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力以赴决战决胜千亿目标
□本报评论员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去年全市打响了“四个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大会战,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20+5”条措施,以更大力度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获评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效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今年,全市上下要紧盯“营商环境评价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目标,一项一项促提升。
要“育种子”,倾心倾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力量载体,我们既要积极培育“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也要培育“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枝繁叶茂”的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一方面,要认真落实鼓励民间投资政策举措,持续提振民企投资信心,健全完善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回报机制,让更多民间资本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另一方面,要大力支持本地大企业发展,组建服务专班,为企业提供全过程跟踪、全要素保障、全方位服务;与此同时,多做“放水养鱼”工作,进一步出台更多有含金量的政策,为企业送去“及时雨”。
要“松松土”,纵深推进集成授权改革。全面对标省上,率先对雅州新区实施清单式批量授权,聚焦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塑造产业发展优势、促进土地要素高效利用等方面,高质量编制集成授权和赋能支持事项“两张清单”,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要加快补齐政务服务短板弱项,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全面提升服务质效。
要“施施肥”,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让各类市场主体安心投资、顺心办事、舒心创业。要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巩固好柔性执法成果,全覆盖严监管,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守牢实现千亿目标的底线任务。
要“勤修剪”,加快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不断培厚有利于市场主体健康生长的土壤,让党员干部既“亲”而有度,又“清”而有为。制定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为全市政商交往提供“明白卡”,党员干部堂堂正正走进企业,干干净净接触企业。要建立健全常态化企业诉求处理机制,立足服务一切企业、一切服务企业,健全需求收集、跟踪督导、结果反馈于一体的诉求处理机制,为企业办好事、解难事。
“拼经济、拼项目、拼环境”决胜千亿目标的奋进号角已经吹响,更需要持续用力、精准发力,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让公平高效的办事体验、贴心暖心的政务服务、雪中送炭的纾困解难,成为雅安营商环境的鲜明标识,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