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购物袋我放在随时携带的包里,有时候逛街买了东西,就可以装进购物袋里。”近日,市民肖瑶在超市结账时拿出自备的购物袋,向朋友推荐。
肖瑶的购物袋可以收纳成一个小小的草莓造型,放在包里轻便又不占地方。“以前我在超市买东西,每次都会花几毛钱买塑料袋,家里的塑料袋越来越多。”肖瑶说。近些年,随着各方面宣传的加强,肖瑶渐渐认识了塑料对环境的影响,她开始下意识地随时携带购物袋出门,同时她也开始尽量不用或者少用一次性用品。
在肖瑶看来,使用耐用品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是如果人人都如此的话,就能对环境改善产生不小的影响。
“不跟风购买更新换代快的电子产品;选择低碳出行,优先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出行;利用自然采光,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尽量不开室内照明电灯,人走关灯,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不高于20摄氏度;多走楼梯,少乘电梯;一水多用,节约用纸,按需点餐不浪费;使用节能产品、绿色建材和绿色环保装修材料;闲置物品改造利用或捐赠……这些事情看起来都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一人一点,就可以节约下来巨大的资源,也可以为我们的地球‘减负’。”肖瑶说。
本报记者 鲁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