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3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搭建双语服务“小窗口” 厚植民族团结“大情怀”

——宝兴县持续提升藏汉“双语”政务服务水平

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为藏族群众提供服务

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为藏族群众提供服务

硗碛藏族乡地处夹金山南麓,是宝兴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这里居住的5400多名群众中,嘉绒藏族人口占比达98%以上,群众日常多以嘉绒藏语交流。

如何打通语言壁垒,提高为民服务质量?近年来,宝兴县从少数民族群众个性化需求出发,推出了一系列“双语”服务措施,设立“双语”窗口,更高效地解决了藏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这其中,就有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水平的“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特色服务模式。

“小窗口”里无小事 “双语”最懂你的心

“阿吉,计划生育嘎管儿无得铁格叁嘎巴……(汉语意:孃孃,我想要办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11月14日,硗碛藏族乡夹金山村泽根组村民安乓,匆匆来到硗碛藏族乡便民服务中心。

话一出口,安乓心里满是担心:自己的汉语讲得不好,子女又不在身边,虽然听说有“双语”服务,但要是工作人员听不清、听不懂,今天这事儿还能办好吗?

听到安乓用藏语说话,刚刚还用汉语打招呼的“双语”窗口工作人员,随即用熟练的藏语和安乓交流起来。听着熟悉的语言,刚刚还有些局促的安乓,顿时眉头舒展,不再感到局促。

交流变得顺畅起来,工作人员一边递上一杯热水,一边耐心询问其家庭人口信息,并全程协助其填写申请表格、复印相关证件、提交相关资料。

“现在你只需要安心在家等候,工作人员会通过电话联系或者上门服务告知结果,不用再多跑了。”片刻后,所有办理流程顺畅完成,这让安乓有些喜悦和激动。“没想到现在乡上办事这么方便哟!”

在硗碛藏族乡,像安乓这样汉语表达不畅的村民还有不少,宝兴县行政审批局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政务服务。该局曾做过调查,对基层政府办事印象停留在多年前的,硗碛藏族乡占比约10%。

近年来,宝兴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总抓手,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通过搭建“双语”服务“小窗口”、厚植民族团结“大情怀”,凝心聚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走廊,持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提高少数民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截至目前,县乡村三级政务藏汉“双语”村官代办队,已为5000余人次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帮代办等服务,为群众提供便民邮寄服务2250余件次;群众对政务服务事项“好差评”主动评价23341件,好评率达100%。

“大情怀”里藏实招 服务创新成体系

看得见的服务成效、听得到的赞叹,离不开宝兴县行政审批局持续完善、创新、拓展的“双语”服务体系。

目标很明确:做优为民服务“政务走廊”、构建平安和谐“民族走廊”、做精农旅融合“产业走廊”。

目标明、方向清,勇探索、重实践。

以创建标杆政务服务大厅、乡镇“星级便民服务中心”和“政务服务+”综合体为契机,设立2个县乡两级“双语”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并同步联动优化县、乡、村三级藏汉“双语”帮办代办队伍,完善藏汉“双语”帮办代办队伍工作机制。

“机制和队伍建起来了,服务水平的提升,主要还得看人。”宝兴县行政审批局局长张恒铭说,将业务能力强、服务优,又会说藏语的工作人员安排到窗口一线,并通过培训让其熟练掌握沟通协调、应急处突等技巧,是关键所在。

不仅要做群众信赖的“贴心人”,还要当熟悉政策的“活字典”。

探索推出“一号响应+全程协助”远程协助服务,以“网办优先、自助为辅、窗口兜底”,实现“村官代办+”服务升级;针对“老、弱、病、残”特殊需求群众开设绿色通道,丰富“扫码办”内容,满足藏族青年村民自助办理需求。

完善之外还有创新。

制作“一次办”指南29个,制作“双语”小视频5个;培养少数民族“法律明白人”54人,引导群众树立法治意识;培养“马背上的调解员”7名,今年已提供法律咨询1100余次、办理法律援助280余件;调解矛盾纠纷59件,调解成功率100%。

有创新还有拓展。

梳理“政务服务+”高频事项82项,整合党群服务中心、供销为农服务中心、邮政网点等资源,将服务延伸至群众需求、产业发展最末端。

听得懂群众的话,明白群众的需求,才能办好群众的事——这是宝兴县为民政务服务高质量、受信赖的真实写照。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为民政务服务,让藏汉‘双语’暖心服务,更长久地润泽民族团结进步‘幸福花’。”宝兴县相关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孙振宇

工作人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拍摄证件照

工作人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拍摄证件照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11, PREBM=002, NUM=2, GUID=1724850165617065985, BMS=[001, 002, 003, 004], DETAIL={BC=003,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3/11/16/003/1724850165617065985.html, DOCPUBTIME=2023-11-16 08:31:07, DOCAUTHOR=孙振宇, CLEAR_CONTENT= 硗碛藏族乡地处夹金山南麓,是宝兴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这里居住的5400多名群众中,嘉绒藏族人口占比达98%以上,群众日常多以嘉绒藏语交流。 如何打通语言壁垒,提高为民服务质量?近年来,宝兴县从少数民族群众个性化需求出发,推出了一系列“双语”服务措施,设立“双语”窗口,更高效地解决了藏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这其中,就有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水平的“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特色服务模式。 “小窗口”里无小事 “双语”最懂你的心 “阿吉,计划生育嘎管儿无得铁格叁嘎巴……(汉语意:孃孃,我想要办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11月14日,硗碛藏族乡夹金山村泽根组村民安乓,匆匆来到硗碛藏族乡便民服务中心。 话一出口,安乓心里满是担心:自己的汉语讲得不好,子女又不在身边,虽然听说有“双语”服务,但要是工作人员听不清、听不懂,今天这事儿还能办好吗? 听到安乓用藏语说话,刚刚还用汉语打招呼的“双语”窗口工作人员,随即用熟练的藏语和安乓交流起来。听着熟悉的语言,刚刚还有些局促的安乓,顿时眉头舒展,不再感到局促。 交流变得顺畅起来,工作人员一边递上一杯热水,一边耐心询问其家庭人口信息,并全程协助其填写申请表格、复印相关证件、提交相关资料。 “现在你只需要安心在家等候,工作人员会通过电话联系或者上门服务告知结果,不用再多跑了。”片刻后,所有办理流程顺畅完成,这让安乓有些喜悦和激动。“没想到现在乡上办事这么方便哟!” 在硗碛藏族乡,像安乓这样汉语表达不畅的村民还有不少,宝兴县行政审批局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政务服务。该局曾做过调查,对基层政府办事印象停留在多年前的,硗碛藏族乡占比约10%。 近年来,宝兴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总抓手,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通过搭建“双语”服务“小窗口”、厚植民族团结“大情怀”,凝心聚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走廊,持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提高少数民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截至目前,县乡村三级政务藏汉“双语”村官代办队,已为5000余人次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帮代办等服务,为群众提供便民邮寄服务2250余件次;群众对政务服务事项“好差评”主动评价23341件,好评率达100%。 “大情怀”里藏实招 服务创新成体系 看得见的服务成效、听得到的赞叹,离不开宝兴县行政审批局持续完善、创新、拓展的“双语”服务体系。 目标很明确:做优为民服务“政务走廊”、构建平安和谐“民族走廊”、做精农旅融合“产业走廊”。 目标明、方向清,勇探索、重实践。 以创建标杆政务服务大厅、乡镇“星级便民服务中心”和“政务服务+”综合体为契机,设立2个县乡两级“双语”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并同步联动优化县、乡、村三级藏汉“双语”帮办代办队伍,完善藏汉“双语”帮办代办队伍工作机制。 “机制和队伍建起来了,服务水平的提升,主要还得看人。”宝兴县行政审批局局长张恒铭说,将业务能力强、服务优,又会说藏语的工作人员安排到窗口一线,并通过培训让其熟练掌握沟通协调、应急处突等技巧,是关键所在。 不仅要做群众信赖的“贴心人”,还要当熟悉政策的“活字典”。 探索推出“一号响应+全程协助”远程协助服务,以“网办优先、自助为辅、窗口兜底”,实现“村官代办+”服务升级;针对“老、弱、病、残”特殊需求群众开设绿色通道,丰富“扫码办”内容,满足藏族青年村民自助办理需求。 完善之外还有创新。 制作“一次办”指南29个,制作“双语”小视频5个;培养少数民族“法律明白人”54人,引导群众树立法治意识;培养“马背上的调解员”7名,今年已提供法律咨询1100余次、办理法律援助280余件;调解矛盾纠纷59件,调解成功率100%。 有创新还有拓展。 梳理“政务服务+”高频事项82项,整合党群服务中心、供销为农服务中心、邮政网点等资源,将服务延伸至群众需求、产业发展最末端。 听得懂群众的话,明白群众的需求,才能办好群众的事——这是宝兴县为民政务服务高质量、受信赖的真实写照。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为民政务服务,让藏汉‘双语’暖心服务,更长久地润泽民族团结进步‘幸福花’。”宝兴县相关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孙振宇, BM=003版, type=0, ZB_DROP=0, TXS=1857, NODEID=null, DOCTITLE=搭建双语服务“小窗口” 厚植民族团结“大情怀”,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1, CONTENT=
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为藏族群众提供服务

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为藏族群众提供服务

硗碛藏族乡地处夹金山南麓,是宝兴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这里居住的5400多名群众中,嘉绒藏族人口占比达98%以上,群众日常多以嘉绒藏语交流。

如何打通语言壁垒,提高为民服务质量?近年来,宝兴县从少数民族群众个性化需求出发,推出了一系列“双语”服务措施,设立“双语”窗口,更高效地解决了藏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这其中,就有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水平的“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特色服务模式。

“小窗口”里无小事 “双语”最懂你的心

“阿吉,计划生育嘎管儿无得铁格叁嘎巴……(汉语意:孃孃,我想要办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11月14日,硗碛藏族乡夹金山村泽根组村民安乓,匆匆来到硗碛藏族乡便民服务中心。

话一出口,安乓心里满是担心:自己的汉语讲得不好,子女又不在身边,虽然听说有“双语”服务,但要是工作人员听不清、听不懂,今天这事儿还能办好吗?

听到安乓用藏语说话,刚刚还用汉语打招呼的“双语”窗口工作人员,随即用熟练的藏语和安乓交流起来。听着熟悉的语言,刚刚还有些局促的安乓,顿时眉头舒展,不再感到局促。

交流变得顺畅起来,工作人员一边递上一杯热水,一边耐心询问其家庭人口信息,并全程协助其填写申请表格、复印相关证件、提交相关资料。

“现在你只需要安心在家等候,工作人员会通过电话联系或者上门服务告知结果,不用再多跑了。”片刻后,所有办理流程顺畅完成,这让安乓有些喜悦和激动。“没想到现在乡上办事这么方便哟!”

在硗碛藏族乡,像安乓这样汉语表达不畅的村民还有不少,宝兴县行政审批局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政务服务。该局曾做过调查,对基层政府办事印象停留在多年前的,硗碛藏族乡占比约10%。

近年来,宝兴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总抓手,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通过搭建“双语”服务“小窗口”、厚植民族团结“大情怀”,凝心聚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走廊,持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提高少数民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截至目前,县乡村三级政务藏汉“双语”村官代办队,已为5000余人次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帮代办等服务,为群众提供便民邮寄服务2250余件次;群众对政务服务事项“好差评”主动评价23341件,好评率达100%。

“大情怀”里藏实招 服务创新成体系

看得见的服务成效、听得到的赞叹,离不开宝兴县行政审批局持续完善、创新、拓展的“双语”服务体系。

目标很明确:做优为民服务“政务走廊”、构建平安和谐“民族走廊”、做精农旅融合“产业走廊”。

目标明、方向清,勇探索、重实践。

以创建标杆政务服务大厅、乡镇“星级便民服务中心”和“政务服务+”综合体为契机,设立2个县乡两级“双语”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并同步联动优化县、乡、村三级藏汉“双语”帮办代办队伍,完善藏汉“双语”帮办代办队伍工作机制。

“机制和队伍建起来了,服务水平的提升,主要还得看人。”宝兴县行政审批局局长张恒铭说,将业务能力强、服务优,又会说藏语的工作人员安排到窗口一线,并通过培训让其熟练掌握沟通协调、应急处突等技巧,是关键所在。

不仅要做群众信赖的“贴心人”,还要当熟悉政策的“活字典”。

探索推出“一号响应+全程协助”远程协助服务,以“网办优先、自助为辅、窗口兜底”,实现“村官代办+”服务升级;针对“老、弱、病、残”特殊需求群众开设绿色通道,丰富“扫码办”内容,满足藏族青年村民自助办理需求。

完善之外还有创新。

制作“一次办”指南29个,制作“双语”小视频5个;培养少数民族“法律明白人”54人,引导群众树立法治意识;培养“马背上的调解员”7名,今年已提供法律咨询1100余次、办理法律援助280余件;调解矛盾纠纷59件,调解成功率100%。

有创新还有拓展。

梳理“政务服务+”高频事项82项,整合党群服务中心、供销为农服务中心、邮政网点等资源,将服务延伸至群众需求、产业发展最末端。

听得懂群众的话,明白群众的需求,才能办好群众的事——这是宝兴县为民政务服务高质量、受信赖的真实写照。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为民政务服务,让藏汉‘双语’暖心服务,更长久地润泽民族团结进步‘幸福花’。”宝兴县相关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孙振宇

工作人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拍摄证件照

工作人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拍摄证件照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724850165617065985, IR_CONTENT= 硗碛藏族乡地处夹金山南麓,是宝兴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这里居住的5400多名群众中,嘉绒藏族人口占比达98%以上,群众日常多以嘉绒藏语交流。 如何打通语言壁垒,提高为民服务质量?近年来,宝兴县从少数民族群众个性化需求出发,推出了一系列“双语”服务措施,设立“双语”窗口,更高效地解决了藏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这其中,就有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水平的“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特色服务模式。 “小窗口”里无小事 “双语”最懂你的心 “阿吉,计划生育嘎管儿无得铁格叁嘎巴……(汉语意:孃孃,我想要办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11月14日,硗碛藏族乡夹金山村泽根组村民安乓,匆匆来到硗碛藏族乡便民服务中心。 话一出口,安乓心里满是担心:自己的汉语讲得不好,子女又不在身边,虽然听说有“双语”服务,但要是工作人员听不清、听不懂,今天这事儿还能办好吗? 听到安乓用藏语说话,刚刚还用汉语打招呼的“双语”窗口工作人员,随即用熟练的藏语和安乓交流起来。听着熟悉的语言,刚刚还有些局促的安乓,顿时眉头舒展,不再感到局促。 交流变得顺畅起来,工作人员一边递上一杯热水,一边耐心询问其家庭人口信息,并全程协助其填写申请表格、复印相关证件、提交相关资料。 “现在你只需要安心在家等候,工作人员会通过电话联系或者上门服务告知结果,不用再多跑了。”片刻后,所有办理流程顺畅完成,这让安乓有些喜悦和激动。“没想到现在乡上办事这么方便哟!” 在硗碛藏族乡,像安乓这样汉语表达不畅的村民还有不少,宝兴县行政审批局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政务服务。该局曾做过调查,对基层政府办事印象停留在多年前的,硗碛藏族乡占比约10%。 近年来,宝兴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总抓手,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通过搭建“双语”服务“小窗口”、厚植民族团结“大情怀”,凝心聚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走廊,持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提高少数民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截至目前,县乡村三级政务藏汉“双语”村官代办队,已为5000余人次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帮代办等服务,为群众提供便民邮寄服务2250余件次;群众对政务服务事项“好差评”主动评价23341件,好评率达100%。 “大情怀”里藏实招 服务创新成体系 看得见的服务成效、听得到的赞叹,离不开宝兴县行政审批局持续完善、创新、拓展的“双语”服务体系。 目标很明确:做优为民服务“政务走廊”、构建平安和谐“民族走廊”、做精农旅融合“产业走廊”。 目标明、方向清,勇探索、重实践。 以创建标杆政务服务大厅、乡镇“星级便民服务中心”和“政务服务+”综合体为契机,设立2个县乡两级“双语”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并同步联动优化县、乡、村三级藏汉“双语”帮办代办队伍,完善藏汉“双语”帮办代办队伍工作机制。 “机制和队伍建起来了,服务水平的提升,主要还得看人。”宝兴县行政审批局局长张恒铭说,将业务能力强、服务优,又会说藏语的工作人员安排到窗口一线,并通过培训让其熟练掌握沟通协调、应急处突等技巧,是关键所在。 不仅要做群众信赖的“贴心人”,还要当熟悉政策的“活字典”。 探索推出“一号响应+全程协助”远程协助服务,以“网办优先、自助为辅、窗口兜底”,实现“村官代办+”服务升级;针对“老、弱、病、残”特殊需求群众开设绿色通道,丰富“扫码办”内容,满足藏族青年村民自助办理需求。 完善之外还有创新。 制作“一次办”指南29个,制作“双语”小视频5个;培养少数民族“法律明白人”54人,引导群众树立法治意识;培养“马背上的调解员”7名,今年已提供法律咨询1100余次、办理法律援助280余件;调解矛盾纠纷59件,调解成功率100%。 有创新还有拓展。 梳理“政务服务+”高频事项82项,整合党群服务中心、供销为农服务中心、邮政网点等资源,将服务延伸至群众需求、产业发展最末端。 听得懂群众的话,明白群众的需求,才能办好群众的事——这是宝兴县为民政务服务高质量、受信赖的真实写照。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为民政务服务,让藏汉‘双语’暖心服务,更长久地润泽民族团结进步‘幸福花’。”宝兴县相关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孙振宇,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31116003.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3/M00/00/4C/wKhurWVVayKAN5xEAAo7QA_8r30440.png, ZB_AREA_LIST=, FB=

——宝兴县持续提升藏汉“双语”政务服务水平

, TS=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为藏族群众提供服务&&工作人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拍摄证件照},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4, CODE=200, CURBM=003, YEAR=2023, PAPERDATE=2023/11/16, DAY=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