的歌曲,现在依旧充满了朝气和催人奋进的力量。 本报记者 鲁妮娜, BM=002版, type=0, ZB_DROP=0, TXS=2125, NODEID=null, DOCTITLE=紧扣时代脉搏 展现本土特色,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1, CONTENT=
文艺汇演进入紧张彩排中

文艺汇演进入紧张彩排中

“来,大家注意走位……”

12月28日上午,以“礼赞二十大 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雅安市喜迎2023年元旦文艺汇演进入最后彩排阶段。

舞台上,参演人员认真谨慎地完成每一个演出动作;舞台下,一份演出节目单最终敲定——5个篇章,15个节目。

细观节目单,时代、原创、本土等具有浓郁特色的字眼透过字里行间,跃然眼前。2023年的元旦文艺汇演是一场紧扣时代脉搏、本土风情浓郁的文化“大餐”。

与时代同呼吸

“我们这个节目以‘9·5’泸定地震发生时,石棉县的3个真实故事为原型改编的。”情景舞蹈《我们不是英雄》其中一名主创人员李弋萌说。

该节目将地震中一名村党支部书记的震后48小时、一群消防员的血肉人桥、一名普通村民的引路回家,三个真实故事通过改编串联呈现在舞台上,通过表演者忘我的舞蹈和现场声光电营造的效果,带领观众回忆大渡河边一幕幕感人的场景。

2022年,雅安在短时间内先后遭遇两次地震。灾难无情人有情,地震发生后,我市第一时间组织救援力量,专业的消防救援队伍、身负使命的党员干部、坚守一线的驻村书记和无数群众奔赴一线,在一次次生与死的抗衡中,挖掘生命的奇迹……

时代给出考验,雅安人民毅勇地交出答卷——河清海晏,山河无恙!

考验从来都不可能只有一项,疫情防控的第三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深深根植在每一名防疫人员心中。

“3名舞蹈者分别代表着志愿者、人民警察和医务工作者,他们是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龚建霞是情景音诗舞《逆行》的主创人员之一,在她看来,三年来,抗击疫情取得的成绩,依靠的是众志成城的力量。

该节目由15名参演人员共同完成,正如龚建霞所说,抗击疫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15名参演人员展现了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群众,在抗“疫”中不曾退缩的勇气和决心。

节目单里,展现雅安人民听从时代召唤,奋勇向前,勠力同心克服万难的节目催人奋进。

与雅安共节拍

夹金山下、硗碛湖边,嘉绒藏族群众聚居于此。

在硗碛众多民族特色文化中出类拔萃的多声部民歌,是氐羌文化与吐蕃文化融合的产物。它以二声部为主,以“一人领,众人穿”的组合为基本演唱形式。其领唱男女声皆可,常在中音声部由领唱把握旋律起唱,穿唱声部推迟进入,两声部的唱词、节奏及曲调进行方向基本相同,属支声型和声结构,和声特点为四五度音程重叠。

硗碛多声部民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雅安不可多得的宝藏。这一次元旦文艺汇演中,硗碛多声部民歌从山间走到舞台,让更多市民接触并了解“非遗”。

“我主要以宝兴多声部民歌作为创作的核心素材,通过其核心动机与旋律特征,为音乐发展的基础,在纵向声部上采用四、五度和声的手法,使音响效果表现出空灵圣洁的氛围,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突出嘉绒藏族的神秘和历史厚重感。”《嘉绒四季》作曲者丁一说,“这次搬上舞台的是全曲的最后一个部分《秋》。”

《秋》采用嘉绒藏族群众在秋天收获麦子时的打麦歌为主题,充满丰收的喜悦,与迎接新年的喜悦不谋而合。

据丁一介绍,《嘉绒四季》获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从立项开始,主创人员先后多次进入宝兴县硗碛藏族乡进行实地采风,与宝兴多声部民歌非遗传承人多次进行深入沟通,翻阅大量资料,学习多声部民歌的演唱技巧。同时,主创人员还到西藏自治区进行采风和学习,了解藏族文化和藏族群众的生活习惯,最终完成了《嘉绒四季》。

本次元旦文艺汇演中,诸如芦山花灯戏、彝族多声部演唱这样地方特色浓郁、具有鲜明民族色彩的节目也将逐个亮相。

本土创作亮眼

雅安人的元旦文艺汇演自然少不了雅安人的创作。翻开节目单,“本土原创”四个字无疑是这场文艺汇演的最大亮点。

文艺如同时代的号角。挖掘和鼓励本土文艺作品创作,能够提升文艺原创力,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在节目单中,主办单位的用心蕴含其中。

“奇迹在发生,感动在流淌,龙的炙热融化了上苍无情的脸庞……”彩排现场传来小合唱《天灾有时 大爱无疆》熟悉的旋律。这是一首由雅安本土人士创作的歌曲。

舞台上,演唱者倾情献唱;舞台下,词曲作者李宣康回忆起创作这首歌的情景。

“这首歌不是一首新歌,它是‘5·12’汶川特大地震时,我有感而发创作的。”李宣康说,这首歌的主题来源于当年看到在大灾面前,全国从上到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无边的爱与奉献不断创造着地震营救和生命的奇迹。

“从歌词到谱曲,我仅用时两个小时,现在回想起创作时的情景,依然记得那种一气呵成的酣畅淋漓。”李宣康兴奋地讲述着,“创作时我就在想,这首歌一定要富有感召力,要能够激发人们的精气神,让演唱和倾听者都能从中获取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彩排舞台上,4名歌者用歌声回答着李宣康,这首多次登上不同舞台的歌曲,现在依旧充满了朝气和催人奋进的力量。

本报记者 鲁妮娜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608146005727969280, IR_CONTENT=“来,大家注意走位……” 12月28日上午,以“礼赞二十大 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雅安市喜迎2023年元旦文艺汇演进入最后彩排阶段。 舞台上,参演人员认真谨慎地完成每一个演出动作;舞台下,一份演出节目单最终敲定——5个篇章,15个节目。 细观节目单,时代、原创、本土等具有浓郁特色的字眼透过字里行间,跃然眼前。2023年的元旦文艺汇演是一场紧扣时代脉搏、本土风情浓郁的文化“大餐”。 与时代同呼吸 “我们这个节目以‘9·5’泸定地震发生时,石棉县的3个真实故事为原型改编的。”情景舞蹈《我们不是英雄》其中一名主创人员李弋萌说。 该节目将地震中一名村党支部书记的震后48小时、一群消防员的血肉人桥、一名普通村民的引路回家,三个真实故事通过改编串联呈现在舞台上,通过表演者忘我的舞蹈和现场声光电营造的效果,带领观众回忆大渡河边一幕幕感人的场景。 2022年,雅安在短时间内先后遭遇两次地震。灾难无情人有情,地震发生后,我市第一时间组织救援力量,专业的消防救援队伍、身负使命的党员干部、坚守一线的驻村书记和无数群众奔赴一线,在一次次生与死的抗衡中,挖掘生命的奇迹…… 时代给出考验,雅安人民毅勇地交出答卷——河清海晏,山河无恙! 考验从来都不可能只有一项,疫情防控的第三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深深根植在每一名防疫人员心中。 “3名舞蹈者分别代表着志愿者、人民警察和医务工作者,他们是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龚建霞是情景音诗舞《逆行》的主创人员之一,在她看来,三年来,抗击疫情取得的成绩,依靠的是众志成城的力量。 该节目由15名参演人员共同完成,正如龚建霞所说,抗击疫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15名参演人员展现了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群众,在抗“疫”中不曾退缩的勇气和决心。 节目单里,展现雅安人民听从时代召唤,奋勇向前,勠力同心克服万难的节目催人奋进。 与雅安共节拍 夹金山下、硗碛湖边,嘉绒藏族群众聚居于此。 在硗碛众多民族特色文化中出类拔萃的多声部民歌,是氐羌文化与吐蕃文化融合的产物。它以二声部为主,以“一人领,众人穿”的组合为基本演唱形式。其领唱男女声皆可,常在中音声部由领唱把握旋律起唱,穿唱声部推迟进入,两声部的唱词、节奏及曲调进行方向基本相同,属支声型和声结构,和声特点为四五度音程重叠。 硗碛多声部民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雅安不可多得的宝藏。这一次元旦文艺汇演中,硗碛多声部民歌从山间走到舞台,让更多市民接触并了解“非遗”。 “我主要以宝兴多声部民歌作为创作的核心素材,通过其核心动机与旋律特征,为音乐发展的基础,在纵向声部上采用四、五度和声的手法,使音响效果表现出空灵圣洁的氛围,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突出嘉绒藏族的神秘和历史厚重感。”《嘉绒四季》作曲者丁一说,“这次搬上舞台的是全曲的最后一个部分《秋》。” 《秋》采用嘉绒藏族群众在秋天收获麦子时的打麦歌为主题,充满丰收的喜悦,与迎接新年的喜悦不谋而合。 据丁一介绍,《嘉绒四季》获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从立项开始,主创人员先后多次进入宝兴县硗碛藏族乡进行实地采风,与宝兴多声部民歌非遗传承人多次进行深入沟通,翻阅大量资料,学习多声部民歌的演唱技巧。同时,主创人员还到西藏自治区进行采风和学习,了解藏族文化和藏族群众的生活习惯,最终完成了《嘉绒四季》。 本次元旦文艺汇演中,诸如芦山花灯戏、彝族多声部演唱这样地方特色浓郁、具有鲜明民族色彩的节目也将逐个亮相。 本土创作亮眼 雅安人的元旦文艺汇演自然少不了雅安人的创作。翻开节目单,“本土原创”四个字无疑是这场文艺汇演的最大亮点。 文艺如同时代的号角。挖掘和鼓励本土文艺作品创作,能够提升文艺原创力,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在节目单中,主办单位的用心蕴含其中。 “奇迹在发生,感动在流淌,龙的炙热融化了上苍无情的脸庞……”彩排现场传来小合唱《天灾有时 大爱无疆》熟悉的旋律。这是一首由雅安本土人士创作的歌曲。 舞台上,演唱者倾情献唱;舞台下,词曲作者李宣康回忆起创作这首歌的情景。 “这首歌不是一首新歌,它是‘5·12’汶川特大地震时,我有感而发创作的。”李宣康说,这首歌的主题来源于当年看到在大灾面前,全国从上到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无边的爱与奉献不断创造着地震营救和生命的奇迹。 “从歌词到谱曲,我仅用时两个小时,现在回想起创作时的情景,依然记得那种一气呵成的酣畅淋漓。”李宣康兴奋地讲述着,“创作时我就在想,这首歌一定要富有感召力,要能够激发人们的精气神,让演唱和倾听者都能从中获取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彩排舞台上,4名歌者用歌声回答着李宣康,这首多次登上不同舞台的歌曲,现在依旧充满了朝气和催人奋进的力量。 本报记者 鲁妮娜,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21229002.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3/M00/00/23/wKhurWOse_uANHfoAAyuecnW6Cw351.png, ZB_AREA_LIST=, FB=

——雅安市喜迎2023年元旦文艺汇演节目背后的故事

, TS=文艺汇演进入紧张彩排中},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3, CODE=200, CURBM=002, YEAR=2022, PAPERDATE=2022/12/29, DAY=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