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接地气有活力
汉源县九襄镇桃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写福送红包活动
充满“泥土味”的宣讲,饱含“人情味”的志愿服务,体现“乡土味”的文化惠民活动……汉源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以志愿者为主体力量,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乡村,让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植根基层,融入百姓生活,浸润百姓心田。
充满“泥土味”的宣讲
为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至家喻户晓,汉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携手各所(站)开展多形式、多维度宣传宣讲,实现城乡全覆盖。
发挥党员干部“头雁效应”,组织各级党代表、名牌宣讲师等组建宣讲志愿服务队,分行业、片区开展宣传宣讲。针对辖区少数民族较多的现状,调动彝族头人、德古调解队、“五老”模范代表等德高望重人员参与,实现用“民族话”“家乡语”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投用文化流动舞台车、乡村“流动音响”等,创作歌谣舞蹈、民俗小品等“接地气”带“泥土味”的文艺作品,将乡村“村村响”、党群服务中心等资源转化为学习阵地,分时段播报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学校一线教学作用,利用学校宣传栏、班级图书角等,制办党的二十大精神板报、张贴习近平总书记金句赏析等,培养学生爱国情怀;运用“大美汉源”APP、融媒体中心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开设党的二十大时光等专栏,拍摄“贯彻落实干部说”等系列短视频,构建在线学习资源库,并在线下运用LED显示屏、社区公示栏等,滚动播放党的二十大宣传标语及视频、张贴系列精神解读等,组织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入户发放随身口袋书,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学习。
饱含“人情味”的志愿服务
果蔬是汉源县重要产业,汉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县科协携手,每月组织科普志愿者下乡开展服务,培训果树栽培、修剪等技术,到田间地头传授修枝、嫁接、授粉、疏果、施肥等技能。
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各乡(镇)、村(社区),根据居民需求,不定期组织摄影师、理发师、磨刀师、医护人员、公安、消防、金融等爱心志愿者,为有需求的群众拍全家福、理发、磨刀、义诊、宣传防诈骗知识等。
疫情期间,实践中心发出“携手同行 齐心战疫”志愿服务倡议,全县各实践所(站)积极响应,发动志愿者为困难群体送上“爱心防疫健康包”;九襄镇梨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共享药柜”,组织党员志愿者把家中多余药品分享给邻里乡亲,送到残疾人家中。
春节前后,新明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暖冬行 爱传递”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走访看望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慰问道德模范、先进典型,帮助打扫家庭卫生、维修家电等,用行动编织“爱心网”;开展“推进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宣传活动,引导群众文明祭扫,树立文明新风; 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行动,向全县发出文明健康用餐倡议,弘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倡导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新风尚。
体现“乡土味”的文化活动
为陶冶群众的爱国情操和感恩情怀,丰富文化生活,春节期间,汉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所(站)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让大家乐在其中,享受幸福。
富林镇滨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唱红歌、颂党恩”主题实践活动,文艺志愿者跳起热情洋溢的广场舞,舞动自信魅力,舞动健康活力;唱红歌比赛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唱出大家的爱国之情、感恩之情;象棋、乒乓球、羽毛球比赛,吸引许多人参与,社区还为参与者送上小礼物,居民既收获快乐也收获健康,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
唐家镇富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富林镇西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九襄镇红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片马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相继开展元宵游园会等活动。老少上阵,猜灯谜、做花灯、拉拔河等,既加深孩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还增强亲子互动交流,传递良好的家庭教育。
此外,其他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也组织志愿者开展文艺汇演,赞美新时代,团结奋斗向未来;志愿者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家看望、慰问,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学习状况,送去关爱与祝福,用实际行动践行崇德向善的社会主流价值。
胡捷 本报记者 彭加权
汉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普志愿者到片马乡为群众讲解大豆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