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3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马溪豆花

□ 何文

豆子、豆浆、豆花、豆腐、臭豆腐、豆腐干,这是依时序的推进豆类制品各阶段的名称。如果进行“豆生”年代划分,豆子是起点属于婴儿期,豆浆是童年,豆花不正是还带着露水珠珠、含苞欲放的美少年吗?

即便如此,在动笔之前,没想过要以豆花为题,专门写一篇文章。与我这种状态相似的还有刘廷秋,年过而立,被世俗之人称为到了“豆腐渣”年龄的她,之前从没想过将专门以豆花为业,余生都为之奋斗。

午后,客人们逐渐散去。从天刚亮就热闹起来的庭院终于安静下来。累了大半天的刘廷秋一家终于可以停下来歇一歇了。刘廷秋会给自己泡一壶茶,坐在院坝边,一个人静静地呆着。此刻,身是静的,心也是静。这座自小生活的小院,经过她精心打理,花花草草将普通的院坝开成了小花园。

家在县城的东面半山腰上,在院坝往西望过去,视线越过前面的矮山顶,可以看到天全县城拥挤的房屋,那里代表着繁华与热闹。家门前那条小溪流到山脚下却不进城,如没见过世面的乡村少年怯怯地贴着山边从城外溜走了。刘廷秋小时候随大人们去县城,每次走到这里要先在溪里将鞋上的泥土洗得干干净净才进城,溪流因此被人叫做洗脚溪。洗泥巴是为了衣着清洁,更是怕城里人耻笑。

刘廷秋还记得,小时候吃过晚饭,一家人坐在院里乘凉,看着县城里璀璨的灯光,父母会像其他长辈一样,希望孩子们有一天能成为城里人。她与妹妹默默地听着,心里艳羡不已,渴望被其中的一盏灯照着。在她的眼里,城里灯光比天上的星星更多、更亮。但她依偎着父母,即使在黑夜里也觉得无比踏实温暖。

天全的乡村大同小异,多山地少平坝,田坝种水稻,山地栽玉米。一年两季,春天播种以水稻玉米为主,产量大,称为大春;秋收后播种小麦油菜,来年收割,叫小春,这四类是主粮。地上的所有出产中,豆类显得最特殊,算不上主粮,但地位又远高于其他作物。除了可以卖钱,还是农家最重要的储备品。忙四月抢八月,忙着种完主粮后,人们才抽空把豆种撒到地里,或见缝插针似的挖个窝,丢几粒进去。所以,玉米地里、田埂上随处可寻豆类的身影。虽然得不到水稻、玉米那种重点关照的待遇,自己默默地生长,像个懂事又善解人意的乖孩子,不让人操心就成熟了。水稻、玉米收回家晒干入仓了,只有豆子们还在地里,叶子掉光后,豆荚显得更饱满。秋雨连绵,豆荚上挂满眼泪一样的雨水珠,闲暇的人们才发现这些受到冷遇的孩子们在凉飕飕的秋风中等待主人领回家。连着豆秆扯起,再捆成把,背回家后挂在竹竿或小树条搭成的晾架上,慢慢晾干。小春忙完,地里的农活总算是告一段落,村民们才不慌不忙地来打理豆子。选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将豆秆取下,铺开,用梿枷反复捶打。豆子倒也没计较被人长久的冷落,被梿枷敲门似的一阵叩敲,欢快地从豆荚里蹦跳而出。刘廷秋与妹妹忙着把飞得远的豆粒追捡回来。

伴着梿枷声在村庄里响成一片,村子里飘出浓浓的豆花香气。做豆花,刘廷秋是看会的。她母亲说,她也是自己看会的。如果硬要说学,也是跟着家里的长辈,照模学样地做。在大人们身边打下手,一辈一辈言传身教继承下来。这倒的确是名正言顺的祖传。

“团豆子”是天全的说法。打出来的新豆子里混着土块小石子,也有瘪的、坏的。撮一碗豆子倒在圆形的竹编蒸笼里,双手抓着蒸笼边“8”字一样地晃动,这动作就叫“团”。这是优胜劣汰的比赛,通过滚动,好豆子与杂质、坏豆分离开。将好豆子倒进另一个大竹筐里,“哔哔啪啪”响成一片。

挑拣出的好豆子要进行浸泡,发胀,之后才是上磨。刘廷秋家里有一副青石打制的手推小磨。平日里闲在一边,这时忙碌起来。石磨天生有一副好牙口,但母亲每次用长把勺往里添豆子时,喂得都很“吝啬”,一次二十粒左右,还要掺上半勺水。推磨也不能忽快忽慢,转三圈加一勺,转三圈加一勺。短暂的新鲜劲过后,感觉到推磨是项苦力活,手磨子不重,起初还不吃力,时间久了,腰酸手软。用手撑着腰叫苦,还被大人讥笑说小娃娃没腰杆。这也才理解家乡人所说的三大苦,“打铁上山磨豆腐”。她曾暗地里嫌母亲“死板”,为了早些把豆子磨完,趁母亲临时离开由自己掌勺的机会,豆子添得多,把磨子推得飞快,豆浆都飞溅到磨槽外。母亲回来,忍不住埋怨,说磨出的豆渣颗粒粗,出浆少,吃起不细腻。从此,她做豆花时再不敢有半点马虎。

曹植在七步诗里说:“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硬生生将煮豆说成是手足相残。刘廷秋看来却是完全不同的情境,豆萁是母亲,辛苦将豆子养育大,为了子女们取得更大的成就,她拼尽最后一点力气,燃烧自己。这才是豆子家庭骨肉间最真实的写照。

刘廷秋爱吃母亲做的豆花,但一年吃不了几回。她去县城时,看到街边上专卖豆花的饮食店大锅里装满白生生的豆花,也有专做豆腐卖的,想吃就去买,不用自己费神劳力地做。她一再心生羡慕,觉得城里生活真好。

刘廷秋成年后在城市安了家,想吃豆花、豆腐不花力气只花几块钱就能吃到。但总觉得城里卖的豆花都不好吃。她怀疑是这些年吃好东西吃多了,胃口变得挑剔娇贵,抑或是人生阅历多了败坏口味。在外呆的时间越久,走过的地方越广,见过的繁华越艳,经的事越多就越怀念家乡的那个小山村,越是想吃母亲做的豆花。

刘廷秋两姐妹成年后,父母负担轻了,却不肯来城里与她们一起住,说是舍不得生活了一辈子的农村。还说现在交通方便,坐车一晃眼就到县城。反倒是城里人觉得乡村空气好,走路锻炼的人天天从门前经过。走累了,坐在她家院子边歇气。一天,她刚好熬了豆浆,坐着休息的人问能不能卖些给他们解解渴。母亲舀了几碗出来,尝了都夸好。说是以他们的手艺开一家豆花店,肯定比城里那些专卖豆制品的生意好。父母被这话打动了,试着在院坝里支起摊子来。一来二去,走山路锻炼的人都知道马溪半山上有家豆花好吃。

那时,刘廷秋还远在几百公里之外忙着其他事业,这种消息也还没传到她所在的地方。她把母亲做豆花好吃当成秘密私下分享给城里的朋友,在讲的过程中让自己解解馋。听她说得这么好,朋友半是带着好奇,半是带着陪同的心理跟她一起回家。那些号称吃遍东西南北尝尽山珍海味的人,也忍不住一致叫好。起初她还以为是照顾情面说的客气话,后来见到连那些往日为保持身材而对诸多美味也难得举箸的女士一再添加,男士更是不顾绅士形象吃得将皮带放了又放时,她才相信他们对豆花是真爱。

世间美好之物皆应相映相衬。刘廷秋没有选用细瓷碗盏,而是就地取材,选用本地出产的土砂锅。表面粗糙不说,颜色还黑不溜秋的,用它来装豆花简直是暴殄天物。没想到呈现出绝佳视觉效果,粗衬细,黑托白。传统的方桌面上放一个原来用来团豆子的竹蒸笼,盛豆花的黑砂锅摆在蒸笼中心,四周再摆上十一个小碟子。看似粗陋的器具处处保留着乡村的底色,又寓含着天圆地方。围桌子而坐,让就餐有一种庄严的仪式感。乍一看,十一个小碟像极了儿时办“过家家”的盘盘碗碗,里面却容纳了酸甜麻辣。这些佐料从原料、味道、制作,都是她一再尝试后才确定下来的。单说十一这个数字,暗含她一心一意做豆花的决心与宏愿。这些配味里没有苦味,不是粗心,她说人一生中要经历的苦太多了,她不忍心让客人在吃饭时再尝到一点点苦。心细如此的人,却又调皮地暗设了一道“陷阱”,这碟子里有一个装的是”忍子”(一种形似油菜籽的本地产香料),拌着豆花吃,会在细滑中轻轻地硌一下牙,提醒人们在畅快之时也还得留心,得意不忘形。也有女士会惊呼,这像打开的化妆盒,十一个味碟就是一套色系齐全的化妆品,白嫩的豆花素面以待,等食客们上妆打扮,亲手调一份美食,给自己一份美好享受。

天全有一种吃法,叫豆花饭。白米饭配着豆花吃,如果一碗不够,再来一碗,可以是豆花,也可以是白米饭。当然,好酒的还可额外要一杯白酒。足以让人吃得肚圆腹满。

刘廷秋不想随大流,给豆花配的是火烧子馍馍。以玉米或麦子面为原料,熬豆花时放在灶塘的热灰里烤,豆花出锅,馍也熟了。原本是归在粗粮里上不得台面的,但就着豆花吃,粗细相得益彰成了美味。

既不居闹市,又不当道。仅凭一道豆花就将一个离城差不多十里远的农家小院带得热闹非凡,从天刚亮就人声鼎沸。人们止不住要问刘廷秋有什么秘诀。其实这个问题她也在问自己。仔细回想从采购到制作的全过程,她一直坚持着当年母亲的要求,严格把关每一种原材料,严格管控每一道工艺。一心一意地想保持住原来的味道。

虽然精挑细选制作了那么多的佐料,刘廷秋现在更喜欢吃清水豆花。或许经历的人与事多了之后,更愿意活得单纯一点,本真一点。

在忙碌了一天后,一家人还会像当年一样坐在院子里摆龙门阵。向西望去,天全县城比童年时更繁华,灯也更亮,刘廷秋却不再心生羡慕。现在,她更愿意抬起头看天上的星星。只是,星星比当年少了很多。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11, PREBM=002, NUM=2, GUID=1725922229088092161, BMS=[001, 002, 003, 004], DETAIL={BC=003,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3/11/19/003/1725922229088092161.html, DOCPUBTIME=2023-11-19 01:01:07, DOCAUTHOR=, CLEAR_CONTENT=□ 何文 豆子、豆浆、豆花、豆腐、臭豆腐、豆腐干,这是依时序的推进豆类制品各阶段的名称。如果进行“豆生”年代划分,豆子是起点属于婴儿期,豆浆是童年,豆花不正是还带着露水珠珠、含苞欲放的美少年吗? 即便如此,在动笔之前,没想过要以豆花为题,专门写一篇文章。与我这种状态相似的还有刘廷秋,年过而立,被世俗之人称为到了“豆腐渣”年龄的她,之前从没想过将专门以豆花为业,余生都为之奋斗。 午后,客人们逐渐散去。从天刚亮就热闹起来的庭院终于安静下来。累了大半天的刘廷秋一家终于可以停下来歇一歇了。刘廷秋会给自己泡一壶茶,坐在院坝边,一个人静静地呆着。此刻,身是静的,心也是静。这座自小生活的小院,经过她精心打理,花花草草将普通的院坝开成了小花园。 家在县城的东面半山腰上,在院坝往西望过去,视线越过前面的矮山顶,可以看到天全县城拥挤的房屋,那里代表着繁华与热闹。家门前那条小溪流到山脚下却不进城,如没见过世面的乡村少年怯怯地贴着山边从城外溜走了。刘廷秋小时候随大人们去县城,每次走到这里要先在溪里将鞋上的泥土洗得干干净净才进城,溪流因此被人叫做洗脚溪。洗泥巴是为了衣着清洁,更是怕城里人耻笑。 刘廷秋还记得,小时候吃过晚饭,一家人坐在院里乘凉,看着县城里璀璨的灯光,父母会像其他长辈一样,希望孩子们有一天能成为城里人。她与妹妹默默地听着,心里艳羡不已,渴望被其中的一盏灯照着。在她的眼里,城里灯光比天上的星星更多、更亮。但她依偎着父母,即使在黑夜里也觉得无比踏实温暖。 天全的乡村大同小异,多山地少平坝,田坝种水稻,山地栽玉米。一年两季,春天播种以水稻玉米为主,产量大,称为大春;秋收后播种小麦油菜,来年收割,叫小春,这四类是主粮。地上的所有出产中,豆类显得最特殊,算不上主粮,但地位又远高于其他作物。除了可以卖钱,还是农家最重要的储备品。忙四月抢八月,忙着种完主粮后,人们才抽空把豆种撒到地里,或见缝插针似的挖个窝,丢几粒进去。所以,玉米地里、田埂上随处可寻豆类的身影。虽然得不到水稻、玉米那种重点关照的待遇,自己默默地生长,像个懂事又善解人意的乖孩子,不让人操心就成熟了。水稻、玉米收回家晒干入仓了,只有豆子们还在地里,叶子掉光后,豆荚显得更饱满。秋雨连绵,豆荚上挂满眼泪一样的雨水珠,闲暇的人们才发现这些受到冷遇的孩子们在凉飕飕的秋风中等待主人领回家。连着豆秆扯起,再捆成把,背回家后挂在竹竿或小树条搭成的晾架上,慢慢晾干。小春忙完,地里的农活总算是告一段落,村民们才不慌不忙地来打理豆子。选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将豆秆取下,铺开,用梿枷反复捶打。豆子倒也没计较被人长久的冷落,被梿枷敲门似的一阵叩敲,欢快地从豆荚里蹦跳而出。刘廷秋与妹妹忙着把飞得远的豆粒追捡回来。 伴着梿枷声在村庄里响成一片,村子里飘出浓浓的豆花香气。做豆花,刘廷秋是看会的。她母亲说,她也是自己看会的。如果硬要说学,也是跟着家里的长辈,照模学样地做。在大人们身边打下手,一辈一辈言传身教继承下来。这倒的确是名正言顺的祖传。 “团豆子”是天全的说法。打出来的新豆子里混着土块小石子,也有瘪的、坏的。撮一碗豆子倒在圆形的竹编蒸笼里,双手抓着蒸笼边“8”字一样地晃动,这动作就叫“团”。这是优胜劣汰的比赛,通过滚动,好豆子与杂质、坏豆分离开。将好豆子倒进另一个大竹筐里,“哔哔啪啪”响成一片。 挑拣出的好豆子要进行浸泡,发胀,之后才是上磨。刘廷秋家里有一副青石打制的手推小磨。平日里闲在一边,这时忙碌起来。石磨天生有一副好牙口,但母亲每次用长把勺往里添豆子时,喂得都很“吝啬”,一次二十粒左右,还要掺上半勺水。推磨也不能忽快忽慢,转三圈加一勺,转三圈加一勺。短暂的新鲜劲过后,感觉到推磨是项苦力活,手磨子不重,起初还不吃力,时间久了,腰酸手软。用手撑着腰叫苦,还被大人讥笑说小娃娃没腰杆。这也才理解家乡人所说的三大苦,“打铁上山磨豆腐”。她曾暗地里嫌母亲“死板”,为了早些把豆子磨完,趁母亲临时离开由自己掌勺的机会,豆子添得多,把磨子推得飞快,豆浆都飞溅到磨槽外。母亲回来,忍不住埋怨,说磨出的豆渣颗粒粗,出浆少,吃起不细腻。从此,她做豆花时再不敢有半点马虎。 曹植在七步诗里说:“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硬生生将煮豆说成是手足相残。刘廷秋看来却是完全不同的情境,豆萁是母亲,辛苦将豆子养育大,为了子女们取得更大的成就,她拼尽最后一点力气,燃烧自己。这才是豆子家庭骨肉间最真实的写照。 刘廷秋爱吃母亲做的豆花,但一年吃不了几回。她去县城时,看到街边上专卖豆花的饮食店大锅里装满白生生的豆花,也有专做豆腐卖的,想吃就去买,不用自己费神劳力地做。她一再心生羡慕,觉得城里生活真好。 刘廷秋成年后在城市安了家,想吃豆花、豆腐不花力气只花几块钱就能吃到。但总觉得城里卖的豆花都不好吃。她怀疑是这些年吃好东西吃多了,胃口变得挑剔娇贵,抑或是人生阅历多了败坏口味。在外呆的时间越久,走过的地方越广,见过的繁华越艳,经的事越多就越怀念家乡的那个小山村,越是想吃母亲做的豆花。 刘廷秋两姐妹成年后,父母负担轻了,却不肯来城里与她们一起住,说是舍不得生活了一辈子的农村。还说现在交通方便,坐车一晃眼就到县城。反倒是城里人觉得乡村空气好,走路锻炼的人天天从门前经过。走累了,坐在她家院子边歇气。一天,她刚好熬了豆浆,坐着休息的人问能不能卖些给他们解解渴。母亲舀了几碗出来,尝了都夸好。说是以他们的手艺开一家豆花店,肯定比城里那些专卖豆制品的生意好。父母被这话打动了,试着在院坝里支起摊子来。一来二去,走山路锻炼的人都知道马溪半山上有家豆花好吃。 那时,刘廷秋还远在几百公里之外忙着其他事业,这种消息也还没传到她所在的地方。她把母亲做豆花好吃当成秘密私下分享给城里的朋友,在讲的过程中让自己解解馋。听她说得这么好,朋友半是带着好奇,半是带着陪同的心理跟她一起回家。那些号称吃遍东西南北尝尽山珍海味的人,也忍不住一致叫好。起初她还以为是照顾情面说的客气话,后来见到连那些往日为保持身材而对诸多美味也难得举箸的女士一再添加,男士更是不顾绅士形象吃得将皮带放了又放时,她才相信他们对豆花是真爱。 世间美好之物皆应相映相衬。刘廷秋没有选用细瓷碗盏,而是就地取材,选用本地出产的土砂锅。表面粗糙不说,颜色还黑不溜秋的,用它来装豆花简直是暴殄天物。没想到呈现出绝佳视觉效果,粗衬细,黑托白。传统的方桌面上放一个原来用来团豆子的竹蒸笼,盛豆花的黑砂锅摆在蒸笼中心,四周再摆上十一个小碟子。看似粗陋的器具处处保留着乡村的底色,又寓含着天圆地方。围桌子而坐,让就餐有一种庄严的仪式感。乍一看,十一个小碟像极了儿时办“过家家”的盘盘碗碗,里面却容纳了酸甜麻辣。这些佐料从原料、味道、制作,都是她一再尝试后才确定下来的。单说十一这个数字,暗含她一心一意做豆花的决心与宏愿。这些配味里没有苦味,不是粗心,她说人一生中要经历的苦太多了,她不忍心让客人在吃饭时再尝到一点点苦。心细如此的人,却又调皮地暗设了一道“陷阱”,这碟子里有一个装的是”忍子”(一种形似油菜籽的本地产香料),拌着豆花吃,会在细滑中轻轻地硌一下牙,提醒人们在畅快之时也还得留心,得意不忘形。也有女士会惊呼,这像打开的化妆盒,十一个味碟就是一套色系齐全的化妆品,白嫩的豆花素面以待,等食客们上妆打扮,亲手调一份美食,给自己一份美好享受。 天全有一种吃法,叫豆花饭。白米饭配着豆花吃,如果一碗不够,再来一碗,可以是豆花,也可以是白米饭。当然,好酒的还可额外要一杯白酒。足以让人吃得肚圆腹满。 刘廷秋不想随大流,给豆花配的是火烧子馍馍。以玉米或麦子面为原料,熬豆花时放在灶塘的热灰里烤,豆花出锅,馍也熟了。原本是归在粗粮里上不得台面的,但就着豆花吃,粗细相得益彰成了美味。 既不居闹市,又不当道。仅凭一道豆花就将一个离城差不多十里远的农家小院带得热闹非凡,从天刚亮就人声鼎沸。人们止不住要问刘廷秋有什么秘诀。其实这个问题她也在问自己。仔细回想从采购到制作的全过程,她一直坚持着当年母亲的要求,严格把关每一种原材料,严格管控每一道工艺。一心一意地想保持住原来的味道。 虽然精挑细选制作了那么多的佐料,刘廷秋现在更喜欢吃清水豆花。或许经历的人与事多了之后,更愿意活得单纯一点,本真一点。 在忙碌了一天后,一家人还会像当年一样坐在院子里摆龙门阵。向西望去,天全县城比童年时更繁华,灯也更亮,刘廷秋却不再心生羡慕。现在,她更愿意抬起头看天上的星星。只是,星星比当年少了很多。, BM=003版, type=0, ZB_DROP=0, TXS=3585, NODEID=null, DOCTITLE=马溪豆花,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0, CONTENT=
□ 何文

豆子、豆浆、豆花、豆腐、臭豆腐、豆腐干,这是依时序的推进豆类制品各阶段的名称。如果进行“豆生”年代划分,豆子是起点属于婴儿期,豆浆是童年,豆花不正是还带着露水珠珠、含苞欲放的美少年吗?

即便如此,在动笔之前,没想过要以豆花为题,专门写一篇文章。与我这种状态相似的还有刘廷秋,年过而立,被世俗之人称为到了“豆腐渣”年龄的她,之前从没想过将专门以豆花为业,余生都为之奋斗。

午后,客人们逐渐散去。从天刚亮就热闹起来的庭院终于安静下来。累了大半天的刘廷秋一家终于可以停下来歇一歇了。刘廷秋会给自己泡一壶茶,坐在院坝边,一个人静静地呆着。此刻,身是静的,心也是静。这座自小生活的小院,经过她精心打理,花花草草将普通的院坝开成了小花园。

家在县城的东面半山腰上,在院坝往西望过去,视线越过前面的矮山顶,可以看到天全县城拥挤的房屋,那里代表着繁华与热闹。家门前那条小溪流到山脚下却不进城,如没见过世面的乡村少年怯怯地贴着山边从城外溜走了。刘廷秋小时候随大人们去县城,每次走到这里要先在溪里将鞋上的泥土洗得干干净净才进城,溪流因此被人叫做洗脚溪。洗泥巴是为了衣着清洁,更是怕城里人耻笑。

刘廷秋还记得,小时候吃过晚饭,一家人坐在院里乘凉,看着县城里璀璨的灯光,父母会像其他长辈一样,希望孩子们有一天能成为城里人。她与妹妹默默地听着,心里艳羡不已,渴望被其中的一盏灯照着。在她的眼里,城里灯光比天上的星星更多、更亮。但她依偎着父母,即使在黑夜里也觉得无比踏实温暖。

天全的乡村大同小异,多山地少平坝,田坝种水稻,山地栽玉米。一年两季,春天播种以水稻玉米为主,产量大,称为大春;秋收后播种小麦油菜,来年收割,叫小春,这四类是主粮。地上的所有出产中,豆类显得最特殊,算不上主粮,但地位又远高于其他作物。除了可以卖钱,还是农家最重要的储备品。忙四月抢八月,忙着种完主粮后,人们才抽空把豆种撒到地里,或见缝插针似的挖个窝,丢几粒进去。所以,玉米地里、田埂上随处可寻豆类的身影。虽然得不到水稻、玉米那种重点关照的待遇,自己默默地生长,像个懂事又善解人意的乖孩子,不让人操心就成熟了。水稻、玉米收回家晒干入仓了,只有豆子们还在地里,叶子掉光后,豆荚显得更饱满。秋雨连绵,豆荚上挂满眼泪一样的雨水珠,闲暇的人们才发现这些受到冷遇的孩子们在凉飕飕的秋风中等待主人领回家。连着豆秆扯起,再捆成把,背回家后挂在竹竿或小树条搭成的晾架上,慢慢晾干。小春忙完,地里的农活总算是告一段落,村民们才不慌不忙地来打理豆子。选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将豆秆取下,铺开,用梿枷反复捶打。豆子倒也没计较被人长久的冷落,被梿枷敲门似的一阵叩敲,欢快地从豆荚里蹦跳而出。刘廷秋与妹妹忙着把飞得远的豆粒追捡回来。

伴着梿枷声在村庄里响成一片,村子里飘出浓浓的豆花香气。做豆花,刘廷秋是看会的。她母亲说,她也是自己看会的。如果硬要说学,也是跟着家里的长辈,照模学样地做。在大人们身边打下手,一辈一辈言传身教继承下来。这倒的确是名正言顺的祖传。

“团豆子”是天全的说法。打出来的新豆子里混着土块小石子,也有瘪的、坏的。撮一碗豆子倒在圆形的竹编蒸笼里,双手抓着蒸笼边“8”字一样地晃动,这动作就叫“团”。这是优胜劣汰的比赛,通过滚动,好豆子与杂质、坏豆分离开。将好豆子倒进另一个大竹筐里,“哔哔啪啪”响成一片。

挑拣出的好豆子要进行浸泡,发胀,之后才是上磨。刘廷秋家里有一副青石打制的手推小磨。平日里闲在一边,这时忙碌起来。石磨天生有一副好牙口,但母亲每次用长把勺往里添豆子时,喂得都很“吝啬”,一次二十粒左右,还要掺上半勺水。推磨也不能忽快忽慢,转三圈加一勺,转三圈加一勺。短暂的新鲜劲过后,感觉到推磨是项苦力活,手磨子不重,起初还不吃力,时间久了,腰酸手软。用手撑着腰叫苦,还被大人讥笑说小娃娃没腰杆。这也才理解家乡人所说的三大苦,“打铁上山磨豆腐”。她曾暗地里嫌母亲“死板”,为了早些把豆子磨完,趁母亲临时离开由自己掌勺的机会,豆子添得多,把磨子推得飞快,豆浆都飞溅到磨槽外。母亲回来,忍不住埋怨,说磨出的豆渣颗粒粗,出浆少,吃起不细腻。从此,她做豆花时再不敢有半点马虎。

曹植在七步诗里说:“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硬生生将煮豆说成是手足相残。刘廷秋看来却是完全不同的情境,豆萁是母亲,辛苦将豆子养育大,为了子女们取得更大的成就,她拼尽最后一点力气,燃烧自己。这才是豆子家庭骨肉间最真实的写照。

刘廷秋爱吃母亲做的豆花,但一年吃不了几回。她去县城时,看到街边上专卖豆花的饮食店大锅里装满白生生的豆花,也有专做豆腐卖的,想吃就去买,不用自己费神劳力地做。她一再心生羡慕,觉得城里生活真好。

刘廷秋成年后在城市安了家,想吃豆花、豆腐不花力气只花几块钱就能吃到。但总觉得城里卖的豆花都不好吃。她怀疑是这些年吃好东西吃多了,胃口变得挑剔娇贵,抑或是人生阅历多了败坏口味。在外呆的时间越久,走过的地方越广,见过的繁华越艳,经的事越多就越怀念家乡的那个小山村,越是想吃母亲做的豆花。

刘廷秋两姐妹成年后,父母负担轻了,却不肯来城里与她们一起住,说是舍不得生活了一辈子的农村。还说现在交通方便,坐车一晃眼就到县城。反倒是城里人觉得乡村空气好,走路锻炼的人天天从门前经过。走累了,坐在她家院子边歇气。一天,她刚好熬了豆浆,坐着休息的人问能不能卖些给他们解解渴。母亲舀了几碗出来,尝了都夸好。说是以他们的手艺开一家豆花店,肯定比城里那些专卖豆制品的生意好。父母被这话打动了,试着在院坝里支起摊子来。一来二去,走山路锻炼的人都知道马溪半山上有家豆花好吃。

那时,刘廷秋还远在几百公里之外忙着其他事业,这种消息也还没传到她所在的地方。她把母亲做豆花好吃当成秘密私下分享给城里的朋友,在讲的过程中让自己解解馋。听她说得这么好,朋友半是带着好奇,半是带着陪同的心理跟她一起回家。那些号称吃遍东西南北尝尽山珍海味的人,也忍不住一致叫好。起初她还以为是照顾情面说的客气话,后来见到连那些往日为保持身材而对诸多美味也难得举箸的女士一再添加,男士更是不顾绅士形象吃得将皮带放了又放时,她才相信他们对豆花是真爱。

世间美好之物皆应相映相衬。刘廷秋没有选用细瓷碗盏,而是就地取材,选用本地出产的土砂锅。表面粗糙不说,颜色还黑不溜秋的,用它来装豆花简直是暴殄天物。没想到呈现出绝佳视觉效果,粗衬细,黑托白。传统的方桌面上放一个原来用来团豆子的竹蒸笼,盛豆花的黑砂锅摆在蒸笼中心,四周再摆上十一个小碟子。看似粗陋的器具处处保留着乡村的底色,又寓含着天圆地方。围桌子而坐,让就餐有一种庄严的仪式感。乍一看,十一个小碟像极了儿时办“过家家”的盘盘碗碗,里面却容纳了酸甜麻辣。这些佐料从原料、味道、制作,都是她一再尝试后才确定下来的。单说十一这个数字,暗含她一心一意做豆花的决心与宏愿。这些配味里没有苦味,不是粗心,她说人一生中要经历的苦太多了,她不忍心让客人在吃饭时再尝到一点点苦。心细如此的人,却又调皮地暗设了一道“陷阱”,这碟子里有一个装的是”忍子”(一种形似油菜籽的本地产香料),拌着豆花吃,会在细滑中轻轻地硌一下牙,提醒人们在畅快之时也还得留心,得意不忘形。也有女士会惊呼,这像打开的化妆盒,十一个味碟就是一套色系齐全的化妆品,白嫩的豆花素面以待,等食客们上妆打扮,亲手调一份美食,给自己一份美好享受。

天全有一种吃法,叫豆花饭。白米饭配着豆花吃,如果一碗不够,再来一碗,可以是豆花,也可以是白米饭。当然,好酒的还可额外要一杯白酒。足以让人吃得肚圆腹满。

刘廷秋不想随大流,给豆花配的是火烧子馍馍。以玉米或麦子面为原料,熬豆花时放在灶塘的热灰里烤,豆花出锅,馍也熟了。原本是归在粗粮里上不得台面的,但就着豆花吃,粗细相得益彰成了美味。

既不居闹市,又不当道。仅凭一道豆花就将一个离城差不多十里远的农家小院带得热闹非凡,从天刚亮就人声鼎沸。人们止不住要问刘廷秋有什么秘诀。其实这个问题她也在问自己。仔细回想从采购到制作的全过程,她一直坚持着当年母亲的要求,严格把关每一种原材料,严格管控每一道工艺。一心一意地想保持住原来的味道。

虽然精挑细选制作了那么多的佐料,刘廷秋现在更喜欢吃清水豆花。或许经历的人与事多了之后,更愿意活得单纯一点,本真一点。

在忙碌了一天后,一家人还会像当年一样坐在院子里摆龙门阵。向西望去,天全县城比童年时更繁华,灯也更亮,刘廷秋却不再心生羡慕。现在,她更愿意抬起头看天上的星星。只是,星星比当年少了很多。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725922229088092161, IR_CONTENT=□ 何文 豆子、豆浆、豆花、豆腐、臭豆腐、豆腐干,这是依时序的推进豆类制品各阶段的名称。如果进行“豆生”年代划分,豆子是起点属于婴儿期,豆浆是童年,豆花不正是还带着露水珠珠、含苞欲放的美少年吗? 即便如此,在动笔之前,没想过要以豆花为题,专门写一篇文章。与我这种状态相似的还有刘廷秋,年过而立,被世俗之人称为到了“豆腐渣”年龄的她,之前从没想过将专门以豆花为业,余生都为之奋斗。 午后,客人们逐渐散去。从天刚亮就热闹起来的庭院终于安静下来。累了大半天的刘廷秋一家终于可以停下来歇一歇了。刘廷秋会给自己泡一壶茶,坐在院坝边,一个人静静地呆着。此刻,身是静的,心也是静。这座自小生活的小院,经过她精心打理,花花草草将普通的院坝开成了小花园。 家在县城的东面半山腰上,在院坝往西望过去,视线越过前面的矮山顶,可以看到天全县城拥挤的房屋,那里代表着繁华与热闹。家门前那条小溪流到山脚下却不进城,如没见过世面的乡村少年怯怯地贴着山边从城外溜走了。刘廷秋小时候随大人们去县城,每次走到这里要先在溪里将鞋上的泥土洗得干干净净才进城,溪流因此被人叫做洗脚溪。洗泥巴是为了衣着清洁,更是怕城里人耻笑。 刘廷秋还记得,小时候吃过晚饭,一家人坐在院里乘凉,看着县城里璀璨的灯光,父母会像其他长辈一样,希望孩子们有一天能成为城里人。她与妹妹默默地听着,心里艳羡不已,渴望被其中的一盏灯照着。在她的眼里,城里灯光比天上的星星更多、更亮。但她依偎着父母,即使在黑夜里也觉得无比踏实温暖。 天全的乡村大同小异,多山地少平坝,田坝种水稻,山地栽玉米。一年两季,春天播种以水稻玉米为主,产量大,称为大春;秋收后播种小麦油菜,来年收割,叫小春,这四类是主粮。地上的所有出产中,豆类显得最特殊,算不上主粮,但地位又远高于其他作物。除了可以卖钱,还是农家最重要的储备品。忙四月抢八月,忙着种完主粮后,人们才抽空把豆种撒到地里,或见缝插针似的挖个窝,丢几粒进去。所以,玉米地里、田埂上随处可寻豆类的身影。虽然得不到水稻、玉米那种重点关照的待遇,自己默默地生长,像个懂事又善解人意的乖孩子,不让人操心就成熟了。水稻、玉米收回家晒干入仓了,只有豆子们还在地里,叶子掉光后,豆荚显得更饱满。秋雨连绵,豆荚上挂满眼泪一样的雨水珠,闲暇的人们才发现这些受到冷遇的孩子们在凉飕飕的秋风中等待主人领回家。连着豆秆扯起,再捆成把,背回家后挂在竹竿或小树条搭成的晾架上,慢慢晾干。小春忙完,地里的农活总算是告一段落,村民们才不慌不忙地来打理豆子。选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将豆秆取下,铺开,用梿枷反复捶打。豆子倒也没计较被人长久的冷落,被梿枷敲门似的一阵叩敲,欢快地从豆荚里蹦跳而出。刘廷秋与妹妹忙着把飞得远的豆粒追捡回来。 伴着梿枷声在村庄里响成一片,村子里飘出浓浓的豆花香气。做豆花,刘廷秋是看会的。她母亲说,她也是自己看会的。如果硬要说学,也是跟着家里的长辈,照模学样地做。在大人们身边打下手,一辈一辈言传身教继承下来。这倒的确是名正言顺的祖传。 “团豆子”是天全的说法。打出来的新豆子里混着土块小石子,也有瘪的、坏的。撮一碗豆子倒在圆形的竹编蒸笼里,双手抓着蒸笼边“8”字一样地晃动,这动作就叫“团”。这是优胜劣汰的比赛,通过滚动,好豆子与杂质、坏豆分离开。将好豆子倒进另一个大竹筐里,“哔哔啪啪”响成一片。 挑拣出的好豆子要进行浸泡,发胀,之后才是上磨。刘廷秋家里有一副青石打制的手推小磨。平日里闲在一边,这时忙碌起来。石磨天生有一副好牙口,但母亲每次用长把勺往里添豆子时,喂得都很“吝啬”,一次二十粒左右,还要掺上半勺水。推磨也不能忽快忽慢,转三圈加一勺,转三圈加一勺。短暂的新鲜劲过后,感觉到推磨是项苦力活,手磨子不重,起初还不吃力,时间久了,腰酸手软。用手撑着腰叫苦,还被大人讥笑说小娃娃没腰杆。这也才理解家乡人所说的三大苦,“打铁上山磨豆腐”。她曾暗地里嫌母亲“死板”,为了早些把豆子磨完,趁母亲临时离开由自己掌勺的机会,豆子添得多,把磨子推得飞快,豆浆都飞溅到磨槽外。母亲回来,忍不住埋怨,说磨出的豆渣颗粒粗,出浆少,吃起不细腻。从此,她做豆花时再不敢有半点马虎。 曹植在七步诗里说:“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硬生生将煮豆说成是手足相残。刘廷秋看来却是完全不同的情境,豆萁是母亲,辛苦将豆子养育大,为了子女们取得更大的成就,她拼尽最后一点力气,燃烧自己。这才是豆子家庭骨肉间最真实的写照。 刘廷秋爱吃母亲做的豆花,但一年吃不了几回。她去县城时,看到街边上专卖豆花的饮食店大锅里装满白生生的豆花,也有专做豆腐卖的,想吃就去买,不用自己费神劳力地做。她一再心生羡慕,觉得城里生活真好。 刘廷秋成年后在城市安了家,想吃豆花、豆腐不花力气只花几块钱就能吃到。但总觉得城里卖的豆花都不好吃。她怀疑是这些年吃好东西吃多了,胃口变得挑剔娇贵,抑或是人生阅历多了败坏口味。在外呆的时间越久,走过的地方越广,见过的繁华越艳,经的事越多就越怀念家乡的那个小山村,越是想吃母亲做的豆花。 刘廷秋两姐妹成年后,父母负担轻了,却不肯来城里与她们一起住,说是舍不得生活了一辈子的农村。还说现在交通方便,坐车一晃眼就到县城。反倒是城里人觉得乡村空气好,走路锻炼的人天天从门前经过。走累了,坐在她家院子边歇气。一天,她刚好熬了豆浆,坐着休息的人问能不能卖些给他们解解渴。母亲舀了几碗出来,尝了都夸好。说是以他们的手艺开一家豆花店,肯定比城里那些专卖豆制品的生意好。父母被这话打动了,试着在院坝里支起摊子来。一来二去,走山路锻炼的人都知道马溪半山上有家豆花好吃。 那时,刘廷秋还远在几百公里之外忙着其他事业,这种消息也还没传到她所在的地方。她把母亲做豆花好吃当成秘密私下分享给城里的朋友,在讲的过程中让自己解解馋。听她说得这么好,朋友半是带着好奇,半是带着陪同的心理跟她一起回家。那些号称吃遍东西南北尝尽山珍海味的人,也忍不住一致叫好。起初她还以为是照顾情面说的客气话,后来见到连那些往日为保持身材而对诸多美味也难得举箸的女士一再添加,男士更是不顾绅士形象吃得将皮带放了又放时,她才相信他们对豆花是真爱。 世间美好之物皆应相映相衬。刘廷秋没有选用细瓷碗盏,而是就地取材,选用本地出产的土砂锅。表面粗糙不说,颜色还黑不溜秋的,用它来装豆花简直是暴殄天物。没想到呈现出绝佳视觉效果,粗衬细,黑托白。传统的方桌面上放一个原来用来团豆子的竹蒸笼,盛豆花的黑砂锅摆在蒸笼中心,四周再摆上十一个小碟子。看似粗陋的器具处处保留着乡村的底色,又寓含着天圆地方。围桌子而坐,让就餐有一种庄严的仪式感。乍一看,十一个小碟像极了儿时办“过家家”的盘盘碗碗,里面却容纳了酸甜麻辣。这些佐料从原料、味道、制作,都是她一再尝试后才确定下来的。单说十一这个数字,暗含她一心一意做豆花的决心与宏愿。这些配味里没有苦味,不是粗心,她说人一生中要经历的苦太多了,她不忍心让客人在吃饭时再尝到一点点苦。心细如此的人,却又调皮地暗设了一道“陷阱”,这碟子里有一个装的是”忍子”(一种形似油菜籽的本地产香料),拌着豆花吃,会在细滑中轻轻地硌一下牙,提醒人们在畅快之时也还得留心,得意不忘形。也有女士会惊呼,这像打开的化妆盒,十一个味碟就是一套色系齐全的化妆品,白嫩的豆花素面以待,等食客们上妆打扮,亲手调一份美食,给自己一份美好享受。 天全有一种吃法,叫豆花饭。白米饭配着豆花吃,如果一碗不够,再来一碗,可以是豆花,也可以是白米饭。当然,好酒的还可额外要一杯白酒。足以让人吃得肚圆腹满。 刘廷秋不想随大流,给豆花配的是火烧子馍馍。以玉米或麦子面为原料,熬豆花时放在灶塘的热灰里烤,豆花出锅,馍也熟了。原本是归在粗粮里上不得台面的,但就着豆花吃,粗细相得益彰成了美味。 既不居闹市,又不当道。仅凭一道豆花就将一个离城差不多十里远的农家小院带得热闹非凡,从天刚亮就人声鼎沸。人们止不住要问刘廷秋有什么秘诀。其实这个问题她也在问自己。仔细回想从采购到制作的全过程,她一直坚持着当年母亲的要求,严格把关每一种原材料,严格管控每一道工艺。一心一意地想保持住原来的味道。 虽然精挑细选制作了那么多的佐料,刘廷秋现在更喜欢吃清水豆花。或许经历的人与事多了之后,更愿意活得单纯一点,本真一点。 在忙碌了一天后,一家人还会像当年一样坐在院子里摆龙门阵。向西望去,天全县城比童年时更繁华,灯也更亮,刘廷秋却不再心生羡慕。现在,她更愿意抬起头看天上的星星。只是,星星比当年少了很多。,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31119003.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2/M00/00/DC/wKhurGVY9jyAbUw8AAtYaJ6nYwA491.png, ZB_AREA_LIST=, FB=

, TS=},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4, CODE=200, CURBM=003, YEAR=2023, PAPERDATE=2023/11/19, DAY=19}