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大兴群众修建雅兴大桥背后的故事
如今的雅兴大桥仍为周公河两岸交通发挥积极作用 本报记者 杨宇龙 摄
在雨城区,横跨周公河的雅兴大桥,是老城区与大兴产业功能板块的通道之一。很早以前这里没有桥,来往两岸全靠船只摆渡。
为了改善出行条件,打通发展壁垒,大兴群众筹集资金、自己出力修建雅兴大桥,圆了几代人直通城区的梦想。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万众一心,用血肉之躯浇铸出发展之桥、希望之桥。
梦想 建桥通城区
20世纪70年代,雅安县大兴公社(今雨城区大兴街道)虽然离城区只有7.5公里,但被周公河阻隔,咫尺天涯。建一座现代化的公路桥通往城区,是大兴人的梦想。
在当时要建造一座公路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那时候农民劳动一天只能得到0.36元,即便如此,也阻挡不了大兴人直通城区的愿望。
大兴群众筹集资金6.6万元,加上当时的雅安县委、县政府划拨的17.34万元,有了建桥的启动资金。雅安县交通局(今雨城区交通运输局)派高宗旬担任总工程师,胡登万、李仕奎、林月全等技术员到现场指导施工。
时任大兴公社党委副书记的汪宗荣担任总指挥,时任大兴公社三大队支部书记的孔庆昌担任副指挥。
建桥队伍由大兴公社6个大队,50个生产队,3000个劳动力组成。基本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其中石匠、木工、铁匠、篾匠、运输队各200人。建桥工程宣布开始后,这批人马立即到岗。
很快大兴群众第一年筹集的6.6万元资金到账,总工程师高宗旬和技术员胡登万也拿出建桥方案——雅兴桥修建成石拱桥。
努力 万事开头难
随着建桥方案的敲定,施工也有序展开。建桥的第一步是打桥墩的基础,而要在水中施工,如何阻挡水流是摆在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第一道程序,首先用篾匠编的三角状粽子笼,里面装大鹅卵石,它重量大,稳定性强,几百名农民把装满鹅卵石、周长33.3米的粽子笼掀下河,用它在周公河里形成第一道挡水墙。
第二道程序,篾匠把篾条编成蛇皮状,里面塞满小石头,能阻挡水的渗透,挡在粽子笼的前面,这次声势更大,号子喊得震天响,被农民掀下河的蛇皮笼激起一丈高的浪花。
第三道程序,篾匠把篾片编成细细密密的笼,名字叫被单笼,隔水能力更强,用它覆盖在蛇皮笼的外面。
此时,早就准备好的7台抽水机“怒吼”起来,这是政府筹备的,是工地上唯一的现代化机器。
虽然抽水的速度快于河水渗透的速度,但是水不抽干是不能挖泥土的。
面对这样的难题,还是农民有妙招,他们使用晒垫,因为它密不透风,挡水没问题。
晒垫铺在被单笼上,问题来了,晒垫薄,下面紧挨河床的部分被水冲得翻转,漏水的就是下面部分,该咋办?对策是用人力让它贴紧被单笼,可是,谁下去?水深近两米,当时正是“三九四九冻死老狗”的季节,周公山上还白雪皑皑,刺骨的河水令人望而生畏。
就算这样,还是有两个小伙子报名下河,孔庆昌以身作则,他们三人跳进冰冷的河中,手脚并用,让晒垫贴紧被单笼,上面的农民赶紧用石头泥沙填下去。
解决了漏水难题,水抽干了,也为下一步施工做好了准备。
奋斗 齐心打基础
接下来一场最艰巨、最持久的“战役”才拉开序幕。
桥墩必须矗立在坚固的岩石上,基础要挖至16米深。当时的条件下,这样深的基础全靠人工挖,用钢钎拗,用锄头挖,用錾子錾,用二火锤敲,把碎石和泥沙用撮箕一点一点地装入背篼,再靠人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背上岸。
河道最上面一层是石头泥沙,大约一米深,接下来是泥土,也有一米深,然后是岩石。
除了和坚硬的岩石“对抗”,他们还要和时间赛跑,如果不在枯水季节完成一个桥墩,洪水一来就前功尽弃。
随着桥基深度越深,困难越大,建桥队员通过圆木做成的梯子上下,圆木用抓钉抓牢,抓钉就是踏板。每一撮箕、每一背篼沙石都是湿漉漉的,他们的衣服裤子全湿了,他们背上背的是坚硬的岩石,背脊被磨出水泡、磨出血,他们咬紧牙关,用血肉之躯与之拼搏,用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农民特有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奋斗着。
工地上实行三班倒,昼夜不停,三百人轮流一班。晚上用的是探照灯,雪白的灯光照射下,一派斗志昂扬的场面,白天和黑夜都有广播,广播员黄全义每天坚守在广播室,播送公社党委的决定、表扬工地上好人好事的文章以及表扬先进人物的文章。
城区很多人常到工地参观,他们目睹这轰轰烈烈的劳动情景也很感动。
圆梦 连接主城区
第一个桥墩的基础挖到底了,填河工程于1971年11月30日全部结束,用卵石3200方、投竹笼1000个,经过工程师测试,符合架桥标准。
紧接着,桥墩工程正式启动。
第一步就是把开采的2米长的毛条石运到桥墩基础底部。
指挥部特别挑选出一批劳动力强的精壮小伙子,他们先安放6根毛条石,又横着放6根毛条石,再竖着放6根毛条石。完成毛条石安放任务,他们需要调制凝固毛条石的水泥浆。先投入500号的高标水泥,再加入瓜米石和凝固剂迅速搅动,越均匀越好,需要把水泥和瓜米石干拌3次、湿拌3次,分分秒秒都不能停。注入桥墩基础的高标号水泥浆迅速凝固,凝固的毛条石进入养护期。
7天以后,经过专家检测完全合格。以后的桥墩就轻车熟路,而且节约了时间和资金。在建桥资金筹备上,大兴群众积极筹款,每年生产队分红到户,大家都踊跃出钱,支持建桥。
到铺桥面水泥时,修缮二队予以支持,使用震动棒,保证了质量。
1976年底,一座长167米、宽7.5米、载重50吨的石拱桥正式通车,大兴群众“一桥飞架通城区”的梦想终于圆了。
在雨城区档案馆一份当年雅兴大桥工地办的简报上,一组数据清晰记录下建桥的耗费:用时六年,共投劳动日393202个,资金684598.10元;用木材276立方米、水泥336吨、条石3200立方米、沙砾石1000立方米、煤炭123吨、钢材9吨、柴油10吨、晒席205根;补助大米19660斤。
2014年年底,横跨青衣江的大兴大桥建成通车;2020年12月25日,大兴二桥投入使用,大兴和主城区之间又多两条重要交通纽带。
2020年12月底,雅兴大桥整治提升项目全面完工,提升桥梁美观性的同时,保障了市民安全出行。
如今,雅兴大桥仍为周公河两岸交通发挥着积极作用,大小汽车络绎不绝地奔驰在桥上。 王凌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